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427章 胤禛私访

大清弊主 第427章 胤禛私访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因担心消息泄露引起新兵哗变、大规模逃跑,胤祯仅在威海卫呆了半天,视察了港口情形之后,次日便登船随大部南下。.

威海卫港口目前基本是没有开发,胤祯特意赶来威海卫也不是考察港口来的,威海卫作为大清北洋舰队的分基地,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这点他是非常清楚的,对面的旅顺、三山海口大连也是天然的不冻良港,只不过,他现在根本没精力开发,只能是先放一放了。.

此来威海卫,他纯粹是担心西班牙的数十战俘,天津兵变,数百海军士兵死于与西班牙火枪兵近距离的对射之下,他是真不放心那些个在天津海军学院充任教员的老兵,远征欧洲,还指望着这些西班牙人带路呢,激发了矛盾,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一路南下,新学员都在西班牙教员的指导下学习实际操纵战船,胤祯、胤祥、武格三人在甲板看了一阵便回到船舱,招手示意几人都坐下,胤祯才对武格说道:“北洋舰队今年开始远征美洲,这一去一来,便是一年,你不能局限于学员的训练,这黄海、东海的航线你要烂熟于胸,至琉球、至朝鲜、至倭国的航线,周边海域图,都要详细的测绘下来。”

武格闻言一怔,训练新学员,已经是一天到晚忙不过来了,哪里有时间精力去做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可要是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胤祥却是笑道:“楞什么?十四弟的意思是要征倭国,征朝鲜,琉球也要设府置县,腾出手来就要出征,让你做好准备。”

征倭国,武格是清楚的,没料到连朝鲜、琉球这两个藩属国,十四爷也不放过·他略微迟疑,才响亮的回道:“是,标下尊命。”

见这情形,胤祯知道他心里有疑虑·便道:“倭寇之害已无须再言,必须彻底灭了,方能一劳永逸,没了倭国,朝鲜便无存在价值,藩属国,那也是国·咱们不要那些虚名声,直接吞了,省心省事,万国来朝那一套虚名,咱不稀罕,名义是他们朝贡,可实际是咱们却亏的厉害。”

犹豫了下,武格才迟疑着道:“院长·大清的藩属国不少,如此做,会否引起恐慌?”

“恐慌?他们难道现在就不恐慌?”胤祯不屑的道:“这些个藩属国都是墙头草·咱们强盛,他就进贡称臣,等他强了,反过来还会咬咱们一口。”想到朝鲜那填不满的无底洞,越南翻脸不认人,他就气不打一处来,恨恨的道:“有条件,都灭了他们,不给后世留麻烦。”

说着,他转对胤祥道:“今后数年·海军将以广州、噶罗巴为基地,对东南沿海一带的安南、占城、老挝、暹罗、南掌、缅甸等国,尽数逐一征剿,十三哥跟施世骠交接后,要将各藩属国的航线完善起来,情报刺探·消息传递的渠道都尽快建起来。

另外,海军各个战队、南洋、澳洲的飞鸽传体系也要尽快的完善起来,安南、暹罗、缅甸一带,不亚于江南,大清不介意多一个江南出来。”

不仅是武格,就连胤祥也是半天没反应过来,这胃口也太大了?迟疑半晌,他才问道:“皇阿玛同意吗?”

“呵呵,咱们巩固了南洋,这些藩国就是嘴边的肉,而且肥的流油,皇阿玛岂能忍得住不吃?”胤祯轻笑道:“海军一攻下南洋,皇阿玛就心动了,不过,这些个藩属国究竟如何打,还需要好好斟酌一下,不将西北彻底巩固下来,这边不宜大动干戈。”

“确实必须将西北先巩固好,才能放手施为。”胤祥点了点头道,随后又轻叹道:“攻占了南洋,大清仿佛是突破一个瓶颈,整个世界都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咱们现有的兵力远远无法应对接踵而至的征战,这问题,十四弟可曾考虑过?”

胤祯缓缓说道:“扩军是必然的,广州马就会建立海军基地,成立海军分院,也按一万人的标准建,如此一来,三年或者是四年之后,每年都能培养出三万高素质的海军官兵,届时,还担心兵力不足?”

胤祥点了点头,道:“兵在精不在多,虽然慢了点,但如此训练出来的必然是精兵。.

“精兵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胤祯沉声道:“所幸,咱们现在不缺战场,不担心没有练兵之处。

“这话说的透彻,精兵确实都是打出来的,咱们八旗兵的威名也都是战场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胤祥深有同感的道:“不过,如此多的汉人士兵,十四弟不担心日后不好掌控?”

胤祯抬头看了胤祥和武格一眼,才沉声道:“十三哥,海之所以能纳百川,善下也!没有包容天下之心,就坐不稳这万里江山,汉人、蒙古人、藏人、回人都是大清的子民,若是时时刻刻都提防着这个要造反,那个要造反,那咱们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一天到晚虎视耽耽的盯着汉人、蒙古人、藏人、回人就成了。”

胤祥听的一楞这是什么道理?武格却是诧异的道:“院长,难道不提防,就不会造反了?”

“为什么要造反?”胤祯循循善诱的道:“百姓们所做的一切,包括造反,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老百姓能吃饱穿暖,能娶媳妇,能繁衍后代,谁吃饱了撑的,去造反?谁当皇帝与他何干?

读人十年寒窗,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入仕当官,商人不被横征暴敛,层层盘剥,能通过自己的经营解决温饱,发家致富,缙绅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谁愿意去造反?造反是需要理由的!也是要灭九族的!”

胤祥讪笑道:“我这不是担心万一有个什么天灾之类的,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复明之心不死。”

“天灾,朝廷有赈济,‘四大恒,如今又已开始低息放贷,人是活在希望中的,但凡有一丝希望,谁愿意挺而走险?”胤祯侃侃说道:“大清入主中原已经七十余载复明?不过是一些野心家的借口而已。野心家,历朝历代都不缺,但总得乘势而起,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企图造反的,那叫不识时务,自取死路。”

对于海军中的满汉比例,武格也是颇为担心,怕时日一长,形成尾大不掉之局面当下便顺着话头道:“院长,随着海军的发展,海军中的满汉比例将会越来越悬殊,十三爷应该是担心海军哗变。”

恩,这个问题,不仅是老十三、武格等人关心,怕是康熙也有此担忧,毕竟比例越悬殊就越难以掌控,但如今已是骑虎难下的局面,海军已不能不发展但对胤祯来说,这个局面,却是来之不易。

微微点了点头,胤祯才道:“满族人少,海军一发展,这比例自然会越来越悬殊,但绝不能因此而对满族的士兵军官实行特权待遇。

军中最忌讳之事,便是赏罚不明,待遇不公,海军初建我便预料海军要大力发展。

因此,从第一届学员起,我便大力推行满汉平等,这既是为提高战斗力,提高官兵相互间的合作、协作能力,也是为了在海军中彻底贯彻平等思想以便在海军中推行公平的晋级制度和森严的下级制度

一旦能够彻底贯彻战功面前人人平等,那么,所有的官兵必然会自觉的维护这个制度,这就跟官场一样,所有的官员都会遵守官场的规则,否则,你就混不下去。

我曾经跟你们说过,海军的饷银将会是最高的,此次出征欧洲、美洲,海军的正式俸禄就会出台,基本标准还未最终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要比八旗兵的薪俸高出一倍。

有高饷,有公平的晋升通道,也不缺立战功的机会,不仅能光宗耀祖,更能封妻荫子,在这样的军队,能出现大规模的哗变?”

胤祥、武格二人已是彻底的呆了,海军的饷银竟然高到这种离谱的地步?谁养的起?三万海军一年要多少银子?三百万?那十万海军呢?千万!这种情况下的海军,哗变?根本没有可能,就算让海军跟着胤祯去造反,都没人会皱眉头。

“会不会太高了?”胤祥有些担心的问道:“海军饷银如此高,八旗绿营岂会没意见?皇阿玛也铁定会干预的。”

“八旗绿营有什么意见?有意见的可以让他们来海军嘛。”胤祯不以为意的道:“海军是在玩命,别看在澎湖在南洋打的轻松,那是在近海,一旦跨海远征,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八旗绿营有意见,大可以换个名目,叫出海补贴,不出海的,饷银照旧便是。”

这倒是行的通,八旗兵丁出战也另有补贴的,胤祥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却是疑惑,海军真有那么危险?值得如此高饷?

相比于威海卫,海的消息就灵通多了,负责海军学院新学员训练的富翰早在年前就得知了远征欧洲、美洲的的消息,他起初还不敢相信,十四爷临走都还在说南洋有场大海战,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远征欧洲?难道是情况有变?可十四爷在京又怎么得到的消息?

直到在留春园财务大总管郑清海那里证实了消息之后,富翰才敢肯定下来,跟武格一样,他也担心新学员得知消息后会出现骚动,也是守口如瓶,并且将舰出海和实战训练安排的更为密集。

财务大总管郑清海倒没怀疑消息的真实性,不用胤祯吩咐,立刻就开始了对后勤物质的采购,同时让火器、铸造、火药等工厂作坊赶工,加大储备量。

海的三大造船厂亦一反常态,开始加班加点的赶造战舰、商船,张元隆更是敏锐的感觉到,十四爷这是要准备开通西洋和美洲的贸易了,这下,他可是犯愁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而且是两大洲同时进行,他手头三桅大帆船的数量根本就无法凑齐两支船队,去可以跟在战舰后面,回来怎么办?

正在张元隆愁眉不展时,他的乖女儿留春园的张梦娇又带来口信,着他立刻联闽浙粤所有拥有航行南洋海船的大船主,着他们元节后齐聚海。

接到这口信,张元隆的眉头不由皱的更深这时节正是出海的季节,这些个船主正忙的不亦乐乎,他们肯来?不过,女儿交代的事,他可不敢怠慢,不管有没有人来,通知还是要通知一声的因担心一众大海商不卖帐,他干脆将十四爷的招牌亮了出来。

如今整个大清,但凡是跟海贸有关系的,有谁敢不给十四阿哥胤祯的面子,虽说不是胤祯亲自发的帖子,但张元隆与胤祯的关系,一众海商谁不知道?接到帖子后,谁也不敢怠慢纷纷赶到了海过元节。

张元隆却就倒了霉,一天到晚忙着会客,却又不知道张梦娇将众海商聚集到海来是何目的问她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心中郁闷可想而

正月二十五,四阿哥胤率着远征欧洲的庞大使节团抵达海,随同而来的还有赶去广州赴任的新任广东巡抚法海。

正月二十六,远征欧洲的海军主将施世骠也率着一众将领抵达海。

这一来,谁心里都清楚,十四阿哥胤祯近日就会抵达海了,与此同时,大清远征欧洲、美洲的消息也开始慢慢传了开来,张元隆闻听这一消息不由长松了一口气。而海军学院的富翰却立时就绷紧了神经,立即就采取措施将海军学员进行封闭式训练。

海的海贸商人,大船主得知这一消息自然是欢欣鼓舞,一旦大清直接开通欧洲、美洲的商船贸易,这贸易量可就不再局限于外来的西洋商船的数量了,手中持有大清远洋贸易船队股份的商人更是欣喜不已这消息一传出来,就有人在坊间开出高价收购股份。

最感震撼的当数在海的西洋传教士们,大清帝国去年才击败西班牙的远东舰队,今年便开始远征欧洲、美洲了,该死的西班牙人,这下不知道会给欧洲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这可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帝国。

海县城东北方的洪港,如今俨然已成了海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海县城改建之后,洪港与县城由一条宽阔的大道连接起来,道路两边的各类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已经逐渐将洪港与县城连成了一

所有到海来的商贾,那是铁定要到洪港转一圈的,不少第一次来海的士子官绅亦是幕名前来观看,以长阅历,如今,已然发展到,没到洪港看过,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来过海。

四阿哥胤、邬思道二人对洪港的兴趣更是浓厚,这地方可是老十四起家的地方,二人到海的次日,就一身便装乘着二人抬敞轿沿着石板大道一路前往洪港而来。

一到洪港,胤二人就被这里的繁华给吸引住了,宽阔的街道,密密麻麻尽是店铺,来往的人群,路旁的小商小贩有不少都是女人,街男人一般都是缙绅打扮,偶尔也看几个衣杉褴褛的匠人打扮的男子,奇怪的是却极少见到小孩,各城镇经常见到的半大的孩子也极少见。

二人下了轿,一路闲逛着,看着满街晃来晃去的女人,胤不由奇怪的道:“这地方还真是与众不同,先生可知缘故?”

“这不奇怪。”邬思道随口说道:“男人都在工厂作坊做工,女人自然是无工可做,只能是做杂活或者是做小商小贩挣几个小钱,至于孩子嘛,应该是十四爷办了义学,不过奇怪的是怎么连小女孩也不见一个,难道都进了义学?这倒是稀罕了。”

二人边说边转过了一条街,一抬首就看见不少衣杉褴褛的人聚集在前面不远处,但却极是安静,有不少身着跟海军军装式样差不多服装的人在人群中边看边问,感觉就象是极有秩序的一个人市。两人都知道这定是外地来的工匠想进洪港的工厂作坊,就是一揽活的地方。

略扫了一眼,这群人应有三、四百之数,二人都不由暗暗惊诧,难道每天都有那么多人等着进工厂作坊?这种场合,两人都不愿意靠拢,略略看了几眼,便转了个方向,走了几步,邬思道才沉吟着道:“四爷,不如去他们的工厂作坊瞧瞧?”

胤点了点头,招手叫来轿夫,二人了轿,便吩咐轿夫道:“去就近的工厂作坊转转。”

轿夫却躬身一揖,道:“二位老爷,洪港的所有工厂作坊,是不允许外来人进入的,关卡极严,咱们在街口就会被拦下来,二位老爷要看工厂作坊的规模,可以租条船,沿江而看,或者去‘摘星楼,酒楼的三层,登高远望。”

戒备如此森严?二人都是一楞,不过,一想到这里的工厂作坊都是造火枪火炮战舰的,二人又不觉释然,不严才叫怪了,略一沉吟,胤便道:“那就去‘摘星楼,。”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