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校

天策大明 第四百七十八章 军校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各军将士检阅完毕之后,刘君韬又是陆续约见了各军参将,对众人嘱咐了一番,让众参将回去之后注意稳定各部军心,通过各军营中的擂台,将军中斗殴等纷乱彻底压制住,并且引导各军将士尚公战、怯私斗。

待到各军参将陆续率部返回驻地之后,刘君韬便开始部署自己的下一个计划,那就是准备建立军校。

早在北上大同镇抵抗瓦剌大军之前,刘君韬便有了这个打算,只是一直没有腾出手来实行罢了。

虽然现在天策军的战力已经很强,但是各军将领基本上都是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人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山东镇各地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学校体系,各地的适龄百姓都可以在各府县的学校入学,并且一步一步的向上考学,在毕业之后便可以根据各人的学习情况,在山东镇的各处产业获得一份生计。

而且,这些学校除了教授识字、四书五经等知识的寻常学校之外,还有数量不少的专业性学校,例如:矿业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等等。

在这么多的学校之中,唯独没有军校。

于是,刘君韬便将中枢部部长蓝思齐、商部部长唐宇、民部部长郭永忠三人召集过来,一起商议建立军校体系的事情。

蓝思齐、唐宇、郭永忠三人对于建立军校的提议非常赞同,并且纷纷建言建策。

蓝思齐认为军校中教授的学识应该以天策军历来奋战的经验为主,这些经验都是用天策军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所以不应该任意扩散出去,只能教授给山东镇体系内的人等,具体来说就是天策军各部的各级将领。

所以蓝思齐提出,军校的数量不应该太多,不能像寻常学校那样,在每个县、府都建立相应的学校,而是只在玉山镇和济南府城建立两所便可,最多也就是在各处府城建立一些预备学校就可以了。

而民部部长郭永忠则是不这么认为,而是提出“全民参与”的提议。

郭永忠认为,现在山东各地的百姓对于天策军和山东镇非常支持,不少百姓都愿意进入山东镇的体系内,要不是因为天策军各部的兵员有定额,民间的众多青壮都要将天策军的辕门挤垮了。

所以郭永忠提出,这军校要是建立的话,应该将民间的能人也全都纳入进来,仿照民间学校一般,在各县、府都建立起基层的军校,而后在济南府城和玉山镇建立两所高等的军校。

民间能人、百姓通过考试、检验进入各县、府的军校,能够毕业之后,再进入玉山镇和济南府城的高等军校。

而天策军各部将领,则是通过统一考试,合格者便可以直接进入玉山镇和济南府城的高等军校。

郭永忠和蓝思齐说完之后,唐宇也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其实对于唐宇来说,还是偏向于郭永忠提出的方案,只不过郭永忠的提出的这个方案花费甚大,建立起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要远远大于蓝思齐提出的方案。

众人都说完之后,刘君韬也是点了点头,其实郭永忠提出的方案比较合乎刘君韬的腹案。

不过,蓝思齐的方案也很有道理,所以就算是如同民间学校一般在山东各府、县推广军校,也应该倾向于天策军各部将领,或是山东镇内部体系的人员。

于是,刘君韬便说道:“在确定方案之前,咱们首先要确定建立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三人都是沉思了起来。

“咱们山东镇建立军校,目的就是要为天策军培养合格的将领和可用之才,保证天策军的战力稳步提升,为咱们山东镇培养更多、更强的人才!”

众人都是频频点头。

“既然是这个目的,那进入军校的人数就应该多多益善,只要有心进入咱们山东镇,只要有参军入伍的勇气,咱们就应该给其学习的机会!”

蓝思齐和郭永忠听到这里,都是若有所思。

唐宇则是说道:“总镇的意思是采取郭部长的方案?”

刘君韬说道:“不完全!本镇决定,建立军校的方案,主体采用郭部长的建议,在各府、县建立初级军校,主要面对山东各地有志向的民间志士,以及咱们天策军各部的士兵。”

“这些基层军校区别于各地的训练营,并不只是训练民间志士和各部士兵,而是向众人教授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素养;这些基层军校的学习时间为期一年。”

“一年之后,通过考试的民间志士和各部士兵便可以升学,进入济南府城和玉山镇的高级军校,这两所高级军校便开始教授真正的指挥方略,以及一系列的将领素养。高级军校的学习时间为期一年。”

“待到从高级军校通过考试毕业之后,民间志士便拥有哨长一级的职务,而天策军各部将领则晋升一级录用!”

“当然,各级军校招募学员的名单中,应当向天策军各部将领倾斜,大概比例应为三、七开!”

三人闻言都是陷入了沉思。

而后,唐宇首先说道:“总镇,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来实行的话,商部的财力有些紧迫,只能分步骤实行。以卑职之见,先在各县陆续建立初级军校,之后再在济南府城和玉山镇建立高级军校,各地府城卑职以为就不用建立军校了。”

刘君韬当即认可,说道:“高级军校之中,除了济南府城和玉山镇之外,还要在安东卫再建立一所高级军校,专门用来培养海军将领、人才。”

蓝思齐接着说道:“总镇,对于民间的志士,卑职以为还应该由稽查部和情报部进行联合审核,经过审核之人,才能进入军校学习。”

“这是正解!”

这就是后世的政审了,这一点也是必须的,毕竟要进入天策军成为各级将领,对于身份的审查必须严格。

最后,郭永忠说道:“按照总镇的计划,咱们山东镇就有三所高等军校了。”

刘君韬点头说道:“没错!而且这三所高等军校的名称本镇也已经想好了:济南府城和玉山镇的两所高等军校都叫做武烈堂,即济南府武烈堂和玉山镇武烈堂!”

“待到武烈堂建成之后,全军各部把总以上将领必须前往武烈堂进修,而且必须要通过毕业考试才可以,否则日后就算战功再大,只要没有武烈堂的毕业证,就不得升迁!”

“同时各军将领要接受武烈堂夫子的巡视,随时检查各军将士的识字率,不合格者主将要受罚。”

刘君韬就是要通过此举全面提高将士们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将士们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这也是近代军队和封建军队之间的区别。

“至于在安东卫筹建的海军高等军校,就叫做安东卫碧波堂,东平岛海军所有将领都要轮番前往学习,不能毕业者,不得升迁!”

这时,蓝思齐想起了什么,问道:“总镇,这军校的教材如何编写?卑职也好和胡副总兵、向部长商议一下。”

军校的教材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材,必须要严谨、可用,决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各级将领一旦学成,到时候在战场上用错了技能,可是要战败流血的,所以蓝思齐才会有此一问。

刘君韬也已经想好了这一点,说道:“军校的教材分为两部分,初级军校的教材由军部研发司和中枢部文案司商议编写便可,编写完毕之后交由副总兵审核通过。”

“至于三所武烈堂的教材,则由本镇亲自撰写大纲,再交由中枢部文案司进行梳理。”

“本镇也会将咱们天策军历次激战的成功战例,以及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也填充其中,作为咱们天策军的宝贵经验在军校体系中延续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