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复制练兵模式

天策大明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复制练兵模式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顺五年二月,大同镇城。

初春料峭,此时的大同城内,依旧是寒风呼啸,漫天的风雪将整个大同城都包裹了起来,就好像是给大同镇城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披风,很是威武。

城内的大街小巷上,百姓依旧在为了生计忙碌着,各式商贩都在走街串巷,来来往往的百姓络绎不绝,似乎春节的喜悦之情还在延续着,即便是寒风依旧,大同城内也是热闹不已。

这时,一队队整齐的兵马让大街上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同时也都是纷纷闪到了一边,将宽阔的大街让了出来。

只见大同镇城各处城门都已经打开,数万名从山西各地调集过来的兵马,正在源源不断的开进城内,朝着城内已经准备妥当的军营、校场集结着。

这些兵马都是山西总督府下了公文,一同调集北上的,在春节过后,准备在大同镇城内新成立的训练营进行轮训。

与这些山西各地兵马一同进城的,还有一直驻扎在大同镇城之外的龙骧军一部将士。

“咦?这些军爷怎么都进城了?”

“听说是总督大人要将各地的军爷都操练一番,要将这些军爷都练成天策军那样的精锐兵马。”

“切!这怎么可能?”

一个皮衣汉子不相信的说着,似乎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

可是另一个汉子却是说道:“怎么不可能?这可是刘总督在练兵,那还能有差!刘总督是什么人?全大明带兵最厉害的大帅啊!”

皮衣汉子指着正在经过的一部龙骧军将士,昂首说道:“你看看那些天策军将士,看看那精气神、看看那一身的兵甲、那身上的杀气,这样的兵马可都是百战余生、几经锤炼才操练出来的,各地调来的那些军爷都是个什么样子?哪里能和这些天策军将士相比!”

旁边的汉子闻言也是有些迟疑,不过还是说道:“也许刘总督有办法呢?天策军不也是刘总督一手打造出来的吗?”

这时,一个花白胡须的老者沉声说道:“这些军爷能不能练成天策军那样的精锐咱老汉不知道,但是看着眼下的情况,刘总督怕是准备北上进攻鞑虏了!”

周围的百姓闻言都是吃了一惊,现在因为天策军的进驻,山西各地的防务都是严密了很多,连带着鞑靼部南下骚扰的次数也是少了很多,到了近来甚至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让山西各地,特别是北面边地的百姓打心眼里高兴,这可是边地难得的和平时期,大家可以埋头过日子了,这多好啊!

如果身为山西总督的刘君韬整军备战,那就意味着刚刚开始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边地又要打仗了!

那皮衣汉子连忙说道:“这位老人家,何出此言啊?”

周围的百姓也是纷纷询问着,生怕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这还看不出来吗?”

那老者看了众人一眼,自得的解释道:“刘总督大力整顿山西各地的兵马,为的是什么?别跟老夫说是要加强山西各地的防务。咱们山西有数万天策军在,有各处固若金汤的关城在,鞑虏根本就讨不到半分的好处,还用得着去操练各地的那些军爷?”

“刘总督分明就是准备北上征讨鞑虏,只是天策军的兵力有限,所以才会大力整顿山西各地的兵马,以便弥补天策军在兵力上的不足!”

看着这个老者说得有声有色、有理有据的,周围的百姓都是频频点头,同时心中也是仓皇不已,看来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忽然,一个年轻汉子大声说道:“好!刘总督要出击鞑虏,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

众人纷纷看过去,那老者沉着脸,说道:“眼看要打仗了,还能是好事?小娃子不懂就不要乱说!”

“这当然是好事!”

那年轻汉子说道:“自古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现在鞑虏不来骚扰,不意味着以后不会来骚扰,难道咱们朝廷要永远严防死守下去?咱们百姓也要永远小心谨慎的过活、不知道鞑虏什么时候会杀来?就应该像刘总督这样,直接率领大军杀上去,将那些鞑虏尽数诛灭,让大明的旗帜彻底飘扬在茫茫大漠之上,这样咱们百姓才能永远过上好日子!”

这番话顿时让周围的百姓为之一震。

是啊,与其日日夜夜的担心鞑虏会南下骚扰、劫掠,不如直接杀过去,将那些鞑虏全部杀光,然后再转过头来,踏踏实实的好好过日子。

这些热血的言论,其实天策军中的武棹社成员全都懂的,并且在天策军进驻山西之后,这些思想、言论也开始在山西各地传播开来,被山西各地的热血汉子、有志士子所接纳。

随着这个年轻汉子的疾呼,正在观看大军进城的百姓心中也是纷纷火热了起来,纷纷大声呼喊着、欢呼着,像是在迎接凯旋而归的英雄一般,让正在进城的各部明军将士士气大振。

不过在训练营随后展开的操练之中,除了天策军将士之外的山西各部明军[悠悠读书 ]将士,全都是哀嚎遍地、苦不堪言,这些明军将士可是没经历过这么严苛的训练。

在训练营之中,天策军各部中抽调出来的教官严苛无比,虽然各种操练科目的标准已经在天策军将士的基础上,打了七折了,但是依旧让山西各部将士欲哭无泪。

在这段时间里,要不是刘君韬威压甚重、天策军将士战力强悍,能够震慑得住,以及训练营中的伙食、住宿条件非常优越,估计这些参训的山西各部明军都要直接“造反”了。

设立在大同镇城内的训练营,以及在山西各地的预备役编练体系、守备兵马体系,完全就是刘君韬按照山东镇的模式照搬过来的,是刘君韬在山西建立起来的一个完善的兵力保障体系。

同时刘君韬还将整个山西的卫所兵马全部取消了建制,这些兵马也将随后~进入训练营进行操练,合格的兵马整编进各地的营兵之中,不合格的兵马直接发放银子遣散,或是编入各地的驿站、衙役体系之中。

这样便节省下来大量的耕地和军费,刘君韬将这些耕地全部划拨到了民部,进行屯种,将节省下来的军费全部投入到山西各地的防御设施和营兵之中。

此时整个山西的兵马已经全部被纳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在各地兵马进入训练营中轮训之后,一些训练不合格的兵马、将领将会直接踢出军队,或是转为驿卒、衙役。

这些山西各地的兵马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整训之后,战力直线提升,虽然距离天策军的强悍战力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远比之前的状态强了不少,也比山西周边的普通明军强了不少。

在整训过程中,向群带着军部的官吏还不断的查验各部的整训情况,对一些表现优异、积极上进的将士、将领,全都被军部推选到了新建的大同武烈堂,这些将士在毕业之后,如果非常优秀则有机会入选武棹社,就连一些将官也是想方设法的想要进去,毕竟在众人眼中,刘君韬麾下天策军是大明的顶级战力,更是山西的第一强军,能够得到刘君韬的认可,对自己日后的升迁有着莫大的好处。

天顺五年六月。

随着第一期训练营顺利结束,三万九千余名山西各地兵马整训完毕。

其中有一千多名将士训练不合格,被山西总督府直接发放了遣散银子,驱逐出了军队之中。

而剩下的三万八千名将士全部进行了整编,而后便各自返回了驻地。

与此同时,第二批参加轮训的兵马也开始陆续启程,朝着大同镇城赶来。

而幕府民部也完成了对整个山西各地青壮的登记成册工作,虽然还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掌控,但是在商部、玉山票号,以及各地商贾的全力配合下,民部也能做到六、七成的程度了。

这可就是两、三百万的青壮汉子,虽然做不到全部征发为军,但是也能够极大程度的保证刘君韬麾下军力的数量。

而且,刘君韬借着这次全山西兵马轮训的机会,将山西各地驻军上到将领、下到士兵全都梳理了一遍,将其中张永祥、吴远等卖国奸贼有所联系的将官全部赶出了军队。

至此,整个山西的兵马全部归心于刘君韬,而刘君韬也得以开始准备北上进击鞑靼部的事宜。

首先,刘君韬下令军部、民部开始整顿军力,商部开始筹集大军北上的钱粮、辎重,以备朝廷供应有所短缺的时候应急之用。

而赞画部、中枢部也开始筹划大战所需的各种进军路线和方略,以供刘君韬参考、定夺。

半月之后,刘君韬联合山东镇总兵官胡德兴、大同镇总兵官薛桐等一十九名各地将领一同上书朝廷,准备调集大军北伐鞑靼部,彻底打垮盘踞在草原上的鞑靼部主力。

用刘君韬的话讲,此战,就是要用数十万大军,为大明打出几十年的和平局面,以及一片大大的疆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