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四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四十六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平心而论,听完这首打油诗,饶是如虞允文的涵养也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这倒不是说这首打油诗有什么问题,而是虞允文听罢前几日刘淮所唱的那首《一条大河》之后,就觉得对方是腹有文华之人。

此时听罢这首大约是咏雪的打油诗,反差过于大了一些。

然而虞允文只是笑了一声,就从这首诗中品出了一些味道。

倒不是说这种诗还能绕梁三日回味无穷,而是说虞允文反应了过来,面对一群文盲成年人,想要让他们突击识字,这首打油诗最起码要比儒家经典要管用的多。

容易背诵是一方面,只要会写这打油诗,个十百千万基本上就都会写了。

由易到难,有了些基础知识后,学习《千字文》也会简单一些。

在静静看着百余军卒齐声背诵两遍后,复又低头拿树枝按着黑板上的大字仔细书写,虞允文不由得默默点头。

刘淮也看到了前来巡营的虞舍人,跟身边一名文士说了两句话后,直接下了将台,来到虞允文身前。

先是与罗慎言对视一眼,见他微微点头后,刘淮方才笑道:“虞舍人,今日如何有空了?”

刘淮早就与靖难大军诸将商量好了,虞允文想要来巡营就让他来看,最起码得让他知道靖难大军的能力,投资靖难大军总比其他几军要强得多。

“老夫今日闲来无事,总该熟悉一下军中上下,省得来日官家问询的时候无言以对。”虞允文抚着浓密胡须笑道:“这么一圈看下来,靖难大军军务井井有条,儿郎们士气高昂,果真盛名无虚啊。”

刘淮复又客套两句,随即就引着虞允文等人去中军大帐安坐。

土台之上,那名文士接过了教学工作,然而没了刘淮镇着,骄兵悍将的纪律性就不是那么好了,不时有窃窃私语声,甚至有相互调笑打闹之声传来。

文士有些手足无措,他是靖难大军收拢的两淮难民,并不是陆游这般参与北伐威望甚重之人,面对一群手里拿刀的,根本难以维持秩序。

“吵吵什么吵吵。”就在嘈杂声越来越大之时,有军官站了出来,出言呵斥:“都他妈是一群夯货,不知道好歹,教你们读书识字竟然还有怨言,都统郎君真的是一番好心喂了狗了!”

军官的威望似乎很高,虽然说话难听,却没人敢反骂回来,场中也随之一静。

“丁头,俺们都是剌手汉,杀贼是在行,读书写字自然有大头巾来做,你说都统郎君何苦为难俺们。”

有相熟之人抱怨出声。

丁头,也就是丁大兴闻言更加愤怒:“大头巾,大头巾,什么都是大头巾,你这一辈子都让大头巾作主得了,洞房怎么不让大头巾去入?

俺问你们,你们今日能上阵杀敌,明日能血战厮杀,明年呢?十年之后呢?难道你们要在战场上过一辈子?到了七老八十,还跟着都统郎君陷阵?到时候都统郎君还能用你们吗?

王二柱,俺问你,你到时候年岁大了,也立了功劳,都统郎君给你恩典,要安置你,你大字不识一个,术数数不到十,你能干什么?让你当个里长算账都算不稳!”

刚刚出言之人此时已经低下头去,讷讷不敢言。

丁大兴却是依旧指着周遭一圈军士破口大骂:“然后你就只能回到村子里,守着职分田过日子,其他认字的弟兄则可以在县里当个都头,去镇里当个巡检,他们可以将儿子送到好的私塾中读书写字,祖坟冒烟还能当个官。

到了孙子那一辈,跟你立下同样功劳的孙子已经能当上知县、主簿。而你孙子只能在地里刨食。

到时候你孙子不会怨都统郎君没给你们一家机会,只会怨你不识得好歹!连都统郎君亲自来教授的学识都不要!”

一顿喝骂之后,场中彻底寂静,就连土台上的文士也揪着小木棍不敢说话。

丁大兴微微喘气后,语气也变得相对轻松一些:“俺知道你们想些什么,没准明日就死了,学这些东西没用。但都统郎君自起兵作战以来可有败绩?可有重大伤亡?你们又如何觉得自己会死,而不是大胜之后过好日子?”

“不求你们成了大头巾,最起码总得读的进家书,看得懂体己话吧?来日浑家写一些小话,还得让俺当众念出来,你们不害臊,俺还害臊呢!”

丁大兴之前也是斗大字不识得一箩筐的文盲,但经过几个月的突击学习,简单的读写倒是没有问题了。在山东的时候,就有袍泽托他念信,每次念到什么‘心肝吾爱’之类的言语时,丁大兴总会感觉一阵腻歪,偏偏还推脱不得。

软硬兼施一番之后,课堂秩序终于维持住了,那名文士舒了一口气,复又将那首打油诗打乱顺序,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授起来。

且不说扫盲课堂继续上课,另一边,在背着一筐火器跟着虞允文走了大半个军营之后,李琦终于能将其放下来,松一松肩膀,饮一杯茶水了。

靖难大军中军大帐,虞允文也没有废话,直接进入了正题:“刘大郎治军严谨,靖难大军无论战力还是纪律都高过淮西诸军不止一筹,老夫想要让几名将官来靖难大军中学习一番,如何?”

刘淮笑着摇头:“这自然是无妨的,却没有必要。虞舍人是不是以为我靖难大军治军方法有什么诀窍吗?”

虞允文点头:“不瞒大郎,我正有此想。”

刘淮继续摇头:“虞舍人此言差矣,其实我的统军方法,都在《武经总要》中有记载,也都是随大流的做法,淮西军诸将都在军中浸淫多年,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虞允文皱起眉头:“老夫还是不明白,既然都一样,为何两军看起来相差如此多?大郎休要虚言,老夫虽然不懂兵事,却也大概能知晓,若是淮西军如靖难大军这般远离家乡,异地作战,士气早就崩溃了。”

刘淮笑了笑,给虞允文面前茶盏倒满茶水:“虞舍人,道理都是一样的,也是所有人都知晓的,然而靖难大军与其他军队不同的是,我们是真的将这一套道理执行下去了。”

“就比如最简单的爱兵如子。我靖难大军是真的将士卒当作自家儿郎的。

虞舍人,你难道不想让自家儿郎吃饱穿暖,读书识字并且有个好前途吗?我想让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用何种方法对待麾下士卒。

将心比心,我对儿郎如腹心,儿郎也自然会奉我如首脑。”

“至于其余宋军将领,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爱兵如子的道理吗?可又有几个能做到呢?”

虞允文摇头:“不怪他们,朝中供给的军资粮草赏赐就这么多……”

刘淮却是打断了虞允文的话:“虞舍人可千万莫要将士卒当作傻子。宋军好歹还有粮草补给,我等北伐之时,吃食衣物全得从金贼手中抢,难道不比宋军艰苦百倍?然而上下齐心,同甘共苦,士卒也是看在眼里的,北伐军也自会上下齐心。虞舍人,天下事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刘淮这话还是收着说的,其实宋国军队腐败是自上而下的,如同统制官这一级别贪污腐败简直是毛毛雨,真正的大头都在上面。

所谓天下大乱,乱自上作。

就比如过去十几年把持襄樊鄂州军备的田师中,刮地皮的手段堪称离谱,所有军官都得向他行贿才能上任,战斗力拉胯得一塌糊涂。

另外,在这个时代,即便是物质方面差强人意,能在精神上给军卒予以抚慰,就能做成许多事了。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她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依靠改革不合理制度,改建医院设施,使士兵们得到温暖、舒适、清洁、卫生的休养环境和营养充足的饮食,硬生生把死亡率从42%打到了2.2%。

靖难大军建立的伤兵营大约也是执行的这一套政策,效果无比显著。

至于其他宋军,最起码刘淮在淮西军中压根就没有见到充作伤兵营的营地,轻伤自己处理,重伤有个蒙古大夫草草看一下后,就任其自生自灭。

就这种条件,刘淮觉得宋军没有兵变已经算是给赵构祖宗十八代面子了。

淮西军营寨环境实在是太差,以至于何伯求都看不下去,主动让淮西军将伤兵送到自家伤兵营来救治。

现在靖难大军的伤兵营中还有二百来个淮西军养伤呢!

虞允文听罢之后,思索良久,方才叹气说道:“任重道远,任重道远啊!”

见刘淮还想要说什么,虞允文摆了摆手说道:“不说这个了,你向洞庭湖水军索要火器之事我已经知晓,这次李统领随老夫而来,就是为了此事。”

李琦见终于开始说自家事情,连忙拱手行礼。

刘淮左右看了看,起身对李琦招手:“来,咱们先到个开阔地实验一番。”

说话间,他竟然有了一些迫不及待之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