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154 章 收曹颙

大清弊主 第154 章 收曹颙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曹寅既指望胤祯帮着出主意填补亏空,他有心攀抱胤祯这颗大树,便下决心把真实的原因说出来,稍稍沉吟,他便欠身说道:“回十四爷,老奴身兼通政使、江宁织造、巡视两准盐漕监察御史三职,通政使不过是虚衔,主要是后面二职,江宁织造是常年亏损,所以皇上才赏了淮盐监察使以为补贴。”

曹寅说着不自觉的张望了一下,胤祯沉声道:“放心,本王规矩森严,没人能听的到我们谈话,尽管如实说。”[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曹寅点了点头才接着道:“织造亏损是在明面上的,数目并不大,亏空大头都是皇上南巡时拉下的,皇上六次南巡,五次住在织造署,老奴负责四次接驾大典,这巨额亏空便是逐次星积下来的,淮盐监察虽然能够补贴一点,但相对于四百万的巨额数字,无异于杯水车薪。

另外,十四爷既然知道密探耳目一事,老奴也不妨直言,江南三织造都有密折特权,必须直接向皇上随时禀报钱粮、吏治、营务、缉盗、平乱、帮会、荐举、参劾、收成、粮价、士人活动以及民情风俗等包含江南地方各方面的情形。

要收集这些情报需要大量的人手和严密的组织,老奴从家父手中接手时,规模还不太大。

不过,时间一长,这规模也就越来越大,每月的开支也越来越惊人,但皇上又喜欢凡是讲究光明正大,这些帐目根本就上不了台面,老奴也没胆子向皇上如实奏报,这些年来,老奴可谓是不胜其苦。”

胤祯瞅了一眼仿佛吃了黄连一般,满脸都是苦色的曹寅,心中暗忖,织造的亏损既然是明面上的,那么收益也就是明面上的,没动脑筋的必要,而淮盐监督,却是职权有限,想捞大钱,根本就没那个可能,难怪他束手无策,一面是巨额的亏空,一面是无法报销的巨大开支,这种情形下,要想填补巨额亏空,还真是个难题。

想到曹家最后因为这笔亏空而被抄家,他也感觉有点冤,想到这里,他猛然一惊,雍正后来抄了曹家,他难道就不需要曹家的情报网?微微一顿,他便明白过来,粘杆处,对!粘杆处肯定还兼有收集情报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雍正才毫不留情的抄了曹家。

在这个信息不发达,交通落后的时代,情报就显的尤为重要,四哥胤破日后将是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可不能在情报方面落后于他,想到这里,胤祯对曹寅手上的情报网就更为重视。

见胤祯默然不语,曹寅又接着道:“不仅如此,三织造还有为宫里采办贡品的职责,举凡彝鼎古玩、秘籍珍本、山珍海味乃至名优特产,都在搜罗进贡之列,在家父手中,就曾进呈过铁梨案、博古围屏、名人字画、淳化阁帖、秦镜、汉唐鼎、太极图端砚、程君房墨以及各种名玉笔架等。

到老奴任上,又进献各种名贵西洋漆器、苏州戏班女孩、丝竹技师,至于皇上嗜好的鲂鱼、冬笋、火腿、茶叶、腐乳、卤蛋、糟鹅蛋、小瓶卤菜、菱白、新鲜佛手、洞庭桔子等,更是不断地进贡。”

见曹寅一唠叨起来,竟是没完没了,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扯了出来,胤祯不由暗笑,这人老了,是不是都会变的这样嘴碎。笑了笑,他才说道:“这事,容本至先想想,曹大人先把心放宽,这笔亏空,包在本王身上,你只管安心办差就是。”

一听这话,曹寅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十四爷身家几千万,四百万不是小数目,但对他来说,却也不是难事,只是这个人情领的可就大了,沉吟了下,他才道:‘奴才老了’已不堪大用,就让曹颇为十四爷出力吧。”

见曹寅再次提出依附,胤祯也不再推辞,含笑道:“以后就让曹颇派人与本王单线联系,你现在心结已了,该多作养身子,曹颇还年轻,需要你多扶持。”

见胤祯应承下来,曹寅不由大喜,若是十四爷日后能够上位,曹家还能再红火几十年,即便不能上位,曹家也能全身而退,不虑后顾之忧,他忙起身跪下道:“奴才叩谢十四爷大恩。”

胤祯将曹寅送了出去,折返回来,就见达春拿着一叠名贴迎了上来,“王爷,外面有一群官员候着拜见。”

接过那一叠厚厚的名帖,胤祯暗自奇怪,自己什么时候变的如此受欢迎了?随便翻了一遍,大都是四、五品官员,估计这些官员都是来混个脸熟的,他也没心思见,只是把正六品的江宁农学院院使李锦,正四品的江宁督管秦淮河试点的钦差鄂尔泰这两张贴子抽了出来,吩咐道:“叫这二人进来,就说本王旅途劳累,事务繁多,叫其他人散了。”

李锦、鄂尔泰二人进来请安见礼之后,胤祯伸手示意让二人坐下,这才瞅着李锦道:“农学院已经全部完工?”

李锦欠身回道:“回王爷,农学院于半月前就已经全部完工,江南各府、县推荐而来的三百二十名生员亦全部入院就学。”

胤祯微微颌首,“明日,陪本王前去视察一下。”

李锦忙乖巧的说道,“谢王爷,下官明日率农学院全体先生及生员恭迎王爷。”

“不必。”胤祯摆了摆手,“不要影响生员们读书,明日,本王微服并往,有你陪着就行了。”

一听这话,李锦却是神色一肃,“王爷,恕属下直言,农学院初建,虽规模宏大,却名声不显,王爷声名显赫闻达于朝野,又是农学院的首倡者,更是皇上钦命督查农学院的钦差,前往视察农学院,既能使农学院扬名,又为农学院增色不少,属下恳请王爷大张旗鼓前往,方显得皇上和王爷对农学院的重视。”

听李锦这一说,胤祯不由暗自欣喜,康熙亲自挑的这个农学院院使不错,做事认真,而且有眼光,他微微一笑:“李院使说的有理,本王允你所请。”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