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六十九章 旗猎风鸣带北寒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六十九章 旗猎风鸣带北寒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姓名。”

“黄杰。”

“家住在两淮?具体在什么地方?”

“庐州北边的梁县。”

“梁县……你知道梁县发生何事了吧?”

“……自然晓得,只不过我家离县城比较远,算是个小村子,金贼不可能专门到那里去屠村。”

“那你既然不是报仇心切,为何想要加入我们靖难大军?”

“……小官人说笑了,自然是想回家。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狗窝,人离乡贱。靖难大军有‘打回老家去’的旗号,我就来试试。”

“之前可有军中经历?实话实说便可,淮南两路乱成这个样子,逃兵多了去了,没人在乎你。”

“不瞒小官人,我曾经为县中的弓手,因为小事恶了都头,不得已,跟着乡人经商,才逃过一劫。我确实是有厮杀经历,不说当弓手的时候杀贼。就算后来行商之时,也收拾过几个劫道的。”

“那也就是有些战阵上的手艺。我看你识字,募兵牌子上写着的军中待遇,你都看明白了吗?”

“看明白了,却还是有些疑问。”

“说来。”

“跟着大军回山东,真的有地可以分吗?”

“自然是有的。呵呵,没人是傻子,如果不是能分地分钱,靖难大军如何能打得这么多硬仗?其实你也不用怀疑,有些事情,跟着大军吃两顿饭就全明白了。若都统郎君连吃到口中的饭食都一文不差的兑现,如何会在这种大事上扯谎?到时候军心士气还要不要了?”

“既如此,我黄杰干了,愿追随靖难大军打回老家去!”

甄宝玉点了点头,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复又吹了几下,推到黄杰面前:“拿着木牌,到破敌军张统制处报到,那里会给你登记造册。”

黄杰点头,起身离去。

甄宝玉刚要伸个懒腰,又有一人坐到他身前:“俺叫郑一奇,是濠州人,是孬种逃兵,现在俺知道错了,靖难大军能不能收下俺,让俺打回濠州去?”

甄宝玉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发现郑一奇虽然有两枚硕大的黑眼圈,却是身材高大强壮,似乎是军官一样的人物。

“这位壮士,我这里只是招募寻常军卒,若壮士是军官,可到各个营中毛遂自荐。”甄宝玉低声劝告。

“弟兄们死的死,散的散,俺还算个什么军头。”郑一奇惨笑道:“再去指挥别人岂不是害人?不过幸好俺还有一膀子力气,还能上阵杀敌,还望小官人能给个机会。”

甄宝玉叹了口气,在木牌上写了几笔,递给了郑一奇:“你本是将官,弓马娴熟,且到飞虎军报到。”

郑一奇起身拱手,刚刚想要说一些场面话,却见北方官道上烟尘滚滚,游骑往来,似乎有一支大军正在赶来。

不多时,就有战马奔腾而至,千余骑士簇拥着一面李字大旗缓步而至。

两名认旗高高举起,一面上书淮西制置使、宁国军节度使,另一面上书池州屯驻大军。

李显忠终于到了。

要说此次两淮战局之中,表现最亮眼的除了从山东支援而来的靖难大军,就是李显忠的池州军了。

在最为混乱的战争初期阶段,李显忠靠着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以及对朝中诸公的深切认知,扛住了压力。

他没有听从或是孤军赴庐州迎敌,或是扔下一切回保江南等一日三变的调令,而是率大军到真州,护住了淮东大军的侧翼,这才没有让完颜亮断掉刘锜的后路,为反击保住了有生力量。

可以说,金军没有一股脑的捅穿长江,杀进江南,宋国局势没有彻底一发不可收拾,李显忠功不可没。

当然,李显忠的连番抗命行为肯定会遭到朝中非议,最起码当朝右相陈康伯就不止一次严厉申斥。

更加理所当然的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在刘锜等淮东诸将纷纷为李显忠求情请功之下,之前的抗命也就不了了之了。

也因此,朝中在磨蹭许久之后,终于将淮西制置使这个关键的官职授予了李显忠,让其总揽淮西战事。

而虞允文则是被任命为权江淮宣抚使,依旧兼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算是江淮政事、军事都能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存在了。

这个任命可以说极富大宋特色了。

刘锜理论上能总揽两淮战事,却因为下面有李显忠这个淮西制置使,上面有叶义问这个枢密相公,根本无法做到一言而决。

李显忠理论上应该能总揽淮西战事,却因为有虞允文这个宣抚使掌管钱粮,而不得不对虞允文有所屈从。

事实上,虞允文所在的位置,如果按照两宋政治惯例来说就已经可以算作帅臣了。碰上些强势的文官士大夫,比如韩琦、宗泽等人,就可以动用手中的权利,将各个武将驱之如牛马。

可偏偏虞允文的宣抚使只是权宣抚使,一个临时任命而已,就算虞允文想要夺权,面对一个正牌制置使,也终究还是得费一番工夫。

而最上方,理论上能指挥一切军事的枢密相公叶义问,偏偏是个不知兵的废物。

所谓层层掣肘,异论相搅乃是大宋的特色,不可不品尝。

有人认为这是大局观,刘淮认为这是脑血栓。

这么一套安排下来,这四个人中别说是再出个王权那般的人物,就算单单力气没有往一个方向使,没准就会出大乱子。

当然,刘淮对此是放心的,因为他开了天眼,知道刘锜、李显忠、虞允文的能力与忠心,也知道叶义问已经无能到无法坏事的程度。

但宋廷中难道还有穿越者吗?

如果宋廷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在大敌当前,金军已经压到长江的时候,宋廷还在玩这一套是不是有些过于扯淡了。

当然,刘淮的恼怒之处还不仅仅于此。

此时他看着手中宋国发来的任命文书,面对一众将官,直接冷笑出声。

任命文书上写着一系列夸赞的话语,只在最后任命刘淮为靖难军节度使,知益都府,节制河北路忠义兵马。

刘淮还知道的是,魏胜被任命为山东路忠义军都统制兼镇江府驻扎御前前军统制,仍知海州。

耿京被任命为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节制山东路忠义兵马。

这个任命可太有意思了。

山东义军本来有三大山头,分别是魏胜、张荣、耿京。

其中张荣原本就是宋国体制内的军官,早早被任命为淮东副总管不说。

忠义军此时干脆被官方在事实上拆分成两部分,其中刘淮的官职要在魏胜之上。

天平军的势力范围在山东西路,靠近河北,宋廷却给了耿京节制山东兵马的权力。

忠义军的势力范围在山东东路,宋廷却给刘淮节制河北兵马的权力。

作为山东义军首领的魏胜没有任何节制其余兵马的权力,从三个山头地位最高之人,变成了垫底的存在。

就这么说吧,如果魏胜、刘淮、耿京三人私心稍稍大一些,这个任命发出之时,三人就会直接开始军事对立。

刘淮捏着任命文书,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心中的怒意简直摁都摁不住。

宋国朝廷的这群人,究竟将天下苍生,江山社稷当成什么了?

“都统郎君,虞相公有令,让都统郎君去参加宴饮。”

有军使报名而入,刘淮也只能强自压抑怒火,披上大氅,走入寒风之中。

这狗日的宋国是一日都待不下去了了。

刘淮担心再被这么气下去,早晚有一日,他会忍不住放过面前的完颜亮,率靖难大军去临安痛陈利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