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九十章 夺门之变(二)

天策大明 第四百九十章 夺门之变(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见双方即将在东华门外展开血拼,形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一旦石亨等人和侍卫展开厮杀,今晚之事将会彻底失去控制。

这时,正统帝稳住了心神,一把推开了挡在自己身前的兵马,站了出来。

“朕,就在此处!你们这是要造反吗?还不让开!”

正统帝这一声怒吼,就好像是夜色里的一声炸雷,顿时让守卫东华门的士兵傻了眼,此时众人再看向正统帝身后的大队兵丁,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场皇权之争就此上演了!

眼见如此,这些东华门外的侍卫全都在瞬间做出了选择,长久在宫中当差,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只见这些驻守东华门的侍卫全都不敢阻拦,纷纷闪到了一边,对着正统帝叩拜行礼。

眼见如此,石亨、徐有贞等人则是长出了一口气,安耐住心中的激动之情,急忙指挥部下抢占东华门,同时将那些东华门侍卫全部缴械,看管了起来。

就这样,众人兵不血刃地进入了皇宫,朝着皇帝举行朝会的奉天门而去,并迅速将正统帝扶上了奉天殿宝座。

此时在殿上值守的十几个武士们眼见突然闯进了大队人马,顿时挥舞金瓜要打杀石亨、徐有贞等人,却被正统帝喝止。

那些武士人数很少,只有十几人而已,在正统帝的喝令下,又看了看大殿之外上千兵马,也只好和那些东华门侍卫一般,当场束手就擒,以免丢了自己的性命。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鞁、杨善、王骥几人眼见如此,早已经是亢奋不已,众人一起谋划多时的计划,此时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便一起叩拜,率领大殿之外的上千兵丁高呼“万岁“。

此时已经是黎明时分,东方的夜空已经开始微微泛红。

石亨先让徐有贞、曹吉祥、张鞁、杨善、王骥几人留在大殿中守护正统帝,自己则是带着一队兵丁敲响钟鼓,召集群臣到来。

过了一阵,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听到钟鼓声纷纷聚集了起来,就等在午门外准备朝见。

此时,众多朝臣按着顺序走入奉天门,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此时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泰帝了,而是一直被囚禁在南宫的太上皇正统帝!

眼见如此,群臣不禁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左都御史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位了,诸位臣工还不见驾!“

话音未落,右都督石亨便和张鞁、杨善、王骥几人招呼群臣行礼,司设监太监曹吉祥也是带着一众太监宫女对着正统帝叩拜行礼。

正统帝端坐龙椅上,对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病重,朕倍感痛心,如今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 咱们君臣一起,共同梳理朝政,造福万民便好!“

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

内阁首辅陈循和兵部尚书于谦都是脸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与此同时,就在正统帝重新坐上皇位时,景泰帝正在乾清宫西暖阁梳洗,突然听到前面撞钟擂鼓,心中不禁大惊,急忙询问左右:“莫非是于谦不成? “

虽然景泰帝对兵部尚书于谦非常倚重,但是于谦掌管了京城内外的驻军兵马,还和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关系密切,所以景泰帝心中对于谦很是忌惮,以至于此时惊慌之下竟然询问左右是不是于谦谋反篡位了。

听到此话,左右的太监、宫女都是惊愕万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纷纷跪在地上。

景泰帝急忙打发了一个小太监去探明情况,片刻后,这个小太监回奏说是太上皇正统帝在众臣的拥护下复位了。

听到这个消息,景泰帝顿时愣住了,已经被病痛折磨得极度虚弱的身体也是晃了晃,要不是身边的宫女急忙将其扶住,景泰帝就要摔在地上了。

许久之后,景泰帝脸色惨白的叹了一口气,连说:“好,好!好!“

说完了这几个字,景泰帝已经是气喘吁吁,额头上也是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景泰帝好不容易平复了下来,喘了几口气,便又重新回到床上,面朝墙壁睡下,不再言语。

而周围的宫女、太监则是一副天塌下来的表情,全都是惶恐不安,不知道迎接自己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没过多久,一队侍卫便来到了乾清宫西暖阁,将里面的太监、宫女全部赶走,并且将整个西暖阁封锁了起来。

景泰帝面对这一变故出奇的平静,不管不问,任由那些侍卫将大门锁死。

两天之后,正统帝下诏,痛斥景泰帝:“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

随后,正统帝便下旨废景泰帝为郕王,将其迁出乾清宫,软禁在西苑永安宫内。

这几天里,朝中的变故如同走马灯一般,让人感到目不暇接,就连内阁首辅陈循也是称病在家,朝中的事务一概不管,任由右都督石亨、左都御史徐有贞等一党操控,生怕自己受到波及。

而兵部尚书于谦见状则是痛心不已,朝中局势急转直下,一旦持续动荡下去,势必会影响国家根基。

不过此时朝中大臣或是明哲保身、或是依附于石亨、徐有贞一党,根本没有人为国朝想一想。

念及于此,于谦不禁长叹不已、心灰意冷。

远在济南府城的刘君韬很快就收到了夺门之变爆发的消息,立即命令情报部严密盯着朝中的一举一动。

同时,刘君韬立即派出快马,将自己写好的亲笔信送给兵部尚书于谦,劝谏于谦尽快辞官南下,并且嘱咐北上送信的一队铁骑,“务必护送兵宪返回”!

当于谦收到刘君韬的亲笔信时,已经被正统帝严令其闭门思过了。

看完了刘君韬的书信,于谦微微摇了摇头,旁边前来送信的哨长大为焦急,不断规劝于谦尽快动身,随自己南下山东。

“南下?”

于谦坚决的说道:“我不走!如今朝中动荡不已,朝中大臣无不明哲保身,我要留下稳定朝局,就算是天塌下来,我也不离开京城!”

那哨长还要再劝,甚至准备招呼手下,直接将于谦绑了带回山东。

于谦见状猛地拔出墙上悬挂的宝剑,说道:“君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国朝动荡如此,总要有人做事的,就是留下的结果是万劫不复,我也要拼上一拼!这位将军,就替我谢过你们总镇的好意了!”

那哨长见状急得直跺脚,于谦也不再说话,径直招呼家人送客。

待到出了于谦府中,众将士都是询问那哨长该当如何。

“走!立即回去,将此事禀告总镇!”

当刘君韬得知于谦拒绝南下的消息时,已经是六天之后了,这一哨兵马为了将消息及时送回来,活生生跑死了四匹战马!

刘君韬闻讯之后思考了一阵,便给徐有贞写了一信。

在这封信中,刘君韬对于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的夺门之变不予评价,也绝不在这场皇权之争中站队,只是让徐有贞万事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要让朝局继续动荡下去,也不要挥舞屠刀、杀戮朝臣!

待到这封亲笔信送出去之后,刘君韬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就算是自己先知先觉,可以预料到于谦的命运,却依旧无法阻挡事情的发生。

此时,一种对于大势的无力感,让刘君韬心中感到万分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