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五十三章 问罪日本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五十三章 问罪日本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开春之后,五艘铁甲舰缓缓驶入长江,往出海口方向而去。

去年九月份,大明建造了第一艘铁甲舰。

这第一艘其实是在七月份就建造完工,包括第二艘铁甲舰也是九月份打造完毕。但从完工到下水试航,用了两个月。

等确定了第一艘铁甲舰完全可以航行,所有的武器装备试射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已经开出长江进入东海巡航之后,大明正式开始爆兵。

皇庄的工厂全面启动,一块块钢板被送入车间,按照规格切割打磨成等比例板块,然后送往船厂进行组装。

钢板上有焊接口以及拼接口,组合拼接之后,再进行焊接,就会变得十分牢固。

也多亏了这几年皇庄培养了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各种现代工具都会用,不然想那么快把铁甲舰打造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这铁甲舰吨位不大,里面还有很多木质结构,比如甲板,船舱,在工匠们加班加点干活之下,很快第三艘、第四艘、第五艘,跟下饺子一样。

这些船放在后世,连游轮都比不上,最多就算是一艘五百吨级小型远洋捕捞渔船,跟航母比起来,纯属于弟中之弟,没有任何可比性。

但放在大明这个时代,同时期的海船,如大明福船在吨位以及长度上超过铁甲舰,可论起战斗力,却被铁甲舰完爆。

更别说其它国家的船只,那跟小舟没什么区别。

开春二月,经过半年的打造,又打造了三艘铁甲舰,并且都已经经过试航,没有任何问题,老朱一声令下,扬帆出海!

朱云峰和季赫没有去。

他们当然不可能去。

打小鬼子虽对于大明和后世来说,都是国仇家恨。

但远航毕竟有风险,哪怕是铁甲舰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能在暴风雨当中存活。

所以安全起见,在家坐等好消息就是。

这年代没有卫星,出海纯靠指南针,不过有个好东西,那就是具备航迹记录功能的导航软件。

没有网络,没有卫星,它可以记录航行轨迹,虽然不能实时导航,但通过实时记录,也能让人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该往哪个方向航行。

海军将领是靖海侯吴忠,德庆侯廖权,二人是大明初代水军统领吴祯与廖永忠的子嗣,擅长打水战,自然派他们出马。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载着数百吨柴油以及各类食物、淡水、枪炮的铁甲舰轰隆隆地驶向了日本岛。

古代社会,中日之间海上交流,往往需要十多天,甚至一两个月才能抵达。

比如鉴真东渡,753年11月16号出发,12月20日才到。

并且还是走的最短路线,从苏州出发,到的是日本萨摩,也就是后世鹿儿岛,全程只有800公里,但花了一个月时间。

而后世最快路线,从上海直达东京的航运,仅仅只需要24小时,普通航运也只需60小时。

不是后世的船快,而是在古代横渡海洋最危险的就是迷失方向。

茫茫大海,虽然能靠太阳、月亮、星星定位,然而海风一吹,偏离航线的事情是常有的。

稍不注意,就可能目标日本,却飘到宝岛或者广州海南。

如果有导航的话,速度会快很多。

毕竟中日之间实际距离也就不到一千公里,就算按最低速度15节每小时,三天时间足够打个来回。

铁甲舰每艘配一台中控电脑,由发动机供电系统维持运转,上面就只有几个导航软件,实时监控自己的位置,通过对讲机沟通交流。

而且他们还配备了短波对讲机,能够随时与南京通话,在先进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二战之后的水平。

仅仅两天时间,他们便横渡东海,抵达了萨摩。

此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末期,后醍醐天皇推行王政复古,引起了武士阶级不满,被足利尊氏率领武士阶级推翻,跑到南方吉野建立南朝。

南朝初期势力还是很强大,依靠后醍醐天皇的名声,各地支持他的人不少,双方进入初期对峙阶段。

后醍醐天皇死后,势力衰退,一度只剩下南方很小的一片土地,甚至连后醍醐天皇的继承人,后村上天皇都逃到了更南的贺名生。

但足利氏解决了外部矛盾,内部矛盾爆发。

足利尊氏在组建与室町幕府的过程中,弟弟足利直义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足利直义的势力很强,是室町幕府的二号首脑级人物。

为了独享权力,逼弟弟离开权力中枢,足利尊氏策划了高师直上洛讨伐足利直义的事件。

这次事件后,足利直义被迫出家为僧。

然而足利直义派系强大,趁着足利尊氏出兵讨伐自己支持者的时候,足利直义再次起兵,北朝于是发生观应扰乱。

这次事件让足利尊氏元气大伤,被迫投降南朝,出现正平一统,南朝一度崛起,甚至把足利尊氏赶出京都,一度收复了北朝的都城。

然而这种内部矛盾没有解决的统一来的快,去的也快。

随着足利尊氏消灭了足利直义,重新开始反扑南朝,南朝再次被室町幕府击败,并且势力也慢慢被室町幕府蚕食。

到了如今公元1383年,北朝后小松天皇,南朝后龟山天皇时期,南朝就只剩下贺名生及周边小片区域。

然后就是北方有出羽、陆奥、信浓、三河、远江、志摩等少数几个名义上支持南朝的藩国属地。

而且这些藩属内部也不统一,很多家族有的支持北朝,有的支持南朝。

比如三河的吉良氏、今川氏、细川氏,一色氏、菊池氏等等,他们先跟北朝,又跟南朝,反复无常。

基本上谁强他们帮谁,口号喊得响亮,实际也帮不了什么忙。

所以如今的南朝差不多已经到了末日,历史上公元1392年,足利义满统一日本,建立室町幕府最鼎盛时期。

而杀死大明使者的,便是南朝的摄政亲王,怀良亲王。

大明这次出兵,正是以此次借口问罪日本。

银色的铁甲舰缓缓驶向了萨摩岸边,由于没有港口码头,他们停在了海岸线上避免触礁。

高大宽厚的铁甲船体惊呆了海边的日本渔民。

他们先是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紧接着慌不择路,纷纷扔下手中的渔网一类工具,一边嘴里喊叫着什么,一边手舞足蹈地向着内陆方向跑去。

见此在主舰上的吴忠撇撇嘴,对身边的廖权说道:“日本国的人怎么这般矮小,穿的衣服也破破烂烂。”

廖权笑道:“像群猴子。”

“就这些人也敢杀上国天使,看来也是陛下仁慈,前些年没有出兵,否则早就屠戮光了。”

“其实陛下也是没办法,前些年大明初建,国贫民弱,又有北元为患,不得已只能忍气吞声,如今兵强马壮,自然也该”

“话说回来,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朝野传闻,这都是吴王殿下与楚国公所造,还有那摩托车、三轮车”

吴忠好奇说道:“你之前从陛下征讨过元帝、云南以及辽东,这其中隐情,你是否知道一二?”

“嘘。”

廖权吓了一跳,连忙左右张望,怕周边士兵藏有锦衣卫暗卫偷听,见四周甲板上的士兵离得远,才低声说道:“不要说这事,你八要命了?”

“啊?”

吴忠也被他吓了一跳,忙低声问道:“这事干系很大吗?”

“那是碰都不能碰的事,千万不要乱讲。”

廖权小声道:“之前大将军也曾经问过陛下这件事,你知道陛下怎么说的吗?”

“怎么说的?”

“陛下说此为大明最高机密,有刨根问底者,斩!”

“这”

吴忠睁大了眼睛。

他之前担任羽林卫指挥副使,羽林卫驻地在皇宫城北外,并不进入宫中,他也没有跟随朱元璋征讨地方,对这些事情还真不知道。

事实上对于大明现在的变化很多人看在眼里。

底层百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以为这是在陛下和太子的英明领导下,大明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那些权贵却明白,那些新冒出来,划时代的产物,绝不是大明所能制造。

不然的话,他们以前怎么没见过或者听说过?

那么从哪里来的呢?

联想到忽然冒出来的吴王殿下以及楚国公,正是他们出现之后才有了这样的变化,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人猜测,这吴王殿下和楚国公,必然是世外高人,或者是有什么神仙手段,不然陛下和太子也不会这么维护他们。

而且他们也不会觉得二人是海外归来,从海外带来了先进的科技。

因为如今可不是秦朝,徐福一顿忽悠,就能骗到秦始皇相亲海外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到了大明时期,大明人对世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洪武二十二年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便证明了这一点。

南方沿海地区从宋朝开始就与世界各国做贸易,海运更是一度达到非洲,所以世界怎么样,大明底层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权贵必然清楚。

至于具体是什么神仙手段,他们就无法想象了。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对未来、穿越这种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相比之下,反而毛骧蒋瓛等近卫知道的真相更多一点,但却守口如瓶,曾有侍卫喝醉了与几个朋友说起这事,朋友又与朋友说。

结果有十七人知道这事,被老朱全部下旨赐死。

但实际上那侍卫仅仅只是说了他曾经去乾清宫外广场上搬运东西,那些东西是凭空从地宫里出来的。

所以毛骧蒋瓛等人自此噤若寒蝉,不敢再胡乱喝酒误事,连睡觉都担惊受怕,不敢与家人同睡,怕说梦话说漏了嘴,以至于满门抄斩。

二人正说话间,远处忽然来了一队人马。

为首的穿着古怪的铠甲,头发中间剃掉,两鬓与后方的头发扎起来,在头上挽成月牙。

这就是从镰仓时代开始流行的月代头,而且萨摩也是月代头的发源地。

那人大概五十来岁,并非骑着马匹,而是由两个人抬着坐轿子过来,那轿子就中间就一把椅子,两侧绑着竹竿,一摇一晃。

这是竹轿,至于日本传统的贵族出行工具架笼则流行于江户时代,眼下倒没出现。

队伍大概数百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岸边,打量着远处船只。

由于怕靠岸触礁,因此船只离得比较远,岸上的人也看不清楚,只看到黑乎乎的船队,在海上看不出大小,具体模样也不知道。

双方就这么对峙了一会儿。

吴良放下望远镜,诧异道:“我还以为他们要派人过来呢。”

他在望远镜看到对方悠闲地坐在那,完全没有派人过来的意思,显然是在坐等明军这边自己主动上岸。

“倭人真是无礼,见了上国使者就这般态度,欺我大明无人啊。”

廖权不满道:“来人。”

“将领。”

“下小船,随我过去。”

“是。”

部下立即下令放小船。

很快一艘七八米长的木船被放了下去,十多个人卫士背着枪,跟着廖权上船。

吴良也没有阻止。

他们手里有枪,还不需要担心到害怕几百个倭寇的地步。

很快小船划向岸边,到了近前距离对方大概十多米,廖权站在船头喝道:“那倭人,听得懂话吗?”

“他们是明人?”

“坏了,莫不是明人来征讨我们了?”

“不用怕,当年元人多厉害,还不是被我们击退了?”

为首的几个武士顿时叽里呱啦地说起来。

汉语在日本并不流行,因为那是属于顶级层贵族才会的语言。

民间百姓以及普通武士、贵族根本不懂。

所以他们虽然知道对方说的是汉话,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只有为首的岛津师久勉强能听懂几句,他是萨摩守护,也就是萨摩国本地大名,勉强也算上层贵族了。

而且萨摩离大明很近,从宋代开始,很多中原商人的第一站就是这里,因此他会一点汉语。

听到对方的话,岛津师久先安抚了几句随从武士,随后态度傲慢,用生硬的汉语对廖权说道:“你们是明人?来我日本国有何贵干?”

“呵。”

廖权冷笑道:“当年我大明皇帝陛下让你们管管倭寇并向我大明朝贡,你们去却杀我大明的使者,还扬言若大明来犯,尔等将枕戈以待,现在我们来了,让你们国王跪地投降,与我们一起前往大明请罪,否则日本国鸡犬不留!”

“嗯?”

岛津师久先是一愣,随后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好笑的笑话,大笑道:“哈哈哈哈,你们在痴人说梦吗?就凭你们,也想征讨我日本国?”

“砰!”

一声枪响,岛津师久额头出现一个血洞,双目圆睁,一脸不敢置信。

“喜欢笑,怎么不笑了?”

廖权放下手中的枪,挥挥手道:“开枪,都杀了!”

“砰砰砰!”

在岸上倭人还未反应过来,都处于震惊的眼神当中,十多名亲卫纷纷开枪射击。

一时间,岸上惨叫声此起彼伏,恐惧迅速蔓延,诸多武士仿佛看到了鬼一样,纷纷扔下手中的刀,面目惊恐地向着内陆方向跑去。

廖权目光微凝,狞笑道:“追,给他扫个干净!”

杀我大明使者。

虽远必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