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明新军

天策大明 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明新军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化五年七月。

经过数月的变法改革,大明各地可谓是气象一新,各式各样的工坊、实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建起来,短短数月的时间,工部登记在册的新式发明就多达八万多项,其中已经有三万多项新发明、新技术在大明各地开始推广使用。

就在三个月前,在刘君韬的主持下,大明正式将玉山票号改组为大明中央银行,专门发行银票,供大明民间银行兑换白银,为将来大明全面推行纸币做准备。

而大明各地的新式学校也全面开工,民间的士绅、富商纷纷捐钱捐物,为的就是得到朝廷颁发的免税腰牌,可以凭借所捐财物的多少,按照比例减免一定的工商税,还可以获得当地官府的嘉奖,一时间从者云集。

相比于民间的兴旺发展,朝廷方面也是受益匪浅,光是这几个月的税赋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往年大明朝廷一整年的收入,如果按照刘君韬规划的前景,将来变法完成之后,大明的国库收入将会比往年增长四到五倍!

对此,成化帝自然是喜上眉梢。而朝中大臣近来也是高兴不已,对刘君韬和变法的反对态度也消融了大半,这是因为在刘君韬的主持下,仿效大宋的高薪政策,为朝廷文武官吏增加了养廉薪,按照官吏的级别不同,最低的从九品每人每月有五钱银子,最高的正一品大员每人每月有三十两银子。

虽然看起来并不是很多,但相比于大明之前的官吏供奉,这些银子已经很多了,甚至对一些级别的官吏而言,这些养廉薪已经比得上之前一整年的收入了!

而且,刘君韬后续还准备给回乡养老的官吏发放养老银,还有其他各种补助银子,着实让满朝文武兴奋了一把。

其实这也是刘君韬的一个策略,那就是最大程度的笼络各方势力,让支持变法的既得利益集团日益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变法最终成功,才能杜绝人亡政息的发生。

此时,刘君韬眼见变法已经初见成效,而且朝野上下反对的声音几乎绝迹,成化帝更是对变法信心大增,甚至比刘君韬还要上心一些,几乎天天召见刘君韬商议变法条例,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刘君韬便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计划,那就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筹建大明新军!

如今大明国库充盈、地方安定,各种新式技术,特别是新式火器的研发成功,让刘君韬意识到编练新军、全面整顿大明军备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刘君韬向成化帝递交了《奏编练皇明新军事议疏》,拉开了明军全面蜕变的序幕。

在这份奏疏中,刘君韬结合自己多年的征战经验,提出火器乃是华夏制霸寰宇的利器,将来的战争也终将会是火器横行的战场,只有全面掌控火器、装备强大火器的军队,才能捍卫华夏、才能拱卫大明。

刘君韬提出,要陆续将整个大明两百多万大军进行整编,全面裁撤地方上的卫所兵马,大明所有兵马全部整编为营兵,成为职业军人。刘君韬准备将大明的两百多万大军进行精炼,裁撤其中的老弱之兵,将大明帝国的常备兵力保持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实行精兵路线。

同时,刘君韬准备将全国的兵力一分为二:

驻守各地城池的兵马为戍守军,以三千人为一营,其中两千人装备火器,一千人装备长枪大戟,不配属骑兵,只装备一定数量的小型火炮。

这些兵马将分散驻守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各处城池,负责大明内部的守卫。

而驻守大明边关和各地关隘的兵马为国防军,全部仿效天策军建制,以禁卫为名,后缀数字番号,例如禁卫第一军、禁卫第二军等等。野战军全部装备各种新式火器,配属成建制的铁骑大军以及大口径重型火炮,从操练到军纪等各方面,全部效仿天策军。

刘君韬准备建立三十支大明国防军,军队番号从禁卫第一军到禁卫第三十军,这些军队之中,瀚海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各驻守五支,京师驻守三支国防军,南京驻守两支国防军,剩下的十支国防军分别驻守大明各地要隘。

与此同时,刘君韬还准备将大明各地的水师全部整编为大明海军,仿效东平岛海军编制进行重组,并且结合南京水师和东平岛海军的战舰样式,全面进行换装和从新操练。

至于天策军各部,刘君韬准备上奏成化帝,将天策军各部全部调集到京师驻防,相当于大汉帝国的北军,遇有战事为大明征战四方!

成化帝对于刘君韬的军事改革非常赞同,仅过了两天就批准了刘君韬的《奏编练皇明新军事议疏》,下旨命令兵部全面推行。

成化五年注定是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一年!

这一年,大明两百多万兵马开始了全面的整顿,配合此时大明各地已经陆续修建起来的训练营,大明各地的卫所兵、营兵开始轮番整训,一些老弱之兵被遣散回家,剩下的精兵强将全部按照战力高低被整编为戍守军和国防军,并且开始开赴各地省城训练营进行第二轮的整训。

到了第二轮整训,这些兵马将会按照天策军的标准进行征训,体能、搏杀战技、战阵、生存能力、意志力、火器的使用等等各种技能,将会全面开始操练。

于此同时,大明各地兴建起来的兵仗局也开始全力开工,源源不断的为此番大明新军的筹建准备兵器装备。

在通往各地军营、训练营的官道上,不断有运送火器、铠甲、兵备的车队经过,大明各地的百姓眼见如此都是民心大振,为大明日益强大而欢欣鼓舞。

而在沿海各地,大明民间和官办的造船厂也正在日以继夜的开工,兵部新成立了陆军司和海军司,其中陆军司自然不必多说,已经给大明各地的兵仗局送去了海量的订单,而海军司更是豪横,刘君韬为海军司准备了三千万两银子的资金,海军司直接将这三千万两银子洒向了各地的造船厂,顿时让大明的造船业的产量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在刘君韬呈给成化帝的奏折中提到:“一年之后,大明海军将迎来大发展,各式海军战舰将如同下饺子一般建成下水,我大明将会战舰成行,南洋四海将成为皇明内湖!”

而随着海军司的成立,以及海量造船订单的下达,大明各地的水手,甚至是渔夫、从良的海盗都冒了出来,纷纷接收了大明海军的招安,进入到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建立的碧波堂,开始了正规海战的学习。

这些人学成之后,将会成为大明海军的新生力量,为大明扬威于四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随着大明新式陆军和海军的全力建设,也出现了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

首先就是制造火药的硝石、硫磺开始出现不足,接着就是建造战舰的合适木材开始出现不足。

对于这两个问题,刘君韬也早有预料,并且已经开始着手提前解决了。

首先,刘君韬已经授意财政部联系日本国,要求日本国加大硫磺的出口,并且联系荷兰人,要求荷兰人加大硝石的出口。

同时,刘君韬还命令工部在全国各地建立硝石工厂,全面推广土法制硝,以便解决硝石和硫磺的缺口。

其次,刘君韬下令财政部知会日本国大力出口原木,并且命令辽东女真[豆豆 ]各部进贡适合建造战舰的原木。

三个月之后,刘君韬的这些举措都初见成效,虽然暂时还不足以解决硝石、硫磺、原木的缺口,但物资缺口已经开始逐步减小,在可以预料的不就的将来,这些举措都可以完全解决。

不过,已经习惯于居安思危的刘君韬并不满足于此,毕竟日本国是个什么货色,荷兰人是什么尿性,刘君韬心知肚明,如今大明如日中天,他们可以在大明通过和平贸易获得利益,完全可以十分顺从与配合,可一旦大明有变,或者日本、荷兰对大明的态度有所转变,二者绝对会第一时间切断对大明输送战略物资!

俗话说的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于是刘君韬便将目光放到了硝石矿和木材资源丰富的安南国!至于硫磺矿,刘君韬决定在未来将硫磺矿的战略资源目的地放在日本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必须要等此番变法、新军建设完全成功之后,当大明内部的矛盾和事项全部解决之后,才能着手处理。

不过刘君韬相信,按照大明如今的发展速度,这一天不会太过遥远了!

没过多久,刘君韬突然接到荷兰人送来的终止贸易的通知!

这份通知是荷兰人通过大明外交部递交的,外交部是刘君韬后来腾出手,在鸿胪寺的基础架构上筹建的,专门处理别国事宜,兼顾处理大明边疆各族事务。

在这份文件中,荷兰人认为大明对外贸易政策非常苛刻,要求与大明修改之前签订的条约,在重新签订之前,荷兰人决定终止与大明的一切贸易,并且停止向大明出口硝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