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五十九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五十九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淮的战略正确与否先不说。

但他的一个推断是绝对错不了的。

金军攻入两淮的只有七万正军,在冷兵器时代,这个数量的兵马根本不可能将宋国两淮清扫一遍,无非就是占据了要道主要城池。

至于被打散的宋军,有的投降作了伪军,还有人占据村落市镇充作保护者与劫掠者,也有人占山为王聚啸山林,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就地开始组织抗金的英雄好汉。

总的来说,此时的淮西是一片三不管的混乱局面,金军虽然势大,却也不是能镇压一切的,如果让两淮恢复往日秩序,完颜亮不只是需要一支强军,更需要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

所谓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就是这个道理了。

管崇彦作为首批渡江侦查的十五人之一,其人也算是身负重任。

两淮的局势实在是过于混乱,以至于史书中都没有记载这时候究竟是谁在抗金,但刘淮从巢湖水军中得到一个消息。

合肥守将杨春在王权等所有官员都逃跑后,独自率军厮杀,最后力战不敌,只能退到巢湖自保。

而巢湖水军虽然得到的命令是烧船撤退,但还是有一名唤作梁子初的统领官愤而离队,在巢湖水寨中抗金的。

巢湖正好处在合肥与东关之间,紧邻巢县,正是三万金军后勤辎重通道的关键之处。

也因此,管崇彦与两名唤作李继虎与曹大车的飞虎军骑士一起到巢湖联络还在抗金的义士。

三人都是出身两淮,也因此没有什么方言上的障碍,毕竟是乡党,三名骑士在展示了武力之后,遍地乱匪倒也不敢难为他们。

管崇彦原本想要走最短路线,即沿着裕溪水北上,通过东关再去巢湖。

但打听了一下方才知晓,此时的东关已经被金军占据,并且严格控制来往行人。

东关在历史上也是很著名的关口,作为三国时魏吴对峙前线,诸葛恪曾经在濡须水……就是现在的裕溪水两边,依靠七宝山与濡须山筑东关与西关,并且在裕溪水上建大堤与浮桥,以对抗魏军。

丁奉雪夜奋短兵的东兴之战,就是为了救援被魏军围困的东关。

千年以来,山河移转,到了此时,裕溪水已经变得与三国时有所不同,准确的来说就是河道更加偏西,西关已经被冲刷倒塌,河道已经靠近了七宝山,裕溪水以西已经无法再通人。

东关则是东靠濡须山,西靠裕溪水,变得更加险要了。

意识到偷渡难度过大后,管崇彦干脆转变了方向,直接从含山县向西,沿着褒禅山脚,复又辛苦跋涉之后,终于抵达了巢县附近。

从含山县至巢县并不是什么平坦大道,而是一片丘陵地带,与北侧的褒禅山,南侧的太湖山,西侧的银屏山算在一起,都是大别山脉的余脉。

当然,如果不是这种大军难以通过的地形,当年三国魏吴也不可能将此地当作交战前线,春秋时楚国也不可能设立昭关来隔绝吴楚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如同靖康之变时太行山成为了河北晋地百姓的避难地一般,此地也天然成为了淮西百姓躲避兵灾的场所。

在管崇彦三人驱马走过这片丘陵的时候,不断有已经在山中待了些时日的百姓想要跟着他们离开,希望在彻底断粮之前能寻到一个继续活下去的地方。

然而管崇彦毕竟是前来探查消息的,讲究一个来去如风,行动便捷,根本不可能带着这么多百姓来往,只能狠下心来将其驱离。

“唉。”

十一月十六日夜,巢县县城以东八里的鼓山山脚,一直沉默寡言的管崇彦叹了一口气:“你们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安置这些百姓?”

李继虎与曹大车面面相觑,良久之后各自摇头。

几人复又沉默半晌,李继虎方才艰难说道:“管七哥,要我说,两淮被金贼占据,乱成这个样子,咱们三个人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救不下几个人。

还不如早些探明消息,早些带着大军将金贼赶跑,这才是正经的救时之法。”

管崇彦望着篝火摇头以对:“这个道理我又如何不懂呢?只不过有恻隐之心罢了,你们说,如果都统郎君在这里,有没有些许办法?”

曹大车同样摇头:“都统郎君也是人,在抉择面前也只能舍小保大。”

管崇彦:“我不是说不该舍小保大,而是说,都统郎君总会想办法为那些被舍弃的小找条生路,而不是如咱们这般束手无策。”

李继虎刚要出言,却听到身后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立即搭弓引箭,回身指向身后:“谁?滚出来!”

曹大车套上圆盾,拿起长剑,起身向后一步,将自己隐藏在了黑暗中伺机而动。

“莫要躲藏了。”管崇彦同样起身:“你走出来是一回事,我将你拖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诸位好汉,好汉,别……别动手,俺……俺就是,就是想要借一下篝火,俺们父子想要暖个身子。”

说话间,一名蓬头垢面的干瘦男子怀抱着一个包裹严实的襁褓,自黑暗中走了出来,目光闪躲,神情恍惚,犹如一具行尸走肉。

李继虎并没有放下弓箭,只是将弓弦微微放松。

管崇彦站在原地没动,直到曹大车从那人身后冒出来,并且摇了摇头之后,方才说道:“相逢即是缘分,过来吧。”

说罢,几人复又坐回到了篝火旁,那名干瘦男子抱着襁褓,一路点头哈腰,堆笑道谢,也坐到了篝火旁。

有外人在侧,管崇彦等人没有继续说战事,反而说起了家常。

淮南的冬日虽然不像北方那般冷冽,但是荒郊野外也是够受的了,哪怕管崇彦等人扎营的地方是一处避风处,无处不在的寒意也在时时刻刻侵染人的身体,如同想要将人的灵魂抽离一般。

好在有这一堆篝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那名干瘦男子在一旁听着,微微挪动屁股,尽量靠近火焰,与此同时,还要摇晃一下襁褓作安慰,过了片刻,其人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干饼子,咬下一小块,在嘴里咀嚼两下,低头将糊糊喂给襁褓中的小儿。

将口中食物全都吐出之后,干瘦男子嘿嘿笑了几声。

管崇彦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块炊饼,扔给了干瘦男子。

“谢谢,谢好汉。”干瘦男子受宠若惊,复又点头哈腰起来。

管崇彦皱眉:“你这么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有没有其他出路?”

干瘦男子说道:“有,有的,明日俺就去巢湖边的篙头村,就在县城以北四里。那里是俺岳丈家,俺岳丈有三个壮小子,还有两艘渔船,够躲避些时日了。”

管崇彦拨了拨篝火:“这么多金贼,也不太容易吧。”

干瘦男子听到金贼二字后,浑身哆嗦一下,同时警惕的看向四周,似乎是害怕有金军突然冲出来一般,随后低声说道:“俺听人说了,篙头村那边是大梁柱的地盘,大梁柱在巢湖有水寨,金贼打不过他的。”

“大梁柱?是梁子初吗?”

“可不敢直呼大名。”干瘦男子连忙摆手:“大梁柱可是俺家婆姨看着长大的,身长八尺腰围八尺,乃是一等一的好汉。俺家婆姨给俺说说好话,说不得大梁柱就让俺安生过活了,再开几亩地,日子过的舒坦。”

说到这里,干瘦男子脸上浮现出希冀的神情,让管崇彦觉得有一些怪异。

不过很快这点怪异就被干瘦男子所说的信息驱散了。

结合之前听说的只言片语,巢湖水军统领官梁子初果真还在巢湖打游击,说不得那篙头村就是梁子初对外的联络点之一。

几人复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话,困意袭来,留出守夜之人后,管崇彦靠着一颗大树,进入了梦乡。

“嘿嘿嘿……俺婆姨……”

“嘿嘿……”

那名干瘦男子同样抱着襁褓睡了过去,只是偶尔不知道说梦话还是想起了什么,在睡梦中喃喃出声。

到了第二日清晨,篝火渐渐熄灭,管崇彦等三人活动了一下身子,准备上马离开之时,却发现那干瘦男子依旧保持着怀抱襁褓的姿势一动不动。

管崇彦上前,拍了拍干瘦男子的肩膀,一片冰冷僵硬,复又将手指伸到其衣领下的脖颈处,只觉得触手一片冰凉。

这个干瘦男子已经在昨夜默默死去了。

管崇彦摇了摇头,李继虎见状叹了口气,从对方怀里接过襁褓。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看到襁褓中已经腐烂的婴儿尸首之后,李继虎还是愣了愣。

“他的孩子不是在昨夜死的,而是早就死了。”管崇彦见状直接摇头:“而他则是早就已经疯了。”

李继虎呆愣片刻,将襁褓放回到干瘦男子的怀中,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要不要挖个坑安葬……”

曹大车犹豫出言,却直接被管崇彦打断:“这才是真正的无用功,死者已矣,咱们还是赶紧为活人奔波吧。”

说罢,他拿起兵刃,翻身上马:“走,先去篙头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