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抛却胡儿作汉儿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抛却胡儿作汉儿

作者:陈恶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年头的饭菜也就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行军途中的野炊,大部分就是小米加豆类混在一起煮,煮熟了后,讲究的加上酱料盐巴韭菜,不讲究的直接薅两把野菜放进去,稀里糊涂的趁热一吃,就能将肚子糊弄过去。

当然,刘淮自然要讲究一些。准确的说是忠义军甲骑吃得要好一些。

这也是明明白白在全军公示出来的,因为甲骑要承担最为危险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打最难的仗,所以甲骑不只是吃得好,赏钱高,抚恤高,叙功时还要靠前。

这也很好解释,一线作战的军士愿意跟民夫享有同样的待遇吗?道理都是一样的,甲骑也不愿意跟枪阵有同样的待遇,否则谁还会跟着刘大郎往人堆里冲?

吃大锅饭平均分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你眼馋这些待遇,那么好,下一次公开遴选的时候,你自可以到各自军官面前展示本事,如果合格入伍,那么这些待遇你也可以有。

说回甲骑的粮食,他们除了最基础的豆子谷子之外,还能有几个面饼,一条肉干。别看在后世这些东西不算什么,但在此时的北地,都已经算是了不得的美味了。

而对于刘淮等军官来说,在食物上同样没有什么优待,跟本部所率兵马所吃得差不多,只是分量大一些而已。

大锅在阿典论家门口架了起来,又有人打来井水,抱来更多柴薪,很快就将锅中的水煮沸。

刘淮将那些硬得能砸死人的面饼剁碎,然后又剁了两条肉干,连带着一把盐巴一同扔进了锅里,片刻之后,就成了一大锅面糊汤。

这时候,这几家农人都已经出门,或近或远的站着,呆呆地望着这一大锅面糊汤,如同被扼住喉咙的鸭子般伸长脖子,艰难的吞咽着口水。

刘淮从马上取下一个大马勺与四个木碗,先给依旧在饮马的张白鱼等人盛满,随后将马勺递给同样面露渴望之色的阿典论。

“这些足够你们吃的,自己分,别闹乱子。”

说罢,刘淮就端着木碗去一旁了。

阿典论接过马勺,呆愣了片刻,又是欣喜出言:“你们一人拿一碗出来,都摆在俺面前,快!”

似乎担心刘淮反悔一般,总共十几个村民纷纷回到屋子,把碗都拿了出来,摆在了阿典论面前。

阿典论大声说道:“不管是谁的碗,等会都随便拿,但一人只许拿一碗,俺给你们均分了锅里的面粥,俺最后再拿!这是最公平的,晓得吗?”

刘淮在一旁,饮着碗中面粥,暗暗点头。

果真是最公平的。

那些村民不知道是明白了阿典论分饭的门道,还是本来就比较信服此人,并没有提出反对,而是眼巴巴的看着锅中的面粥。

张白鱼与刘淮并立,稀溜溜的吃着面粥,看着几步外的村民们将分到的吃食飞速吃完,又把涮锅水都分了,各自吃了个肚圆,又遥遥向着这边跪地叩首,不由得叹了口气。

刘淮挑眉笑道:“怎么,张四郎又开始感古伤今了?”

张白鱼俊秀的脸上表情复杂,却是立即回应:“大郎莫要嘲笑,我只是有些疑惑。”

没待刘淮询问,张白鱼就说道:“这些人全都是女真人,我应该……应该……恨他们的,对,我应该恨他们的,我应该想着把他们都宰了,细细剁成臊子才对,可……可我无论如何都恨不起来,甚至想着,找个地方安置他们才对。大郎,你说我是不是有些毛病?”

刘淮继续吸溜面粥,用另一只手指了指张白鱼:“你这不是毛病,你这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正是所谓的君子远庖厨,张四郎可谓得‘仁’之三味了。”

张白鱼摆手:“大郎你莫要再取笑我了。”

刘淮变得正色:“这如何是取笑呢?我问你,若是你没看到这些人,你麾下兵卒说围起来了一个女真庄子,你会不会下令鸡犬不留?”

张白鱼犹豫片刻:“若之前,我自然有可能下令,而如今,我真的见了这群女真人过得有多惨,我……我也不知道了……”

刘淮同样莫名长叹:“是啊,没真正看一眼,如何能知道阶级矛盾竟然已经到了能压过民族矛盾的程度了呢?”

“什么?”张白鱼没有听懂,连忙询问。

“没什么。”刘淮摇头,还要再说什么,却见那名老妪在阿典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刘淮放下木碗,随意一拱手,刚要寒暄两句,却听到老妪说道:“诸位贵人都是汉人吧?”

阿典论当即愣住,看了看自家母亲,有看向刘淮等人,张嘴欲言却是心乱如麻,不知所措。

刘淮却也不奇怪:“老夫人好眼力,却不知道我们如何露了破绽。”

老妪摇头:“破绽太多了,也只有俺这心急的傻儿子才会把你们认作女真贵人。”

“哦?”刘淮似乎有些不信。

老妪继续说道:“像俺这种半截人都入土的老朽更是如此,仅用鼻子闻,也能分辨出来。

我们女真贵人身上都有刀子味,而你们汉人贵人身上都有麦子味。越是位高权重,志向远大,身上的味也就越重。

而贵人你身上的麦子味,已经浓郁到百步之外就能让老朽闻到的程度了。”

刘淮笑了笑,不置可否:“那你们还要跟我走吗?”

老妪斩钉截铁的说道:“走!俺们自然要随贵人走的!”

“阿娘?”阿典论惊奇出声。

“蠢儿子。”老妪重重跺脚:“你不是说了吗,沂水县这两天就会乱,现在有贵人相助还不跟着走吗?就因为贵人是汉人,你就要反复?

难道你跟着掏大粪的那宋帮主就不是汉人了?难道家里收了好多女真汉子当骑奴的朱三爷就不是汉人了?”

阿典论也回过味来,当即重重点头。

当然,作为活了几十年,经历过许多的老妪还有一事没说出口。

这四名精壮骑士明显不是什么善类,你不能因为人家发了点善心,就把他们当成什么软弱可欺之辈。

最重要的一点,这四名汉人骑士藏头露尾的不知道来沂水县干什么,你现在要与他们分道扬镳,对方瞬间翻脸开始杀人又如何?

真当这十几名老弱能对抗这些正经骑士吗?

刘淮从水囊中倒出凉白开,涮了涮木碗,复又一饮而尽,擦着嘴巴说道:“老夫人既然如此通透,那我也不妨直说。

我这里有前途,也有财帛土地,更有安生日子,但这些都是我们忠义军拿命搏杀来的,是给汉人,而不是给女真人的。”

刘淮声音并没有压低,而是朗声说来,不止面前的阿典论惊慌失措,就连十几步外,一直围拢在火堆旁,暗中观察着这边的十几人也同时惶恐。

老妪反应极快,当即把阿典论摁倒在地:“俺的儿子,也可以是汉人。”

刘淮随即叉着腰大笑出声:“汉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先是得改风俗、改汉名、识汉字,然后还得编户籍、垦荒地,这些你们都愿意?”

老妪连忙说道:“我儿早就不剃发,而是用束发幞头,也同样识得汉字,只是名字还没有改,请贵人赐名。”

阿典论也反应了过来,重重叩首:“请贵人赐名。”

刘淮扫视了那十几名依旧呆愣之人,缓缓言道:“若战阵相执,则需要审判罪人、临阵抽杀、劳动改造后,尔等女真人才能变成汉人。但如今你们是主动投效,则可略过这几步。”

“阿典论。”刘淮说道:“你以后就叫典论,阿典部的其他人都依照此例!”

“典论谢过郎君!”

刘淮继续说道:“老夫人,你让他们都去收拾一下,速速休息,明早天一亮,咱们就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