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八十三章 瀚海都护府

天策大明 第五百八十三章 瀚海都护府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策军将士在数万仆从军的引领下,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大漠东面一直突进到了西面,让草原大漠上各部胡人都是肝胆俱裂。

而且,刘君韬此番也开始抛弃粮草辎重,像胡人一样,开始以战养战,打到哪里就吃到哪里,用那些被击败的胡人部落的物资来补充大军的给养,更是让明军如虎添翼。

虽然几经血战,但是仆从军的兵力却不降反升,从最初的四、五万人马,膨胀到了八万之众。

一方面是 刘君韬不断将各部被击败的胡人部落整合过来,将这些部落的男丁补充进仆从军之中,将这些胡人的家小一律送往大同镇城看押。

如此一来,刘君韬麾下的仆从军虽然连番血战、伤亡巨大,但是兵力却不断增加,当然这都是以各部胡人巨大的死伤和锐减的人口来实现的!

而且,各部之中实力弱小的那些部落,在刘君韬率军抵达之后,基本上都是立即投降,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这也让天策军的推进速度和战果不断扩大。

天顺七年九月。

此时的大漠草原秋风正盛,刘君韬率军北上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期间兵部已经询问了数次,大军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战事,此番天策军再立大功,也好提前做好叙功的准备。

可是刘君韬心中明白,这一定是十几万大军北上征战将近一年,国库开始承受不住了,但是兵部担心会干扰大军的军心士气,所以才会问得这么委婉。

刘君韬也是心急如焚,想要尽快结束战事。

一者是因为大军连番征战将近一年,各部将士的确已经疲惫不堪,朝廷国库也是开始难以为继,再者刘君韬也开始担心乜克力部首领癿加思兰!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鞑靼部连战连败,作为鞑靼部的盟友,拥兵三十万的癿加思兰竟然没有一点动作,根本没有率部策应、支援鞑靼部的打算,这不能不让刘君韬感到疑惑,要知道原本刘君韬已经做好了两线作战的准备,为的就是防备癿加思兰突然发难。

可是现在癿加思兰并没有参战,那就只有一种解释:癿加思兰认为鞑靼部已经救无可救,注定要败亡了,所以与其损兵折将前来支援,不如自己趁着这段时间发展势力!

刘君韬明白,自己在大漠拖得越久,癿加思兰的势力就会越膨胀,所以不管是朝廷的意思,还是基于现实的考虑,都要尽快结束北疆之战了。

于是,刘君韬下令天策军以及八万多仆从军停下进攻的步伐,二十多万大军驻扎在唐麓岭以北、乌斯河以南的原野上,向大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发去命令:限期十五日之内,所有部落的首领都要前来觐见大明的宁北伯。如果那个部落不来觐见,那就视为与大明为敌。

这个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草原,各部胡人都是闻风而动,各部的首领或是首领的长子纷纷赶到天策军大营觐见,没有一个不落胆敢不来,毕竟连强大的鞑靼部、瓦剌部都先后被大明灭掉,之前各部的联军也是全军覆没,其余的各部族谁还敢与大明为敌!

随着草原各部不是被天策军扫灭,便是主动向天策军投降,此时的草原大漠可以说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了,鞑靼部的残余势力也基本上被天策军扫清。

于是刘君韬一面继续驻军停留在唐麓岭以北、乌斯河以南的原野上,一面派兵将报捷奏折上奏朝廷,同时刘君韬还在奏折中建议朝廷重建瀚海都护府,瀚海都护府的范围便是原先鞑靼部占据的广袤草原。

同时,为了达到永久占据这片广袤疆土的目的,刘君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次上书朝廷,建议将将八万多仆从军整编成瀚海都护府驻。

这些仆从军在作战的过程中,可以说每一个士兵的双手都沾满了胡人的鲜血,而且他们的亲人也在大同镇城当人质,所以在忠诚上还是有保证的。

即便是这八万多仆从军有朝一日真的叛乱了,那也不足为惧,这些仆从军的士兵全都被砍去了右手大拇指,右手的抓握能力大打折扣,相应的战力也损失很大,成不了大事。

当然,刘君韬在第二份奏折之中,还建议朝廷即刻从九边各军镇抽调铁骑、精锐,组建瀚海都护府驻军,尽快北上,就驻扎在正在兴建的瀚海城,将瀚海城作为瀚海都护府的首府。

毕竟偌大的疆土,光有仆从军驻扎、没有大明正规军驻防是不行的!

其余的方面,刘君韬还建议朝廷尽快从山西、陕西、北直隶、宣府镇等地移民实边,迁移至少三十万百姓北上大漠,并且在大漠中各处要点兴建城池、堡垒,任由这些百姓就地开垦耕地,所得之地免去三年赋税。

此时的大漠远不是后世明末时期的荒芜,水草还是很丰足的,如果改造成农田的话,一定可以收获一定的粮食,更为重要的是,大漠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北上而来的百姓只要在朝廷的帮助下解决了居住、安全等问题,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开垦出极大的土地,一跃成为地主!

当然,刘君韬也只是提出了这些设想和建议,具体的条例还需要朝廷来完善、通过。

这两道奏折先后送出去之后,刘君韬也是长出了一口气,鞑靼部这个心腹大患终于彻底解决了,刘君韬也准备将孛来等鞑靼部首领、将领一众人犯押解京城,进行献俘。

可就在这时,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一脸阴郁的走来,说道:“督宪,出事了!”

刘君韬还以为是癿加思兰率部来犯,问道:“是敌军来犯了吗?”

“不是。”

胡德兴沉声说道:“孛来死了!”

“什么!”

刘君韬吃了一惊,自己担心孛来逃走,一直派了士兵昼夜看守,怎么会突然死了?

“到底怎么回事!关押孛来的营帐看守严密,他怎么死的!”

胡德兴说道:“刚才看守来禀报,孛来自己是吞石而死的,谁也没想到孛来竟然会用石头自杀!”

刘君韬也是非常懊恼,胡德兴说得对,谁也想不到孛来会用不起眼的小石头自杀。

“让随军医匠将孛来的尸体保存好,送到京城之前,孛来的尸体决不能有闪失,否则军法从事!”

胡德兴重重的点头,说道:“督宪放心,我亲自去办!”

胡德兴刚刚离开,刘子安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刘君韬见状心中又是一惊,暗叫不好。

只见刘子安低声说道:“督宪!刚刚收到密报,陛下龙体有恙!”

刘君韬闻言不禁心头一紧,问道:“消息可靠吗?”

“是从宫中传来的,据说陛下已经卧床半月有余,太医一直从旁诊断,但始终没有好转。”

刘君韬在中军大帐内来回走着,心头盘算着时间,按照历史进程来讲,天顺帝的确快要“到期”了,之前刘君韬之所以没有在意,都是以为历史的进程已经改变,没想到历史进程的惯性这么大。

现在天顺帝病重,刘君韬也拿不准天顺帝什么时候会突然驾崩,特别是在现在瀚海都护府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更加让人忧心。

刘子安在旁边也是非常焦急,一旦天顺帝突然驾崩,朝中必将出现混乱,如今大军孤悬大漠,一旦后方出现动荡,那就是灭顶之灾!

“督宪,是不是考虑提前撤军,至少将大军撤回瀚海城一带驻防?”

刘君韬也是纠结不已,现在草原各部刚刚投降,如果自己突然率军后撤,一定会让草原各部心中疑虑。

在这个时候,只要癿加思兰趁机率军北上,便极有可能窃占天策军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广袤疆土!

“再等等!”

刘君韬说道:“现在撤军弊大于利!说句大不敬的话,即便是陛下突然归天,大军后援断绝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生的事情。”

“可是督宪,这是在冒险啊!”

刘君韬眉头紧锁,沉吟了一下,说道;“情报部继续盯住陛下的近况,随时禀报消息。同时命令各军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开拔。”

刘子安知道刘君韬还是想要继续驻守此地,便不再劝谏。

而后,刘君韬便开始抓紧时间处理各种事项,对草原各部首领恩威并施,不断敲打着众人,让各部首领惊惧不已,对大明的畏惧之意更盛。

与此同时,刘君韬任命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开始整编八万多仆从军,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将这些仆从军整编为瀚海都护府驻守军,并且将编制从左路前、中、后营,以及右路前、中、后营,共计六营兵马进行扩编,整编为左、中、右三个军,每军下辖三个骑兵营,共计九个营的兵力。

就在刘君韬这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朝中也是开始了争论,朝臣争论的焦点,便是如何封赏宁北伯刘君韬,毕竟歼灭敌国、开疆拓土这样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朝廷有了一种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