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二百五十章 我寄人间雪满头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百五十章 我寄人间雪满头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胜坐在这块小丘上已经有段时间了。

身侧的幕僚与亲卫已经来了好几次,询问要不要现在就要出兵援助前线,但全都被魏胜否了。

到了最后,张白鱼甚至亲自来到魏胜身前请战,被呵斥之后虽然依旧毕恭毕敬,却不回去率领甲骑,只是扶刀在一旁侍立,以便能第一时间接到命令。

魏胜只是捋着长须,望着前线战况,期间只在刘淮求破阵甲士时,将亲卫校刀手派遣出去时说过一句话,其他时间一言不发。

而张白鱼则是越来越焦躁,到了最后几乎是将刀柄捏得吱吱作响,引得周遭亲卫纷纷侧目。

说真的,若不是知道这厮是张荣张敌万的四儿子,更是前军统领官,说不得已经有人将其当做来行刺的贼人,将其拖拽下去问话了。

饶是如此,身为忠义军幕僚的罗谷子也不断咳嗽,用眼神示意张白鱼勿要焦急。

魏胜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捋着长须,有些好笑的问道:“张四郎,为何如此作态?难道你还以为老夫会将亲子与义子一齐扔下不管,任他们丧命吗?”

张白鱼连忙拱手:“末将不敢。”

魏胜笑着摇头:“就算老夫不在乎淮哥儿和昌哥儿的性命,难道还能当着罗先生的面,让罗大郎送命吗?”

张白鱼继续低头,却是沉默不语。

魏胜见状,目光继续投向前方战场,口中则是对张白鱼解释:“张四郎,万人大战与几百人之间的厮杀却有些不同,人数一多,所造成的混乱成倍增长。所以军中有一种说法,叫五千必分兵,三万必分路。

意思就是主将在战时,能直接指挥的军队最多只有五千人马,超过了五千人,就得将多余的兵马分派给副将,再通过指挥副将来控制这支兵马。

而超过了三万人马,行军时就会使道路堵塞,而且后方辎重运输也难以通过一条路来供给,只能分兵而行,这就是三万必分路。”

说着,魏胜指了指身后写着‘忠义’二字的大旗,又指了指焦灼的前线,最后指向远方那面遥遥可见的‘武兴’大旗。

“这也正是老夫与那蒙恬镇国都岿然不动的原因,因为我等都已经分兵给了副将,让他们在前线厮杀。作为主将,我等的责任就是居中策应,以应对可能的变化。”

“论及前线战况,依靠远远眺望加上军使往来传递军情,老夫大约也能摸清楚。可谁又能有淮哥儿清楚呢?而若是形势危急,他就会用旗帜呼唤援军,此时没有,说明他对前线战事有足够信心,张四郎也要对淮哥儿有些信心才对。”

张白鱼紧张稍解,却复又有些尴尬:“末将惭愧,但末将还有一问……”

“说来。”

“第二阵已经养精蓄锐许久,何时才能动呢?”

魏胜复又指了指那面武兴大旗:“等那面大旗动了,老夫才能动。这不仅仅是后发制人,更是因为老夫要看清金贼主攻方向,来作出应对。”

话声刚落,巨大的喧嚣与喊杀就在前线猛然响起,所有人停止了交谈,聚精会神通过旗帜的运动来分析战场的局势。

首先是那面代表着行军猛安的海东青大旗前突,忠义军几面都头小旗纷纷倒下,片刻之后,代表着刘淮的飞虎大旗正面迎上,海东青大旗的进展缓慢,最终难得寸进。

飞虎大旗与海东青大旗相持片刻后,终于在一片压过喊杀声的喧嚣中,海东青大旗斜斜栽倒落地。

魏胜挥了挥手,制止了幕僚与亲卫欢呼的冲动,复又死死盯着前线。

见到几面行军谋克的乌鹊大旗纷纷来攻,却又被击退后,魏胜长舒一口气。

又是半刻钟后,见到飞虎大旗与罗字大旗并立,一面稍小的‘魏’字旗紧随其后,向前压迫,使得金军旗帜纷纷后撤时,魏胜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笑意。

到了那面‘武兴’大旗也出动的时候,魏胜豁然起身,笑声再也遮掩不住:“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今日就能平定此贼!”

“张四郎,你不是着急吗?现在有中军二百甲骑与你,算上前军本部,合成五百甲骑,全都压上去,听淮哥儿指派!”

张白鱼喜形于色,拱手得令后就快步转身离去。

“传令。中军统领官王雄矣,庞如归,尉迟明月,周行烈,各自率兵马列阵上前。”

“传令。右军副统制李秀率本部兵马前移,并发右军甲骑两百,充实右翼张小乙兵力。”

“传令。第三阵天平军辛弃疾、耶律兴哥、李铁枪前移,在大军左翼列阵。”

“传令,前军统领官王世隆,告诉他前线已经展开决战,即便不能攻破山中当面贼军,也要维持阵线,万万不可让金贼挠我军之后。”

“传令。何伯求何大判亲率兵马出动,告诉他,山东十余州县皆在看他,山东百年豪杰也在看他,生死胜败在此一举,务必奋力厮杀,不要留手!”

说罢,魏胜翻身上马,令亲卫高举代表着忠义军都统的旗帜,亲身上前。

行不过百步,就有军使匆匆来报:“报,陆大判遣俺来报,王、石二将已经击溃山中贼军,正在驱逐他们来冲击贼人侧翼。”

魏胜再次大笑:“恰逢其会,正是天意!再重新传令给王世隆,让他临机决断,却务必小心!他这一路已成大功,接下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军使拱手,接过文书再马上写好的军令,拿着令牌快速离去。

军令向后传递,首先动起来的是中军诸将,随后右军李秀与歇了一个时辰的天平军也纷纷行动,到最后,军令才传递到了何伯求手中。

何伯求接过军令,听罢魏胜的言语,沉默片刻之后,终于还是失笑出声。

“父亲,既是都统有令,又将咱们当做胜负手,那无论如何都要出战的。”何子真见自家父亲没有立即下令,哪怕只是等了片刻也无法忍耐,直接出言催促。

何子正虽然稳重一些,却也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何伯求。

何伯求连连点头,没有多废话,直接说道:“这是自然,而且,老夫要当先而行。”

何子真何子正齐齐上前,想要说什么,何伯求却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不要劝了,我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的。”

抛下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言语后,何伯求举起手中军令,大吼出声:“都统军令,杨帆!出征!”

说罢,水寨中大将军鼓隆隆作响,已经在船上等待的水手齐齐欢呼:“万胜!万胜!”

“二郎,你为我后继;三郎,你为第三阵!其余人,随我来!”

说罢,何伯求率领五十余甲士登上了一艘水轮船,并且亲自上了舵楼。

水寨大门轰隆隆大开,水手在船舱内踏着水轮,使得水轮船不用依仗风向或者水流就可以前进。

十三条水轮船,外加其中的近千士卒,就是魏胜给金军准备的绕后兵马。

何伯求望着远方,扶着船舵,复又笑出了声:“九叔,你知道我刚刚为何发笑吗?”

何来也摇头。

但何伯求似乎也不是想让何来也回答,只是想要倾诉而已:“我真没有想到,二十年了,兜兜转转,终于还是走上了抗金这条路。”

何来也知道二十年前那件事是何伯求心中一根刺,沉默片刻之后方才艰难说道:“那时候阿郎也是为了咱们何家庄。”

何伯求叹了一声:“其实是我怕了。”

何来也愕然。

“是的,我怕了,我怕刀斧加身,我怕妻离子散,我怕过苦日子,所以我坐视两位兄长起兵抗金,坐视两位兄长失败被杀,坐视大小庞庄毁于一旦。”何伯求喃喃说道,既像是在说给何来也,也像是说给二十年前的自己。

“我也试图用保住庄子来说服自己,可正如庞十三所说,多少次午夜梦回时被噩梦惊醒,多少次酒酣耳热时却悲从中来,多少次纵马沂水时却想到往日种种,骗过许多人,难道真的能骗过自己吗?”

“我就是怕了。”

说着,何伯求看向岸上,彼处,忠义军将士正在蜂拥向前,如同奔赴欢聚盛宴一般踏上战场,他的目光在人群中寻找,终于找到了那面形制稍小的庞字大旗。

虽然距离遥远,只能看到影影幢幢的身影,但何伯求还是认出了大旗之下那名意气风发的将领。

庞如归,庞十三,他与他父亲长得真像。

恍惚间,何伯求仿佛真的在那面‘庞’字大旗下看见了两位兄长,以及紧跟在两位兄长之后,满脸怯弱的青年。

那是二十年前的自己。

下一瞬,二十年前的庞会名、庞户、何伯求同时转头,透过触不可及的时光望了过来,两位兄长的相貌已经在时光中消磨得有些模糊,但何伯求还是认出了他们。

两位兄长凝固在了时光的长河中,凝固在了何伯求的记忆中,他们依旧年轻,而何伯求却已经老了许多。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何伯求想要挥手向他们告别,却又立即清醒。

远方三人的身影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不见。

何伯求低下头来,看着掌心中的纹路,再次抬头时终于坚定出声:“这场战争,我已经躲了二十年了!今日,我不会再躲了,如果苍天有眼,就让我成就二十年前兄长未竟之事吧!”

声音不大,很快就被踩桨水手所唱的船歌号子声盖了过去。

正是:

“一声号子一身汗,一声号子一身胆,头朝天,光脚板,浪头起白帆!

一顶斗笠一蓑衣,一舱风雨一家饭,硬石子,软泥滩,弯月挂桅杆!

一条行路一身鞭,一百里路一碗饭,朝扒皮,夜无眠,死尸满河滩!

一身盔甲挎钢鞭,一副雄心壮志胆,仇报仇,怨报怨,如何能让金贼逃生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