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六百三十三章 血色昌都剌

天策大明 第六百三十三章 血色昌都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鹰扬军、越骑军、长水军以及仆从军出发之后,刘君韬便率领明军主力向西北方向挺进,大军直扑昌都剌城!

此时亦力把里部的十万大军从西面杀来,朵豁刺惕部的二十万铁骑从南面杀来,刘君韬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必须在两路鞑虏援军赶到之前攻陷昌都剌,彻底灭亡吐鲁番部,否则此战就会演变成一场大明与三部鞑虏之间的四方大混战,就算是明军取胜了,也会损失惨重!

更为重要的是,明军中剩余的十五万俘虏军刚刚投降过来,一旦看到战事胶着,必定会认为明军已经陷入颓势,到时候极有可能会反戈一击。只要那些俘虏军临阵倒戈,数万仆从军铁骑也会紧随其后!

刘君韬非常清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此时不论是俘虏军还是仆从军,之所以能够跟着明军冲锋陷阵,完全是因为明军太过强悍,这些胡人崇拜强者、畏惧明军的战力。而一旦明军作战失利,这些胡人立即就会反咬一口!

于是,刘君韬率领四十多万明军主力向西北方向一路攻击前进,只用了三天不到的时间就抵达了昌都剌城下。刘君韬随即指挥明军各部将昌都剌城团团包围,命令俘虏军打头阵,准备立即展开攻城大战。

昌都剌在西汉时属于山北六国的劫国,从晋到隋分别是高车、柔然突厥的游牧地,唐朝属庭州管辖,此时已经被吐鲁番部修筑为一座堡垒。

不过,昌都剌城说是一座堡垒,但与大明修筑的各处堡垒、关隘还是相差甚远。昌都剌城周长不足十里,只有一道城墙,城外挖有壕沟,设有拒马等器械,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余的城防设施,就连敌台和箭塔都没有多少。

如果比较之前明军攻打下的火州城,这昌都剌完全就上不了台面。

不过刘君韬也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毕竟昌都剌已经是吐鲁番部最后的希望,此城一旦失守,等着吐鲁番部的下场便是灭族!

所以刘君韬相信,即便是昌都剌城并不算坚城,这场攻城大战也必定是一场硬仗!

此番,刘君韬调集十五万俘虏军打头阵,依旧如同攻打火州城一般,将十五万大军分成四队,每队三万人马,同时进攻昌都剌城的四面,剩下的三万大军则是作为后备兵力使用。

同时刘君韬调集折冲军、虎贲军分兵在昌都剌城的四面结阵待命,准备督战、压阵,刘君韬自己率领龙骧军将士在昌都剌城东南三里处建立防线。

正午时分,随着明军阵中一阵激烈的战鼓声响起,攻城大战随即拉开了序幕!

茫茫大漠上,昌都剌城周边人潮攒动,十二万俘虏军蜂拥而上,密密麻麻的杀向了昌都剌城。

后方,虎贲军和折冲军配属的火炮也开始发威,不断朝着昌都剌城的城头轰击,一时间轰鸣四起、尘烟喧嚣,昌都剌城头上不断被炮子轰得碎石四溅,守卫在城头的吐鲁番士兵开始军心浮动,射向城外的箭雨也随之减弱了不少。

“登城!”

待到十二万俘虏军破坏了城外的防御设施,并且集中数万弓箭手与吐鲁番守军对射一阵之后,刘君韬下达了蚁附攻城的命令。

随即十多万俘虏军扛着上千架云梯一拥而上,密密麻麻的云梯不断靠在城头上,云梯上的钢制弯钩顿时紧紧勾住了城头,任凭那些吐鲁番士兵如何劈砍、推撞也无法掀翻云梯。

没过一会儿,十多万俘虏军便顺着上千架云梯爬上了城头,激烈的攻防战开始了!

此时的吐鲁番兵马已经是穷途末路,城内又没有如同明军一般的守城利器,只能与疯狂攻城的俘虏军对拼。

空中箭雨撕裂空气的刺耳叫声几乎掩盖了城下狂奔而来的俘虏军的叫喊声,长箭象雨点一般落下,射在一切可接触面上,发出了无数种声音。惨叫声,惊呼声,随着连续不断倒下的身影,响彻了战场各处。

就在俘虏军主力蚁附攻城的时候,刘君韬也命令准备好的撞城车出动,一起推车的俘虏军士兵们在盾牌兵地掩护下,冒着满天往来呼啸的长箭,奋力前进。撞城车在近百名士兵地推动下,高速飞驰,随着惯性力越来越大,它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声势惊人。

就在这时,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块突然从城墙上飞了出来,间或还有巨大的擂木从天而降。攻城的俘虏军士兵一时间遭到了猛烈地打击,死伤惨重。

但昌都剌城的防御漏洞非常多,而且城内只有四万多人防守的防守兵力,此时已经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顾及。时间不长,俘虏军士兵已经从多处成功翻越城墙。他们气势汹汹,杀向了吐鲁番士兵,城头上惨烈的肉搏战再次展开。

而在城门处,俘虏军的盾牌兵高举着大盾,把己方士兵遮挡得严严实实。城门楼上的吐鲁番士兵本来就不多,射出去的长箭稀稀拉拉,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

俘虏军士兵在攻打昌都剌城的这段时间里只攻击了城门两次,这极大的麻痹了防守力量不足的吐鲁番军。他们侥幸地认为敌人不会再取难舍易,损耗大量兵力攻打城门了。所以他们一再从这里抽取力量补充其他的地方。

此时随着撞城车越来越快,推车的士兵们已经在飞奔了。保护他们的盾牌兵已经跟不上节奏,防守空隙越来越大。

距离城门大约五十步时,这些俘虏军士兵终于爆发了。 “兄弟们,冲啊……”上百名俘虏军士兵突然高声大吼起来。

这些俘虏军士兵们的野性早已经被气势庞大的撞城车激发了,他们在叫喊声中,纷纷拨开挡在自己周围的盾牌兵,再也不管在空中乱飞的长箭,发一声喊,用尽全身力气,推着巨大的撞城车,义无反顾的冲向了紧闭的两扇城门。

中箭倒下的士兵,不是被飞旋的车轮碾成两半,就是被飞奔的同伴活活踩死。大家的情绪随着狂啸的撞城大车疯狂了。他们吼叫着,奔跑着,眼里除了城门,什么也看不到了。

盾牌兵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们固执地高举着长盾,飞一般得紧紧跟在后面。

城门楼上的吐鲁番士兵愤怒地射出一支接一支的长箭。他们知道自己无力阻挡敌人地撞击,但是他们知道自己要坚守,决不能后退一步,这一战已经是吐鲁番部的最后一战了!

门楼上的号角声不断传来,城外明军阵中低沉而急促的战鼓声突然压倒了敌人的牛角号声,在战场上方突然响起。

“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从城门洞内传出。

战场上的士兵们感到大地在抖动,城墙在震颤,仿佛整个昌都剌城都在响声中摇晃。

激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此时一抹夕阳慢慢沉下了地平线。黑夜的大幕缓缓被拉起。

昌都剌城外,突然亮起了几十个巨大的火堆。火光照亮了夜色中的昌都剌城,把血淋淋的战场凸现得无比得恐怖和凄惨。

刘君韬已经下令,将剩下的三万俘虏军全部投入战场,并且下令进行夜战,持续不断的打击城内的吐鲁番兵马。

昌都剌城墙上,穿着各式衣服的吐鲁番族众和身穿甲胄的士兵们混杂在一起,在各个防御点上奋战,喊杀声,吼叫声,兵器的相撞声,鼓声,牛角号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响彻了夜空。

此时的激战已经失去章法,大家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拼得就是谁更狠。没有人再去躲闪,不论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大家都抱着必死之心,抱着与敌同归于尽的念头,就象一群失去理智的疯子,互相撕扯着,啃咬着。

南门外,俘虏军的撞城车已经被毁坏了七八部,不是撞散了车架,就是被吐鲁番军士兵射下的火箭引燃了。现在一名千总正在疯狂的叫喊着,安排士兵们再准备一部撞城车。 一百个士兵在其带领下,开始推车,加速,奔跑。这是他们第十一次撞击昌都剌城的南城门了。

撞城车很快就达到了极限速度,它在一百个大汉的簇拥下,挟带着雷霆万钧的无敌气势,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城楼在抖动,大地在震颤。

门楼内的浓烟突然被一阵狂风吹开,四散飘去,门楼内熊熊燃烧的大火,飞腾的火焰在狂风中剧烈的摇曳飞舞。

“轰!”

随着一声巨响,这个千总和他的士兵们突然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望着城门,昌都剌的南城门奇迹般地被撞开了一个洞,一个巨大的洞。

千总和士兵们瞠目结舌,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接着他们发出了一声巨大的欢呼,飞跑起来,一路狂吼着,再也不管城楼上射下的箭,丢下的石头。他们冒着炙热的高温,踩在尚在燃烧的木头上,冲过烈焰,钻进了被撞通的城门缺口。

城门破了,昌都剌城在无意之间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一个致命的缺口。

在城门后边,吐鲁番军用土袋码了两道一人高的障碍墙。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一旦城破,可以阻碍敌人骑兵部队的冲锋,迟滞一下敌人的进攻速度。城墙下的主街道上,堆满了武器,石头等各种各样的守城工具。

此时如同潮水一般的俘虏军冲了进来,还在街上忙碌的吐鲁番士兵、部众顿时发出了一阵惊呼,就好像是见到恶鬼一般,顿时一哄而散。

刘君韬听闻南城门被攻破的消息后,当即下令,俘虏军在一个时辰内彻底拿下城池,便可以一夜不封刀!

这道命令成为压垮吐鲁番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夜,整个昌都剌城化作了一处人间地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