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六百六十二章 政党

天策大明 第六百六十二章 政党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化七年十二月,京师。

此时朝中已经通过了修改大明律的议案,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条款写进了大明律之中,开始在大明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眼下已经入冬,京城内外已经是寒风肆虐、大雪纷飞,刘君韬策马走在大街上,身旁围绕着数十名重甲铁骑将士护卫。

来来往往的行人却是丝毫不畏惧严寒,依旧在做着生意、采买年货,一派繁荣的景象。

看到民间如此平稳,刘君韬便放下心来,虽然朝中经过了一番生死动荡,但这场宫门政变并没有影响到民间,仅限于朝中争斗而已,这才是刘君韬想要的效果,那就是斗而不破,即便朝中再怎么争斗,也不会影响大明的正常运转,也不会让民间百姓因此遭受动荡。

在街面上逛了一会儿,刘君韬便率部来到了宫门外,而后刘君韬便进宫面圣。

此时,西厂提督汪直已经等候在此,眼见刘君韬前来,微微叹了一口气。

“阁老来了?”

刘君韬点了点头,与汪直一同向宫内走着,说道:“陛下还好吗?”

“气消了一些,不过一会儿见面之后,肯定会对阁老发脾气的,阁老可要注意一些。”

“嗯,这是自然的。”

接着,刘君韬便问道:“那两封议案如何?陛下可看过?”

汪直说道:“陛下倒是看了,不过看样子不会同意的,就连杂家也对阁老此议很是不解啊。”

刘君韬没有说话,汪直自顾自的说道:“阁老的那两份奏折,一封是准备出兵攻打日本国,这没什么,既然陛下已经默认了眼下的局面,打不打日本国也就无所谓了,昨日就已经批准了这封奏议;但是第二封,阁老提出的准备在大明成立什么政党,这可是万万不可的!”

“哦?为何?”

汪直看了刘君韬一眼,皱着眉头说道:“为何?阁老难道不明白吗?”

正说话间,二人便来到了成化帝的寝宫。

寝宫内,成化帝一脸阴郁的坐在龙椅上,看着刘君韬和汪直,冷声说道:“你们这是商议好了?”

刘君韬没有说话,汪直则是笑着说道:“陛下这是哪里话,杂家可是陛下的贴己人啊。”

说着,汪直便站到了成化帝的身旁,不再说话了。

“哼!”

成化帝又瞪向刘君韬,说道:“阁老今日前来,就是为了建立政党之事吗?此事不必在意,朕,不会同意的!”

刘君韬说道:“陛下,臣也是一片公心,不知陛下为何要否决此议?”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都严禁朝臣结党营私,此番阁老竟然堂而皇之的要建立什么政党,这是什么意思!”

“《论语》曰:"君子群而不党";以党为不良之名词,故世多以党为戒,后汉始有党禁,宋以前之党,所争者官位,所报者私怨,亦无政策可言,皆非政党。宋仁宗时,始有朋党之议;欧阳修著《朋党论》,谓惟君子有朋;盖已明于君子执政,必多集同志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党为讳矣。我华夏之有政党政治,殆自宋神宗时之新旧两党始。其后两党反复互争政权;新旧两党各有政见,皆主于救国,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张各异,遂致各走极端。纵其末流,不免于倾轧报复,不可纯以政争目之;而其党派分立之始,则固纯洁为国,初无私憾及利禄之见杂其间。宋之败亡,便是坏在了党争之上!”

成化帝所说的这些,刘君韬自然是知道的,显然成化帝是将党争与政党执政相混淆了。

刘君韬微微皱眉,说道:“陛下,此政党非彼党!臣提议成立的政党,乃是公党,建立政党是为了约束朝臣。今后,凡是五品以上官吏,必须加入政党之中,并且接受政党规章的约束,违反规章者,便要严加处置。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肃清吏治、选拔人才,还可以杜绝一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无用之人。”

“政党首要在于政!臣所提之政党,便是要专心于朝政,所做之事、所谋之策,皆是利国利民之举,只有这样的政党,配合上眼下我大明的君主立宪制,才能确保大明永盛不衰!”

关于建立政党的好处,刘君韬在奏议中已经写得太多了,成化帝并不是一个愚昧、迂腐的帝王,虽然奏议中的内容有些超前,但成化帝也能够看的明白,只不过是心中执拗而已。

同时,成化帝也担心政党之议,会逐渐演变为宋代的党争之祸,甚至是会让大明朝政彻底失控!

不过,在刘君韬的努力下,成化帝还是松了口,同意在朝中推行政党制度,但是作为交换条件,目前大明政党只能作为约束官吏、选拔人才之用,不能在朝政方针上施加影响。

也就是说,此时大明政党并不具备“党政一把抓”的属性,对于一些政令,加入政党的官吏并没有一票否决权!

对此刘君韬也是当即便是同意,毕竟此时政党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的确是一个超前的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直接来个两党制,或者是全民大会制度,只能慢慢演变。

刘君韬心中也很是好奇,在眼下大明帝国的政体中,让政党制度自行发展,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在建立政党的问题上,刘君韬最终与成化帝达成了妥协,而后便开始向成化帝汇报出兵日本国的事务。

“陛下,此番出征日本国,臣准备调集北洋舰队中的黄海舰队,负责夺取制海权,并封锁日本国沿海各地;同时,征调虎贲军、陷阵军、鹰扬军三部,以及五万新军一同出征。此番开战,臣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断日本国的脊梁,占据日本一部分领土,作为国朝的海外领土,迫使日本国签订城下之盟,作为国朝倾销货物、进口原料之地,并且对国朝行事臣子之责!”

对于出兵之事,成化帝听得很是认真,毕竟这是军国大事。

而且刘君韬所说的内容,成化帝也很是赞同,与其彻底吞并日本国,花费大量的兵力、物力去消化一个国度,甚至还可能向之前的越南一般,空费国力最终还要放弃,不如就将日本国作为大明的一个泄洪口,不断为大明输送钱财、消化内部矛盾。

“嗯!很好!”

成化帝说道:“此事,就由阁老全权办理吧。”

从宫内出来之后,刘君韬便马不停蹄的返回了内阁总理衙门,将已经准备好的《大明政党筹建议案》下发出去,并且责令吏部副尚书蓝思齐全权负责此事。

刘君韬还特意叮嘱蓝思齐,在大明军队之中重点推行政党制度,并且要以军中的武棹社为蓝版进行筹建,让大明军队彻底掌控在国家手中,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的可能性!

其次,刘君韬还规定:大明各地总督、巡抚、总兵官必须无条件参加朝廷吏部组织的培训,只有通过了测评才能毕业。总督、总兵官还要经过武棹社的培训,以坚定其报国之心和意志力。

对于无法通过测评的各地总督、巡抚、总兵官,刘君韬规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还无法通过,便要进行裁撤、调换。

蓝思齐当即领命,兴匆匆的召集手下去准备推行了。

没过多久,朝廷便颁布了成立政党的命令,大明各地的文官武将顿时为之一震。

之前大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满朝文武还能认同一些,毕竟大明实行内阁制度已经这么多年,基本上算是有所传承的,大明上下官吏的心中还能接受一些。

但是面对成立政党的命令,大明上下的文官武将都是想不明白,也看不明白。

不过面对朝廷下了大力气推行的政党制度,各地官吏也只能尽力配合,一时之间培训班在大明各地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大明各地的文官武将无一例外的轮番进去进修。

与此同时,刘君韬下令调集北洋舰队下辖的黄海舰队先一步出击日本国,先行缴清日本国的海上力量。

“要让日本人片帆不得下海!”

这便是刘君韬给兵部海军司下达的死命令。

而调集的虎贲军、陷阵军、鹰扬军三部,以及五万新军也已经集结完毕,此时全部开赴到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沿海驻扎,只待海军完成了既定目标之后,陆军便开始渡海进攻日本国本土。

为了尽快完成陆军的转运和投放,刘君韬下令调集了三千多艘海船备用,这些海船已经聚集在登州府一带,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而财政部更是已经备足了钱粮,足够海陆大军奋战两年所需,现在大明可是国富兵强,根本不必为钱粮发愁。

大明帝国即将出兵的消息也传到了日本国,顿时让日本举国惊骇,从上到下一片恐慌之色。

面对大明帝国强大的威势,日本各番只能硬着头皮调集兵马准备迎战,将全国所有海船集中在鹿儿岛附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