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二章 逮着大朱棣薅羊毛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十二章 逮着大朱棣薅羊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奉先殿祭祖!

从朱元璋开始,就在奉先殿摆上了朱仲八、朱百六、朱四九、朱五四等人牌位。

到朱允炆的时候,又加上了朱元璋的牌位以及画像。

朱棣并没有撤。

因为虽说朱元璋看似是复活了,但好像又的确是死了,只是以另外一种存在出现。

所以目前是薛定谔的朱元璋,处于复活与死了的两种状态当中。

如果撤了灵位和画像,朱元璋不过来的时候,遇到祭天、祭祖等祭祀,元旦、元宵、清明、中秋、冬至等重大活动。

还有朱元璋生日和祭日咋办?

人老头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永乐朝,甚至可以说跟死了没区别。

你按照规矩得去奉先殿上个香,到时候还要去孝陵亲自给太祖皇帝与高皇后娘娘进行祭祀。

就因为老朱随时可能会过来,这些必要流程就不做了?

被人指责不孝咋办。

毕竟这可不是复活,而是成“仙”了,成仙了就更要祭祀和供奉。

只是目前老朱下凡,自己祭祀自己也不像话。

为此大朱棣询问老朱的意思。

老朱沉吟过后,决定不撤自己的灵位和画像,祭祀活动自己就不主持了,由朱棣自己主持。

还是那句话。

他得保证自己的权威。

以前是帝王权威。

现在则是神权权威。

所以该有的祭祀活动必须要有。

到未时三刻,也就是下午2点钟左右,繁琐的朝贺、祭祀仪式总算是结束。

本来应该是上午搞定,群臣吃了早饭过来向皇帝朝贺新年,献上礼物,然后祭祀祖宗,接着就是赐宴,如果不赐宴也会赏赐节庆钱。

但老朱一直磨磨蹭蹭到上午11点钟才来,搞得群臣饥肠辘辘,一个个饿着肚子两眼发昏,都快撑不住了。

直到此时老朱才下令赐宴。

宴席早就准备好了。

宫里“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

“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

“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

“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岁”。

且设鳌山灯、扎烟火。

一声令下之后,鞭炮齐鸣,烟花绚烂。

宫中于谨身殿、华盖殿以及奉天殿当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百官。

老朱和马皇后坐在谨身殿龙椅上,举起酒杯,下方能够坐在这个殿的都是重臣。

有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等内阁成员。

有姚广孝、丘福、朱能、李远、王聪、张信、徐理等靖难功臣。

还有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王彰、陈德文,左右副都御史,陈瑛、卢睿,左右佥都御史等监察体系官员。

另外就是改户部为三司的张紞、夏原吉、郁新、古朴等三司财政官。

大理寺卿汤宗、少卿虞谦、胡闰、薛嵓等。

这些其实就是永乐改制之后的结果。

内阁、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三司、大理寺,把治理权、监察权加检察权、军权、财政权和立法权分开,以防止文官集权,加大君权。

在这套体系下,内阁拥有对各地地方治理的权力,推行政策,给皇帝提供意见,如此极大地改善了相权强大的情况。

朱元璋站在上面,下方大朱棣以及诸多没有被处置的藩王也在其中,他环顾四周,感叹道:“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奈何故元暴戾,民不聊生,只能揭竿而起,终得天下。”

“正因朕出身于黎庶,深知黎庶艰苦,勤政爱民,以至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然便是如此,亦犹未悔,只愿使天下无遗贤,不闻无遗利。”

“诸君能有今日殊为不易,当安守本心,刻苦为民。不可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朕虽已殡天,然”

说罢他目光森然,抬起头看了眼天花板,左手指了指上方道:“朕在天上看着你们呢。”

“尊太祖陛下诏。”

下方群臣心里都慌了,忙不迭弯腰鞠躬。

永乐朝的朱元璋可不是洪武十二年还未大开杀戒的朱元璋。

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明初四大案,加上平日里朱元璋随手处置的官员,大大小小加起来数万之多,被牵连者达十余万之众。

可以说是凶名在外,杀得满朝诸公人头滚滚。

建文帝上来了百官可以说是弹冠相庆,庆祝终于来了个对他们比较友好,相对温和一点的皇帝。

结果熟料朱棣靖难了。

太祖下凡了。

这不要了亲命吗?

虽说由于这次大朱棣真就受命于天,老朱给了他正统名分,不至于再出现壬午殉难。

原本壬午殉难加上后续要杀一千多名官员,加上亲属达数万之多。

但现在大朱棣也就下旨赐死了一百多名撺掇朱允炆削藩的臣子,而且也只诛杀首恶,没牵连九族,方孝孺也没有被诛十族。

然而太祖来了,可比壬午殉难还绝望。

毕竟大朱棣也就搞过一次壬午殉难,后面就没怎么大规模诛杀官员。

老朱那可是从头杀到尾的。

“大过年的,你就不会说句好话?”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隐隐威胁群臣,白了他一眼,随即站出来举杯说道:“好了,新年之际,举杯同乐。”

“来,喝酒!”

大朱棣亦是连忙也举起酒杯。

“喝!”

众人纷纷举杯。

一杯过后,马皇后拉着老朱坐下来,随便尝了几口菜。

下面摄于老朱威望,安安静静,都不敢动筷子。

基本上除了朱云峰、季赫、小朱棣可以旁若无人以外,其余人连大朱棣那都是不怎么敢喘气。

见此马皇后说道:“我儿媳呢?妙云?妙云?”

徐皇后连忙上去道:“母后。”

“该去见命妇了,随我来吧。”

马皇后起身离开,然后又对朱元璋说道:“重八,百官朝贺,四方来使上了国书,你是不是也该去写几份回信了?”

“行吧。”

朱元璋知道马皇后是想把他弄走,便也没说什么,起身说道:“老四,跟我来。”

‘喂喂喂,别人正吃饭呢。’

朱云峰正胡吃海塞呢,看到他们要走,心中腹诽。

你们不吃,别人要吃的啊。

不过永乐年的饭菜确实不合胃口,只是肚子太饿了填填,便与小朱棣和季赫跟了过去。

等他们一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老朱给人的压迫感实在是太强了,人就站在那里,俯视下方群臣,就感觉不是被一个人盯着,而是被一头巨龙扫视。

仿佛下一秒就是一声令下,被拖入诏狱,接着全家处死。

这在洪武年简直是常态。

而洪武年离现在才过去四年呢。

完全是死去的记忆在攻击着下方群臣,文武百官不害怕才怪。

好在马皇后现在也下凡了,不然下面这些大臣不保证自己在老朱的俯视下会不会尿裤子。

从谨身殿出来,朱元璋双手背负在身后,对马皇后说道:“宴席都未结束,这么急着走做什么?”

“看你那样子,像是要吃人似的,下面那些官好像都不是老四的官员,是你的仇敌一样,再不走人家不怕死?”

马皇后牙尖嘴利,怼着朱元璋道:“你别忘了,如今是老四的大明,不是你的大明。别老插手老四做什么,他是皇帝,他也该有自己的威严。”

‘娘!’

‘我的亲娘!’

大朱棣在后面跟着,眼泪都快下来了。

虽然老朱在的时候确实能增长他的权威,但在个人威严方面,却被老朱压制得死死的。

在老朱面前如此唯唯诺诺,群臣看了就慢慢不把他当成皇帝了。

所以在大朱棣看来,老朱亮个相,帮他增加点权威就行,再对大明朝指手画脚,那就有点不合适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因而之前有过心理预期,捏着鼻子打算认下。

没想到自己娘居然会仗义出言。

不愧是自己亲妈。

“好了,孩子是你肚子里掉出来的肉,你心疼孩子行了吧。”

朱元璋不敢跟马皇后顶牛,只能说道:“你们快去后宫见命妇吧,老四,我们去聊聊。”

“是,父亲。”

大朱棣就跟着朱元璋走了。

新年庆典活动,上午朝贺祭祖,中午吃饭,下午基本上就是闲聊期间。

群臣在外面觥筹交错,他们的夫人就会进后宫拜见皇太后、皇后,加上后宫妃嫔,一起热热闹闹。

不过显然老朱在前面,群臣压力山大,他一走,大家才能放开一点,交头接耳,聊聊天。

大朱棣留下太子朱高炽住持剩下的宴会,自己则跟在朱元璋身后,到了乾清宫。

乾清宫书房里,这里不让外人进来,平日里打扫大朱棣都是自己亲自带着三个儿子,累死累活,让宫殿不至于落灰。

后来大朱棣受不了了,就把这个任务给了三个儿子,弄得每周朱高炽都得带两个弟弟过来搞卫生。

进入到自己书房里,朱元璋很满意虽然人不在,但卫生保持得很好,说道:“老四,有心了,与我平日里的模样没什么区别。”

“都是儿臣该做的。”

大朱棣毫无廉耻地把功劳揽在自己头上,脸厚贼厚道:“儿臣不许他们进来,打扫这偌大宫殿时,想起父亲点点滴滴,常常落泪思念。”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道:“好好好,我儿仁孝有加,坐下说吧。”

说着自己坐在了书桌后。

大朱棣躬身谢过父皇后,坐在了他的对面。

与洪武朝的朱元璋书房区别就是,朱元璋的椅子换成了沙发椅,对面的椅子也换成了沙发。

平日里坐着那个叫舒服。

现在又变成了黄花梨硬木椅,反倒有些坐不惯。

不过忍忍就过去了。

等大家都坐好,朱元璋才说道:“那稻种如何?”

大朱棣顿时眉开眼笑道:“父亲,亩产十石,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十一石,孩儿从未见过这样的神奇稻种。”

“嗯,好处少不了你的,尽心维护好这大明江山。”

朱元璋看了眼朱云峰和季赫,然后说道:“这次过来,我也是打算告诉你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还请父亲明示。”

大朱棣忙不迭请老爹告诉他怎么做。

这次水稻化肥农药可是占了大便宜,因为这比平时高了近四倍的产量,如果推广到全国,那他就想干嘛就干嘛了。

有这粮食产量,他虽然不敢把首都迁到蒙古草原去,但敢让朱高炽在北京留守,自己住蒙古草原。

看哪个蒙古人敢在草原上放牧,打得他们跟匈奴突厥一样,只能往西亚跑。

“明年你把稻种推广到全国,制肥的方法也以官方的形式推广下去,以后可能亩产十石达不到,但亩产七八石应该没问题。”

朱元璋沉声道:“之后我会让人送来炼钢之法,有了钢铁,你就可以打造蒸汽机、战船、火炮。蒸汽机可以造火车,日行千里,如此大明便能强盛。”

“蒸汽机?”

朱棣纳闷道:“那是何物?”

“云峰。”

朱元璋看向朱云峰。

朱云峰就说道:“这是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蕴含着能量,可以带动一个车厢跑,人就能够坐在车厢里,一个时辰能跑上百里,可以连续跑十二个时辰,从北京到南京也就一日功夫。”

“还有这般神奇之物?”

大朱棣瞠目结舌。

小朱棣乐道:“你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反正跟着父亲走,不会亏待你就是了。”

“这是自然。”

大朱棣乐得合不拢嘴。

朱元璋便向朱云峰使了个眼色。

“咳咳咳。”

朱云峰会意,便连忙咳嗽两声道:“当然,这亲父子也得明算账,太祖陛下下凡不容易,送来东西也更不容易。上界白银无用,唯有黄金可以为仙朝勉强带来用处。因为它是制造仙器的材料之一,即便在上界也非常珍贵,所以.”

“.”

大朱棣心中滴血。

他手头上黄金也不多啊。

朝廷到处都要用钱。

虽然粮食多了国库也充盈。

可谁会嫌钱少呢?

何况他还想北伐打蒙古人来着。

但现在自己老爹打劫过来,也没办法。

他只能含泪说道:“父亲要黄金自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要多少。”

“随随便便先来个五百斤吧。”

朱云峰笑道:“而且不用担心没黄金,这样,我以后帮你弄个黄金矿藏的地图,大明自己的矿产可以先不动,西洋很多黄金,你派人下西洋,拿丝绸瓷器大把搞黄金过来就行。”

“好。”

大朱棣咬牙道:“既是如此,全听父亲吩咐就是。”

朱元璋与朱云峰对视一眼,朱云峰看到了老祖宗眼中的狡黠。

这老逼登。

自己大明是一分钱都不想出。

全逮着自己娃薅。

果然是亲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