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被诈骗不要慌,反手送他沙漠之鹰 > 第233章 武器爆改

被诈骗不要慌,反手送他沙漠之鹰 第233章 武器爆改

作者:白巨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大商国,轻武器研发领域一直存在着官方和地方两大派别。

然而,这种分散的研发模式导致了资源利用的低效和研发进度的缓慢。

几年前,国家层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今,三大军工武器研发中心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武器研发的主力军。

鹰王将这把无后坐力枪送往了其中之一的淮中军工研发中心。

这个研发中心占地面积庞大,戒备森严,内部设施完备。

技术人员们正在忙碌地制造着高强度的合金钢炮管,一旁的检验人员则严谨地监督着每一个制造环节。

随着两名军人迅速将这把无后坐力枪送往轻武器研究中心,一个全新的军事技术时代即将开启。

负责将无后坐力武器送来的士兵已经抵达,他们的任务顺利完成。

李文生博士,研究中心的资深科学家,在接到消息后迅速带领团队接收了这把独特的枪械,并签署了相关文件。

尽管李文生博士起初对这把枪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但在亲眼看到它后,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在科研室内,枪械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研究台上。

李文生翻阅了鹰王提供的记录数据,然而,他的眉头很快皱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呢?”他疑惑地问道,“这把枪采用的双活塞双齿轮平衡后坐力系统,涉及到高度复杂的微型技术,这在目前应该是无法突破的!”

刘学立博士也靠近观察,他推了推眼镜,深思后说道:“从理论上讲,这些记录的数据是可行的,但要在轻武器上实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两位在轻武器领域具有高度权威的专家,在审视了这把枪的数据后,都感到了深深的困惑。无后坐力武器的研发虽然早已提上日程,但在轻武器上的应用却始终未能实现。目前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无后坐力炮上,因为轻武器所需的微型部件技术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

李文生和刘学立两位博士立刻开始使用高精度专业工具对枪械进行拆解研究。

“这把武器采用了机头旋转闭锁方式,”李文生边拆卸边解说,“机匣由冲压钢板制成,结构强度相当高。”他们的发现由身后的见习技术人员详细记录。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不断有新的发现。

“枪顶配备了特殊型号的导轨,虽然与皮卡汀尼导轨相似,但尺寸和样式有所不同。这意味着这把枪可以配备各种瞄准镜和附件。”刘学立博士指出。

然而,就在他们深入研究时,李文生的声音突然停顿,手上的动作也随之停止。

他成功拆解了整体的平衡后坐力装置,里面的构造让他大吃一惊。

“刘博士,你看这个!”他惊呼道。

刘学立迅速靠近观察,眼前的内部构造让他瞪大了眼睛。

“这是…微系统?”他惊讶地问道。

他们所说的微系统,是基于微纳尺度理论,融合了微机械、微电子、微光学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前沿技术。

这种技术目前仅在科学界存在理论设想,实际的研发实践尚未取得显著进展。

然而,在这把枪的部件内部,两位科学家却发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微系统体系。

在这个系统中,双齿轮和双活塞都达到了微机械和微流动的技术水平。

此外,滑轨内还设有精密的动能转化部件,这种部件的制造难度极高,更不用说将其应用于枪械中了。

“这怎么可能?”刘学立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他从未想过会看到如此成熟的微系统,并且已经被成功应用。

李文生立即进行了摹拟计算,结果更加令人震惊。

在这个微系统的作用下,后坐力的产生被有效抵消,剩余部分甚至难以被人体感知。

这意味着这把枪真的实现了无后坐力,并且配备了成熟的微系统。

要知道,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哪个科学家或团队宣布微系统的完善。

各国都在尝试研发,但掌握的技术水平相差无几。

将微系统完善并应用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更不用说将其应用于精密的枪械中了。

然而,这把枪却做到了这一点。

那么,研发出这把枪的人究竟是谁呢?

技术中心的研究结果迅速在军事科学领域传开,引起了广泛关注。

科学家们都想亲眼目睹这个成熟的微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因为这将有助于他们缩短微系统的研发时间。

而微系统的应用前景远不止于枪械,它在信息、生物、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对于一个国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刘学立和李文生两位博士迅速带着这份重大的研究发现前往总中心进行汇报。

同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吴副司令的耳中。

尽管他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结果仍然让他感到惊讶。

他站在窗边,背着手沉思着。

这个结果的意义重大,但来源更加令人好奇。

这样的技术怎么可能被一个普通的军火贩子所掌握呢?

或者说,这个江川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军火贩子?

这些疑问在吴副司令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迅速走到电话前拨打了提刑司领导的电话,因为他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也许只有提刑司才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揭示江川的真实身份和来历。

与此同时,在提刑司重案组内部,氛围显得异常沉重。

刘志军及其团队成员个个愁云满面,江川突然发来的几条信息,犹如在众人本已疼痛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特别是刘志军,身为组长多年,他从未遭受过如此屈辱。

“江川这家伙,竟然还向我们索要尾款,他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徐佳佳盯着江川发来的文字,满脸困惑。

“不管他有何居心,想要尾款?门儿都没有!”刘志军愤怒地声明。

他们并非银行,哪来的尾款可付?那笔定金已是几家合力筹集,其中刘志军和王泉出的最多,至今想起仍让刘志军心疼不已。

而江川却哪壶不开提哪壶,偏偏来索要尾款,这简直是在戳刘志军的痛处。

越想越气的刘志军猛地站起,声音坚定:“既然人已经跑了,我们也不怕再损失点什么。尾款绝对没有!至于如何抓捕江川,我们再想办法!”

他转向胡恩泽,命令道:“给江川回信,就按照我说的发!”

胡恩泽点头,立即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在遥远的境外军工厂内,江川正静心翻阅着科学家们新研发的图纸,上面赫然写着“定向反重力武器初阶设计图”。

然而,他只是匆匆一瞥,便随手放在一旁。

这项技术尚不完善,且目前市场需求不大,因此他并未太过上心。

此时,甄东匆匆走来,带来一个消息:“老板,圣澜国那边有新动态了。围剿朗玛集团行动失败,亚特兰蒂斯国开始兴师问罪。圣澜国联盟将责任推到了我们身上,声称朗玛集团背后有大型军工企业支持。”

江川闻言却露出一丝微笑:“无妨,让他们说去吧,亚特兰蒂斯国不会轻信的。”

“您为何如此肯定?”甄东不解地问。

江川淡定地坐下解释:“亚特兰蒂斯国向来自视甚高,对自己的武器充满信心。他们怎会轻易相信有其他军工厂能研发出更先进的武器?再者,亚特兰蒂斯国援助圣澜国,不过是出于利益驱使。他们所谓的兴师问罪,无非是想再捞些好处罢了。”

甄东听后若有所思地点头,对江川的洞察力深感佩服。

就在这时,江川的手机响起提示音。

他瞥了一眼,是提刑司发来的消息,内容充满威胁与挑衅。

然而江川却不为所动,甚至轻轻笑了起来。

他迅速回复了两条短信,内容既自信又带着些许戏谑。

发完信息后,他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看图纸。甄东好奇地问:“老板,那笔尾款是不是没希望了?”

“尾款?”江川抬头微笑,“我说过,这笔钱我一定会要回来的。”

甄东虽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应和。

随后江川吩咐他准备工厂库存清单,以便接新订单。

而在提刑司重案组内,刘志军等人看到江川的回复后脸色铁青。

他们愤怒、无奈又倍感挫败,但江川的案件仍缺乏关键证据,无法进一步行动。

就在这时局长走进屋中询问进展,刘志军咬牙切齿地表示一定要亲手抓住江川。

这场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然而,话音刚落,大屏幕上的聊天记录便吸引了局长的注意。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刘志军,这是怎么回事?”

刘志军急忙站起身,硬着头皮解释道:“局长,江川不仅没消失,反而更加嚣张,现在还敢向我们索要尾款。”

“真是无法无天了!”局长愤怒地提高了嗓门,“这个江川,根本没把我们提刑司放在眼里。逃过一次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吗?”

刘志军面露难色地说:“局长,我们现在只能确定江川在境外,但具体位置不明。而且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下发通缉令,也无法联合国际提刑司进行跨境抓捕。”

这正是他们当前的困境。

虽然江川已是军火贩子的嫌疑人,但他在大商国并未触犯法律。

现在的罪名也因报案人撤案而无法继续追查,调查方向陷入僵局。

然而,局长却严厉地说:“江川如此猖獗,竟敢挑衅我们。我会请求军方介入,通过卫星定位找到他。有军方的帮助,事情会简单许多。无论如何,必须抓住江川!”

“明白!”局长的决心显而易见,他对江川的态度极为恼怒。

他瞪着大屏幕,愤怒地说:“告诉他,别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我们绝不会支付那所谓的尾款!”

胡恩泽迅速发出消息,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此时的江川正在研发室专注地看图纸,手机随手放在外面,对这件事毫不在意。

重案组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

局长周身仿佛散发着冰冷的气息,让人难以靠近。

“叮铃铃……”突然响起的电话打破了僵局。

局长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有些意外地接听了电话:“喂,吴副司令?”

刘志军等人对视一眼,不解为何军方此时会主动联系局长。

“冯局长,没打扰到你吧?”吴副司令客套地问。

局长语气缓和了许多:“吴副司令,你的电话来得正好,我有事想请你帮忙。”

“哦?这么巧?我也有事想找你帮忙。你先说吧,什么事?”吴副司令意外地说。

局长看了一眼大屏幕,缓缓道:“吴副司令,我们想请军方帮忙用卫星系统定位一个人。”

吴副司令思索着说:“这很简单,你先发一份协查报告,我签字就行。在此之前,我先帮你申请定位系统,文件稍后送来即可。”

局长笑了笑说:“太感谢了,我会第一时间送过去。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吴副司令缓缓道:“冯局长,我希望你能帮我联系一下江川。”

局长疑惑地问:“为什么?”

吴司令笑着说:“我想再买他一批武器。”

这个要求并非吴副司令一时兴起。

之前在无后坐力枪中发现的微系统引起了研发总部专家们的极大兴趣。

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这个微系统超出了当前的科技水平。

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打破技术瓶颈,他们需要更多的参照品。

因此,吴副司令才会打电话给局长要求联系江川再购买一批货物。

这次购买的全部是无后坐力枪,但科学家们更感兴趣的是枪中的微系统装置。

这种装置能精密地抵消枪的后坐力,这在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一旦微系统研发技术成熟,将会发挥无法想象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