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五十章 龙虎将军

天策大明 第五百五十章 龙虎将军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鞑靼部乌珂克图汗孛来正在草原上大肆整顿实力的时候,天顺帝也在朝中忙碌不已。

首先,天顺帝开始着手对山西总督刘君韬等将领的封赏事宜,此时的天顺帝还想着让刘君韬派兵北上烧荒呢,可是首先就要先处理完封赏的事情,否则便会冷落了天策军将士的报国之心。

更为重要的事,现在已经是开春时节,时间不等人,如果再拖延下去,今年的烧荒就要等到秋天了,到时候鞑靼部战马肥壮、实力大涨,就又是一场恶战了。

于是在朝会上,天顺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山西总督刘君韬此番率军抵御鞑靼部南下入侵的战事予以肯定,直接定下了基调,此番大战是一场大胜仗,山西一省自总督刘君韬以下,都是有功将士,朝廷必须尽快予以封赏!

原先在朝中还有一些声音,认为此番大战数万鞑靼部铁骑竟然突进到了雁门关,险些让数万鞑靼部铁骑破关进京,而且此战还导致两万京畿兵马全军覆没,这样的战事,和之前天策军的赫赫战功很不搭调,怎么看也不算是胜仗!

虽然这种声音并不是大多数,但也在朝堂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可是今天,随着天顺帝定下基调,朝中的争论声音瞬间消失不见了,原先那些对山西总督刘君韬和天策军的议论之声也没有人再提起,朝中大臣在天顺帝的督促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在兵部和吏部的联合主持下,朝廷很快就拿出了一份封赏山西有功将士的议案。

天顺帝当堂就审阅了起来,没过多久便怒气冲天。

在这份议案之中,提议封山西总督刘君韬为从二品护军武勋,散阶为镇国将军,刘君韬以下各将皆有封赏,驻守山西的天策军将士多有钱财封赏。

此时刘君韬是山西总督,是山西一省的最高武官,品阶是正二品,而且还是天顺帝自己封的宁北伯,本就是尊贵不已。

可是朝廷商议来、商议去,竟然将刘君韬的武勋和散阶封赏为从二品,这不是在光明正大的打天顺帝的脸吗?

此时天顺帝脸色阴沉的说道:“山西总督刘君韬率军奋战许久,击溃了十五万鞑靼部铁骑大军,保住了雁门关,这么大的战功,朝廷才封赏一个从二品的武勋、散阶,是不是太过刻薄了!”

满朝文武见状都是低头不语,兵部尚书李贤当即说道:“启禀陛下,此战虽然是大胜,但是激战过程中,宁北伯也有一些无奈之失,所以朝廷才提议将封赏定为从二品,这也是对宁北伯的保护啊!”

天顺帝闻言冷笑,说道:“此等寒了将士报国之心的封赏,竟然还是保护宁北伯了?哼!真是闻所未闻!”

李贤闻言也是有些尴尬,脾气也是上来了,便要和天顺帝争论一下,旁边的户部尚书暗中拽了拽李贤的衣摆,对着李贤微微摇了摇头。

李贤见状,便知道朝中大臣都不会和自己力荐天顺帝的,心中的那股争论之气,也在瞬间泄了下去。

天顺帝眼见众朝臣都不说话了,便大声说道:“此战,山西总督刘君韬和天策军将士有功于国,朕,准备封赏刘君韬为正二品上护军(武勋)、封龙虎将军(散阶)!”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顿时议论了起来,兵部尚书李贤更是直接大声说道:“陛下此意不妥!”

天顺帝皱眉问道:“有何不妥!”

李贤说道:“陛下有意封赏宁北伯为正二品武勋、散阶,这没什么,以宁北伯的战功,也是应当的……”

天顺帝闻言刚要微笑点头,却听李贤继续说道:“可是陛下封赏的这武散阶很有问题!”

“说!有什么问题!”

众朝臣眼见天顺帝已经动怒,都是默不作声,只有兵部尚书李贤依旧大声说着:“陛下!按照朝廷经制,正二品武散阶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才是龙虎将军。陛下此番直接封宁北伯为龙虎将军,不合朝廷经制,臣,议请陛下收回成命!”

天顺帝听着兵部尚书李贤的话,脸上也是怒气纵横着,但还是忍住没有发作出来。

天顺帝知道兵部尚书李贤是个能臣、干臣,更是个忠臣,只是脑筋太过执拗,在很多事情上不懂得变通,自己还真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责罚李贤,以免伤了朝臣的忠心。

于是,天顺帝强压着怒火说道:“山西总督刘君韬此前数战鞑虏,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朝廷因为诸多原因,对其封赏很是刻薄,所以朕有意此番在武散阶上加重一些。虽然还不能抵消之前的事情,但多少也能宽慰一下忠臣良将的报国之心。李尚书,朕的这些心意,能否可行?”

兵部尚书李贤是执拗、不知变通,但绝不是迂腐、固执,更不是傻,所以听到天顺帝这么说,当即便躬身说道:“陛下爱护大臣,这是我等之福,臣,没有意见!”

“这就对了!”

天顺帝心中暗道一声,而后便吩咐下旨,吩咐好一切之后,便退朝了。

当刘君韬收到了天顺帝的封赏圣旨之后,脸上的表情异常丰富。

在圣旨之中,朝廷对天策军和山西有功将士的封赏、对阵亡、负伤将士的抚恤,以及对各级将领的升赏都没有什么问题。

刘君韬已经是山西总督,在官职上已经是升无可升了,连带着天策军各将也是没有升迁官职,刘君韬等人对于这一点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官职对于众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此时天策军随便一个游击将军的实力和权柄,都已经强于其他地方的总兵官,甚至是总督了。

但是当刘君韬听到天顺帝给自己封了一个龙虎将军的武散阶,顿时就是一愣,心中更是非常的别扭,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恶心。

后世万历年间,建奴奴酋努尔哈赤就被封为龙虎将军,自己率部奋战许久,到头来竟然和野猪皮一个武散阶,真是讽刺啊!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刘君韬也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心中感到很是不爽而已。

接下来,刘君韬便开始忙于战后的一些收尾事宜,首先的一项便是公祭此战之中阵亡的将士。

刘君韬在大同镇城以北的白登山中修建了一座公墓,将此战中阵亡的将士全部合葬在其中,然后便率领山西各部将领,以及天策军各部将领、山西总督府各部官吏,以及大同镇城左近的数千百姓,前往白登山公墓进行祭奠。

大同镇城内的代王朱仕壥、大同府知府问询也是急忙派人参加,并且送去了丰厚的祭品。

当天,刘君韬调集了龙骧军一部、长水军一部,共计一万将士列阵公墓之外,在旷野上旌旗招展、铁甲琳琳,蔚为壮观。

参加公祭的数千百姓、上千官吏、士绅全都沸腾了,为大明国威而欢欣鼓舞,为天策军强盛的武力而振奋不已。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在一万天策军将士的引领下,将近两万人都高声唱着天策军的战歌,其实这首歌就是刘君韬将后世戚继光所作的凯歌“抄~袭”过来的。

此时在公墓两万人齐唱,顿时让所有人都感到热血沸腾,整个公墓的气氛都为之一变。

之后,所有人再度高唱起汉高祖所作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短短三句词,在两万人不断高唱之下,竟然气势非常,大汉的雄风迎面扑来,所有人的心中都激荡着浓浓的豪情。

甚至不少的官吏、士绅都是在雄浑的汉歌之中泪流满面,不少的百姓都跪拜在地上,高呼“皇明万岁”!

这天的公祭结束之后,整个大同镇城都传颂着:宁北伯公祭英魂,汉家军捍守华夏的童谣,让刘君韬的威望达到了一个巅峰。

随后,这天的公祭也传遍了整个山西,乃至于整个大明,凡是听闻这个消息的人,无不对此称赞不已。

衍圣公听闻之后,笑着对单先生说道;“宁北伯真是国之栋梁,此乃大明之福啊!”

山东镇总兵官胡德行和副总兵张骁军问询也是激动不已,二人在济南府也举行了祭奠仪式,毕竟山西驻守的天策军将士之中,大多数人的家眷都在山东,二人祭奠了阵亡的将士之后,又是以山东镇的名义,给这些将士的家眷送去了一份抚恤银子。

当这些事情都告一段落之后,刘君韬也是开始着手整顿兵马、囤积粮草了。

此时天顺帝下达的烧荒旨意已经送来一段时间了,但是进一步的作战命令,到了现在还没有结果,刘君韬心中也是焦急不已,只能先一步做好准备事宜。

与此同时,刘君韬也是命令情报部、军部、稽查部调集力量,全力监视鞑靼部的动向,以备不时之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