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十九章 驱虎吞狼,一起收拾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十九章 驱虎吞狼,一起收拾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朱元璋最开始还是很生气。

虽然他天神下凡,确实是个玄幻故事。

但刘熙祚也不经过分辨,就直接说他是冒充的,嘴里还不太干净,骂骂咧咧,让朱元璋心中很不爽。

不过最开始的恼火,到现在再看他,一下子变得老老实实,心中的怒意便也消散了。

说到底对方确实不知道他的身份,加上那句生是大明的臣,死是大明的鬼,这般毫不畏死的忠诚,听起来还是很舒服。

所以老朱也是大度地原谅了他,并让他即刻去做该做的事情。

包括给周边还在抵抗的同僚写信,安抚百姓之类。

刘熙祚作为湖广巡按,并不算高级官员,品级只是七品。

但巡按又属于级别低,权力大的类型。

他们是十三道御史之一,有监察权与弹劾权,掌握着地方官员的生死大权。

甚至连湖广巡抚都在他们的弹劾范围内。

因此刘熙祚虽然只是正七品湖广巡按,却能够领兵与张献忠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老朱以刘熙祚的名义,便能迅速平定长沙城内的流言蜚语,让长沙快速恢复秩序,安民养政。

刘熙祚于城里张贴告示,亲自上街喊话,告诉百姓太祖陛下临凡的消息。

一时间原本将信将疑的长沙百姓逐渐信服。

家家户户奔走相告。

长沙旋平。

说到底,古人还是信奉鬼神的。

别说古人,后世国外官员喜欢搞封建迷信的也不胜枚举,饮稀悦大统领就是个典型例子。

眼下又正处于王朝动荡的末期,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官员乃至皇帝,都希望出现一群像开国将领的英雄拯救世界。

因而很多明初的开国将领,到了明末时期又被追封一次。

如崇祯追封冯胜为宁陵王,弘光追封傅友德为丽江王,追封靖难名将丘福为舒城王等等。

这都是有政治意义的。

连上层权贵都如此,更别说底层百姓。

刚开始听到朱元璋下凡的消息,百姓们很是震惊。

除了极少数愚民觉得是真的,大部分人都在猜测这个反贼的胆子是真的大。

结果有了刘熙祚作为官府势力代表背书,除了少数读书人认为是刘熙祚叛变了以外,普通百姓就开始信了起来。

毕竟他们的认知有限。

当流言蜚语,三人成虎的时候,大部分普通百姓也就会慢慢接受这种事情。

而读书人认知稍微多点,因而一部分读书人将信将疑。

但老朱也没管他们。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把湖南平定。

随即老朱第一时间让刘熙祚写信,把湖广巡抚李乾德召来。

李乾德之前在衡州抵抗艾能奇,被击败,又退往永州,又被击败,如今退往邵阳,带领部将刘承胤、黄朝宣、张先壁等继续抗击大西军。

只是明末这些军头将领军阀藩镇气息浓厚,虽然有文官节制,却互相攻讦,以至于内部并不统一,无法合作抵挡敌人。

老朱自然清楚这一点,因而他必须把湖南的全部力量集中在长沙,先有个稳固的根据地再说。

而除了李乾德以外,目前还在湖南做抵抗的有长沙府通判周二南,刘熙祚的部将王永图于永州和桂州交界,抵御张献忠攻广西。

外部力量则有左良玉攻占了武昌,进逼岳州。

吕大器在樟树市击退张献忠部,与左良玉一东一北,夹击张献忠。

因此湖南的态势就是,朱元璋攻占了长沙。

左良玉在进攻长沙北面的岳阳。

张献忠的部队在湘潭、衡州(衡阳)、宝庆府(娄底、邵阳)、永州、郴州等地,正在进攻江西。

吕大器与张献忠在袁州府,也就是宜春等地交战。

湖南内部则有零星抵抗。

但显然内部抵抗力量十分弱小,基本上也就打打游击战,根本无力阻止张献忠。

老朱是想先把湖南内部的抵抗力量集中起来。

这些内部力量多是湖广官员,有大义名分,能够迅速消除百姓疑惑,帮助他稳固根据地。

很快。

崇祯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北方李自成断孙传庭粮道成功,于汝州大破明军。

孙传庭被迫退往陕西。

小朱棣与李文忠日夜兼程,自湖南渡河至湖北,然后前往南阳,走武关去陕西。

此时李自成的主力都集中在了河南与官军决战,沿途一路上虽然有零星的闯军部队,对他们却造成不了任何威胁。

而朱元璋这股异军突起的力量,也迅速在湖南以及周边传播开来。

宝庆府武冈州。

李乾德目前占据湖南西南一隅的武冈以及靖州遂宁等地,历史上他没过多久就被张献忠逼退,被迫退往贵州等待援军。

武冈州府衙门内,李乾德最近正烦恼中。

他筹措了一批粮草饷银,准备交予刘承胤、黄朝宣、张先壁等人。

但刘承胤想独吞,又忌惮二人之前攻打宝庆有功,于是在他面前说黄朝宣和张先壁的坏话,告诉李乾德他们与张献忠有勾结。

开上帝视角看,这是诬陷。

因为二人一直抵抗到永历年间,显然不存在什么勾结一说。

然而站在李乾德的角度来看,却无法判断。

因而他决定先不发饷银再说。

当然。

刘承胤等三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劫掠百姓,鱼肉乡里,堪比小左良玉,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会引发内部矛盾,所以李乾德很是担忧。

正在李乾德于宝庆武冈府衙中犹豫不决的时候,有快马赶到,门外的侍卫进来禀报道:“报,湖广巡按刘大人急报!”

“快让信使进来。”

得知这个消息,李乾德连忙说道。

信使进来说道:“报巡抚大人,太祖陛下临凡,已经收复长沙,命大人前往长沙觐见,这是巡按大人的亲笔书信。”

‘什么鬼东西?’

李乾德刚开始还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坏消息还是好消息。

结果忽然来了个鬼消息,弄得他呆在那傻眼。

但好在很快回过神来,接过书信。

信里的内容更让他懵圈。

太祖陛下带着大将军徐达、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下凡来了?

真的假的?

李乾德皱起眉头。

旁边幕僚说道:“装神弄鬼,必定又是献贼奸计。”

“巡按大人为人刚直,当不至于如此吧。”

“这可说不准。”

“要不是还派人打探一番?我觉得献贼用这种计谋,倒是有些小儿科了些,当不至于把我们当傻子愚弄。”

“谁知道呢。但我以为还是回书斥责一番,这太匪夷所思了,太祖他老人家都去世多少年了,若是显灵的话,岂不是早该显灵了?”

“巡抚大人,我也以为这是献贼奸计。”

几个幕僚议论纷纷。

明代官员都会召幕僚,甚至李乾德本人因为丢失湖南而降职,在南明隆武时期担任过王应熊的幕僚。

所以眼下李乾德急需要幕僚给出意见。

但显然幕僚们经过激烈讨论,除了一人觉得可信,认为刘熙祚品行刚正以外,其余人都觉得刘熙祚已经投敌,这是张献忠设的陷阱,坚决不能去。

“嗯,既然如此,我修书一封!”

李乾德也是这么认为,思量许久后,他义正言辞地写了一封回绝信,痛骂刘熙祚一阵,让信使带了回去。

这也正常。

明末天下大乱,不仅仅在于民间起义四起,还在于秩序的崩塌。

各地官府被起义军影响,官员遭到驱赶,四处流浪,加上信息不通畅,有的时候明明地方还在抵抗,朝廷以为已经沦陷,就又派了新的官员过来,造成了这种秩序混乱的局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眼下的大明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黑暗森林。

官员与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皇帝与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将领与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百姓与官员、将领、皇帝之间也互相不信任。

因此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往往不敢轻举妄动,以至于经常会出现明明有机会歼灭敌人,却观望一番,导致错失时机的事情。

但片刻后,李乾德写完了信,还是迟疑道:“若是献贼奸计,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如派人打探一番?”

之前那个说刘熙祚品行刚正的幕僚建议道。

“唔”

李乾德犹豫片刻,他还是抱了一丁点希望。

万一。

万一真就是太祖来了呢?

因而迟疑许久,他点点头道:“信回过去,打探也得派人打探一番,这并非是寄希望于太祖,而是刘巡按品行我也听闻过,不可冤枉了好人。”

当下李乾德明面上写信回绝,暗地里派了亲信伪装成流民去长沙打探虚实,了解一下长沙的情况。

而除了李乾德以外,吕大器、左良玉、周二南以及张献忠也接到了朱元璋的信,以及长沙被攻破的消息。

之所以给张献忠写信,自然是因为老朱雄才大略,愿意提供统战机会。

在屠川之前,张献忠还是表现出了相当的英主气质。

不仅开仓放粮,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攻取的地方全都减免赋税,以至于人心归附,队伍愈发庞大。

老朱作为雄主,可以给张献忠一次机会。

就好像他在元末时期,同样有无数被他击败的敌人投奔一样。

当然。

机会也只给一次。

若是张献忠抓不住,那就怪不得谁了。

为此朱云峰戏称这是钓鱼执法。

元末的时候老朱南征北战,又礼贤下士,把敌人打败人人皆服,大家纷纷投降。

但眼下老朱才夺了个长沙,就几千人的部队,张献忠当然不会屈服。

要逼降对方,肯定得把他打得惨败才行。

哪有在自己兵少而对方兵强马壮的时候劝人投降的?

显然老朱也就是做做样子。

一来张献忠狡诈反复无常,就算投降也不会真投。二来他必杀李自成与张献忠而后快。

事实上张献忠也如朱云峰所料的那样,对于老朱送过去的投降信嗤之以鼻。

此刻江西袁州。

张献忠令艾能奇攻破攸县,周二南往北逃了。

又令刘文秀继续威逼宝庆,试图歼灭盘踞在那里的李乾德部。

而他本人则率领主力于袁州,也就是后世江西宜春,对江西虎视眈眈。

按照张献忠的想法,是打算以湖南江西为根据地,然后打下广东、广西,再进取江浙,拿下整个南方。

李自成在北,他在南,一可划江而治,二则以南方为根基,或许可以图谋大事。

只不过后来攻打的江西的计划被吕大器阻拦,又有左良玉在岳州虎视眈眈,最后张献忠被迫撤出湖南去了四川。

眼下正是他图谋江西之际。

袁州府衙内,张献忠低头看着孙可望,脸上露出十分失望的表情。

他让孙可望留守长沙,就是为了把长沙当作称霸南方的根据地。

结果孙可望却丢了,太让他失望了。

“父亲,可望哥也不是大意,谁能想到长沙城里还有人,何况敌人的武器确实厉害”

一旁李定国见孙可望被浑身狼狈,心中不忍,不由得劝道:“此事非战之罪也,念在可望哥劳苦功高的份上.”

“哼。”

张献忠冷哼了一声,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右手撑着右侧下巴陷入思索。

退散回来的士兵自然也把情况告诉了他,敌人有厉害的火器和大炮,忽然夜半袭营,换了自己在那个时候,也不一定能反败为胜。

所以孙可望确实是非战之罪。

但丢了长沙也是个大问题,他必须想到对策才行。

眼下打江西估摸着是打不进去了。

北面左良玉虎视眈眈,东面吕大器防守密不透风,长沙又失守,再打江西就得被两面夹击。

如果不考虑退路的话,那么他的部队必然会陷入危险当中。

因而必须想个办法解决困局。

张献忠思索良久,问李定国道:“定国,眼下后方失守,长沙被攻破,左良玉分兵攻岳州,又与吕大器兵合一处,驻守樟树,我军攻不破,当如何?”

现在还姓张的李定国稍稍思索之后就说道:“父亲,攻打江西为孤注一掷。成则能据江右,败则无退路。且被明军切断了北上与闯王联合的通道,对我军殊为不利。父亲虽然不愿与闯王合兵,但唇亡齿寒,义军合不一定两利,可分则必定两害。因而我军必须要有退路,长沙必须要夺回来。”

“左良玉又该如何是好?”

张献忠又问道。

他自然清楚这一点。

他与李自成不过是互相利用。

然而现在规模最大的两只起义军就是他们。

一旦被明军逐个击破,那么到时候必然会下场惨淡。

所以张献忠有好几次情况危急,都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虽然一直想吞并张献忠的部队,但每次没成功,还都得捏着鼻子救他,原因就在于此。

现在南下的通道就只有广西、广东了。

占据两广倒是简单,可明军追击,就没有了可以闪转腾挪的空间。

张献忠跟李自成其实是深谙游击战的战术,在陕西、河南、湖广等地四处流窜,就在于拥有足够的战略转移空间。

去了两广,南面是大海,四周还全是山。一旦被官兵重兵围剿,那就是瓮中捉鳖,插翅难飞。

因此南下是去不得了,但打东面的江西又打不进去,只能往西或者北上。

往西就是去贵州,那里山路太难行,很容易被官军堵截。

如果想去四川的话,就只能北上先攻破长沙,再走长江沿岸进川,这样才有退路。

因而此时张献忠已经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只是左良玉在岳州和武昌等地,必然会截击他,到时候也是个麻烦。何况长沙的明军好像非常厉害,能不能攻破长沙也是个问题。

“左良玉此人骄亢自恣,常养寇以贻忧,孩儿以为,如果他来追,我们可以设伏。何况他不一定敢追。”

李定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张献忠微微思索,点点头道:“嗯,我儿说的对,长沙必须夺回来,不然后患无穷。”

正在此时,外面忽然有人进来道:“报,大王!外面有从长沙逃回来的兄弟,说是被俘虏后,长沙让他们送来给大王的信。”

“哦?”

张献忠说道:“让他们进来。”

片刻后十多个衣衫褴褛的西军士兵进入帐内,马上下跪道:“参见大王。”

“他们让你们带什么信了?”

张献忠立马问道。

为首士兵双手呈上信件道:“大王,俺们誓死不降,他们却放了俺们,这是他们让俺们托给大王的信。”

李定国走过去把信拿来,恭敬递给张献忠。

张献忠接过信打开,他少年时读过书,自然认识字,就看到上面是朱元璋以他太祖皇帝的身份写的劝降信。

看完了这份信,张献忠人都傻了。

这TM的不是明军啊。

这是哪来的起义军啊。

居然敢冒充明太祖朱元璋。

有点东西啊。

“定国,你看看。”

张献忠把信拿给李定国。

李定国跟着他学习过,接过信看完了后,忍不住说道:“父亲,这不是明军吧。若是明军冒充朱元璋,岂不是死路一条?”

“哼,哪来的跳梁小丑,竟然自称大明太祖,当真是不知死活。若是把这个消息告知左良玉和官府,恐怕他们第一时间就得进攻长沙。”

张献忠沉吟了片刻,眼睛一亮道:“或可驱虎吞狼,把信想办法给吕大器,或让人透露给那狗皇帝。以那狗皇帝的秉性,必然让左良玉和吕大器先破长沙,我们真好坐山观虎斗,让明军帮我们攻破此人,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是个阳谋。

吕大器和左良玉不一定想不到这一点。

然而冒充太祖可是比造反还严重。

何况这位不仅冒充太祖,还同时造反,崇祯肯定忍不了。

所以如果崇祯真知道了这事,左良玉和吕大器必须进攻长沙,把冒充太祖的人处置掉。

而张献忠也已经知道长沙的那位火器厉害,让官兵去打长沙,他正好驱虎吞狼,一石二鸟。

当下张献忠马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派人把信交予左良玉和吕大器。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老朱自然知道这一点。

他甚至提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

根本不需要张献忠去离间。

毕竟。

明末的官兵和起义军反贼其实没什么区别。

收拾张献忠是收拾。

收拾左良玉,同样也是收拾。

那就一起收拾了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