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664章 贪官之论

大清弊主 第664章 贪官之论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闻听此言,胤祥不由微微楞了一下,他对禁卫新军的战力是相当了解的,配备轻型野战炮的禁卫新军说以一当十或许夸张了点,以一抵五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即便仅只出动禁卫新军的老兵——八千人,也足以横扫准噶尔四万轻骑,贞武却仍要从八旗抽调一万人,这是什么意思?

准噶尔部虽然休养生息近二十载,估计能够拿出来的兵力也就在三万左右,根本就不够禁卫新军吃的,想到这里,他心里隐隐一动,贞武抽调八旗参战,难道是欲借此机会练兵,借此机会安抚满蒙勋贵?

微一沉吟,他便躬身道:“回皇上,微臣这半年坐镇丰台大营负责对驻京八旗的清理整顿,八旗虽然声名不佳,但尚有一战之力,十万兵丁,五万精锐还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微臣必定优中选优,精挑细选出一万不堕八旗威风,不损大清国威的精锐参战。”

贞武赞许的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这段时日,务必加紧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微臣遵旨。”胤祥忙躬身道,抬起身,他不由看了贞武一眼,犹豫了下,才道:“皇上御极之初,唯稳至上,陕甘之地,多是旗缺,实不宜过于严苛,微臣恳祈皇上能给满蒙王公勋贵稍存体面。”

“朕何尝不想给他们稍存体面。”贞武轻叹了一声,才缓声说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大清如今远未到鼎盛之时,吏治就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朕若再加以宽容,不出数年,便会积重难返,如此,大清即便能够达到极盛之局面,也只是昙花一现。”

见贞武不为所动。胤祥略一沉吟,才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可听闻宇文泰,苏绰之具官论?”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诧异的瞅了胤祥一眼,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此人一手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业,在位期间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可谓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一生功业鼎盛。 他岂有不知之理

苏绰则是宇文泰的得力大臣,助其革新政治,其草拟的《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素为后世称道,可未听说过这二人还有什么具官论。

略一沉吟,他才含笑道:“十三哥军务之暇,尚能不忘读书,实是难得,别藏着掖着。说来听听。”

话已出口,胤祥也不再犹豫,微一沉吟。便道:“ 这具官论是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于苏绰,其精髓所在,便是要用贪官,反贪官,唯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听闻此言,贞武不由大为诧异,迟疑着道:“用贪官,反贪官。能长治久安?这是苏绰之言?”

“查无实据,应是后人杜撰。”胤祥沉声道:“不过,微臣却觉的甚为有理,官员贪贿,等若授皇上以柄。皇上随时可以名正言顺的革其官夺其职,如此,贪官必忠于皇上,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

反贪官。则是取悦百姓,稳定民心,使百姓相信朝廷,对朝廷充满信心,用贪官反贪官,如此反复,则长治久安。”

这倒是新鲜,贞武微微一笑,道:“那用清官又如何?”

胤祥小心的看了贞武一眼,才道:“清官以清廉自恃,直言强项,又深得民心,若才干出众,忠心耿耿也就罢了,若才能不济,或是不忠于君上,如此,则陷皇上于两难之境,不罢,则尸位素餐,如鲠在喉,弃罢,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如贪官。”

“这是苏绰之言,十三哥对此如何看?”贞武随口问道。

听的贞武如此问,胤祥不由大加小心,稍加思忖,他才谨慎的说道:“汉唐以来,唯宋朝官员俸禄最高,明朝官员俸禄最低,堪称自古官俸之最薄,然纵观历朝,反腐肃贪之严厉,莫过于明朝,虽然如此,然明朝官员仍是朝杀暮贪。”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才接着道:“官员俸禄微薄,钱财又唾手可得,岂有不心动者?微臣窃以为,明太祖这是以严刑峻法肃贪以邀取民心,以最薄之官俸逼迫诱使官员贪贿。

皇上御极之初,不在争取民心,而在争取官心,特别是满蒙之王公勋贵及八旗朝中地方大员,待朝局平稳之后,再争取民心不迟,大清乃是以寡御众,八旗乃国之根本,八旗若乱,后果则不堪想象。”

听得这话,贞武半晌无语,大清官员俸禄皆是沿袭明朝,顺治时虽也涨过,但很快就折成了火耗银,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官员明面上的俸禄与明朝没多大区别,他御极以来,也仅仅只是将京官的俸禄翻了一番,地方官员并未受惠。

如果明朝是用贪官,反贪官,那大清又何尝不是如此?胤祥这番话可谓是从正反两面来谏劝自己从轻处理这起贪侵赈灾钱粮的大案。

默然半晌,贞武才道:“九月初旬要出兵征伐非洲,八哥你们的人马和物资在八月底之前必须在噶罗巴汇集,不要耽搁海军的行程。”

见贞武转移了话题,胤祥不由暗喜,看来这番话多少起了一点作用,他忙躬身道:“禀皇上,一应准备事宜,几位兄长早已布置妥当,定不会拖延海军的行程。”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此事暂且不要泄漏出去,另外,让赵申乔不由回京,在路上侯着朕,你先跪安吧。”

“微臣遵旨。”胤祥连忙躬身应喏,起身缓步退了出去。

待的胤祥退出,贞武才吩咐道:“快马去顺义大营,宣胤誐、岳钟琪即刻觐见。宣在京的上书房大臣觐见。”待的太监躬身退出,他才起身在殿内缓缓的踱步。

开年以来,他清理整顿驻京八旗,扩建禁卫新军,调整朝中人事,推行八旗子弟进入军工作坊,以增加俸禄革新兵制,一举尽揽八旗兵权,并以扩大美洲封国,推行非洲分封笼络满蒙王公勋贵及一众兄弟,再加上花大价钱赈济北方数省的春旱,退行满汉联姻,如今他的皇位可说已经稳如磐石。

但陕甘两省官员上下联手侵吞赈灾钱粮,却是又给他出了一大难题,这事是真不好处置,仅从满蒙大员为了此案不惜挑起一场大规模的满汉之争就可看出,此案必然是牵连甚广,严惩的话,必然要导致朝局不稳,甚至可能又会激发满汉之争。

若是轻轻放过,必然有损他的威信,不准贪侵赈灾钱粮,可是他在京报上三令五申的,再则,他腾出手来便准备大力推行革新,没有良好的吏治,一切都是枉然,而整顿吏治,首在反腐肃贪。

这事的分寸可不好把握,贞武皱着眉头在殿内慢慢的踱着,包福全此时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张鹏翮、马齐、萧永藻在外侯见。”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宣他们进来,嵩祝、王掞到了直接带进来。”

“喳。”包福全忙躬身应道。

贞武搬到畅春园,上书房自然是跟了过来,他们在二宫门的春晖堂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张鹏翮、马齐、萧永藻三人在春晖堂轮值,听的贞武召见,都是颇为惊讶,今儿个是帝后选阅秀女的日子,贞武不选阅秀女,召见他们何事?很快,三人都隐隐猜到是赵申乔回京了,三人当即就匆匆的赶了过来。

三人进殿见礼后,听得贞武仍是按例赐座,这让三人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俟三人谢恩落座,贞武才开口道:“历朝历代,贪官屡屡不绝,尔等皆熟读经史,可知是何缘由?”

听的贞武开口就是贪官,三人心里都是一紧,这个话题太空泛,沉吟片刻,张鹏翮才躬身道:“回皇上,有史以来,官员贪贿便不绝于书,因官员贪贿而亡国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鉴于此,历代贤君皆大力肃贪,周公作《周礼》,唐太宗将贪官与十恶大罪等同,遇赦不赦,魏晋设“登闻鼓”,明太祖编《醒贪简要录》。

然皆是见效甚微,明太祖肃贪手段堪称最为严酷,但贪官却是朝杀暮犯,为何贪官屡禁不绝,纵严刑酷法亦不足以禁绝,微臣窃以为,乃是人性使然,贪婪是人之本性......。”

一听张鹏翮这话,马齐便知他未说到点子上,无须再听,他便知张鹏翮接下来要从修身立德这方面说下去,这与康熙提拔重用清官如出一辙,贞武是出了名的喜欢革新,他定然是不会走康熙的老路,否则也不会有此一问。

当下,他便沉声说道:“奴才窃以为,贪官屡禁不绝,是因为官员权力过大,地方百姓事事皆有求于官员,送礼好办事,更是妇孺皆知,送上门的,唾手可得的银子,又有几人不心动?除非是心性坚毅,家中富足之辈,否则,难抵诱惑。”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微微点了点头,他抛出这个话题,就是想刻意的引导,要整顿吏治,反腐肃贪,就必须进行权力的制衡,就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现有的监督体制显然是无法起到监督作用的。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