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七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

天策大明 第四百七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草原上的鞑靼部是蒙古人之中的一个大部落,和瓦剌一样,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中原王朝也是不断相互冲突、征伐。

早在辽代,鞑靼诸部经过辽太祖耶律亿至辽圣宗耶律隆绪各朝的经略,尽为辽廷属部,《辽史》通称之为阻卜或术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别。

辽廷分别命其首领为大王(或夷离堇),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并建三城于鄂尔浑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置镇、防、维三州,驻军镇戍,开辟屯田。

而鞑靼(阻卜)诸部需岁贡马、驼、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应征出兵,辽廷每每南下入侵华夏,鞑靼部都是出兵参与。

待到了金代,金人重点用兵于宋,蒙古高原各部势力乘机有了很大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

这些蒙古各部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

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生鞑靼。

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元代文献中一般都用“蒙古“这一族名,而以原来的各部落名称作为姓氏标志,但民间汉文却仍习惯地称他们为“达达“(鞑靼)。

而后,洪武大帝“驱逐鞑虏、规复中华”,一举赶跑了蒙元鞑子,之后便把退据蒙古高原的鞑靼征服纳入版图。

洪武元年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弃大都北逃,两年后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国号。

由于明朝的多次进攻和蒙古贵族内部的激烈斗争,鞑靼各部的势力逐渐削弱,

其后,鞑靼部太师阿鲁台与雄踞蒙古东部的瓦剌部贵族攻战不已,各自拥立北元汗裔为傀儡可汗;大明则利用双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领马哈木等三人为王,继亦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王,使其相互抗衡。

马哈木子脱欢统一瓦剌各部后,出兵攻杀阿鲁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脱脱不花为汗,治鞑靼诸部。脱欢子也先进一步扩展势力,完全兼并了鞑靼,并杀汗自立,自此鞑靼部暂时归属于瓦剌帝国。

而后的事情,便是瓦剌太师也先以异姓贵族篡夺汗位,接着被刘君韬趁机率军攻灭,自此瓦剌势衰,鞑靼部趁机复起。

此时的鞑靼部,就好像是茫茫大草原上的野草一般,随着春风的吹拂,猛然间开始暴涨起来!

就在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率部返回山东之后,瓦剌大汗也先兵败身死,赛刊王、大将阿剌知院等一众瓦剌将领、贵族被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草原大漠。

此时,鞑靼部太师孛来得到消息,立即开始动员鞑靼各部,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就集结了数万铁骑,而后便开始率军东进,准备横扫瓦剌故地。

鞑靼部翁牛特部酋长毛里孩得到太师孛来的命令,也是率领一万铁骑出发,和太师孛来一起东进,开始扫荡瓦剌故地。

此后两个月的时间,数万鞑靼铁骑便从西到东横扫了整个瓦剌故地,几十万瓦剌部众被鞑靼大军俘虏,几百个原本附庸于瓦剌的胡族部落,此时全都投靠到了鞑靼门下。

一时间,鞑靼部的实力迅速膨胀了起来,不但迅速占据了原来瓦剌的疆域,吞并了瓦剌的部众,而且还连同原先鞑靼部的底盘,基本上统一了蒙古各部!

此时,除了西迁的也先次子斡失帖木儿所部之外,剩下的蒙古各部基本上都已经被鞑靼部吞并。

鞑靼部太师孛来也开始忙于内部整顿,准备对新近吞并的各部落进行整合,对原先鞑靼各部的底盘进行重新分配。

此时的鞑靼部太师孛来雄心万丈,自己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强大无比的瓦剌竟然内乱败亡了,平白给了鞑靼部一个崛起的机会!

称霸草原已经不再是太师孛来的志向,此时的孛来,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南面,那个强大、繁荣、辽阔的大明!

景泰五年七月。

烈日当头,酷暑来临。

可是即便天上的日头再怎么炙热,景泰帝和朝中大臣的心中也是如同冰窖一般,已经冷彻入骨了!

鞑靼部吞并瓦剌旧部,实力大增、趁势崛起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了京城。

景泰帝脸色铁青的瞪着御书房内的众大臣,心中可谓是恨意滔天。

当然,这些恨意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对自己决定的悔恨!

就在天策军将士取得大捷之后,兵部尚书于谦和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全都上书,主张朝廷立即出兵,占据瓦剌故地,收拢瓦剌各部,以免让其余的胡族部落趁机崛起。

但是景泰帝一心巩固皇权,直接将此议否决了,紧接着就传来了鞑靼部崛起的消息,这可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抽得景泰帝眼冒金星。

“诸位爱卿,如今之际,朝廷有何论断!”

御书房内,兵部尚书于谦、内阁首辅陈循、右都督石亨三人牵头,其余十几名各部、内阁主要大臣全都到齐。

但是众人都是一言不发,没有人愿意先开口。

此时再出兵,为时已晚!

鞑靼部已经占据了广袤的草原大漠,朝廷就算立即下令出兵,大军也要三、两个月之后才能出关北上,那时候鞑靼部不知道已经从大漠上爆出多少铁骑了,更别说此时的鞑靼部士气正旺、锐不可当。

一个不留神,就又是一场土木堡之败!

可如果不出兵的话,一旦等鞑靼部将吞并的广袤疆域和众多部族消化完毕,全部转化为巨大的国力,那时朝廷就要面对比瓦剌更为强劲的敌手,形势也许比现在出兵还要险峻!

可是出兵与否,此时御书房内的众人谁都下不了决断,包括兵部尚书于谦也是如此。

景泰帝见状也是气闷,便对兵部尚书于谦说道:“于爱卿,兵部可有什么意见!”

于谦心中微微一叹,而后便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时出兵为时已晚,为防止日后鞑靼部来犯,朝廷应立即开始整顿九边各处要隘,并且开始督促各军镇大练兵,以备不时之需!”

于谦此议可谓是中规中矩,但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暂不出兵。

右都督石亨瞟了于谦一眼,也是没有说话,虽然有心和于谦唱唱反调,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不出兵的决定是正确的。

其余众朝臣眼见于谦发言了,便纷纷附和赞同。

景泰帝见状也只能予以认可,着令兵部立即督促九边各镇加强防备,并且命令各军镇整军备战。

最后,景泰帝还特意强调了一下,立即将九边各处的马市关闭,彻底切断鞑靼部获得盐铁、茶叶等物资的途径。

与此同时,身在济南府城的刘君韬也得知鞑靼部正在崛起,不禁长叹一声,暗道:“这些鞑子就好像是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朝廷就应该及时出兵,斩草除根啊!”

可是,此时说什么都已经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