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百零二章 棘手的命令

天策大明 第四百零二章 棘手的命令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济南府城,山东镇总兵府。

接到了兵部的征调命令,刘君韬也是有些迟疑,毕竟此时京城内外风起云涌,各方势力都开始明争暗斗,其中不但有文武之争,还夹杂着皇权之争!

现在的京城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斗兽场”,各方势力都是粉墨登场,一个不留神就会灰飞烟灭!

所以,以刘君韬的初衷,此时是不宜过早前往京城的,不论是处于什么事由。

但是除了此番兵部下达的命令之外,兵部尚书于谦还送来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于谦详细的阐述了此番朝中危机的情况,并且将文官势力、景泰帝一方、太上皇正统帝一方等势力,在京畿驻军中的博弈也说了一下。

最后于谦在信中写道:“如果再不及时整顿京畿驻军,不但之前的整编努力全部白费,而且十几万大军也会随着朝中争斗的激化,而开始分崩离析!到时候国本动摇,大明国势将会急转直下!”

刘君韬也是看了进去,毕竟在后世历史上,大明正是因为在土木堡之变后的一些列政治变动,才导致了朝中文官势力极度膨胀,最后发展成文贵武贱的畸形态势。

到了明末的时候,更是让华夏局势彻底败坏!

所以刘君韬此时也是十分纠结,心中也是想要进京帮着兵部尚书于谦一把。

于是,刘君韬便召集属下在总兵府议事,商讨一下这份兵部的命令。

没过多久,幕府各部人等便全部到齐了,副总兵胡德兴也是赶来,坐在了刘君韬的下首。

刘君韬将情况通报给了众人,便说道:“大家都畅所欲言,看看咱们是进京,还是找个理由拖延一下。”

众人都是议论起来,唐宇等商部官吏,郭永忠等民部官吏都是小声交谈着,对于这样的大策略之事,这两个部门的官吏都是帮不上太大的忙。

此番前来参会,也只是知会一声,同时也是来查漏补缺的。

此时,刘子安在和手下的几个情报部司丞商议了一番之后,便起身说道:“总镇,根据朝堂司提供的情报,现在朝中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大有失控的迹象,所以此番进京还是慎重为上!”

接着,赞画部部长张玉清也是和手下的几个司丞商议了一下,而后起身说道:“总镇,属下也是赞同刘部长的意见。如今京城内外风云变幻,稍不留意就会惹上麻烦,甚至是灾祸!所以,总镇还是稳坐钓鱼台为上,尽量延后~进京,主要观察局势为上!”

刘君韬听着刘子安和张玉清的话,也是皱着眉头思索着。

而后,刘君韬便看向军部部长向群,问道:“军部是什么意见?”

此时,军部部长向群已经和手下的几名司丞小声议论了一阵,听到刘君韬询问,便起身说道:“启禀总镇,此番兵宪来信征召我山东镇兵马进京,以我之见是一个机会!”

“哦?”

刘君韬眉毛一挑,问道:“什么机会?”

“埋下善缘的机会!”

向群说道:“此时京城之内的各方势力都是呈现胶着之态,任何一方都没有压制其余几方的把握,所以总镇进京之后,肯定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关注,这是坏事,可也是好事!”

“只要总镇协调好各方势力,肯定能够有所收获。而且,此番进京整编、操练京畿驻军,可以进一步加深我山东镇和京畿兵马的联系,甚至可以让我山东镇和京畿各部建立联盟,类似于和孔府那样的联盟!这对于我山东镇日后的发展,绝对大有益处!”

向群说完之后,刘君韬也是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向群这个前都指挥使还是很有头脑的,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以及利益的交换很有经验。

而且向群的这份论述也很是合刘君韬的心思,虽然刘君韬有些迟疑,但是心中还是比较倾向于北上进京的。

也是,刘君韬说道:“向部长所言极是,看来此番进京之事还真是要从长计议了!”

这时,刘君韬又是看向了中枢部部长蓝思齐,问道:“中枢部可有意见?”

蓝思齐笑着说道:“其实总镇已经有了打算,只是差了一丝坚定而已!”

“哦?”

蓝思齐继续说道:“总镇大可放开手脚北上进京,以我山东镇的强悍,以总镇的神武,完全可以在京城呼风唤雨、大干一场!”

刘君韬闻言不由大笑了起来,指着蓝思齐说道:“哈哈!蓝部长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说完,刘君韬便大声说道:“不过,蓝部长说得在理!现在京畿驻军虽然整体的装备水平比不上咱们山东镇,但是京城武库内可是有着不少的好东西的。此外,京城内的工匠、能人、人才更是不少,此番北上进京,咱们完全可以搜罗人才,为咱们山东镇的发展打下基础!”

话音一落,众人也都是议论了起来,军部兵备司司丞张白圭更是笑着说道:“哈哈!说得对!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番,总镇还真要再去闯一闯北京城啊!”

接着,张白圭便继续说道:“总镇此番北上,一般的工匠也就算了,不过铸炮工匠和打造火器的工匠还是多多留意一下。虽然现在玉山镇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以及新成立的历山兵仗局、长山兵仗局,都是产量巨大,但是要装备十几万大军,并且还要为几十万预备役兵马储备兵备,各处的人手就显得非常短缺了。”

刘君韬也是明白,虽然各处兵仗局可以用“以老带新”的办法,来培养人才、增加人手,但是这样的速度是很慢的,根本不能在短期内培养足够的人才。

于是刘君韬说道:“张司丞放心,此番北上本镇一定会想办法的。”

接着,商部部长唐宇、情报部部长刘子安、赞画部部长张玉清、军部部长向群纷纷发言,要刘君韬留意各方面的人才。

比如刘子安便要刘君韬找一些失意的锦衣卫人才,唐宇要找一些经商人才,最好是能够联系一些大商贾作为合作伙伴;向群则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京畿驻军中,想着从中挖一些将才;张玉清则是关注京城内的文人书生,当然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能人。

刘君韬笑着说道:“好啊,现在确定了要北上京城,你们一个个的就都跟本镇提条件了!”

众人闻言都是哄笑了起来。

接着,刘君韬便开始和众人商议进京的具体事宜。

此番进京,由于京城内暗潮涌动,各方势力都在相互争斗,所以众人讨论的焦点变成了如何在获得最大利益的情况下全身而退。

在这个基调之下,刘君韬便和众人谈论了一下此番一同进京的人选。

各部部长以及司丞都是议论纷纷,都是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得力之人,随同刘君韬一同进京。

而军部部长向群更是直接提出建议,建议刘君韬要从各军之中抽调精锐兵马,组建两千精兵一同进京。

于是经过商议之后,刘君韬最后决定从中军营之中抽调两千精兵,并且刘子安和唐宇,以及各部抽调的精干人员一同前往,其余众人各安其职,山东镇暂由副总兵胡德兴统管。

众人闻言都是一同领命,散会之后众人各自返回进行准备,刘君韬则是回到后院和郭沐英说起北上京城的事情。

郭沐英也是说道:“夫君此去一定要小心,朝中争斗有时候要比战场上更为凶险!”

刘君韬也是答应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