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 131章 福建造反

大清弊主 第 131章 福建造反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等广州一众官员火急火燎的赶到江英街,整条江英街已经烧成了一片废墟,巡抚满丕带着人马赶到广德园,看到撞塌的院墙和满地的尸体,以及零散的兵器,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竟然有人刺杀十四皇子胤祯,而且规模还如此之大,如此肆无忌惮,为此不惜焚烧整条街,这可是震惊全国的巨案!回过神来,他忙吩咐道:“赶快找恂王爷,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吩咐完,他又迭声道:“封锁现场,不准任何人靠近,官员也不行。”他隐隐感到这案子没那么简单,怕是牵扯到皇子之间的储位之争,这可是天大的丑闻,事涉皇家脸面,若是散布出去,康熙震怒,他这个广东巡抚定然是首当其冲。[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三多率着二十余人拼死断后,再加上弓手的掩护,邓老大一行可谓是从容退走,眼见对方阵形不乱,胤祯亦不敢过于迫近,只令弓卫、铳卫尾随射击,铳卫在追击中的表现可就不如人意了,装药太慢,根本无法与弓箭相比。

卢子看到绿色烟花后,早就命大小船只靠岸接应,胤祯一行只能干登眼,好在铳卫在射程上占足了优势,把最后一船当作移动靶,狠狠出了口恶气。

眼见大火即将合拢,胤祯不得不带着亲卫沿着江堤下到了江边,一清点人数,死了一十八个亲卫,伤了三十六个,不过,对方最少应该死了四、五十个。看到对方布置的如此周密,胤祯不由大感头痛,有这么个对手在,日后出行可不敢大意了。

转过身望了一眼环绕在周围的亲卫,胤祯沉声问道,“还有没有受伤的亲卫没跟出来?”

达尔汗带领刀卫走在最后的,忙躬身道:“回王爷,没有,尊王爷教诲,他们的尸身,奴才都命人扛出来了。”

“恩,不错,今天表现的都不错。”胤祯大声表扬道:“回去,本王会论功行赏。”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尸体,声音亦是一沉,“达春,阵亡的兄弟每人发一百两厚恤,直属家小尽入本王包衣,月例按十两发放,轻伤者赏二十,重伤者五十,月例不停,残疾者按阵亡例。”

胤祯对伤亡者如此厚赏,一众亲卫忙齐声道谢。

最先找到胤祯的还是巡抚满丕,在他的恳请下,胤祯住进了他的抚院。

广州一众官员纷纷前来请安,胤祯一概拒而不见,只是交给朱延志二十万银票,让他帮着重建江英街,江英街的百姓这次可算是遭了无妄之灾。

对于广东巡抚满丕大索全城、港口、码头等行为,胤祯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那些人组织严密、行动谨慎,策划周密,就是能抓到一、二个,估计也是小鱼小虾,而且根本不用指望能够掏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对于现场的勘察,胤祯也没一点兴趣,桌上就放着十几枝对方所用的箭镞和两把弓,两把弓都是青海弓,尺寸最为短小,但射得最远,箭是标准的10把雕翎箭,关东桦的箭杆上没有任何名号,说明不是出自军营,江南绿营配的是南弓,所有兵部配发的箭枝都有产家的名号。

青海弓不是一般的弓手能够用的,没个三、五年的训练根本就玩不转青海弓,再说刺杀他可是灭九族的罪,敢来的肯定都是死士,对方组织严密,又不是正规营伍,而且又是经营多年,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四哥胤禛的‘粘杆处’,太子现在可没理由要杀他,拉他倒是有可能,八哥他们更不可能。

胤禛为什么在这时动用‘粘杆处’的力量来刺杀自己?他是想逐一清除有机会的兄弟,还是觉得自己对他的威胁最大?胤祯一时之间也无法断定,不过,他既然已经出手,那绝不会轻易罢手。

‘粘杆处’!这可是一条毒蛇,得想法子彻底清除了它,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想到这里,他感觉走陆路回上海太过冒险,当即谴人快船去澳门通知海军前来广州接应。

三月二十五日,胤祯回到了澳门,

同一天,福建泉州府永春、德化两县街头巷尾出现了大量的揭贴,直指地方官吏侵吞赈灾口粮,并与地方豪绅联手屯积米石,号召百姓抢夺大户,开仓放粮。

揭帖一出,本就处于暴动边缘的饥民在有心人的组织怂恿下立刻纠集了数百人闯入城中大户人家,开仓放粮,这一举动立刻就引来无数饥民的响应,队伍马上就由数百发展到了数千。

人多则胆大,群情汹涌的饥民在抢了大户之后,又将目标转向了官府,犹如洪水一般冲进了县衙,将县官和一众吏员生生打死,随之便竖旗造反。

福建泉州、漳州、福宁一带本就旱情严重,饥民遍地,永春、德化两县这一竖旗造反立刻就吸引了无数的饥民,一听说他们冲击大户,开仓放粮,能吃饱饭,立时就蜂涌而至,太子胤礽早就安插在福建的一众人马自然是乘机四处策划、组织饥民抢粮杀官,一时间,福建西南各府县立时就风起云涌,反旗四起。

一看竟然闹腾的如此之大,原本一直睁只眼闭只眼的福建高层也吓坏了,原以为最多不过是饥民闹事,没成想竟然一下变成了席卷几府的造反,立即就匆匆碰头商议论如何善后。

福州,省府路总督后街东头,矗立着一个坐北朝南庞大的院落群,大门左右雄踞着两尊威武的石狮,石狮之旁,各自高耸着一株古榕树,枝茂叶繁,荫蔽十丈,这便是闽浙总督府,又叫督署。

现任闽浙总督范时崇是清开国时功臣范文程之孙,范承谟之子,汉军镶黄旗人,八党中人,去年年底由广东巡抚升迁闽浙总督,交割清楚政务,已经是年关,他在广东过了年才动身前来福州,上任才半个多月,就遇上了这么件闹心的事,心中着实郁闷。

自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大清十余年来已经再没遇上这么大的动乱,东南半壁更是太平了二十余年,不成想这才刚刚上任就摊上这么个烂摊子。

范时崇接到加急文书后,不敢耽搁,一边召集福州官员商议,一边下令,着福建陆路提督蓝理迅速派兵清剿乱民。

总督府议事厅,范时崇扫了一眼匆匆赶来的一众福建高官,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本督上任伊始,便遇如此棘手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府饥民扯旗放炮杀官造反,糜烂福建半省,为何本督一直未得任何异动的禀报?”

注:传统弓箭有四种标准的尺寸,分别是4尺、3.8尺、3.6尺、3.4尺。按照地域的特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满族弓、蒙古族弓、青海弓、南弓4种,其中青海弓的尺寸最为短小,但射得最远,适应了西北少数民族骑射的需要,40磅左右的青海弓,能射120多米远。但是青海弓也是这几种弓箭中最难用的一种,没有深厚的功力不行,需要几年的苦练。

标准的箭一共有4种尺寸,分10把、11把、12把、14把,按照典籍记载,一尺是4把,14把的箭是清军标准装备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