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一章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二十一章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边朱云峰和季赫在炒菜准备吃饭的时候,这边朱元璋也回到了大明。

此时笼罩在金陵的烟雨虽然还未散去,但也已经小了许多。

当朱元璋从二十一世纪回来的时候,地坑的积水已经没进小腿,踩在泥中一步一个深坑。

这还是马皇后跟朱标一直拿扫帚把周围的水扫开,防止大量的积水流进去,不然地坑下面的积水肯定会更深。

看到朱元璋出来,马皇后拖着疲惫的身子拄着扫帚道:“重八,你可算回来了。”

“妹子辛苦。”

朱元璋看到马皇后憔悴地站在坑上,眼中露出一抹心痛。

他知道由于自己吩咐石碑的事情不能传出去,所以他们没办法叫人过来清理地坑里的水。

毕竟谁也不知道朱元璋什么时候回来。

如果马皇后他们喊人过来帮忙,诸多宦官宫女干活的时候,朱元璋那么大个活人突然出现,宫里很多人就得要被灭口。

但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地坑里的水一直积攒,万一水太深朱元璋恰好回来就麻烦了。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自己干活。

昨天晚上马皇后跟朱标就没怎么睡。

朱标还好,年轻小伙子,离他病逝还有十多年。

马皇后今年都五十岁了,一晚上没休息,又担惊受怕,还得干活,身子骨怎么吃得消。

“没事。”

看到朱元璋回来,马秀英原本担忧的心情总算是放下了。

之前接季赫的时候是朱棣来接的,他说过朱元璋在那边没遇到什么危险,但也说了那边的官府衙役把他们带走了。

虽然已经明确告知了他们朱元璋不会有事,可马秀英和朱标还是提心吊胆了一晚上。

如今总算是看到他回来,心情顿时一松,随即就觉得头晕目眩。

“娘!”

朱标看到马秀英摇摇欲坠,连忙上去搀扶。

“妹子。”

朱元璋正在爬梯子,见此情形大骇,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爬上来,焦急近前抱住马皇后道:“妹子,你怎么了?”

“没事,就是有点累着了,昨晚上一夜没休息。”

马皇后摇摇头。

朱元璋大喊道:“王东、吴吉、毛骧死哪去了?”

这声喊仿佛惊炸了锅。

从乾清宫两侧立即涌出大量的宦官、宫女和侍卫,一窝蜂跑到了近前。

内使监监令王东,御马监监令吴吉以及仪鸾司都督佥事毛骧急匆匆跑来,身后跟着一群内侍。

他们人离得并不远,就在乾清宫两侧以及后门外随时等着召唤。

毕竟马皇后让他们离开是因为有秘密不能让他们看见,但又必须随时保证皇帝皇后太子呼唤有人在,只能躲在建筑物后面不看地坑方向的同时,还得不能拉开距离。

众人到了近前,马皇后贴身宫女锦儿见到马皇后被搀扶着,脸色不好看,便连忙扑上去道:“娘娘。”

王东、吴吉、毛骧等人后背发凉。

这是发生甚么事了?

在他们的视角来看,从今天乾清宫外出现地坑起,情况就愈发诡异。

先是陛下无故消失许久,过了近一个时辰才找到。

接着又让他们搬一块石碑进乾清宫,然后又屏退乾清宫所有侍从、宦官和宫女,不让人靠近。

之后陛下就一直呆在乾清宫内,然后太子和皇后娘娘就站在宫外地坑里,又让他们离开。

而且这中间陛下还出现过一次,喊他们过去的时候只看到地坑上面有两具穿着古怪,短头发的尸体,陛下让他们剁碎了喂狗。

接着又让他们离开。

整件事情透露着各种蹊跷,而似乎又围绕着这个地坑展开。

莫非这地坑有异?

只是想是这么想,他们却也不敢问,王东等人到近前说道:“参见陛下、娘娘、太子。”

“娘娘乏了,快送去坤宁宫,让娘娘休息休息,再喊太医来看看。”

朱元璋说道。

“是。”

诸多宫女就过来搀扶着皇后。

凤辇随即驶了过来,宫女们搀扶马秀英上了马车,向坤宁宫而去。

看着凤辇离开,朱元璋松了一口气。

他自然也明白估计是马皇后昨晚熬了一夜,身子骨又不太好,稍微休息休息应该就没事了。

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只是这种担心又很快被其它思虑取代,因为他也很清楚自己不是大夫,担心也没有用,还是等御医看过之后再说。

实在不行,那就诛了御医九族,然后把皇后送去现代医院去看看,总比他在这瞎担心强得多。

这边坤宁宫的宦官宫女们簇拥着皇后走了。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就说道:“标儿,随我进来。”

“是。”

朱标知道他有话跟自己说,便跟着朱元璋往乾清宫去。

接着朱元璋又让人在殿外,门关上,不许进来。

屋子里很快就只剩下父子二人。

朱元璋带着朱棣去了乾清宫偏殿书房里。

乾清宫不止是朱元璋的寝宫,同时也是他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看明清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皇帝在乾清宫召集大臣议事,如康熙怒斥群臣就发生在这里。

所以在午门外上早朝基本也就图一乐,真正的明清帝国权力中枢还是得在乾清宫。

不过现在是父子相谈,在外面肯定不合适,因此二人来到了书房里。

两人就坐,朱标权力很大,相当于常务副皇帝,很多国家大事都能与朱元璋据理力争,关系也不像弟弟们一样与朱元璋那么拘谨。

等他坐下之后就马上问朱元璋道:“父亲,那边......”

“正如我之前说的那样,那边确实是几百年后,准确来说应该是六百四十五年之后。”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长呼了一口气道:“现在让你四弟留在那边,我回来处理点事,顺便也与你商量商量。”

“六百四十五年之后?”

朱标张大了嘴巴,原本以为最多三四百年,没想到居然是六百年后。

这是个多么遥远的时代。

要知道眼下大明洪武十二年的六百四十五年前,那可是唐朝开元年间,所以眼下大明与后世的时间跨度之远,可想而知有多大。

“嗯。”

朱元璋沉吟着点点头,说道:“现在我要跟你说的事情非常重要,你好好听,到时候与我好好说道说道,不过切记不可传出去。”

“是。”

朱标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严肃地点点头。

接着朱元璋就把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他没有任何隐瞒,包括朱标未来会死,以及与朱云峰谈起的谁更适合当大明继承人的问题。

朱标听到自己三十多岁就早逝了,脸色微变。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早死,更何况后面还听到朱棣篡了他儿子位的事。

不过听到后世医术已经非常强大,他未来得病去后世应该能治好,心情便放松了许多。

至于朱棣篡位。

呵呵。

只要他还活着,老四就还是老四,只是个弟弟而已。

中间他也听到了关于大明继承人的问题,这倒是没有什么脸色变化。

虽然他还不是后来那个监国十多年的大明太子殿下,可朱元璋是吴王的时候他就是吴王世子,如今做了十多年太子,心性早就已经非常成熟。

因此他很清楚,除非他做太子会导致大明灭亡,否则就算是天塌下来,朱元璋也不可能换他,地位稳固如山。

事实上也是如此。

他听到那位老四家的后人分析,亦是这样说的,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因而朱标表现得很平静,听着朱元璋的叙述。

“事情就是这样。”

把所有的情况说给朱标听之后,朱元璋眯起眼睛道:“接下来我该怎么办,现在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朱标沉吟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父亲刚才说,当聊起老四为大明埋下了祸根到底是何祸根的时候,朱云峰居然敢不继续讲下去,而且他之前还颇为敬重父亲,后面态度却愈发不敬?”

“嗯,这小兔崽子翻了天。”

朱元璋点点头,脑子里浮现出那个敢打断自己的话,甚至揍自己的小子的模样。

要是在大明,这家伙九族再多都得被屠屠光。

只是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朱云峰从最开始的恭敬到后面,至少在现代人眼里,依旧还是恭敬的,只是没有最开始那么恭敬。

但在古代社会,你敢打断皇帝的话,敢用不回答皇帝的问题,敢用那种吊皇帝胃口的语气说,那九族确实是批发的。

所以当时朱元璋很敏锐地察觉到了朱云峰的态度变化,也迅速捕捉到了其中的含义。

不过当时他也没有发作,而是暂时选择了隐忍。

毕竟他对后世实在是一无所知,还是不能够轻举妄动,随自己心意行事。

否则要是换了在大明有人敢这么跟他说话,哪怕是朱家子孙,至少也得是个被圈禁至死的下场。

现在朱标也发现了这一点,他思索道:“根据朱云峰的说法,在他们现代早就没有了皇帝,是人民当家做主,百姓面对官员也早就不需要三叩九拜,人人平等,他是希望以现代的方式跟暂咱们相处。”

“不错。”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道:“我给那小子出了道难题,那小子解决之后,反手又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啊。所以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立即回来。一来处理那地坑的事情,让人修缮一下,做个地窖,方便以后进出。二来就是问问你的看法,以后咱们与那小子打交道,该如何处之?”

朱标毫不犹豫道:“就按他的方式吧,平等互惠,不可与之交恶。”

“为何?”

朱元璋问。

“因为是咱们有求于他,而非他有求于我们。或者即便如父亲所说,他有求于我们,但要的也不过是富贵,而我们要的是大明江山。”

朱标摇摇头道:“这当中的差距已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因而咱们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跟他对话,哪怕他是朱家后世子孙,也应该以平等关系论处。否则与之交恶,受损的只会是我们大明江山。”

“好!”

朱元璋抚掌哈哈大笑道:“标儿不愧是我的好大儿,虽然与我的想法有些相左,但在这件大事上没有犯糊涂。”

这其实还是掌握主动权的问题。

朱云峰刚开始遇到朱元璋他们的时候的确吓了一跳。

因为是朱家后人的原因,血脉压制,所以当时对朱元璋就特别恭敬,他说什么就听什么,老老实实,不敢有任何态度不恭敬的地方。

但等朱元璋去了一趟派出所,不管是去还是回来的路上,都给了朱云峰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

这个问题就在于之后与朱元璋他们该怎么相处。

时间通道的打开是既定的事实。

朱云峰可以选择报警处理,上交国家。

可偷狗贼的出现却让他很尴尬。

上报的话,偷狗贼的问题就有点说不清了。

两条人命,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糊弄过去的事情。

何况朱云峰也有点小心思。

既然两界通道门打开,让自己小人物乍富一下不过分吧。

中华家泱泱大国,回到明朝干预历史也不像话。

所以这件事情就先隐瞒下来,跟这边的大明世界合作共赢才是上策之选。

那就回到了开始的问题——与朱元璋该怎么相处。

是当孙子。

还是平等关系?

以朱云峰的身份,当当孙子倒也没什么。

中国人向来都尊敬祖宗,听到别人骂自己,草泥马,日你仙人之类的话就会当场红温。

不像日本人数典忘祖,听到草泥马和日你仙人都不知道对方为啥要干我祖先,只有当别人说他是个对社会没有价值的垃圾时才会生气。

因此朱云峰可以在朱元璋他们面前当孙子。

但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保证自己的利益。

毕竟都多少代了,有感情,但不多。

如果要让他朱云峰无条件什么都帮他们,那有什么劲?

在现代当牛做马就算了,去了明朝还当牛马?

更何况朱云峰也不觉得自己会经常来大明,待在现代生活条件不比古代强吗?

因而考虑再三,朱云峰认为必须要跟朱元璋他们约法三章。

即。

我帮你们,你们也得帮我。

这才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否则一直让他无条件帮他们,对不起,就算你是我二十多代直系祖先,我也不答应。

只不过当时朱云峰没有明说,而是用那样的态度表达了那个意思。

朱棣没有领悟到是他才十九岁,还是个愣头青。

朱元璋就懂了。

所以他就找了个借口回来,就是要琢磨琢磨这件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