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50章 各方反应

大清弊主 第50章 各方反应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呵呵,不要急,我可不是强抢恶要之辈,既然让你做事,当然要给你创造条件的。”胤桢笑道:“这百艘海船是不可能一年之内造完的,不过,最多也只能给你四年时间,至于木材嘛,也不是问题,明天,我就让人发告示,运送造船巨木的船只江海关一律免税,并且优先供给棉布份额,这样一来,你还怕没人运送木材来上海?

至于钱嘛,八成棉布的份额让你经营两年,允许你提一成的价,这就不担心没钱了吧?不过,棉布收购你不能够插手,直接从我手上提货,另外,你手上的洋行要交给我,作为收购棉布的铺点,这上海的棉布转运仓库也得着落在你身上。”[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张元隆不由倒吸了口冷气,使劲的掐了自己大腿一下,强制自己不晕倒,就以数额最大的‘标布’而言,每匹六钱,一成就是六分,上海每年的贸易量有多大?更何况现在就允许上海一个关口贸易,四千万匹应该是保守的了,光这笔帐每年就是二百四十万,再加上其它林林总总的高价布,一年三百多万啊。

张元隆一口吞下整个上海棉布出口份额的消息,不到一个时辰就传遍了上海,长青园门口登时间就变成了菜市场,张元隆是幸福并痛苦着,一拨接一拨的接待、打发来自上海及附近的亲朋好友们。

胤桢却愁眉苦脸的坐在书房里,面对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他只得打起精神一一记录下来;要制定江海关的新制度,要出告示,江海关的吏员,书办、巡役、水手、等等至少要换掉大半,棉布收购也要出告示稳定人心,至少要在每个县、镇都得设点收购,上海及各府县还要建仓库储存转运,建造工棚的进展要检查,快过年了,要给下面的人发红包、薪金,要给京城一大群人写信……。

上海及其周围的商人,地主很快就从邸报中嗅出了味道,上海要大发展了,先知先觉的一些人立马就开始派人去上海周围买地,不过让他们感到郁闷的是,上海县城周边,特别是县城东北沿江的土地早就被人购买一空,这种情形更加刺激了他们买地的决心,周边的买不到,就买外围的,还没过年,上海近边的地价就差不多翻了一倍。

看到这种热火朝天的行情,陆续购进大批田地的海锋不仅感叹万分,跟着十四爷,这钱赚的也太他.妈容易了,这跟在地上捡银子有区别吗?

就在烦恼、快乐和忙碌的交织中,时间一晃就到了康熙四十九的正月初八。

从这天起,胤桢开始接受江海关一应官员的拜年,他将开年就要清查整顿江海关的消息透了出去,同时又声明,自动请辞的概不追究。

风声一传出,整个江海关登时就掀起了一股请辞的风潮,这年头,在海关的,谁屁股下面是干净的?与其被清查,还不如赶紧的请辞,好另谋高就,有钱还怕没地方做官?

随后,上海、松江、嘉兴、苏州、湖州、镇江等周边府县都贴出了告示,江海关和环球洋行招人,而且特别注明,招寒门子弟。

告示一经张贴,就引起了轰动,那个环球洋行且不说,江海关,那是什么地方?打屁油裤裆,肥的流油的地方啊,历来就是削尖了脑袋也进不去,现在居然在外面招人?看着告示上那鲜红的江海关大印,所有人都一致怀疑这新出任江海关监督的十四皇子脑袋出了毛病,不是被驴踢了就是被门板夹了。

怀疑归怀疑,面对这梦寐难求的机会,无数的寒家子弟也不在乎过不过节了,呼朋唤友的结伴涌向上海,看看能不能够撞上大运。

与此同时,两江、江浙一带的世家名门也都接到了胤桢的名贴,胤桢很客气,言明上海一应事务初创,手下缺乏人才,望各家推举才华出众,品德高洁的子弟前来上海。

十四皇子恂贝勒胤桢这一年来可说是声震朝野,农学院,‘四大恒’,远洋舰队,江海关监督,棉布专卖等无一不是大手笔,可说时时刻刻都在牵扯着江南各世家名门的神经,眼下他竟然要他们举荐自家的杰出子弟,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一家家立马就谴出最为出众的子弟前往上海。

胤桢求贤若渴的声名也由两江、江浙迅速的传扬开去,得到消息的世家名门哪肯落后,也纷纷派出自家优秀子弟赶赴上海,能够获得十四皇子赏识更好,即便是能提前知道十四皇子下一步举动,也可以大占先机,十四皇子赚钱的手段,现在已经是天下皆知。

在广州,澳门,上海允许洋人驻留和棉布指定在上海出口的邸报消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精明的商人马上就从中嗅到了商机,西洋的传教士早就得到了彼得等五名传教士带来的消息,能够到大清腹部去驻留传教的机会让他们欣喜欲狂,邸报一传开,他们就一面谴人去上海打前站,一面尽力游说网罗胤桢需要的各种人才,只要能够巴结好上海这位实际上的掌权者,他们就能够在上海快速的站住脚跟。一时间,大量的商人,传教士,洋人纷纷乘船前往上海。

稍后两天,江海关运送造船巨木船只一律免税,并且优先供给棉布份额的告示就飞快的传遍了沿海各地,各地海商船主这时哪里还顾的上先前三年不运送木材的协议,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挖尽心思的打通渠道收罗造船巨木。

税要不了几个小钱,问题是棉布的份额,这些个海商船主哪个不是人精?眼光都长远着呢,谁都知道,今年要是抢不到这棉布的份额,搞不好从此就得与棉布说再见了,到手的份额谁还会愿意再吐出来?就算以后能够抢到份额,那也得付出比现在高几倍的代价。

一时间,押着大量现银或者是揣着银票收购造船巨木的商人纷纷出海,北上南下,四处购木,关东、朝鲜、台湾、南洋以及内陆的各个产木区登时就掀起了一股伐巨木热潮。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