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十四章 无人机俯瞰战场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十四章 无人机俯瞰战场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武十三年七月初,朱标新政传遍天下。

官员加薪水,各地赋税大幅度降低,百姓的束缚被松开,连带着卫所士兵都不要求世袭。

一时间好似五谷丰登,天下大赦,民间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而在七月中旬,朱元璋的大军也抵达了陕西。

此刻陕西秦王府内,朱元璋正看着边境战报,以及目前北元军队的动向。

府邸当中,新任秦王朱橚站在旁边,下面两侧李文忠、唐胜宗、周德兴、俞通源、蓝玉等几名勋贵在侧。

除此之外,还有沐英正驻扎于亦集乃路边境,黄彬率军前往甘肃,赵庸和梅思祖亦是率领部分兵马,前往居延海,那里是征蒙古前线。

由于北元异动频繁,大量骑兵游弋于边境,明军的意图是找到对方主力,一举歼灭,但想要找到对方主力也没那么容易。

蒙古人本就逐水草而居,可以说是居无定所。

即便打仗的时候,也来去如风,经常从一些偏僻小道杀入边境腹地,然后烧杀劫掠一番再遁走,蒙古人将这个行为称之为打草谷。

所以明军虽然强大,即便是在野外与蒙古人相遇,步卒也丝毫不惧怕对方骑兵,却也一直抓不到对方位置。

不过边境宁夏卫有好消息,卫所千户派人偷偷前往草原侦察,发现了在兀剌海以北,也就是后世内蒙巴彦淖尔北面正有大批蒙古骑兵驻扎在附近,似乎随时有南下的企图。

此刻陕西秦王府内,朱元璋看着公文,朱橚指着桌案上的地图说道:“陛下,敌人在兀剌海集结,必是要进至河套,河套往南,则延安府首当其冲。”

他说的是陛下,因为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历史上只有朱标在写给朱元璋的公文当中称呼朱元璋为父皇陛下。

其余人嘛,就只能是陛下了。

“嗯。”

朱元璋点点头道:“元人贼心不死,但我估计大规模南下怕是不会,想来是又要劫掠一番,以此策应云南。”

“文英哥认为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全歼西面元军。”

朱橚说道:“我大明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北方直取兀剌海,先攻破其主力。另外一路则自居延海北上,至和林破其都城!”

“你们怎么看?”

朱元璋看向下面的人。

李文忠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众人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虽然深入敌人腹地,攻打敌人首都好像有点冒进。

然而这是先灭其主力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一旦对方主力被拖住,那么元朝首都其实就是一片空虚。

此时突出奇兵,自然可以达到突袭的效果。

“好!”

朱元璋见大家都没异议,便说道:“事不宜迟,集结所有骑兵,随朕亲自北上前往兀剌海。”

朱橚连忙说道:“陛下不可,万金之躯,千万不能以身犯险,不如孩儿代劳。”

“我这把老骨头还没散呢。”

朱元璋笑道:“怎么样也得为大明的儿郎们再遮风挡雨几年,鞑靼欺凌我汉人久矣,这仇不可不报,我当亲至边境,横扫大漠!”

说罢他也不给朱橚继续劝说的机会,挥手道:“传令,即刻进发,每人带上行军干粮和背包,快马加鞭。”

他来陕西已经有七八日了,这段时间一直在找元军主力,而后面朱标也把各类手电筒、药物、行军干粮等物资送来,都有背包。

可以说除了枪还造不了以外,基本上朱元璋的明军已经具备了长时间远征的能力,因此他自然要试试。

当下。

随着老朱一声令下,陕西路集结了五万明军骑士,一人双马,人人都背着背包,装好物资,在朱元璋亲自率领下,向北而去。

他们翻越黄土高坡,从延安府北上,过榆林,进入了茫茫河套平原。

此时的河套平原一望无际,边境除了每过数十里,有一个大明的边境卫所以外,就连人烟都基本上看不到。

明军日夜驰骋,大概八百多公里的距离,他们仅仅花了五天时间就赶到,自河套地区渡过黄河,便是北元的袄儿都司兀剌海。

曾经这里有个兀剌海城,成吉思汗在这里发动过兀剌海之战,但百余年过去,曾经的辉煌也最终淹没在了历史里,只剩下茫茫草原,偶尔看到的残垣断壁。

翻越狼山,过兀剌海城残城,至隘口处,远眺北方,一片苍茫,有斥候来报:“报!陛下,前方三十里有大队鞑靼部落聚集,他们也发现了我们。”

“事不宜迟,即刻出发!”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抬起头看了眼灰蒙蒙的天色,这个时候已经是晌午,但最近好像有雨要下,不能再耽搁。

“是!”

命令随即迅速下达,大队明军迅速出狼山,至草原上,然后向北疾驰而去。

李文忠率领前军冲锋在前。

大概过了不到半个时辰,远远的就已经看见了北面同样有大队人马集结。

成群结队的蒙古人呼喝着,嘴里发出野狼般的嚎叫,背上马弓,拎着弯刀纷纷上马。

这是场遭遇战。

蒙古人的首领是元将乃剌吾。

北元虽然逃回大漠,但依旧保留着封建行政。

只是碍于草原的形式,因此各权贵大臣都有自己的部落,分散在各地。

而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与丞相咬住、国公脱火赤、枢密院知院爱足、平章军国事完者不花等人居住在首都和林。

左丞相纳哈出则在东北金山、白城一带活动,与脱古思帖木儿一东一西,共同威胁大明的西北和东北。

加之云南的把匝剌瓦尔密,三个方向遥相呼应,俨然要对大明进行三面包夹。

朱元璋决定逐个击破,先败北元主力。

乃剌吾是北元先遣军,脱古思帖木儿留下活脱吃、爱足和完者不花,自己亲率大军与丞相咬住在其身后。

由于是先遣军队,乃刺吾人数上略显不足,只有一万多人。

但他不能跑。

一旦跑了身后的元帝就会遭殃。

所以他只能一边派人立即通知脱古思帖木儿,希望马上得到援军,一边招呼士兵们准备作战。

双方没有任何前戏和战争对垒情况,几乎是在发现彼此之后,马上开始了作战。

朱元璋勒马至西面一个小山坡上,随后从背包里拿出盒子来,迅速打开,将无人机放在地上,开始启动操纵。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飞上天空,朱元璋手中的显示屏则俯瞰了周围数平方公里的地面情况。

“陛下,这是?”

李文忠大惊失色,他从未见过这种东西,而且看得非常清楚,这可比站在山上俯瞰战场方便得多。

朱元璋笑了笑道:“这是无人机。”

“无人机?”

“好了,以后再告诉你,你立即下令,让左翼骑兵往斜右方靠十丈,突袭敌人侧翼,后方骑兵左右包抄,不许放跑了一人。”

朱元璋通过无人机俯瞰视角,注意到蒙古人采取的战术是锥形阵。

也就是三角阵。

这是突袭打法,对方显然是寄希望于把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先行中路穿凿而过,避免阵型分散被明军包围。

历史上这个阵型有两个非常出名的战役,一个是白狼山之战,另外一个是合肥之战,主角都是张辽。

通过这个阵型,张辽作为锥头杀进敌阵,身后士兵涌入,势如破竹一般冲到敌人面前斩首。

蹋顿死了。

孙权也差点遭殃。

所以在人数少的时候,这个阵型往往能创造奇迹。

然而突袭阵法就是要出其不意。

朱元璋在战场上通过无人机把对方阵型看得一清二楚,便迅速做出了调整布置。

就看到在命令下达后没多久,双方就已经冲杀到了近前。

以无人机俯瞰的视角就会看到,两方密密麻麻的人与马犹如澎湃的潮水般汹涌而来,很快撞在了一起。

顷刻间人仰马翻。

便在乃剌吾一马当先,砍翻了几个明军士兵,正要带着身后大军凿穿明军的时候。

突然从左侧原本包抄他们右后翼的明军猛地向他们右前翼扑来,原本已经插入明军阵型的锥头霎时间被拦腰截断。

锥子阵最怕的就是锥头钉不进去,一旦被阻碍住,那么后方士兵跟不进去,前面的锥头会被很快围杀。

乃剌吾冲锋在前,刚开始还未感觉到异样,周围全是人头,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随着时间推移,周围的自己人越来越少,明军士兵越来越多,再一看身后,明军居然已经完成了对锥头的包抄,显然身后的士兵根本没有冲进来。

“休矣!”

见此情景,乃剌吾大惊失色,连忙勒转马头想要杀回去。

但乱军当中,他身边护卫很快被杀死,没过多久乃剌吾本人也被明军刺于马下,最终惨死于乱军当中。

随着锥型阵折戟沉沙,左右后方的明军也从两翼包抄过去,把后方的蒙古人团团包围起来。

见大势已去,蒙古人原本的阵型很快就散了,纷纷惊恐地四散逃跑,嘴里发着各种各样的嚎叫声音。

“咦!”

李文忠时刻盯着显示屏,忽然注意到远方尘土飞扬,诧异道:“陛下,他们援军到了。”

“等的就是他们援军!”

朱元璋冷笑一声,随后道:“去,即刻传令,驱赶着他们的人向他们的援军冲去。”

“是!”

李文忠眼睛一亮,还是陛下狠啊。

当即让传令兵挥舞起军旗。

他下达的是全军出击的命令。

因为战场上非常乱,想下这种驱赶敌人的细致命令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一个优秀的将领往往会根据不同情况下达不同指令。

而全军出击则意味着所有士兵追击敌人。

双方都有马。

明军不可能追杀死每一个蒙古人,因此只要下达追击的命令,那么蒙古人自然会本能地往后方逃跑。

与李文忠时刻盯着屏幕不同,朱元璋则要盯着天上的飞机。

无人机可以飞入云层消失不见,在现代有GPS定位功能的情况下,倒不用担心不见。

可在古代只有视频功能没有定位功能,一旦飞得找不到了,那就难受了。

因此他得一直盯着。

没过多久,屏幕当中就显示出北面大批蒙古人正在迅速靠近,人数非常多,恐怕有五六万之众。

然而那些蒙古人惊愕地发现,南面的先遣军此时已经崩溃,正向他们倒卷而来!

“杀啊!”

“宰鞑靼,建功立业!”

“陛下在看着我们呢!”

无数明军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音,若潮水般向北面的蒙古人杀去。

双方甚至连交战都没法交战,大批蒙古人为了避免被自己人冲垮,只能先选择向两翼逃开,阵型结构松散下来。

而这正是朱元璋要找的战场机会。

趁着蒙古人两翼散开,又试图重新合围把放进来的明军绞杀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下令,立即突袭敌人两翼!

徐徐微风吹拂着茫茫草原,疾驰的马蹄声音震天作响,偶尔伴随着重重地摔倒声音。

总有些士兵马失前蹄,不管是明军还是蒙古人,在逃亡与追杀当中。

然而这只能算是大势下的一粒沙。

在朱元璋的视角当中,蒙古人两翼逃开之后,想合拢过来已经为时已晚,明军径直冲垮了他们的两翼。

紧接着大批明军继续从中间突袭,如此形成了一个三面包抄的攻势。

从中、左、右三个方向,对着蒙古人已经成不了阵型的队伍扑杀过去,双方迅速交战在一起。

“战局已定。”

朱元璋看到虽然还没有击垮蒙古人,但在攻势上已经占据上风,淡淡地说道:“现在就看他们能坚持多久了。”

李文忠见此,惊叹道:“陛下神威,有无人机在手,敌人阵型一览无余,可以随时做出调整,攻打他们的薄弱之处,我军必然大获全胜。”

“哈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了起来。

古代打仗指挥起来非常困难,只能通过旗语、铜、锣之类的东西进行。

而且对将领的临场指挥能力非常看重。

一旦野外遭遇大规模兵团作战,将领一个疏忽,没有注意到敌人从哪个薄弱点击破了他们的防线,就可能造成兵败如山倒。

但有了无人机,俯瞰整个战场,就意味着每个点都能看到情况。

不仅能防御住自己阵地,还能抓住机会攻破敌人薄弱处。即便是个庸才将领有了无人机,恐怕也能一跃成为名将。

这便是无人机在古代战场上的降维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