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八章 徐达至此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二十八章 徐达至此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震撼!

潼关上只剩下震撼了。

谁也没有想到不可一世的李自成就这样被击败。

败得如此彻底,如此毫无还手之力。

在这一瞬间,孙传庭甚至觉得,如果之前只是将信将疑的话,他现在已经完全相信对方是成祖陛下了。

因为也只有太祖陛下和成祖陛下下凡,才能有这样摧枯拉朽的能力。

以至于事后孙传庭都恭敬了许多,老老实实听从小朱棣的调遣,并且表示等战争结束后,会立马前往襄阳觐见太祖。

之后小朱棣下令全军出击,城中一万多人出城追杀已经被击溃的李自成部,又追击百里,斩获两万之众。

李自成兵败如山倒,一泻千里。四日后的崇祯十六年十月十日,他才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汝州。

接下来数日李自成收拢溃散的士卒,清点人数,才发现自己损失有多大。

各种辎重器械丢失无数,精锐战兵死伤过半。

也就意味着十万战兵幸存者约六万,完好无损的约五万,死亡或者被俘虏的有三万,约两万人受伤。

不止五营战兵损失很大,老营也伤亡不小。

在逃亡过程当中,很多老弱妇孺家属走散、踩踏、被明军追杀、误伤,总计达到五万多人失踪。

能逃回来的五营战兵加老营总计三十万左右,可以说李自成元气大伤。

而就在十月初六小朱棣大败李自成的时候。

十月初七,老朱令徐达统率左良玉以及吕大器部众,总计约四万人,再带一千洪武士兵南下清剿张献忠。

吕大器本人留在长沙,以总督的名义勒令各地官员开始治理他们收复的领土,要求立即恢复地方秩序,安境保民,遵从他的调遣。

并且老朱也派人分发赈灾粮食,让吕大器安置左良玉和他带来的几十万流民及卫所士兵。

此时李乾德已经归附。

又遣汤和与李乾德巡视长沙周边地方,清查当地贪官污吏,抓捕搜刮百姓的乡土豪绅,开讨伐大会,处死很多官吏及恶霸士绅,分发田土。

相比于张献忠到处寇略地方,这操作无疑让湖南士绅炸锅,当地举人与退休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弹劾吕大器无法无天。

作为士绅中的一员,吕大器虽“生性耿介,公不拘私”,但他其实是没有能力和魄力做这种事情的。

一旦违背了士绅阶级,必然被群起而攻。

特别是江浙士绅。

包括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地主士绅力量极为强大,能左右远在北京的朝堂政治。

湖南士绅力量虽不如江浙士绅,但也不算弱,且与江浙士绅有勾结。

士绅都是举人进士出身,以前都在朝堂为官,认识三五好友,有些个同窗、座师之类的情谊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而在发现吕大器似乎有动他们利益的想法,除了雪片一般的弹劾飞往北京以外,还有许多信件送到了江浙地区,呼朋唤友,势要把吕大器搞下台。

当然。

弹劾需要时间,上书更需要时间。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崇祯都甚至还不知道湖南出现了一个明太祖的事情。

老朱是九月十八过来的,他真正被人上书告知朝廷,湖南有人自称明太祖这件事,还要到四天后的九月二十二日。

当时老朱派人给李乾德、吕大器、左良玉等人送信,说自己下凡,勒令他们过来归附。

这些人得知消息后,一边准备进攻长沙,一边给朝廷上奏折,奏折中怒斥有狂徒自称太祖,他们会攻破长沙,把人枭首,以正视听。

然而路途遥远,加上河南等地沦陷,只能走水路去北京,因此崇祯完全不知道短短二十天,南方就已经改天换地。

历史上,等到了十月初八的时候,他才知道孙传庭在汝州大败的消息。

而这个时候距离孙传庭汝州大败已经过去了十六天,甚至距离历史上孙传庭战死潼关都过去了两天。

崇祯根本不知道孙传庭都死了,还下旨削夺孙传庭督师及兵部尚书的官衔,并令他“戴罪收拾余兵,扼守关隘,相机援剿,图功自赎”。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光从河南把消息传递到北京,至少得十多天的时间。

从南方江浙、湖南等地则更久,十天半月都算快的,正常情况下往往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差,有时碰到战乱影响,甚至奏折送不到都很正常。

因而虽然湖南士绅正在极力想把吕大器搞走,但去北京一来一回,估计得两个多月去了,导致这场变革依旧在持续不断。

目前影响范围还仅仅只是长沙、湘阴、岳阳、湘潭、益阳、株洲等长沙周边区域,倒起不了太大风浪。

如今老朱正以雷霆手段整治湖南。

对内清查官员地主乡绅,给百姓分发赈灾粮食以及田地,安抚流民和灾民,以图尽快恢复治理。

对外派徐达南下进攻张献忠。

十月十一日,徐达率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抵达了衡州,兵临衡阳城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自成、左良玉和张献忠其实都是一个模式。

即前军队后家属的随军模式。

李自成就不用多说,所谓四十万大军,十万军队加三十万老弱妇孺组成。

左良玉也是如此,三万多士卒加二十万左右的流民老弱。

张献忠也差不多。

他的军队也是二十来万,主力部队也就三四万人,家属二十万上下。

在武昌的时候还被左良玉打跑,三人当中兵力虽与左良玉差不多,实力却是最弱。

然而他灭楚王府,又攻破吉王府,进行了一波大补充,进入湖南对底层百姓秋毫无犯,得了不少民心。

之后队伍迅速壮大,从八月份进湖南以来,到现在十月份,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部队大肆扩张,总人数约三十多万,主力部队也达到了六万人左右。

历史上他于崇祯十七年正月入川之前总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可见在湖南的四个月,是张献忠飞速发展的时间。

不过与李自成不同的是,李自成趁着孙传庭在陕西练兵,待在河南有一年左右的喘息时间,因此进行过军事训练,保证了军队战斗力。

而张献忠从八月份进湖南,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两个月,一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兵马,二来不像历史上那样待了四个月,实力远没有达到历史上巅峰。

所以眼下其实张献忠看似人多势众,还是以虚胖为主。面对曾经击败过他的左良玉,张献忠并没有轻视,而是严阵以待。

此刻正是初冬,小冰河影响下,湖南的气温下降得很快,白天还能维持十二三度,到了晚上就很冷。

张献忠的军队都穿上了厚实的棉服。

这还得益于老朱强行推广棉花,到了明中叶的时候,棉衣就基本上在民间普及,让人能安稳渡过冬天。

北风萧瑟,衡州城池上,张献忠远远地看到了北面旷野上,成群结队的明军缓缓而来。

“父亲。”

现在还叫张能奇的艾能奇看到这一幕,立即意识到了什么,对张献忠道:“他们没有带家属营。”

张献忠沉吟道:“我原本以为长沙那所谓太祖能击败可望,必定是有些本事,还想坐山观虎斗,哪知道他败得那么快。现在估摸着左良玉把家属营置在了长沙。”

一旁孙可望立即道:“父亲,孩儿愿意戴罪立功,率领轻骑绕道直奔长沙。”

李自成左良玉和张献忠之所以要带着士兵家属跑,就是要保证士兵的忠诚度。

如果左良玉把士兵家属放在长沙,一旦长沙被攻破,左良玉大军直接就会不战自溃。

这一点李自成就吃过这样的亏,曾经在崇祯十五年把老营安置在河南南阳的唐县,被孙传庭找到以致“妻子细口被杀”,起义军闻讯“一营皆哭”。

所以自此李自成和张献忠都会把家属营带在身边。

现在看到左良玉居然也犯了李自成那样的错误,张献忠觉得不能错过。

然而他瞥了眼孙可望道:“这一战事关重大,不能鲁莽。你正新败,我怕你立功心切强攻长沙而不得,错失良机,还是让鸿远去吧。”

“是,父亲。”

孙可望脸上露出不甘的表情。

说是这么说,其实还是张献忠已经开始因为长沙之战的失败而有些不信任他了。

但片刻后他还是说道:“父亲,孩儿觉得我们还是要当心一些,那长沙自称太祖之人手中有厉害的火器。左良玉攻破他们,肯定手中也有。”

张献忠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大抵是积攒了大量火药所致,全用在你那了,所以才被左良玉如此轻易攻破的吧。”

说罢也不等孙可望辩解什么,对艾能奇道:“云枝,你派人去通知定国,再让抚南策应。”

“是。”

艾能奇随即派出传令兵。

张献忠所部主要由四大义子掌管。

其中李定国部骑兵数量最多。

事实上农民起义军的骑兵数量都不少。

《明史·左良玉传》记载:“贼介马驰,一日夜数百里。我步兵多,骑少,行数十里辄疲乏,以故多畏贼。”

据说张献忠兵力骑兵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七成,很多士兵甚至都配了双马,因此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快。

此刻衡州,张献忠率领本部与艾能奇、孙可望部约三万余人驻守城池。

他又安排了李定国和刘文秀在城外驻扎,互为犄角。

刘文秀部约两万,步兵最多。李定国只有一万多人,但全都是骑兵,安排他去突袭长沙最为合适。

布置了应对方式,张献忠静静地观察官军的动向。

这个时候还是晌午,他发现官军并没有原地安营扎寨,而是在渡过蒸水之后,继续向衡州城开赴,距离城池大概也只有五六里路了。

对方莫不是想直接攻城?

张献忠一头雾水。

片刻后,侦查的骑兵回来向张献忠汇报道:“报,大王,敌主帅旗帜写着“徐”,另有副将旗帜“左”“刘”“卢”“马”“金”等。”

“啊?”

张献忠更加迷糊了。

他跟左良玉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方的军制和主将情况也是了如指掌。

这旗帜上的“卢”应该是卢鼎,“马”是马进忠,“金”是金声恒,,所以这个“刘”是谁,不太清楚。

但“左”为什么是副将地位?

主将姓“徐”?

什么情况?

莫非是朝廷派了某个“徐”姓大员过来统领?

不可能吧。

左良玉会让人统率他的部队?

吕大器都没这本事。

“再探再探!”

张献忠不明白,就只能继续让骑兵出去。

而此刻在城外,徐达骑在马背上,身边还跟着左良玉。

身后两侧大明旗帜连天敝日。

在队伍最前面还有一千骑士,背着AK,神情都很放松,没有一丝紧张。

不提他们都是百战精兵,光凭手中的自动步枪,就已是无敌。

明军距离越来越近,到下午的时候离城池已经不足二里。

左良玉手里也有了个望远镜,观察着城防道:“国公,他们应该不会出城与我们交战了。”

徐达笑了笑对身边侍卫道:“放无人机,喊话让他们投降。”

左良玉诧异道:“张献忠此贼杀戮楚王,驱赶走了吉王惠王和桂王,太祖陛下他老人家也愿意接纳他吗?”

“太祖起于微末,自当心怀天下。张献忠军中很多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太祖不怪他们起兵造反。”

徐达平静地说道:“太祖说了,该杀的是那些贪官污吏,对待百姓当以怀仁。不然你劫掠百姓,本是死罪,何谈能站在我面前。”

“是是是。”

左良玉冷汗直冒,他感觉面对徐达的压力如山一般大。

但片刻后左良玉还是又道:“只是张献忠狡诈反复,当初也是投降朝廷,后来又反,下官怕他诈降。”

“无妨,机会就只给他这一次。况且陛下在,难道还压服不了这些反贼?”

徐达笑了笑。

在大明朝,朱元璋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只要天下人都相信他是太祖陛下,那么所过之处,就是处处皆服。

何况朱云峰搞了大批粮食过来。

有了粮食,张献忠就算想反,他部下还敢跟着他继续造反吗?

难度在他部下的眼里,他张献忠的威望比朱元璋还大?

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徐达自信,只要张献忠愿意投降,那么就可以迅速平定张献忠叛乱,也不存在任何诈降的可能。

“嗡嗡嗡!~~”

无人机快速盘旋升空,然后飞到了城头。

城头上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顿时引起阵阵骚乱。

“那是什么?”

“好大一只蜻蜓。”

“怎么能是蜻蜓呢,像只蚂蚱。”

“应该是蝗虫。”

“错了,哪有那么大的蝗虫蚂蚱,肯定是鸟。”

不明就里的张献忠士兵议论纷纷。

无人机飞到了张献忠帅旗所在,开始放声音道:“大明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魏国公徐达至此,张献忠,劝你立即投降,立即投降,不可负隅顽抗,负隅顽抗者杀无赦,杀无赦!”

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大鸟居然还能发出声音。

是什么仙术?

就连张献忠都一脸蒙蔽。

不提那大鸟的奇特之处,光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就很大。

大明开国国公徐达?

怎么回事。

莫非左良玉部不是攻破长沙,而是被长沙的那位太祖给吞并了?

那一瞬间,张献忠脑子都混乱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