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举国欢庆

天策大明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举国欢庆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时分,耀眼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将瓦剌大营笼罩其中,数不清的鞑虏尸体铺在地上,如同一层厚厚的地毯一般。

此时,越骑军和折冲军的将士们正在打扫战场,参将陈子平和参将高冉也是疲惫不堪的坐在一起,看着两军将士正在忙碌着。

虽然两人都很疲惫,但脸上却满是笑意。

昨天夜里,越骑军和折冲军将士突然发难,将折腾了一整夜的阿剌知院所部三万铁骑重创,至少将近两万鞑虏命丧于此,阿剌知院也是被火炮击杀!

而剩下的鞑虏溃兵四散而逃,随即便被赶来的长水军将士围歼。

此时,参将周宗胜还率领着长水军将士在旷野上四处搜寻着漏网的瓦剌溃兵。

战斗结束之后,参将陈子平、参将高冉、参将周宗胜三人已经商议了一番,向大同镇城内的刘君韬报捷。

消息传回大同镇城之时,满城军民顿时沸腾了,无数人群走上街头,尽情发泄着心中的快意,就连大同镇的守军和乡勇也是涌上街头,和平民百姓一起欢呼着、发泄着。

瓦剌大军几次三番南下入侵,十有八九都是从大同镇城叩关,所以大同镇的百姓对瓦剌可谓是深恶痛绝,此时瓦剌大汗也先、赛刊王、大将阿剌知院等一众族长、将领、贵族尽数被歼灭,真是让所有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恶气!

就连代王朱仕壥也派了长史前来犒劳众将士,带来了不少的钱粮、酒肉,而且代王朱仕壥本人也在一众带刀舍人的保护下,来到长街上,和百姓同乐,收获了不少的人心。

此时最为引人注意的,便是奋战许久的大同镇官军,以及一举荡灭瓦剌大军的天策军将士。

只要是在大街上看到了两镇将士的身影,立即就会有无数百姓拥上前去,将自家的酒肉、钱粮塞过去,甚至不少妙龄少女将自己的香巾甩在将士的身上,让这些浴血疆场的血性汉子也忍不住双眼微红。

而大同镇总兵府此时更是人满为患,整个大同城内的豪族、商贾、官吏等,只要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赶了过来,只为了见上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大同镇总兵官薛桐一面,和二人攀上交情。

先不说二人率领两镇将士浴血奋战歼灭了十万瓦剌大军,拯救了所有大同人的性命,单说刘君韬和薛桐立下如此惊世之功,日后肯定是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此时和二人搞好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只不过,此时刘君韬和薛桐不约而同的闭门谢客,根本不与这些人接触,将所有前来求见的人拦在了总兵府门外。

此时,刘君韬和薛桐正在整理此番大战的情况,准备撰写报捷奏折。

“此番,大同镇折损兵马五千九百八十一人,共有三十九处堡垒失守,不过好在现在已经全部收复了,其余的物资损失无算。”

“此番山东镇天策军将士折损三百一十二人,损失战马二十三匹。”

“此战,共阵斩瓦剌兵马三万九千七百六十二级,俘虏四万一千六百五十五人;阵斩瓦剌大汗也先、也先之弟赛刊王,大将阿剌知院等十七名将领、三十四名部落首领,缴获战马一万三千九十八匹,辎重无算!”

大同镇总兵官薛桐念着统计上来的数据,万分激动的对刘君韬说道:“刘总兵!这可是惊世之功啊!咱们竟然一战灭掉了瓦剌,这、这……”

薛桐激动非常,甚至都说不出话来了,只是满脸涨红的看着刘君韬,手中的汇总数据都抖动得异常剧烈。

刘君韬也是喜上眉梢,不过却没有薛桐那样夸张。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商议一下捷报的事情。”

说着,刘君韬便拿出了一份已经写好的捷报递给了薛桐,说道:“我将咱们的缴获数额削减了三成,写成了这份捷报。当然,这削减的三成缴获,我山东镇只要一成,剩下的两成全部留给大同镇的兄弟们!”

听到这里,薛桐微微一愣,紧接着便大笑了起来,万分感激的说道;“刘总兵如此义气,日后只要有用得到我大同镇的地方,刘总兵只管招呼一声,我和手下的几万兄弟绝不推辞!”

“哈哈,都是一同浴血奋战的兄弟,就不要说这些了。”

这也就是慷他人之慨的事情,用缴获来笼络一下大同镇,山东镇还能收获一些进账,刘君韬又何乐而不为?

接着,二人又商议了一下捷报的细节,便派出快马将捷报上报了朝廷。

几天之后,大同镇大捷,瓦剌大汗也先、赛刊王、大将阿剌知院被阵斩,十万瓦剌大军被聚歼的消息传遍了大明北地,整个京师为之震动,无数的百姓走上街头游行欢呼,无数的士子聚在一处吟诗作对,记录这一历史时刻。

景泰帝也是欣喜若狂,自己在位期间灭掉了瓦剌,这样的功勋足以和先祖比肩了!

这对于忧心太子之位的景泰帝来说,非常有利!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景泰帝对刘君韬的印象改观很大,并且给兵部尚书于谦下旨:对于山东镇和大同镇的有功将士,要从重奖赏!

兵部尚书于谦自然是欣然答应,但是右都督石亨、左都御史徐有贞,甚至是内阁首辅陈循都是或明或暗的反对此议。

对于这几人来说,刘君韬一系水涨船高,或者是武人水涨船高,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几人都是拉拢党羽,在朝堂上公然否决兵部尚书于谦呈报的奖赏方案。

其实于谦的这份奖赏方案也是合乎情理的:

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由正三品上轻车都尉(武勋)晋升为正二品上护军,由正三品的昭勇将军(武散阶)晋升为正二品骠骑将军。

山东镇各军将官叙功晋升武勋、武散阶,并发放铠甲、良驹,大军将士也多有嘉奖。

而对大同镇的奖赏也是如此,大同镇总兵官薛桐受封为从三品轻车都尉(武勋),加封从三品怀远将军(散阶),其余大同镇各将领均有封赏。

可是就算是如此,朝中各方势力还是无法达成一致,在几经争吵之下,最终封赏山东镇、大同镇有功将士的奏议竟然暂时搁置了!

对此情形,景泰帝已经无法容忍了,直接在朝堂上力排众议,下令按照兵部尚书于谦的奏议封赏有功将士,却被内阁首辅陈循为首的一众文官拦住,甚至不少御史言官公然在朝堂上以死相谏!

这些文官的理由看似也很充分,那边是现在山东镇势力已经很大,在这么封赏下去,肯定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对于朝廷来说是很大的隐患,所以对刘君韬和天策军的封赏必须慎之又慎!

大同镇那边,既然山东镇不能重赏,大同镇也一样不能重赏!

一番争论下来,最终景泰帝还是在满朝文官的抵制之下妥协了,最终下旨给山东镇、大同镇赏赐了不少的钱粮、兵备,至于名爵、官职,则是没有任何晋升!

这样的封赏传到大同镇城,刘君韬和薛桐都是傻了眼。

不过细想一番之后,刘君韬也算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君韬对于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文官集团再无半点好感!

此时,薛桐非常沮丧的说着泄气话,刘君韬自然是不能将自己想到的原因说出来,只能说尽量劝解一番。

几天之后,刘君韬将大部分的缴获留给了大同镇,而后便在兵部的命令下,率军返回了山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