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画的是武林秘籍(一)

济南府城,山东镇总兵府。

刘君韬从玉山镇回来之后,便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并且嘱咐总兵府内的上上下下,不要来打搅自己,刘君韬每日只是在书房内写写画画,要不然就是在查看军部近年来编写的各种实用书籍,就连吃饭、睡觉都是在书房之内,除了上厕所之外,几乎从早到晚都不出门。

郭沐英眼见刘君韬如此行事也甚是诧异,不知道刘君韬这是在忙些什么,这么多年也没见刘君韬如此行事过,这么多年来还真是头一次。

不过郭沐英也很是温贤,知道刘君韬肯定是在做大事情,也不上前打搅刘君韬,只是安排了下人按时送饭而已。

就这样,刘君韬在书房内闭关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待到刘君韬从书房内出来的时候,手中多出了厚厚一摞纸张,像是抱着什么宝贝一般搂在怀里。

此时,刘君韬脸上的胡须已经很长了,再加上这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就没有精力打理自己,看上去就好像是“中年大叔”一般邋遢。

郭沐英见状不由嗤笑一阵,连忙招呼侍女为刘君韬洗漱、更衣。

一番洗漱之后,看着神清气爽的刘君韬,郭沐英笑着问道:“夫君这次闭关收获如何?可悟出了什么神功来?”

刘君韬则是扬了扬手中的厚厚一摞纸张,说道:“当然!我可是写出了一份武功秘籍!”

“那夫君练成神功了?”

“哈哈!这份秘籍可不是我用的,而是给大明、给华夏的,可以让华夏就此直冲九霄!”

说完,刘君韬便笑着大步前往前院,并且大声招呼门外的侍卫,去将军部部长向群、军部兵备司司丞张白圭、军部研发司司丞杨立本、稽查部部长黄武、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几人马上请来。

郭沐英看着刘君韬的背影,心中重复着刘君韬刚才说过的话,暗暗说道:“夫君就是神仙,我的神仙!”

没过多久,军部部长向群、军部研发司司丞杨立本、军部兵备司司丞张白圭、稽查部部长黄武、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几人便先后赶了过来。

刘君韬看着众人大笑着,将手中的资料递给了张白圭,而后便对众人说道:“这就是本镇闭关的成果!”

“军部立即展开研究,以及打造样品的工作,从今天开始,这件物品就是军部的重中之重,是一切优先级的研发项目,所有的人力、财力、资源都要优先向这个项目倾斜!”

军部部长向群、军部研发司司丞杨立本、军部兵备司司丞张白圭三人都是领命,同时听了刘君韬的话,三人也是非常震惊,不知道这些图纸上画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如此重要。

可三人还没回过神来,便又听刘君韬说道:“此物是咱们山东镇的机密,保密等级天字甲等!稽查部和情报部务必做好保密工作,任何泄露此物之人,不论职务高低、不论是哪方势力的人手,不论是谁的亲属,只要有嫌疑立即抓捕,只要确定了事实,立即杀无赦!”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脸色大变,眼神中满是震撼之色。

要知道,当初景泰二年式投雷炮、景泰元年式神威将军炮,以及最新列装各军的景泰四年式鸟铳等利器在研发投产的时候,也仅仅是被列为天字乙等的保密等级。

而当初商部的刘氏二锅头、皇明牌水泥、各式琉璃等货物,也才被列为地字甲等的保密等级而已。

这图纸上画着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比那些犀利的兵备和赚钱的货物还要重要?

“这个东西可是一件武功秘籍,可以打通华夏的任督二脉,让国朝直冲云霄,从此睥睨四海,称霸天下!”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都是询问了起来,这些图纸上到底是什么东西。

刘君韬笑着说道:“这个东西,本镇命名为蒸汽机!”

“正其机?”

“真气机?”

“蒸汽鸡!”

刘君韬也是哑然失笑,便将这三个字写在了纸上,而后便说道:“这个机器是利用热水化为蒸汽的原理,利用水蒸气升腾的力量为动力,来驱使各种相关联的机器!”

众人听了一阵也是没听太明白,不过研发司司丞杨立本和兵备司司丞张白圭看着手中的图纸和讲解资料,则是渐渐的明白了什么,再联想兵仗局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便知道了手中这份图纸的重要性,想明白了其中关键之后,二人的双眼都是冒着精光!

看着张白圭和杨立本那兴奋的神色,刘君韬心中也是颇为感慨:“有了蒸汽机,在华夏大大地上,铁路贯东西,落帆跨洲洋,一日三千里的景致就不会太远了!”

这虽然是一个梦想,但刘君韬心中相信,这般未来在自己有生之年还是有实现可能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头在1804年问世,第一艘蒸汽船在1783年下水。现在虽然才是景泰五年,也就是公元1455年,和原本历史上的时间相差了三百年,但刘君韬所掌之山东镇,在相关科技上的积累,已经超前此时五、六十年不止,再假以时日,按照山东镇各项技术的发展速度,这样的超前还会继续扩大!

眼下这景泰五年的光景,该是还不可能蹦出成熟的蒸汽机,但是最初的样品机,或是半成品的蒸汽机应该还是可以打造出来的。

相应的,虽然军部的各处兵仗局短时间内无法用上成熟的蒸汽机,但是通过相关的研发,军部完全可以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良,单单是提升产量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所谓的“蒸汽机”,实际上也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一般人津津乐道的“瓦特从蒸汽顶起了水壶盖这个现象里获得了灵感,由此发明了蒸汽机”,其实是将一千多年的历史,无数人的尝试和努力,都浓缩到了瓦特一个人身上而已。

就只论工业时代的蒸汽机,从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的“矿工之友”,1712年纽科门的同类产品,再到1769年詹姆斯-瓦特弄出外凝蒸汽机,1782弄出双动蒸汽机,这才是后世人所说的蒸汽机:双动往复式活塞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动力之源。

在此之前,其实蒸汽机的原型已经存在数百年了,只是不为人所知罢了,也并没有应用到生产之中去。

而刘君韬对蒸汽机的渴求,已经从单纯穿越党的攀科技树之举,进化到了眼下国政现实的深刻理解。

蒸汽机意味着什么?火车、轮船都是其次,它意味着工业经济有了钢铁一般的支撑点。

只要山东镇将实用性的蒸汽机研发成功,便可以大规模生产海量的工业品,比如棉纺丝织、包装、建材,食品深度加工等等,特别是机械。

现在山东镇冶炼钢铁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但产量巨大,而且质量上也有了保证,制造蒸汽机的材料已经具备;现在缺少的便是相关技术的实验和应用罢了。

刘君韬也相信,只要用些时间来加以实践,制造蒸汽机的相关技术也不会是难题。

将来,至少在山东镇的视力范围内,便可以形成以机械制造机械的良性循环,天策军装备的各式兵备,也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工业产品”!

这也正是刘君韬的最终期望:可以用精良、大批量的工业军工兵备来武装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大军,然后便一路碾压上去,将一切鞑虏彻底击败、消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