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力合作

天策大明 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力合作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八天之后,徐有贞带着三千京营将士赶到了兖州府城,此时还有大批的赈灾钱粮和物资正在调运的路上,估计不久之后就会陆续抵达灾区。

此时,山东镇副总兵胡德兴已经在兖州府城等候,见过徐有贞之祸,胡德兴便设宴为其接风洗尘。

此番在徐有贞赶来之前,刘君韬已经飞书胡德兴,让其摸一下徐有贞的底气,如果徐有贞是有真才实干,可以带着各地官府抗洪救灾,那胡德兴便率领山东镇的人马全力配合。

如果徐有贞空有其名,那胡德兴便要与之保持距离,徐有贞也别想擅自调动山东镇的一兵一卒!

虽然历史上徐有贞治理黄河有功,但是刘君韬有鉴于几番接触下来,还是对其才干的真实性有所保留的。

徐有贞眼见刘君韬依旧坐镇济南府城,只是派副总兵在兖州府坐镇,也没有说什么而是欣然前往赴宴,带来的大队人马则是妥善安顿在城内的军营之中。

席间,胡德兴和陷阵军参将张骁军不断殷勤敬酒,对徐有贞恭维了一番,徐有贞也是来者不拒,全然不提抗洪救灾之事。

见此情形,胡德兴和张骁军也是微微皱眉,二人心中都是有些不痛快。

二人的表情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徐有贞也是看在眼里,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点破。

这时,张骁军便说道:“徐大人,如今兖州府、青州府等地洪水滔天,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灾情非常严重,不知徐大人有何打算?”

徐有贞笑着说道:“本官认为,此番洪灾与其说是天灾,还不如说是人祸!”

胡德兴和张骁军都是一惊,急忙询问。

徐有贞说道:“本官在来的路上已经私下查看了灾区的情形,这些天的大雨虽然很大,但也不至于爆发如此严重的洪灾,归根究底都是因为黄河、大运河的河道淤积严重,黄河大堤年久失修所致!”

胡德兴和张骁军闻言都是微微点头,显然对徐有贞所说颇为赞同。

“所以,此番赈灾只是第一步,本官打算将所有钱粮和物资发放下去,赈灾的事情就让各地官府去做,同时也要仰仗山东镇的帮衬;第二步才是重点,本官准备大力治理黄河及大运河的水利!”

胡德兴抱拳说道:“我等愿闻其详!”

徐有贞笑了笑,说道:“咱们先说这大运河!”

“每年通过大运河北上京畿的漕粮不下数百万石,这还不包括那些民间的货运,以及南来北往的旅人!南粮北运使运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以说是国朝的命门所在!”

“如今大运河可分为三部分:清口至扬州之间,以宝应、高邮等湖为主体构成江淮运河,此番洪水波及此处并不大;济宁至清口之间,借黄为运,以黄河为运道,这段才是此番洪灾的重点地区,此番受灾最终的单县、曹县都在这段周边;济宁至天津之间的会通河故道,此处并没有什么灾情,不提也罢。”

“济宁至清口之间的运河,以黄河兼运河之道,常因黄河决堤而淤塞,这段的河槽问题一直困扰着朝廷,也是本官此番治理的重点!”

胡德兴和张骁军都清楚,徐有贞所说的很对,此番洪灾,黄河大堤最大的两处决口便在单县境内的张秋、沙湾一带,也正说明了徐有贞的论断是对的。

而对于这段黄河漕运的治理,朝廷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派工部尚书石璞、侍郎王永和、都御史王文治理河患,但“凡七年,皆绩弗成”,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此时,胡德兴眼见徐有贞说的头头是道,便询问徐有贞准备如何治理黄河及大运河的水利。

徐有贞说道:“本官鉴于以往的治河失败,在南下之前特地向尚书王涞、王大人寻求决策。经过本官的深思熟虑,决定以分水势,寻水源为纲。”

“目前已经临近冬日,方冬月、水暴涨,所以本官决定并不急于动工治理,而是停工休整,一来趁机考察水利,二来修整治河队伍,本官预计明年开春之时,便可以拟定治河计划。当然,在此期间,赈灾的事宜还是要抓紧实施的。”

听到这里,胡德兴和张骁军都是非常赞同,众人一直谈到深夜才散去。

次日,胡德兴和张骁军联名向刘君韬上报,言明了徐有贞的言行,以及二人对徐有贞的认可。

刘君韬收到之后也是点了点头,便下令驻守兖州府的陷阵军将士全力配合徐有贞进行赈灾,并且命令副总兵胡德兴统筹幕府各部,积极配合徐有贞。

虽然刘君韬很是看不上徐有贞的为人,但并不能否认,徐有贞还是一个实干之才的,在大灾面前还是要通力合作一把的。

就这样,在各地紧张忙碌就在的过程中,景泰四年的新年悄然来到。

相比于以往新年的张灯结彩,今年山东各地的新春显得非常冷清,甚至有些凄惨,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不少村镇都已经被洪水冲垮,变成了一片荒芜。

庆幸的是,在朝廷、地方官府,以及山东镇各部的全力合作,山东、河南、河北、南直隶等地灾区基本上是稳定的,虽然也有不少的灾民在灾难中死去,但并没有爆发流民乱潮、大规模死人的事情。

景泰四年二月。

经过几个月的走访、调查,徐有贞终于将黄河、大运河的情况摸清楚,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

徐有贞对自己制定的方案非常有信心,将这份方案附在了奏折的后面上书朝廷,便是治黄史上著名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君韬也是知道的,毕竟这份奏疏在历史上很是有名。

其具体方案便是:造水门、开分河、挑深运河。

徐有贞借鉴了历史上的治黄经验,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改良了汉朝王景的制水闸之法,采取“置门于水而实其底,令高常水五尺”的办法,根据河水的流量来控制水流,既保证了运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也调节了水大而引起的溃决之患。

而开分河,也是建立在疏导基础之上的。

“黄河之势大,故恒冲决”、“运河之势小,故恒乾浅”。

有鉴于两河的水势矛盾,徐有贞采取“分黄河水合运河”的办法,在黄河地形水势较合理的地段,挖渠开河疏导入运河,这些地段也主要在山东兖州府和青州府境内。

同时,徐有贞并未忽视黄河河水的治理,将黄河的河水开渠引入运河,并且设立通源闸水闸,节制水流流量,将黄河水势大的危害化害为利。

此外,徐有贞还在分河基础上设立九堰,拦截水流、巩固堤防。治理黄河不仅要利用和治理外部环境,内部运河治理也不容忽视。运河内部河沙淤塞,造成了运河河道提高,从而导致“取水难,走水易”,徐有贞根据这个情况,顺势提出第三个治河策略——挑深运河。

徐有贞的治河三策采用了疏、塞、浚并举的方法,具体就是引黄入河、堵塞沙湾决口和疏浚运河内部所积淤泥。其中,引黄入河是治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环,既解决了黄河溃决问题,也解决了运河漕运水量不畅阻碍航运的问题。

说实在的,刘君韬对于徐有贞在水利方面的才干还是很钦佩的,但是一想到其人品,刘君韬便暗暗摇头。

“如果此人的品行和才干相匹配就好了!”

对此,刘君韬也是叹息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