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七十九章 山东马政

天策大明 第七十九章 山东马政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政“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化别群,则萦腾驹,班马政是月也(指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戒,班马政。”

该书注曰:马政,谓养马之政教也。而把一般的养马业上升为马政,则萌芽于商代。

此后,历代中原王朝因为缺乏大量优秀的战马而无法彻底消灭北方的胡族势力。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不仅是冲锋陷阵、克敌制胜极为重要的军事装备,同时也是驿站、后勤保障的主要运输工具, 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以及华夏的兴衰存亡!

因此,马政备受华夏历代王朝的关注!

到了大明,太祖洪武皇帝也是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战马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推行马政,曾谆谆告诫中书省臣曰:

“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当者,必数马以对……其下太仆及诸牧监各令修职,毋怠所事。”

因此,当大明刚刚定都金陵、北方各省还未彻底平定之时,明太祖洪武皇帝便令应天、太平、镇江、庐州、凤阳、扬州六府,滁、和二州民牧马。

而到了明军扫平天下,大明定鼎华夏之后,明太祖更是于洪武四年设立了专职的机构以加强对马匹的蓄养。

洪武六年二月,大明明文规定了各地百姓代官养马之法,严格制定了各地马户养马的具体数量与孳息数。

例如,洪武二十八年,国朝曾经榜示:“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

唐宇用了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将大明马政的始末简单讲了一下,刘君韬对此很是感兴趣,听得非常认真。

接着,唐宇便继续说道:“练总,最早国朝只是在辽东和西北各省实行马政,而咱们山东的马政是从永乐朝开始的。按照朝廷的颁布的章程,山东各府县民间养马有三种形式:种~马、表马、寄养马。民间养官马,马户不仅要保证马的健壮,而且必须完成战马的孳息之额,否则马户就要如数赔偿。一般的小民小户哪里有这么多的家底?所以,这些马户弄不好就要破家的!”

“也就是说,马政原本是朝廷颁下的强兵之策,到了现在却成了彻头彻尾的害民之政!”

唐宇点了点头,说道:“练总说得没错!咱们山东的马政不但给各地的马户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而且还占用了数量颇多的良田,使得马户较多的府县发生过饥荒!”

“哦?仔细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练总,咱们大明出产良马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在辽东,一在西北各省。这两处都是高寒之地,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养出好马。而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的分散养,必须要在长山大之地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这样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而咱们山东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各地马户为了养好战马,只能在各地良田上进行放牧!曾经有官吏测算过,放养一匹战马所需的耕地,如果全都拿来种田的话,足足可以养活二、三十个人,供养五、六户乡民!如果大规模养马的话,各地庄稼岂能不荒废!”

说到这里,唐宇不由得有些激动,显然也是见过那些被马政拖累,最终导致破家的马户,昔日的凄惨景象让唐宇心中非常难受,对此时的马政之策很是不满。

“而且咱们山东民间养马不仅拖累了各地的马户,而且也困扰了各地官府!”

刘君韬不由愣住了,一时没想明白,便问道:“这是为什么?”

唐宇稍稍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便继续说道:“练总,听我慢慢道来。”

“其一,就是山东马政使得各地官府事务繁重,不堪重负!练总,这马政的事务包括督养、点视、印烙、编马户、交兑、发表等等不一而举。而且每项事务,各地官府必须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有所成。如督养要勤,编审要公平等等。这些事务无疑大大增加了各地官吏的负担,使得各地官府对于马政疲于应付、敷衍了事!”

“其二,马政之策与各地民政严重冲突!国朝在实行马政之初,由太仆寺官管马,各地府州县官管民,似乎各有所职。其实马为民牧,二职难分。太仆寺官责在马,地方官责在民。因民而困马政,为太仆寺官不容;因马而疲民,是地方官所不忍,所以双方难以调和,两方的矛盾不断激增,使得各地马户无所适从、彷徨无依。”

“其三,各地百姓为马所困,必然会发生百姓拒绝养马的情况,甚至就连原本的马户也会作鸟兽散,那朝廷派养马匹的马政就遇到了困难,无法继续维持推行下去。”

听完了唐宇对马政的介绍,刘君韬对于大明的马政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唐宇,你跟我提到了山东马政,是想要从那些马户手里买马吗?那些马户饲养的战马都是替朝廷养的,他们怎么可能卖给咱们?”

唐宇笑着说道:“练总有所不知,现在咱们山东的马政可以说已经是形同虚设一般!各地的马户手里饲养了大批的战马,但是朝廷各衙门之间人浮于事、相互推诿,使得回收战马的事情断断续续,无法久持!所以为了生计,各地的马户便选择了三个出路!”

“哪三条出路?”

“第一个出路,那便是啸聚山林!由于马户常年和战马为伴,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骑术精湛、剽悍非常,于是一些身强力壮的马户便索性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各地百姓都称这些落草为寇的马户为响马!”

“第二个出路则是一些比较老实的马户选的比较多,那就是将家中饲养的战马租出去,或是托运一些货物,或是干脆用这些战马入伙,直接租给那些响马、土匪,自己在家收些散碎银子,以便勉强度日!”

“第三个出路,就是那些家中实在是揭不开锅的马户,直接将家中饲养的战马卖掉,最后家中既无农田、又无牲畜,彻底沦为了赤贫乞丐。”

“看来,这马政之策还真是害人不浅啊!”

此话刚一说出口,刘君韬便猛然反应了过来,说道:“不对!其实朝廷的马政之策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用错了地方!如果是在辽东和西北之地,那边的马户不见得就过得不好!”

唐宇赞叹的说道;“练总真是睿智啊!”

“哈哈!”

刘君韬笑了笑,便说道:“你说了这么多,我猜你的主意一定是招募那些走投无路的马户,让他们带着自家的战马来咱们鱼山集入伙!对吗?”

“正是!”

不过,唐宇随即便有些担忧,说道:“练总,有个事情我必须跟您提前说一下。”

“说!但说无妨!”

“练总,如果咱们鱼山集将招募马户的消息散出去,我敢保证,凭着咱们鱼山集的名声,以及护卫队的待遇,那些破落的马户一定是趋之若鹜!”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不一定是好事啊!练总不要忘了,那些马户之中可是有不少人当过响马的!这些人不但争强斗狠、不服管教,而且不少的响马手上都是挂着人命的!这样的人,咱们鱼山集护卫队能要吗?”

“绝对不能要!”

刘君韬听完之后斩钉截铁的说道:“此事必须谨慎!我鱼山集护卫队虽然急于扩充势力,但也要宁缺毋滥!”

接着,刘君韬继续说道:“此事这样办,唐宇你立即将招募马户的消息发出去,实在不行就跟刘子安一起发出消息。但是,你们在招募马户的时候,一定要加上三个条件!”

“哪三个条件?”

“第一,就是应征的马户不能挂着人命!第二,应征的马户必须同意举家迁到鱼山集落户!第三,应征的马户必须通过护卫队的整训!”

刘君韬最后说道:“不管应征的马户骑术多好,只有符合这三点,我鱼山集才会要!否则的话,免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