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弊主 > 第109章 熙朝清官

大清弊主 第109章 熙朝清官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6:53 来源:蚂蚁文学

正月二十五,康熙五十年第一次大朝会。

新年伊始,也没那么多的事,各部大臣不过是循例走走过场,很快就结束了各自的例行汇报。[.]

不过,康熙一开口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农学院建造即将完毕,定于七月初一开院,鉴于是试行,招收学员计划为五百人,着江南各府、县推荐有功名且热衷农事的士子前往江宁参与考核选拔,入学者,四年期满,考核优异者授予正九品农知事,督导各府、县农事。”

事隔两年,农学院终被康熙一锤定音,虽然只是正九品,却也是正经的官身,无异于给天下的士子多开了一条晋身之路,其根本的意义在于除了科举之外,学农亦能入仕,而且这也算是正途出身,比捐的那些杂佐官儿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很多大臣对此不以为然,暗自腹诽,可康熙这是乾坤独断,明宣谕旨,他们也都只得闭紧自己的嘴巴,以免开年就被训斥,再说了,这可是国策,一个不好,可能还不是训斥这么简单,眼见没人站出来仗马之鸣,大家都只得学老僧入定。

康熙接着说起第二件事,“喀喇沁镇国公善巴喇锡呈报,喀喇沁边界近日时有流寇出没,常行劫掳,扰害居民庄头,祸乱地方,着侍卫内大臣鄂伦岱率前锋护军营前往缉捕。”

康熙这个决定透着些怪异,喀喇沁边界距京师虽是不远,可地方流寇何用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亲率前锋护军营前往缉捕?不过这事一众大臣都未上心,或是康熙欲借此练兵亦未可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惟独太子胤礽心头巨震,不会是自己私下联络蒙古各部的事被察觉了吧?一细想又觉不对,康熙向来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真若察觉,岂会如此简单随意的处置?

想到这里,胤礽随即就稳下心来,却就见新近由偏沅巡抚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赵申乔站了出来,见此老出来,胤礽心里不由一跳,又是谁撞在他手上了?

殿中一众大臣见赵申乔出列,心里也都是一跳,这老小子又盯上谁了?

赵申乔,康熙曾赞为‘天下第一清官’,其清廉程度唯有前明的海瑞可以与之媲美,历任地方大员,却是不取一丝耗羡,数十年始终是布衣蔬食,一身官服补丁累累,就连老娘过生,想买两斤肉,都要掂量半天的主,身为朝廷大员,能清贫如此,也算是开一代先河了。

可就是如此一个清官,不论是地方还是京师大员见他都是胆战心惊,皆因此人外号‘官屠’,他从康熙四十年任浙江布政使到浙江巡抚到偏沅巡抚到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路是官帽滚滚,参倒大小官员无数,就连过境官员亦是照参不误,且性情古怪,难以交谈,听说他迁升都察院左都御史,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大员日夜惶恐。

康熙48年九月,赵申乔在偏沅(湖南)巡抚任上弹劾湖广提督俞益谟侵吞军粮,由此引发全国各省攻讦武官的风潮,实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

见赵申乔出来一众官员不由都打起精神凝神倾听,只听他奏道:“微臣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弹劾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驭下无方,对属下兵丁管束不力,导致上海发生军民械斗,五死四十伤,严重祸乱地方,以致民心紊乱,地方不宁。微臣恳请皇上降旨严加惩处,不惩不足以平民愤,不惩不足以抚民心,稍有循私,定然导致各地驻军恣意妄为,则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赵申乔开口弹劾的是恂郡王胤祯,不少大臣紧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不过这老小子语气可真够硬邦,循私都说出来了,倒要看看康熙怎么袒护?

令人诡异的是,赵申乔弹劾完之后,满殿的文武大臣竟然是安静的落针可闻,既无附议的,也无申辩的,康熙也是默然不语,静静的观看着动静,老十四现在可不是老八一党,而是自立十四党,倒要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不过这十四党朝中无人亦是不行,看样子得把张鹏翮,噶敏图两人调回来,否则这十四党可就是有名无实。

见到冷场,唯一在朝的大学士萧永藻却是稳不住了,他现在可是八党的一面大旗,对十四党的策略,八阿哥胤禩可早就与之商量议过了,他正准备站出来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却见太子胤礽转身奏道:“皇阿玛,十四弟事务繁杂,海军风评亦一向甚好,军民械斗一案,纯是几个宗室子弟骄横跋扈所致,儿臣恳请皇阿玛看在十四弟素来忠心国事,勤勉办差的份上,网开一面。”

太子胤礽话音一落,和硕简亲王雅尔江阿随即闪身而出,他家老十现在可是十四手下第一红人,怎么着也得说几句好话投桃报李不是,“奴才附议,恂郡王素来勤勉有加,驭下有方,军民械斗一案,双方各有责任,海军也是一死四十伤,奴才以为不能完全委过于海军一方。”

两人这一表态,殿中大臣立时就恢复了活力,纷纷站出来附和,一众王公亲贵更是不遗余力的为恂郡王摇旗纳喊,自家子弟还要在海军混呢,而且还指望买老十四手上的贸易船队股份呢,说句好话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康熙暗忖,老十四还是有点人脉的嘛,这帮宗室亲贵的心思他岂有不明白的,太子不惜亲自出面力保老十四,看来是想拉一个打一个了,倒也不枉朕亲自教导几十年,老八一党不参不保,也算厚道。

见殿中逐渐安静下来,康熙才沉吟着道:“恂郡王胤祯,驭下不严,着罚俸三年,另福建水师提督吴英年老病重,着离职休养。迁广东提督施世驃为福建水师提督,兼海军学院副院长,协助恂郡王胤祯督管海军学院。”

又是罚俸,赵申乔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一众等着瞧热闹的大臣更是嗤之以鼻,就算要维护,你能不能够换个花样罚啊,郡王一年的俸禄才多少?五千两,三年也才一万五,对几千万身家的恂郡王胤祯来说,罚俸还有意思么?

不少大臣却是在心里暗自感慨,这位十四阿哥胤祯,还真是个不倒翁,连着两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弹劾,都安然无事,圣眷之浓可见一斑,这十四党倒是可以考虑。

注:康熙对天下第一这个封号看来很不重视,仅是天下第一的清官就封了几个。不过在康熙朝,清官确实多,这倒是事实。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