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484章 口是心非

大清弊主 第484章 口是心非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京城,畅春园。

康熙在两名年轻小太监的扶持下艰难的一步一步的挪动着,仅仅才走了十余步,额头上便开始见汗,他却仍是咬牙坚持,紧随其后的李德全也是满头大汗,他倒不累,完全是急的,康熙这几日,每天都要坚持走二刻钟,走完下来,整个人就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虽然心里急,李德却不敢做声,只能谨慎的跟在后面,康熙自偏瘫以来,性情苛刻了许多,一众太监宫女,稍有失误,便会遭到严厉惩罚,弄得一众进侍人人自危,就连李德全每日里也是小心翼翼,唯有太子进园了,康熙心情才会稍稍好些,以致于一众太监宫女见到胤祯,个个都都见到救星一样。.

跟在康熙后面提心吊胆的,还有二个值守的太医,他们每天要给康熙针灸,按摩揉捏,康熙心情不好时,也会冲他们发火,特别是近几日,康熙经常是无端发火,他们也都是如履薄冰,深刻感受一把伴君如伴虎的滋味。

康熙咬着牙一步一步的挪动着,他君临天下五十余载,叱诧风云数十年,绝不相信,也不能容忍,余生就此瘫痪在床,特别是京城流言,将他与唐顺宗相提并论,让他无法容忍,更让他后怕不已。

太子胤祯如今虽然大小事情皆坚持汇报,特别是官员任命,更是不置一言,但是胤祯的势力太大,声望亦是日益隆盛,如今东征倭子国在即,一旦倭子国称臣纳贡,胤祯的声望威望都将更上层楼。

他若是就此瘫痪,不能理政,即便胤祯毫无怨言,朝中官员亦会议论纷纷,有道是史笔如铁,自己身后会留下怎样的名声?况且,胤祯又岂能长期如此恭顺?京师的流言又是从何而来?

坚持走了两刻钟,仍然是毫无寸进,康熙也不气馁他最近自己也在研究中风偏瘫的病症,知道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急不得,在一众人的侍侯下沐浴之后,他照例要求到院中休息,他如今是越来越不喜欢呆在殿中。

李德全担心他坐的时间太长,特意又换了躺椅缓缓的在躺椅上摇着,听着太监清晰的朗读声,康熙心思却全不在这上面,以他身体目前这种状况,半年内能够康复,已是如天之幸,半年不见朝臣,会否引起非议?一众朝臣会否因此而彻底倒向太子?

如今他手不能写,一应奏折批语,皆是胤祯执笔时日一长,地方大员自然是只知太子,谁还记得他这个皇帝?不行,这种状态必须改变,右手不能写,还有左手,必须练习用左手写字!

正暗下决心,却听的“哐啷”一声,康熙恼怒的看过去,却是侍侯在侧的聋哑宫女转身正好与前来奉茶的宫女撞个正着茶杯摔在石板上,跌成了几片。

一见康熙恼怒的目光,奉茶宫女吓得连忙就地跪了下来,一声也不敢吭,李德全在旁边也是暗骂不已,越是怕出事越是出事,他也赶紧的跪下来,道:“皇上息怒,奴才该死。”

康熙看了一眼地上的茶杯,这是为他六旬万寿特意烧制的一套茶具,他登时心头火起,沉声道:“你难道不知道这宫女是聋哑的?”

奉茶宫女知道现今皇上心情不好,早就吓得花容失色,忙磕头道:“奴婢知错,求皇上宽恕。”

康熙看了她一眼,道:“在门外罚跪一时辰。”

听的这处罚,众人都松了口气,奉茶宫女亦是长松一口气,叩谢皇恩之后,飞快的溜到院子门口跪下。

午后,胤祯准时而来,通报之后,便在院外等候,见奉茶宫女跪在门口,心里不由微微诧异,他天天来见康熙,对康熙身边的近侍自然是认识的,不知道康熙为何发作她,他也不敢问门外的太监,打听这些事情,可是犯忌讳的。

偏瘫病人,性情难免有些浮噪,处在康熙的位置,应该还有几分急噪和多疑,若是知道自己打听他身边的事,怕是又要生出别的想法来,他干脆是眼不见为净,心里却是暗暗警惕,京城这几日将康熙与唐顺宗相提并论的流言,该不是传到康熙耳中了吧?

康熙虽然是封锁了他自己的消息,但京城的动静应该是瞒不过他的,想到这里,胤祯不由暗自苦笑,流言的事情,只能是康熙自解自开,他是不能说的,否则,只能是越描越黑。

院内,听闻太子胤祯在外候见,康熙便示意李德全换上靠椅,换好之后,才让人去召胤祯进来,李德全一直就没想明白,太子爷又不是不清楚皇上的病情,为何康熙却是坚持不坐躺椅见胤祯。

胤祯进院子时就飞快瞥了康熙一眼,见他神情如常,不由放下心来,忙急趋几步上前请安见礼,康熙微微颌首,含笑赐座赏茶。

按例问候了几句,胤祯便取出一份奏折,道:“川陕总督殷泰,前曾因病奏请解任调理。皇阿玛曾有御批,念殷泰清洁自持,约束属下恩威并用,陕省军民,罔不感戴,朕甚爱惜,令在任调摄。

今殷泰又奏,病势渐沉,短时恐难见起色,恐荒废政务,有负圣恩,再次奏请解任调理。”

又是川陕,康熙微微皱了下眉头,略微沉吟,才道:“川陕地方辽阔、最属紧要,总督员缺、不可久悬,你可有适合人选建议?”

那地方,我现在可不感冒,而且就算感冒,现在也不敢插手,胤祯腹诽了一句,忙欠身道:“回皇阿玛,川陕总督辖下各路兵马众多,乃京城西北屏障,听闻陕甘一带民风剽悍,儿臣以为须选派一名熟悉地方兵民情性的大员,儿臣委实不知谁适合,恳请皇阿玛操心。”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道:“虑的甚是,不过,朝中及地方大员的履历,你要熟记于心,用人不当,必多生事端,更祸及百姓。”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胤祯忙躬身回道。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