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336章 索要太子

大清弊主 第336章 索要太子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全文字无广告

第336章索要太子

康熙被胤祯这番话说的老脸一红,心里暗骂,就不能说的委婉点?立太子是历朝历代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又非朕独创,有必要如此不留情面的批驳?不过,老十四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这些个儿子眼里都只盯着储位,哪里会顾及善恶,可着劲的打击太子再说。[.]

由此而想到老十四,康熙不由颇为诧异,细想一下,老十四竟是极少针对太子,所倡所为,清一色是利国利民之事,即便党争,扳倒的也都是贪官污吏,这还真是咄咄怪事,老十四何以会如此争储?

胤祯哪里知道康熙的想法,稍稍一顿,又接着说道:“秘密立储的优点很多,其一,诸成年皇子皆有可能被立为储君,相互之间不易结党,宗室亲贵,王公大臣亦是各有所好,不易形成势力庞大的集团势力。

其二,众皇子在竞争过程中,不敢肆意妄为,反而是竭心尽力为君父分忧,为朝廷出力,时时事事以国事为重,上行下效,从而带动、推动朝野上下趋向良性发展,如此竞争,可谓是利国利民。

其三,秘密建储可以有效的保护未来储君不遭受众皇子群攻,保证皇权平稳交接。

其四,皇阿玛可以慎重从容的选择储君人选,若有不妥,亦可从容更换,不会影响朝局,不至动摇国本,即逢仓促之变,亦不会导致国家无主。”

康熙听的微微颌首,满脸含笑,他是真没想到,在秘密建储这方面,老十四竟然想的比他更问深远,看来,废立太子,太子兵变,诸子争储,已经引起了他的深思,这个老十四,还真能见微知著,事事想在人前,而且所思所虑,皆可圈可点。

全文字无广告

胤祯稍稍停顿,见康熙满脸含笑,心里暗道,先别急着笑,微一沉吟,又接着开口说道:“凡事有利必有弊,秘密建储亦不例外,虽有诸多好处,却也有不足之处,既然是秘密建储,则储君就缺乏必要的培养和锻炼,特别是对全局的驾驭。

储君登基之后,没有自己的班底,容易为权臣、势大的兄弟所乘,这就需要皇阿玛在储君登基之前为其多方制衡。”

“说的好,看的透彻,虑的周全,解的精辟。”康熙畅快的赞道,秘密立储的想法,他早已有之,却是迟迟下不了决断,毕竟这是千古未有之事,不免慎而又慎,再未想到,老十四竟然能够看的如此透彻,而且全力支持,这让他大感欣慰。

胤祯却在紧张的权衡,秘密建储,是康熙早有的想法,他此番说出来,不过是借花献佛,以博取康熙的好感,但见康熙如此兴奋,连连称赞,心里却不由大为后悔,康熙的秘密建储想法此时应该还没完全成熟,自己这一说,无形中帮他完善了这一想法,若是就此铁下心来推行秘密建储计划,自己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到这里,胤祯略微沉吟,便横下心来,道:“禀皇阿玛,儿臣还有想法。”

恩?还未说完?康熙不以为意的微笑道:“说,畅所欲言。”

“秘密立储虽好,却是不能用于皇阿玛。”胤祯出语惊人。

康熙闻言亦是一楞,脸上的笑容凝固起来,并慢慢消散。

既已说出口,胤祯也沉下心来,沉稳的接着道:“如今局面,是八哥、九哥、十哥抱成一团,支持的宗亲大臣不在少数,儿臣与十三哥、十五弟、十六弟又是一党,支持的宗亲大臣同样不在少数,唯有四哥,如今是孤身一党。

八党与十四党,如今即便是皇阿玛大力打压,亦难以拆散,三党之争,并不会因秘密立储而有所收敛,反而会因新的希望而越演越烈,一发不可收拾。

皇阿玛春秋正盛,龙体康泰,三党相争十年、二十年后,将是何情形?必然会发展成生死仇敌,不死不休,几个小兄弟成年之后,怕是亦要卷入其中。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秘密立储,新君登基,只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势力强大的兄弟篡位谋反,以致天下动荡,朝野不安,二是新君为巩固皇位,大肆残杀兄弟及宗亲大臣,清除异已,不仅朝野动荡,亦大伤国本。”

听到这里,康熙的脸色已是苍白起来,以他的身体,不说二十年,十年应该没问题,他完全可以打压八党、十四党,但要拆散,确实棘手,除非是圈禁几个为首的,老八还好说,圈禁老十四,这损失可就太大了,他损失不起,大清也损失不起。

不能够圈禁老十四,仅是圈禁老八,又于事无补,说穿了,老十四才是重点,原本还打算再扶持一党,形成三党并立的局面,以牵制老十四,从容布局秘密立储,但这种后果,却是他不能承受的。

不秘密立储,那就得公开立太子,立谁?能够立谁?谁能经的住老十四的打击?老十四此番话可说是公然索要储君的身份!康熙脸色一下就胀的通红,却是很快又抑制住心头的怒气,老十四最近可是救驾有功,平太子兵变有功、攻克大吕宋有功,根本不可能圈禁他,发作他又有何意义?只能让他离心离德,开拓海外领土,打西洋的三大海上强国,称霸几大洲,这些事情都还要着落在老十四身上。

见康熙神情变换,胤祯亦是惴惴不安,略为沉吟,又补充道:“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即便是公开立储,太子权柄,仪注,皆须大幅削减,太子只能在皇阿玛的指导下,赞襄办理朝务,以防重蹈覆辙,如此,储君与皇阿玛便不存在冲突。

其次,确立了储君名分,其他皇子断了念想,亦不会再有不智之举,转而会支持新的储君,从而避免新君登基后的种种矛盾。”

康熙对此却是不屑一顾,这些个虚的有什么用?老十四若立为太子,财力、实力、势力、声望都不是前太子所能比的,再打败西班牙、荷兰、英国舰队,占领澳洲,海外分封,那声望威信更是无人能比,只怕朕亦要逊色几分,那时,又会是什么情形?朕又该如何自处?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内容结束~--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