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四章 他们好快乐,给我狠狠地打!

下午时分,朱棣亲自带着十把AK,大概三十万发子弹出发。

他自己就有六百名亲王卫士。

赶着十多辆马车,比后续的手榴弹还要快一步。

而朱云峰则骑着摩托车在皇城内外乱转,宫门的侍卫们一个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这一幕看得朱标羡慕。

唉。

因为说难听点的朱云峰就像是来大明玩的。

干啥都是玩票性质。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什么都给你弄好,而且效率很快。

各种盗版书籍,想印什么给他打声招呼。

各种农业种子,水稻、小麦、西瓜、棉花甚至葡萄种子都有,而且还都是高产高质量,全都给你送来。

发电站给你建好,工厂给你盖好,化学实验室也有,而且其余物资每天依旧源源不断地在输送。

像各类化学实验器皿,朱云峰就进了一大批货送到大明,白天他就闲逛,或者在现代网上下订单,想到什么就买什么,晚上全给你扔大明。

大明目前整个就一拿来主义,又给你鱼吃又教你钓鱼教你结网,事干完了之后呢,就做搞点自己喜欢的事。

为什么人家就可以这样无忧无虑,而自己却要治理那么大个国家呢?

朱标眼睛里充满了艳羡。

等季赫牵着皮皮狗回到大明的时候,就看到上面高台上,朱标、朱桢、朱榑、朱梓、朱檀、朱椿、朱柏等人正站在上面,眼巴巴地看着远处。

季赫把皮皮的绳子解开,顺着乾清宫外面的台阶走上去,纳闷问道:“你们在看什么呢?”

“看那边。”

朱标指着远处乾清门的方向。

季赫扭过头看去,就看到朱云峰骑着摩托车,嘟嘟嘟地穿过乾清门,向着他们驶来。

“他好快乐啊。”

季赫忍不住说道。

皮皮狗看到主人过来,欢快地撒丫子飞奔过去。

“大哥,那是什么?我也想要。”

后来的楚王朱桢今年才16岁,正是对这种东西好奇的年纪。

他们朱云峰的关系相处的不错,朱云峰还送了很多东西给他们。

但由于平时被严厉约束在宫里,根本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所以在见识上远不如朱棣朱标。

“胡闹,那东西太危险了,那么快的速度,摔到了怎么办?”

朱标见下面几个人眼巴巴地都看着他,意识到情况不妙,忙连哄带骗道:“况且你们怕是不知道,此物必须及冠才可以骑,不然根本骑不了。”

朱榑说道:“大哥你骗人,父皇从小就让我们骑马,我们能骑马,为何不能骑那物?”

“因为.因为”

“因为骑它必须要有一个名叫驾照的东西,而驾照只有成年才能拿到,不然的话那东西是骑不动的。”

朱标都感觉快编不下去的时候,还好季赫给了个助攻,帮他解围。

“咳咳咳,不错,你们没驾照,无法启动明白吗?”

朱标连忙催促道:“好了,快回去,晚上还要上晚课,待会先生们可就生气了。”

“是”

诸多小王爷不情不愿地走了。

此刻朱云峰在广场上七扭八拐,四处转来转去,还没事向他们这边不断招手叫嚷。

“他是真滴快乐。”

季赫又说了一句。

朱标叹道:“有时候挺羡慕他这般无忧无虑的。”

“那肯定的,没压力没烦恼。你要不是太子,有钱去现代潇洒,也跟他一样快乐。”

季赫笑了起来。

朱标艳羡道:“何时我也能如此?”

“难说,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我也很快乐。”

季赫麻溜地从进地窖里,然后费劲地抬着一辆电动车出来。

朱标:“.”

等季赫把电动车放在台阶下,准备骑上去的时候,他忍不住问道:“为什么你不买个摩托车?”

季赫理所当然地道:“我不会骑啊。”

说完嗖一下小电动车就出去了。

朱标:“.”

朱云峰见季赫开着一辆小电驴过来,笑呵呵地冲他招招手,随即停下来。

皮皮狗冲到近前,等季赫过来,从他那要来了牵引绳,利用背带卡扣以及牵引绳将皮皮狗固定到了摩托车上。

接着朱云峰一拧油门,身后跟着季赫,两人一狗出乾清门,往午门的方向而去。

“他们真的好快乐。”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朱标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垂头丧气地回自己乾清宫书房里。

那一瞬间。

都感觉皇帝这个位置都不香了。

大明洪武十三年年末,今年一年大明王朝国力欣欣向荣,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地。

南方各布政司、府、县纷纷开始推广种植新的水稻作物。

这种作物其实就是取代了原来的水稻,而且比较抗干旱,所以不需要再额外开辟新的水利设施,用原来灌溉以前农作物的水利设施就行。

但朱标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基础增长,真正要想继续增加粮食,还是得开荒地才行,而开荒地则依旧要做水利建设。

所以趁着这段时间,朱标与六部开始做大明明年的规划。

首先就是现在还没有把粮食完全推广,明年上半年第三代种子在全国生根发芽,他的皇庄则已经开辟到三万亩。

这样朱云峰那边继续扩大地主规模,多搞点种子,皇庄就直接从第一代开始种,第二代推广,省去了中间多出来的一代,也能多搞些粮。

其次是军事发展还没有到火器时代,经济上的政策还没有进行调整,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东西。

因而朱标决定在农业上明年上半年进行全面推广,到下半年秋税的时候提高税额,依旧是三十分之一,可由于蛋糕增大了,国库的收入也会暴涨。

比如本来今年该收3000万石粮食,可明年粮食产量翻倍,自然要收6000万石才行。

加上百姓人口还是那么多,没有马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多收一倍的粮食,在整体上依旧会让民间的财富翻倍,国力瞬间增长。

有这样的前提,朱标就有信心搞各种国家级工程,比如兴修钢铁厂、开挖运河、建设河流水利设施等等。

他相信大明未来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而就在朱云峰和季赫骑着摩托车与小电驴在大明京城带着狗潇洒地逛街,朱标在兢兢业业地规划着大明未来的时候。

十一月中旬,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朱棣终于从南京跑了两千来公里抵达了云南曲靖。

他这辈子都没受过这种罪。

毕竟他还没有经历过自己的后半生,所以人生的前半生都是在皇宫、凤阳长大,最多也就是经历过军事训练而已。

但这种两千多公里的折腾,就真感觉要了他半条命。

相比于在现代坐惯了汽车,甚至说坐汽车两千多公里都像是坐牢,何况这种骑马过去?

“殿下,前面就是大营了。”

朱棣骑在马背上,整个人都瘦了几斤,虽然还是小胖子,但脸都没那么圆润了。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摸着屁股的疼痛。

说实话,他还穿了减震裤子,就是那种坐自行车时穿的。

有过骑行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你什么都不准备,直接骑自行车,骑半天屁股都得紫。

所以朱棣已经防范于未然,准备了减震裤,包括减震垫子在马鞍上也有。

可即便如此他的屁股还是紫了,就能知道骑马多遭老罪。

不过朱棣环顾四周。

这里是曲靖东面的一片平原地带,地图上就是后世曲靖市沾益区大营村一带。

由于从贵州杀到曲靖已经无险可守,所以把匝剌瓦尔密只能选择据守南盘江,与明军隔江对峙。

南盘江两岸算是相对平整的了,只有一些高低不齐的丘陵矮坡,明军东南方向则是山林,有一片连绵的小山脉,为后来的曲靖耙齿山。

云南森林茂密,瘴气丛生,容易引发瘟疫。

不过老朱现在也都知道这些瘴气和瘟疫的来源是什么,所以在营中派人给随营大夫分发《赤脚医生手册》。

并且灭蚂蟥、禁止喝生水、多用艾草驱赶蚊虫等等措施,让明军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瘟疫。

朱棣纵马徐徐进入军营,军营布置分散,营盘互为犄角,错落有致,展现出了极为高明的军事素养,他甚至还看到瞭望塔上的观察手手里有对讲机。

“报告,燕王殿下已经进营。”

“报告,燕王殿下从后营至中营。”

“报告,燕王殿下至主帅大营。”

可以说一路上都有告知朱元璋的行踪,朱棣在哪他都知道。

几乎是朱棣才刚到主帅大营的时候,朱元璋就急匆匆地从帐篷内钻出来,面露喜色道:“老四。”

“陛下!”

朱棣连忙翻身下马,来到近前单膝下跪行礼道:“四子棣参见陛下。”

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这是老朱家的传统了。

因为在老朱家自己的公文当中,就连朱标都只能称呼朱元璋为父皇陛下,自称长子标。

朱棣给朱元璋的公文则是四子棣,称呼为陛下,可见父皇陛下都只能算朱标的独家称呼,其余儿子则没有这个特权。

“起来。”

朱元璋看向后面的马车,问道:“枪呢?”

朱棣起身后连忙跑到后面马车当中取了一把AK出来,献宝似地走过来说道:“陛下,AK!”

他其实之前一直背了把AK在身上,但眼下进军营,肯定不能这么嚣张。

“好好好。”

朱元璋大喜,接过AK看宝贝似的抚摸,连连点头道:“好东西啊。”

说罢他又递给朱棣道:“来,给为父演示一番。”

“是。”

朱棣随即呼喝一声。

朱元璋让李文忠带他们去校场,自己跟在身后。

一行人来到了营中校场上。

朱棣拿了一把AK,把弹夹上满,直接拉开保险,就是对远处木靶一通乱射。

说实话,他的枪法不太好,毕竟好的枪法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而且也需要时间天天打靶练习。

但你都自动步枪了还要什么枪法?

管你是啥玩意儿,一梭子子弹过去,再夕阳红,总归也能中几枪吧。

就AK的子弹,别说中几枪,就一枪都给你射死。

所以就看到那木靶直接被打得摇摇晃晃,上面多出来七八个洞。

“唔”

朱元璋皱眉道:“看着倒是没什么感觉。”

朱棣见周围人不多,便连忙说道:“父亲,看着只是多了个洞,但人的内脏会被搅碎,一枪整个肚子都烂了。”

“哦?这么厉害?”

“是的,好像叫什么子弹的空腔效应。”

“好。”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你觉得疲惫否?”

“孩儿不累。”

朱棣心里在滴血,赶那么远的路能不累吗?

但嘴上自然还是得强撑着。

“那就上战场给为父看看。”

朱元璋气势汹汹地说道:“父皇给你造了一艘大船,就在岸边上。”

朱棣马上说道:“孩儿必给父皇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说罢就一声令下。

当即载着AK的马车便向河边方向而去。

朱元璋带着亲卫跟在后面。

来到河边,南盘江江波徐徐流淌。

对岸亦是旌旗连绵十余里,各种帐篷耸立。

不过南盘江并不是大江大河,河面宽度也才三四十丈,因此那楼船就停在明军这边的岸边。

此刻对岸的蒙古军队骑着马,沿岸巡逻,随时防备着明军渡河强攻。

朱元璋与朱棣登上了那楼船,楼层高有五丈,也就十五米,站在上面居高临下,能用望远镜清晰地看到对面守军的情况。

朱棣上来后,让士兵们准备,自己则找了个位置开始架枪。

“我来看看对面人在哪。”

朱元璋的无人机就放在船舱,甚至船顶还有太阳能充电板,给无人机充电用的,自己拿出无人机放飞出去。

操纵器上的显示屏很快就显示出对岸蒙古人的情况。

就看到在蒙古人的校场上,一群群士兵正在进行操练,营内有士兵巡逻,营外则有骑兵驰骋。

各栅栏每一段距离都有瞭望塔。

朱元璋指着正前方的一个瞭望塔说道:“那上面有两个人,看得见吗?”

“看得见。”

朱棣自己拿了个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拿起枪对准蒙古人的敌营喊道:“开枪,给我狠狠地打。”

“嘟嘟嘟嘟嘟嘟!”

顷刻间,十把AK迸发出火焰,300发子弹几秒钟就打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