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航海时代

天策大明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航海时代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巴达维亚城的血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下午时分,整个巴达维亚城都化身地狱,城池内外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城内的荷兰人几乎全部被杀,考文斯从荷兰本土带来的一千精锐火枪手、五千火枪手、两千龙骑兵纵然战力强悍,但也不是数万杀红眼的土人大军的对手。

此战,近万荷兰大军全军覆没,考文斯连同城内的荷兰将领、贵族、传教士,以及一千多名妇孺全部被杀,张骁军和严虎还想要抓一些俘虏送回国内献俘,但当二人率部进城之后,视力所及只有尸体而已。

而城内的四万多土人大军也是伤亡巨大,两万三千多人被杀,剩下的土人士兵也是精疲力竭,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就束手就擒,被依附天策军的六万土人大军团团包围,等候张骁军和严虎的发落。

张骁军和严虎率部在巴达维亚城内巡视一番之后,眼见此处经过大战已经残破不堪,而且杀戮太重,已经不适合当做大明在吕宋岛的首府驻地了。

回到明军大营之后,二人一面率部看管俘虏、稳定吕宋岛的局势,一面向国内报捷,并且向刘君韬请示下一步的命令。

成化六年五月,刘君韬终于接到了前方送来的捷报,得知盘踞在巴达维亚城的荷兰势力被连根拔起,刘君韬喜出望外,当即向成化帝报捷。

同时,刘君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命令张骁军和严虎率军在巴达维亚城周边修建一座城池,就命名为南华城,作为大明帝国在吕宋岛的大本营和首府。

对于张骁军、严虎在捷报中询问的,如何处置数万土人俘虏、六万土人大军的问题,刘君韬直接回复道:“数万土人俘虏助纣为虐,即便有阵前倒戈之举,也是迫于无奈,并无归降华夏之心,尽快予以处决!”

对于六万土人大军,刘君韬则是恩威并施,回复道:“六万土人大军即刻进行整编,朝廷会陆续向吕宋岛进行移民实边,并且调集驻军防守,这六万大军便作为仆从军使用。要对其进行严苛操练,不服从命令者,格杀勿论!”

刘君韬并不是圣母,对于落后的民族而言,大明根本没有必要滥发慈悲,没有像荷兰人那样随意屠杀、虐待吕宋岛的土人,就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张骁军和严虎在接到刘君韬的命令之后,立即开始执行命令,先是将巴达维亚城一把火全部烧毁,同时就在熊熊大火旁边,将剩下的将近两万多土人俘虏全部斩杀,当然动手行刑的都是那些依附大明的土人士兵,这权当是纳投名状了。

而后,张骁军和严虎便驱使那六万大军以及十余万土人部落族众,在原巴达维亚城以东十余里的平原上修筑新城,这里距离海港很近,只有数里而已,而且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非常适合筑城,这里将会是吕宋岛的首府:南华城所在地!

至于天策军各部何时回国,暂时刘君韬并没有下达命令,而是需要等到朝廷从国内调集驻军过来之后再行考虑。

与此同时,正当张骁军和严虎在吕宋岛忙碌开的时候,刘君韬也急匆匆的返回了京师。

此时吕宋岛大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京城之中也是喜气洋洋。

成化帝满面春风的在乾清宫接见了刘君韬,君臣相谈甚欢。

自从刘君韬率军此处征战之后,成化帝一朝的武功极为兴盛,甚至直逼开国之初,这让成化帝大为高兴。

不过朝中也对刘君韬掌控军政大权有一些担心,成化帝虽然十分信任刘君韬,但听多了心中难免会有一些芥蒂。

可是此时,听到吕宋岛大捷的消息,面对十分恭谨的刘君韬,成化帝心中的芥蒂顿时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刘君韬的宠信而已。

此番,刘君韬进宫面圣,一方面是详细向成化帝禀报吕宋大战的经过,另一方面,刘君韬是准备向成化帝递交自己和内阁、各部商议出来的结社法案。

所谓结社,便是准许民间百姓自行组建商社,也就是后世的公司,这一点刘君韬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在山东、山西实践过了,不但可以藏富于民,让百姓获得海量的财富,稳定地方的秩序,而且还可以让朝廷收取大量的商税等各种税收,可谓是朝廷和百姓双赢的事情!

此番的这个结社法案,便是在之前山东、山西鼓励行商的基础上,对之前的规定加以细化、规范的,并且准备在整个大明进行推广。

刘君韬在禀报完吕宋战事的经过之后,便说起了结社法案的事情,简要汇报了一些具体内容,便解释道:“陛下,此法案一旦推行,民间百姓便可以自行结社通商,在朝廷的监管下汇通南北、行商天下,民间百姓甚至可以与各国商贾通商,不过就要向朝廷缴纳一定的关税,具体细则朝廷已经厘定出来。”

“陛下,参照此前山东、山西的试行结果,此结社法案如果在全国推行,财政部的收入将会增长三成,到时候商税和关税,将会取代人头税等传统税种,成为我大明第一、第二大税源!”

成化帝听着刘君韬的讲解,不住地点头赞同,并且自己此前也对山东和山西鼓励经商的方略有所研究,明白刘君韬所言非虚。

不过,成化帝还是有些担心,一旦这些商人失去了往日的严格管制,会不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刘君韬解释道:“陛下,朝廷虽然是鼓励通商,但绝不是让商贾失去约束,所有商人都要在大明律的框架下,被结社法案、工商法案等商事法案严格约束,绝不会让这些商人做大的!”

“嗯!”

成化帝说道:“如此,朕就批准这个法案。不过,法案实行之后,不但要鼓励各省之间的商人进行结社、通商,还要让我大明的商人走出去,多赚一些别国的财富,这才是最好的!”

刘君韬闻言暗暗吃惊,谁说华夏的君王没有商业头脑?只是实事不允许罢了!现在成化帝的主张,不就是后世西方的重商主义的原型吗?

“陛下放心,此法案一旦推行,臣料定,大江南北的造船业肯定会迎来又一个高峰!出海行商的商社也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成立的!”

“如此,最好!”

十日之后,朝廷正式颁布结社法案,一时间朝野为之震动。而民间对此的反应更是激烈,一时间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拥挤在各府县衙门口的百姓,这些百姓纷纷举着各家银行开具的“财产证明”,以及合股证书、结社合同等文书,准备在官府登记结社的。

与此同时,北直隶、山东、福建、广东、广西、辽东等沿海地带,凡是能够建造海船的造船厂都是订单量大增,短短一、两个月的订单量,便已经超过之前数年之和了!

一时间大明帝国的造船业极度繁盛了起来,各种已经在朝廷登记备案的新技术、新工艺被迫不及待的用在了这些新建造的海船上,极大的推动了大明造船技术的发展。

截止到成化六年七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财政部光是登记商社收取的手续费就已经达到十几万两银子,要知道成立一家商社所收取的手续费,只需要注册资金的万分之一而已,由此可见民间结社规模之大!

而且,各地汇集上来的数据显示,两个月内,大明各地新成立的商社数量不下十八万家,而且增速还在加快之中。在大明各地造船厂订购的海船数量,已经达到三千多艘,而且依旧在增加之中!

成化帝和刘君韬都没有预料到,大明民间竟然有如此巨大的财力,大明的百姓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

刘君韬如今已经极度兴奋,不过面对几乎是井喷规模的民间经商力量,刘君韬也有些手忙脚乱,开始为民间商贾力量铺路。

首先,刘君韬下令在吕宋岛修建大兴的中转港口,作为大明海商出海的中转地。驻守在吕宋岛的大明西洋舰队全程为海商提供护航服务,并且可以为海商供应淡水、食物和药品。

其次,刘君韬还命令在大明各省之间的交通要道修建中转站,专门为在国内行商的商贾提供方便,全面鼓励商业和工业的发展。

自此以后,大明的工商业开始了一个持续井喷状态的大发展,大明的商人开始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大明的工业家也开始了原始技术和生产资料的积累,迅速为依旧昂扬强盛的大明注上了一剂强心剂!

与此同时,大明西洋舰队通过不断的护航,也逐渐掌握了后世印度洋、太平洋等处航道的水纹情况,海军将士的技艺也在飞速增长。

刘君韬也及时下令让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加入到护航队伍中,最大程度的锻炼大明海军的能力和战力。

此时,大明帝国终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大航海时代,华夏也如同一条如日中天的巨龙,开始在东方升腾起来,光耀万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