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七十九章 锦襜突骑渡江初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七十九章 锦襜突骑渡江初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获得圣遗物的激动心情其实只是持续了不到两刻钟,刘淮复又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眼前战事上来。

李道已经决定死战到底了。

这与之前佯攻计划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金国水军也是真的来拼命来了,如果能占了便宜,甚至覆灭洞庭湖水军后,肯定会要争夺江心洲的。

到时候,在采石左近的战略主动权都全归了金军了。

但对于靖难大军来说,此时渡江反而有了天大的优势。

因为在佯攻计划中,如果金军感受不到切实的危险,即便从政治上来说,待在裕溪口韩棠所部肯定会回援也不是十分保险。

若是完颜亮自大到底,强行拒绝,或者韩棠的政治敏感性很低,只知遵守军令,固守裕溪口,那么靖难大军就根本无法渡江。

在一万金国正军面前强行渡江,即便靖难大军此时已经扩军到了七千人,却依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现在由于是金军主攻,他们倾巢而出,原本遮蔽裕溪口,为金国水军的行动打掩护的武锐军也赶到西采石,准备在水军占领江心洲后,参与渡江作战。

这就给靖难大军以一个难得的机会,即便金军在裕溪口有水寨,也可以直接由杨钦所部载着先锋部队展开突袭。

如此一来,靖难大军拿下东关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当然,金军必然会反应过来,今日所有的战事其实都是在打时间差而已。

所谓有得就得有失,金军将主力全都放在采石,那么裕溪口就会无暇顾及。

而靖难大军在渡江上变得简单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采石宋军将会变得无比艰难。

即便是在急速奔马中,刘淮还是不由得向后望了一眼。

冬日江雾,烟波浩渺,虽然只远离战场十里,却已经看不到任何舰船了。

眼见如此,刘淮咬牙回头,再次抽打战马。

而此时此刻,全军进发的军令已经先一步到了芜湖城。

军令并不是刘淮亲自带着的,事实上,当东采石大营处决定出兵的时候,军使就已经带着军令,沿着沿江设立的驿馆兵站一路上换马不换人,极速向着芜湖城而来了。

所谓八百里加急,就是这般。

靖难大军诸将更是早早的做好了准备,毕竟在计划中明日就要渡江,现在只是早一日罢了。

更何况杨钦这名水军老将知晓淮西地理,将利害与何伯求等人说的一清二楚,并且近乎料事如神的做出了与李道相同的判断后,整个靖难大军都被动员了起来。

即便如此,见到确切的军令之后,无论何人,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的同时,迅速茫然无措起来。

“诸位,军令已下,没什么可说的。”何伯求板起脸来,大声说道:“时间紧迫,来不及等都统郎君,现在诸军就要渡江,先克裕溪口,再攻金贼水寨,其中还会有金贼可能的援军。昨日定的渡江顺序是都统郎君亲率先锋渡江,现在算不得数了,你们谁打头阵?!”

“我愿往!”

“俺来!”

话声刚落,几乎所有人同时起身请战。

辛弃疾扶剑起身:“当然是我来!何三爷,事态紧急,自然是我为前锋,你为后援,哪里还容得其余人讨价还价?”

靖难大军中有几人当即气馁,却还有人不服气,似乎想要争辩。

何伯求却是已经拍板:“好,辛五郎,你率本部五百精锐先行渡江。”

说着,何伯求复又看向一将:“魏昌!”

魏昌立即拱手大声应诺。

何伯求点头:“都统郎君想要亲身当先渡江是为了以示破釜沉舟,绝不撤退。然而此时都统郎君未至,因此,为了军心士气,要有一绝不可能被大军所弃之人作第一锋渡江。

按照常理来说,都统郎君为我主公,你为都统郎君兄弟,我无法以军令压你,但我还是要问你一句,敢不敢随辛统制渡江作战?”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若事有不谐,魏昌这魏胜亲子就要先于诸军去死。

魏昌自然知道何伯求的意思,却没有任何恐惧与愤怒,而是大喜过望:“末将愿往!”

雷奔刚要劝说,却见魏昌团团一揖:“诸位莫要拦我,别人的儿子敢死,我父的儿子自然也敢死!”

“好!”何伯求继续拍板:“魏昌率二百本部兵马,听从辛统制调遣,即刻渡江!”

辛弃疾与魏昌立即领命而走。

何伯求继续下令:“其余诸将,按前日议定的顺序,登船渡江!渡江之后,皆需听从辛五郎的军令,都统郎君渡江后,由都统郎君统领全局!现在各自准备!快!”

一刻钟后,芜湖城水门洞开,三艘巨大的水轮船从中驶出,随后船舱中的水手用力踩桨,向着裕溪口急速驶去。

辛弃疾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裕溪镇,心绪翻涌之余,回身望着船上的近二百甲士,拔剑高举:“今日尔等都随我一齐上前,有进无退!”

“好!”

裕溪镇金国守军也看到了这一幕,更是惊愕。

自南征以来,金国在两淮如入无人之境,即便有大战也是进攻方,可以摧枯拉朽的解决掉对方,如何见到过主动向己方发动进攻的宋军?

尤其此时裕溪镇只有一些签军与民夫,正军只有不到三百,留守的行军谋克当即就有些慌乱。

尤其是远远眺望无数船帆自上游飘来时,更是让这名行军谋克如坠冰窟。

今日是金军对宋军发动总攻的时刻,现在看来,竟也是宋军对金军发动反攻的时间,而且这最致命的第一锤子马上就要砸到裕溪镇上了!

“快!快去上报总管!”行军谋克抓住一名军使,大声说道,随后又大声下令:“封闭城门!封闭水门!弓弩手,上城头!”

然而已经太晚了。

乌江镇的城墙原本就不是十分高耸,否则当日孟佛陀也不会守都不想守,就立即弃城而逃了,也因此,舵楼高处几乎与城墙齐平。

水门虽然已经轰然落下,靖难大军却没有任何攻打城门的意思,水轮船靠近水门之后,几条飞梯就直接从舵楼处搭上了城头。

“冲!”

辛弃疾拔出双剑,穿着重甲一跃而起,直接跳到了飞梯上,如履平地一般,三步并作两步,在金军目瞪口呆之中,直接登上了城头。

如同发怒的大青兕一般将前来阻拦的两名金军撞落城头之后,辛弃疾双剑轮转,左挥右砍,连斩七名身着铁裲裆轻甲的金军士卒,几乎瞬间在城头上立稳脚跟,并且为后续兵马清扫了一片安全阵地。

“神臂弩!重弓手!各自瞄准!放!”

水轮船上有军官大声下令,这些身备三仗的靖难军甲士纷纷用手中的弓箭阻拦后续敌军,将支援而来的金军压制在了一处女墙处抬不起头来。

趁着这片刻工夫,又有十数名靖难军甲士攀着飞梯抵达了城头,沿着辛弃疾杀出的血路,正面结阵,一拥而上。

近二十名猬集在台阶处躲避箭矢的金军猝不及防,被正面推了过去,除了数名被斩杀当场,其余人纷纷跳下城墙。

即便城墙不高,却也摔得七荤八素。

“潘槐花,你带人去拉开水门,剩下的随我来!”

辛弃疾甩了甩重剑上的鲜血,高声下令,随后其人顺手砍倒了身侧的‘金’字大旗,复又一马当先,沿台阶下城,向着水门侧边的城门洞口冲去。

而到了此时,被靖难大军突袭而有些混乱的金军也反应了过来,军官组织起签军,驱赶他们到城头来守城,正军纷纷披甲列阵,沿着街道进行守卫。战马也已经全副披挂,蛰伏在城中某处,随时准备出城作战,以阻拦从城外滩涂登陆的宋军,乃至于正面冲击敌阵。

此时此刻,这些金军还以为自己面对的是淮西宋军,足以负隅顽抗。但靖难诸将很快让金军知道了,什么叫作山东乱世杀出来的汉人精锐。

震天的喊杀声中,淮西收复战正式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