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424章 御笔福字

大清弊主 第424章 御笔福字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一听八哥将数目提到二万,老九、老十两人心里都是一阵痛,得,这一下,‘四大恒,一年的红利就去了一半,胤祯却是暗骂老八滑头,一提到二万,那铁定是希望自个垫了,连二千两都省了。

稍一沉yin,胤祯才道:“这是喜事,别让一众兄弟不高兴,劳烦八哥给各位兄长都通知一声,有困难的,吱个声儿,我尽都垫付亦无不可,八哥您们这些年,也都不宽裕,表点心意就成。.

另外,尚在人世的姊妹仅就剩四人,纯禧、荣宪、恪靖等三位公主,虽远在漠南、漠北,我也想把她们接来给皇阿玛祝寿,九妹悫靖公主就在京城,知会一声便是,这事,我去皇阿玛那里请旨。

说着,胤祯又转向陈元龙道:“我稍后就进宫,向皇上请旨,此乃恪敬孝道之举,皇上断不会不允,开年之后面,我便要出京,这万寿庆典的具体筹备,还要劳烦八哥和陈宗伯。”

陈元龙心里暗喜,筹备万寿庆典按着规矩办即可,因此而跟十四爷搭上线,才是受益非浅,礼部的满尚书瓦尔答,那是三阿哥的人,自个能靠上十四爷,以后在礼部完全可以扬眉吐气。再说,十四爷可是出了名的财神,此次庆典由他出钱,绝对能够办的四面光八面净,面面讨好。

心中欣喜,他忙起身一揖,沉稳的说道:“筹备万寿庆典,乃是下官职责所在,十四爷鼎力相助,下官谨代礼部一众僚属感ji万分,谨听十四爷吩咐。”

封印之后,康熙也悠闲起来,每日写写“福”字,看看书,而后四处走走胤祯进宫递牌子,康熙正在乾清宫写“福”字,这些御笔书写的“福”字,都是赏赐给京师皇族宗亲勋贵大臣、地方封疆大吏的,虽然不值钱,对臣子而言,却是无上的荣耀。

对京师皇族宗亲,勋贵大臣、地方封疆大吏而言,过年有没有御笔的“福”字赏赐,直接可以与圣眷是否浓厚挂钩地方封疆大吏犹为注重,按多年的惯例,过年未收到御笔的“福”字赏赐,来年就得准备挪窝了。

听李德全禀报胤祯在外求见,康熙一丝不苟的写完一个“福”字才道:“召他进来。”说着,便搁笔净手,踱到炕上盘tui坐下,啜着热茶寻思着老十四的来意。

胤祯进来便叩头道:“儿臣胤祯给皇阿玛请安。”

待他起身,康熙便含笑道:“赐座,赏茶。”待胤祯谢恩落座他又接着问道:“这几日还在忙差事?”

“回皇阿玛,儿臣计划一开年便出京筹备远征欧洲、美洲事宜,新年大吉,皇阿玛无暇分身,是以,儿臣赶在年前来禀报。”胤祯欠身回道。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道:“朕赶在年前,将出征欧洲的使节团成员定下来,便是为方便你行事,你出京便可将使节团带走。”

“谢皇阿玛体恤。”胤祯接着便道:“皇阿玛六十圣寿在即听闻皇阿玛不允大办庆典,儿臣联络了一众兄长准备为皇阿玛举办一个盛大的万寿庆典,以尽孝心,还望皇阿玛允准。”

竟是为此事而来?康熙略微沉yin才道:“远征欧洲、美洲,远洋舰队、澳洲移民,天津、马尼拉、噶罗巴的建设哪里不需用钱,你虽身家不菲,也不过是勉力支撑,何必再把钱huā在毫无益处的庆典上面?你有这份孝心,朕就很知足了。”

一听康熙这话说的实在中肯,胤祯已经是基本肯定下来,康熙确实不愿意大办庆典,不过,如此好的表现机会,他却是不想轻易放过,沉yin片刻,他便说道:“皇阿玛,远征欧洲、美洲的兵力并不多,各种补给有三百万两足够,其他开支并非要一步到位,皆是逐步分期投入,儿臣的压力并非很大。

况且,早在回京之前,儿臣便已经为皇阿玛的六十圣寿预留了二百万两,皇阿玛不愿意耗费国帑,儿臣与众兄弟稍稍凑点,便能承办下来。

再有,万寿庆典并非毫无益处,几百万银子huā出去,还不是流入商贾和百姓之手,既能够彰显盛世繁华,又能泽被万民,还能成全儿臣们一片孝心,另外,儿臣还准备借次机会将远嫁méng古的几位姐姐接回来参加庆典,还望皇阿玛允准。”

康熙听的已是微微笑了起来,这个老十四,想的还真是周全,竟然连远嫁méng古的姐姐也能想到,这倒也是个机会,让她们和丈夫孩子回京看看也好,澳洲移民需要大量méng古牧民,让他们去天津感受一下澳洲移民的规模和保障,回去也方便宣传。

最难得的是老十四这份心意,对那几个没有什么印象的姐姐,他尚能如此顾全,着实令人欣慰,况且,经他这一说,举办万寿庆典与大建园林竟有异曲同工之效,也亏他能说会道。

想到这里,康熙含笑道:“你想办的事情,总能找个足够的理由,朕允你便是,不过,此次万寿庆典,朕yu邀请天下六十五岁以上的耆老,不论官民,进京祝寿,你意如何?”

一听康熙允准,胤祯不由大喜,忙奉承道:“我大清以孝治天下,尊老敬老,是为大清美德,皇阿玛此举乃亘古未闻之创举,必然震烁古今,流传后世。”

康熙也未料到,胤祯竟然一下将此举与‘以孝治天下,联系起来,而且评价如此之高,这倒是大出他的意料,心里不仅甚为得意,对这一创举也充满了期待。

见康熙高兴,胤祯连忙又道:“皇阿玛,考虑到西学在造舰、炼钢炼铁、火器、火yào等军事方面以及勘探绘测、修坝筑堤、修路架桥、探矿炼矿等民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海外之地的扩张,急需各种西学人才,如今别说是西学人才,便是数学人才、杂学人才亦是奇缺无比。

有鉴于此,儿臣拟在京城、天津、上海、厦mén、江宁、福州、广州等地开办义学,招收适龄孩童入学,同时学习国学与西学,培养大清自己的人才,还望皇阿玛允准。”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