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

大清弊主 第458章 点拨年羹尧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胤祯一路斯条慢理的踱到书房,见他进来,胤祥起身向前迎了两步,年羹尧则急趋几步上前行了个跪拜礼,道:“奴才年羹尧给十四爷请安。”

胤祯正眼也没瞧他一眼,对胤祥笑道:“十三哥,累了一整日,您也不让我消停下?”说着便伸手让座。

胤祥微笑着道:“我这一身也跟散了架似的,偏生这奴才性子急。”

落座之后,胤祯才瞥了年羹尧一眼,道:“此番回京,满可曾去四哥那里请安?”

听胤祯一开口就提到四爷,年羹尧心里不由大为谨慎,忙恭谨的回道:“回十四爷,奴才初八进京,当天就去了,四爷回京之后,又前去请安。”

“你上我这里来,四哥可知道?”胤祯接着问道。

略微沉吟,年羹尧才沉声道:“回十四爷,奴才禀报过。”

看样子,老十三是将这事跟老四谈过了,涉及到年羹尧,老十三也不算多此一举,胤祯沉吟不语,胤祥已是开口道:“十四弟,四哥远赴欧洲已定,年羹尧毕竟是四哥府中最得力的奴才,是以十三擅做主张,将此事通报了四哥。”

胤祯点了点头,老十三如此慎重其事,看来对年羹尧也甚是赏识,此举,已隐隐有令年羹尧改换门庭之意,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老四欧洲之行,无异于变相流放,何时能再回大清,表面上是看欧洲之行的成败,实则完全要看胤祯的意思。

沉吟了片刻,胤祯又看向年羹尧,问道:“回京之后,可曾去拜访八哥他们?”

听的十三爷为他说话。年羹尧正暗暗松了口气,听的这一问。一颗心不由又提了起来。十四爷什么意思?难道对八爷仨兄弟还有防范之心?他回京这些日子,为了调任的事,可没少找门路,他跟九爷关系不错。在四爷失势的情况下,找到八爷门下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但他年羹尧是康熙一手简拨擢升的大员。谁也不敢轻易插手,这事知道的人多,年羹尧也不敢隐瞒。忙沉声回道:“回十四爷。奴才登门拜访过,八爷差务繁忙,抽不出时间接见。”

这家伙怎么四处活动?是看老四失势,想更换门庭,还是另有原因?胤祯狐疑的瞅了他一眼,又看向胤祥。却是没有做声。

胤祥含笑道:“川康彝民做乱,他受命与四川提督岳升龙共同平乱。因平乱不力而遭皇阿玛训斥,这中间牵扯到争功事宜,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让他自个说。”

年羹尧赶紧接过话头,将在四川平乱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却是川康彝民头领罗都等在建昌、瓦都、瓦尾、摩勒一带滋事,杀宁番卫游击周玉麟。朝廷闻报震怒,命四川提督岳升龙和他统兵进剿。

两人在征剿方略上意见不合,便各行其事,结果乐升龙剿抚并用,先捉敌首,再抚随众,不出数月,大获全胜,而他派兵分割包抄的功劳,岳升龙在捷报上只字不提,致使落下个平乱不力的罪名。

对年羹尧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胤祯也没心思细听,知道事出有因就足够了,倒是四川提督岳升平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岳钟琪,这岳钟琪据说乃是岳飞的嫡系子孙,在清朝亦是号称三朝武臣巨擘,大清平定西北,他居功至伟,不知道这俩人有无关系?

待年羹尧说完,胤祯便旁敲侧击道:“据闻,这岳升龙乃是岳飞的嫡系后人?”

岳升龙是岳飞的嫡系后人?年羹尧心里一楞,抬头看了胤祯一眼,岳飞当年可是抗击金朝女真,满族的前身也是女真族,岳升龙即便是岳飞后人,也不可能声张,十四爷从哪里听闻的这消息?

胤祥也是颇为诧异的瞅了胤祯一眼,老十四的消息从哪里来的?难不成,他还弄了个‘百官行述’?

见两人神情有异,胤祯微微一怔,便明白又说漏了,忙岔开话题道:“短短四年时间,你从七品翰林至四川巡抚,连升五品十级,可谓是骤升高位,不免有些少年得意,不知与同僚相处也就罢了,却连官场最基本的规矩都不懂,稍遇挫折,便在京城四处钻营,皇上如何看你?本王原本还以为你是个人才,但你之所做所为太让本王失望。”

一听胤祯这话说的如此之重,年羹尧背后登时就沁出一身冷汗,他亦是天份极高之人,略一琢磨,便知胤祯这话一点不虚,他在京城钻营,康熙多半会有所耳闻,亲手擢拔的大员如此不堪,康熙会如何想?一句为人糊涂,就能断送他的前程。

经胤祯这一说,胤祥亦是一楞,换谁也不喜欢稍经挫折便四处钻营调离的属下,更别说是康熙这样的雄主,对臣下的要求更高,这年羹尧可是康熙亲手简拔擢升的,对他的要求自然也就更严,年羹尧这事做的确实是欠考虑。

一反应过来,年羹尧急忙磕了仨响头,沉声道:“奴才辜负圣恩,还请十四爷点拨。”

“你自己将路堵死了,还是乖乖回去继续做你的四川巡抚。”胤祯缓缓说道。

年羹尧登时额头见汗,继续回四川做巡抚,只怕是有点一厢情愿,在康熙心中留下了坏印象,与四川提督又不合,再遭攻讦,定然难逃革职的下场。

“再回四川怕是不妥。”胤祥沉吟着道:“十四弟,难道没有其它的法子?”

胤祯微微笑了笑,道:“法子也不是没有,在京城惹点事,自请革职。”

听的这话,胤祥不由一呆,大省巡抚,实职二品大员,自请革职?这是什么馊主意?他诧异的看向胤祯。

不想年羹尧却是极快的磕头道:“奴才年羹尧谢十四爷指点迷津。”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这家伙确实是个人才,杀伐决断,断事明快,如此大事,竟然毫不拖泥带水,确实是大将的料子,略微沉吟,他才道:“在家多读兵书,多研究天文地理。”

三月十八,万寿节,天公也做美,阳光灿烂,春风和熙,难得的好天气。

紫禁城,巍巍殿阁朱漆彩画辉映着闪烁的黄色琉璃瓦,在一片红墙和红地毯、红丝幔、红绸等喜庆红妆的映衬之下,整座紫禁城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欣欣向荣景象。

一大早,康熙便率领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侍卫等到皇太后宫殿外行礼。

之后,又转到御殿,一众皇子、诸王、大臣一同进表行庆贺礼,皇孙、外省入觐的督、扶、提、镇大员和卓异来京文武官员以及致仕给还原品官员,各依照品级随班在乾清宫行礼拜贺。

外藩使节、外臣、陪臣,在宫廷中效力的各馆阁臣工,其中包括外国供职于宫廷的不少传教士,则在殿外西侧旁行礼,八旗兵丁、各省耆老、士庶齐集午门外、大清门内、叩祝万寿。

如此旷世庆典,自然要颁诏天下,康熙回到畅春园,便诏告天下,诏曰:朕五十余年,上畏天命,下凛民碞,以敬以诚,覃思上理。未尝瞬息稍懈,赖昊穹之孚祐,祖宗之荫庇,国家蓄积有余,民间年岁丰稔。

朕以凉德,勉思列圣,体大顺公,操心虑患,敷景运于休期,洪基业于光显,夙夜冰兢,宵旰靡遑。屈指春秋,年届六旬矣。览自秦汉以下,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

朕之虚薄,良深歉仄,何敢稍有倦怠,以负孜孜图治之初心,况在位之久者,始勤终忽,往往不能垂令名于后。所以乾惕之怀弥殷,忧劳之志愈切。

兼之承平岁久,幅员日广,户口渐增,风俗日薄,朕与臣邻,夙夜在兹,以刚健中正,惇大成裕,谦尊有终,持盈保泰,犹恐未能,岂自满假,少有逸豫?

朕以天下为心,天下当亦体朕之衷,各矢荩诚,皆敦孝敬,型仁讲让,守已奉公,务勤职业,官僚胥劝,人士奋兴,使遐迩之均被,小大之咸周,以享昇平之福。

此非朕之德,乃天地祖宗之赐,今朕式慰中外臣民之情,博考典礼,大沛膏泽,用称跻世于仁寿之至意。锡民以福,为皇极得寿之徵,御民以宽,乃万国咸宁之本,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听完诏书,胤祯只留意到一个词,御民以宽,康熙已经从以宽为政转到了御民以宽,看来,康熙是下狠心要整饬吏治了。

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对这份应景的诏书并未太过上心,听过之后,亦未用心推敲,不过,上书房一众大臣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揣摩帝心的机会,自然是细细琢磨,张鹏翮、富宁安二人在天津听胤祯流露过要整饬吏治的意思,听到御民以宽四字,心里不由暗叹,康熙果然是有整饬吏治的迹象了,这可是篇大文章,必然是朝野震动。

过了万寿节,胤祯不由长松了一口气,这下可就轻松远了,万寿庆典一直要到三月完才结束,一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每日只要前往畅春园恭贺圣寿便可休息,轻松享受万寿庆典了。(未完待续)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