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一十一章 重振军心

天策大明 第四百一十一章 重振军心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完副将徐玮所说,刘君韬心中也是感叹不已,于是说道:“徐副将所言,本镇也是有所耳闻,军中将士有所怨言也是情有可原,本镇可以赞不追究。”

副将徐玮等人听到这里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不过却又听刘君韬说道:“不过,普通将士可以有所怨言,诸位却是军中将佐,岂可如此懈怠、如此怨言!”

众将闻言都是神色各异,前往天策军中赴宴的徐玮等人都是面有愧色,但是其余将领则是不以为然,都认为自己所作所为理所应当。

刘君韬也是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也没有在帐中斥责众将,只是责令众将对各部将士严加约束,十日之后自己会再来检阅,届时如若大军没有改善,自己将对众将一概责罚!

副将徐玮等将也都是当即领命。

而后,刘君韬便率领一千名天策军将士返回了德胜门外的大营。

此后,刘君韬并没有着急开始对京畿各部驻军进行整编,而是将麾下两千名将士分成了数队,由数名把总率领,对驻扎在各地的京畿驻军进行检阅。

刘君韬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派出部下走遍了所有的京畿驻军大营,全面了解了京畿驻军的实际情况。

一番调查下来,刘君韬发现几乎所有的京畿驻军都存在类似于丰台大营的情况,各部将士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而且还有一些营伍至今仍有部分抚恤和军饷没有发放!

这样的情况便导致各部将士怨气丛生,不但对日常的操练和军令开始抵触,甚至对于此番兵部下令的整编也有些抵触。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君韬也是暗暗心急,明白要想此番整编顺利进行,想要将朝中各方势力安插的人手清除出去,必须要得到各部驻军的支持。

而想要得到各部的支持,就必须要让大军将士信服自己!

这样如何做?

刘君韬想了一夜,次日一早便调集手下兵马,以二十名将士为一队,由一名队长率领,分头前往各部驻军营地,先期进驻各军,在各军之中抽调一些士气尚可的兵丁先一步操练起来,作为下一步全面整编的“教官”,同时查探各部的人事情况。

部署好这些之后,刘君韬便开始对自己的整军计划进行修改,不但更加详细,而且还将为大军补齐抚恤、军饷的事情加入其中。

几天之后,刘君韬再次进京,前往兵部衙门求见兵部尚书于谦。

兵部衙门。

听完刘君韬对各军、各部情况的禀报,兵部尚书于谦非常重视,就这个问题和刘君韬商议了许久。

刘君韬认为,此番对京畿驻军的整顿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要重振各部将士的军心士气,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否则的话此时多半会无疾而终。

而要想重振各部将士的军心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拖欠将士的抚恤和军饷补齐,并且将来决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谦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朝中的确是钱粮紧张,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再到后来的大同之战,朝廷在短时间内已经接连打了三场战事,而且还都是调动兵马过十万的大型战事,所耗费的钱粮不计其数!

现在不要说兵部了,就连户部这个大明的财神爷也是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粮。

现在大明各地都在伸手要钱,户部的钱粮也不可能只供应给京畿驻军一家,所以对于拖欠京畿驻军将士抚恤和军饷的事情,于谦也很是头痛。

不过难归难,刘君韬还是坚持己见,言道:“兵宪明鉴,如今京畿驻军士气低落,各部将士对于此番整编很是抵触,就连部分将领都是如此,如果不先振奋大军的军心士气,卑职如何开展整顿?京畿各地十几万大军都是如此,在如今的情况下强行整编,极有可能造成危局!”

于谦自然明白其中的要害,也是苦思冥想,甚至还一度想要上奏景泰帝,看看能不能从内帑中赊借一笔钱粮,但是被刘君韬劝阻了。

此事决不能将朝中任何一方势力牵扯进来,否则此次整编必将变得毫无意义!

当然,刘君韬也绝不会从玉山镇抽调钱粮贴补过来。

虽然刘君韬忠于大明,想要凭着一己之力振奋华夏,但是也绝不会让自家和公家掺和到一起,否则定然招致灾祸,到时候非但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还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全部陷入危险之中。

最后刘君韬和于谦商议了许久,于谦多方思考之后,答应会从兵部公帑之中调集部分钱粮,再想办法向户部筹集一部分钱粮,力争在十五天之内,将京畿驻军各部拖欠的抚恤、军饷全部补齐,并且会想办法保证以后军饷的供应。

刘君韬闻言很是高兴,自己整军计划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刘君韬心中也是明白,按照此时大明的财政状况,于谦能做到这一地步已经是尽了全力。

而刘君韬心中也是下定了决心,等到此番整编京畿驻军的事情完毕之后,一定要加快商部各项计划的进展,并且用最短的时间,以山东和江南各省为根基,对大明各省的经济基础进行改革,而且还是由下而上的推进。

当然,这场由下而上的经济改革,也会由刘君韬从中扶持,绝不会任其自行发展,否则大明各地的“地主”势力就会将这场经济改革扼杀掉!

不知不觉间,刘君韬和于谦等兵部官吏已经商议了大半天,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众人却连午饭都还没吃。

于是于谦便叫人送来了饭菜,众人就在公署内边吃边谈,继续探讨刘君韬细化方案的可行性。

按照刘君韬的这份细化方案,整个京畿驻军共计十几万将士,将同时进行整编,全过程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便是对各军中抽调出来的“教官”进行操练,同时对军中各势力安插的人手进行摸排;

第二步便是展开操练,两千名天策军将士会同抽调出来的“教官”,一起对十几万京畿兵马进行操练,并且会以操练不合格等各种借口,将查探出来的各方势力安插的人手清除掉;

第三步便是重新整编,为了防止各方势力安插的人手没有清除干净,刘君韬准备对十几万京畿兵马重新整编,彻底打乱各部之间的建制,全部进行混编,彻底切断各方势力暗中控制兵马的途径。

刘君韬计划的这三步可以说是非常老辣,于谦等兵部官吏都是非常满意,众人只是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完善而已。

直到这天傍晚时分,众人才算是将这份计划彻底敲定,兵部尚书于谦直接在方案上盖上了兵部大印予以确认!

之后,刘君韬便准备离开,趁着城门还未关闭出城返回大营。

临行之前,兵部尚书于谦将刘君韬送出了兵部衙门,看着在外面等候刘君韬的十几名侍卫,于谦说道:“君韬啊,你也是一镇总兵官,而且还是挂了将军印、封了爵位的总兵官,外出就算不带着仪仗人马,也不至于只带着这十几个侍卫吧?”

刘君韬笑了笑,说道:“启禀兵宪,卑职自在惯了,要是去哪都是前呼后拥的,还真是不太习惯!”

“那也要注意为将的威仪啊!”

“兵宪说的是,卑职记住了!”

夕阳下,刘君韬和于谦拱手做别,便带着十几名侍卫离开了兵部衙门,沿着前三门大街向西而去,准备继而向北前往德胜门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