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无二日

天策大明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无二日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泰三年,二月,济南府城。

新年的喜庆才刚刚散去,刘君韬便开始料理积压的军务了。

此时,山东镇的新军制已经全面铺开,各地的卫所兵马已经开始了整编事宜,大部分兵丁都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只有极少数兵马还在训练营中操练,不过再有个把月便可以结束。

同时,军部部长向群和山东镇副总兵胡德兴也纷纷上任,二人都是干劲十足,开始按照中枢部发展司制定的五年计划进行部署,这也让刘君韬腾出手来,可以将精力放在朝廷之中。

此时的朝廷,可以说是暗流涌动,虽然文武之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朝中大臣,包括景泰帝,依旧是剑拔弩张,众人都是憋着一股气,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没过几天,情报部部长刘子安和赞画部部长张玉清一同赶到总兵府书房,将朝中的情况向刘君韬做了禀报。

朝中,以右都督石亨为首的武将势力开始抬头,监察御史徐有贞等少数文官也与石亨等人来往甚密,隐隐有与文官势力分庭抗礼的势头。

而司设监太监曹吉祥等内官都是隔岸观火,不过明里暗里都是偏向石亨等人!

最为要命的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都是在不同的场合关注着太上皇正统帝,这让景泰帝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不由自主的开始和朝中的文官势力靠拢。

看到这些资料,听着刘子安、张玉清的回报,刘君韬也是对眼下的时局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

刘君韬明白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想法,此时朝中文官势力大涨,极大的压制了朝中武人、甚至是内官的权势,这让石亨等人极度不满。

“看来朝中文武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了,甚至极有可能会和陛下、太上皇之间的暗斗交织在一起!”

听了刘君韬的话,刘子安和张玉清都是惊骇不已。

此时的大明朝局,虽然在刘君韬的反抗之下,文官势力有所收敛,但是景泰帝还是有意无意的打压着武官势力,让文官势力持续的走高。

再加上文官势力的首脑人物,此时的内阁首辅陈循也是积极的扩张权柄,虽然此举有利于恢复土木堡之战后,大明衰退的国力,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侵害了朝中武官势力的利益,加剧了文武之间的矛盾,让石亨等人很是不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石亨为首的武官势力几乎全部被排斥在大明全力核心之外,就连北京保卫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一些武将也是如此。

京畿驻军在于谦进行整编之后,全部改为团营建制,并且不设立武将统领,而是直接由兵部尚书于谦自己直接统领。

这就相当于文官势力夺取了北京城的军权!

即便是于谦在心中还是偏向武官势力多一些,也依旧让朝中的武官势力心怀不满。

面对如此形势,石亨便有心以退为进,想着谋求外放边镇,等到朝中局势稳定下来,再重新进入朝堂。

于是,石亨便给景泰帝上了折子:

“近者宣府等处屡报声息,蒙遣杨洪往宣府备之,而大同、怀来、居庸等关亦俱是要害,乞令臣亨往大同、怀来、居庸一带调遣兵马,以剿残胡。在京各营兵马,乞别委将官统理,防护京城。如此,藩篱有备,京师无虞。”

石亨的这份奏折递上去之后,景泰帝便当即予以回绝:

“以宣府地方密报京师,类报声息,用是暂命杨洪往备之。秋后事宁,即令回京。卿等统领京畿兵马,操守京师,如何俱欲分守边镇?不允!”

景泰帝此举也是对石亨等武将的防范,同时也对石亨等武将的权力进行限制。

也正是因为如此,石亨等武将势力对正统帝在位时期越发的怀念,继而众人开始暗中串联,就连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也是参与其中。

很快,景泰帝便听到了风声,虽然还不能确定互相串联的朝臣都有哪些人,但是景泰帝也能猜出来,肯定是以朝中武人为主!

于是,景泰帝便开始延续提升文官权柄和地位,加大力度限制朝中武人的权力,甚至开始责令兵部核查各地藩镇的兵额、钱粮。

同时,景泰帝也是开始加大对太上皇正统帝的限制,不但严禁朝臣与太上皇正统帝接触,而且还将正统帝转移到南宫之中,以锦衣卫对其加以软禁,命令侍卫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由此开始,太上皇正统帝的处境变得更加不堪,甚至是岌岌可危,就连正统帝的儿子,当今的太子朱见深也是如坐针毡,景泰帝已经不止一次在公众视野中,对朱见深多加斥责,甚至传出了要废黜太子的论调。

不过好在此举被大多数朝臣所反对,甚至一些文官也是如此,景泰帝也只好暂时将此议搁置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中众武官的怨怒日益增加,而景泰帝和太上皇正统帝之间的矛盾也是越发的强烈,一切都在朝着刘君韬所担心的方向发展着。

刘君韬在接到情报部最新的禀报之后,心中也是忧愁不已,对前来议事的中枢部部长蓝思齐说道:“此时的朝堂就好像是一个装满了震天雷的木桶,只要一点火星就会让所有人玉石俱焚!”

蓝思齐精于政务,对于眼前的朝局也是甚为忧虑,说道:“总镇,现在各地军镇、武将都是心怀不满,对朝廷打压武人、抬高文臣的做法很是反对啊!如果朝中的那些武官想要谋划什么的话,各地镇守武将肯定会大力支持的,到时候局势也会一发不可收拾的!”

刘君韬清楚历史的走向,知道就算是接下来发生了夺门之变,混乱也不会蔓延到地方上去。

不过刘君韬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因为自己的到来,此时的历史走向会不会发生偏差,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刘君韬想了一下,说道:“不管别人如何,咱们山东镇巍然不动!朝中争斗的事情,咱们要密切关注,但是尽量不参与、不站队、不表态,静观时局的发展!”

蓝思齐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咱们是不是和兵部尚书于大人联系一下?”

“也好!”

刘君韬说道:“中枢部以山东镇的名义给于大人写一封私信,就说:天无二日,希望大人慎重!”

接着,刘君韬便盯着蓝思齐,说道:“记住!多一个字也不要多说!”

蓝思齐当即答应下来。

几天之后,兵部尚书于谦收到了刘君韬的私信,只见信中果然只写着一句话:“天无二日,万望大人慎重!”

于谦联系近来朝中的局势,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暗道:“如今朝中局势如此,我身为兵部尚书,又怎能慎重!”

此时,朝中局势越发的不堪,甚至兵部的一些官员都开始纷纷站队,一些官员开始和石亨等人暗中往来,大部分兵部官员开始向内阁首辅陈循靠拢。

而景泰帝则是第二次大规模的对朝中大臣进行调换,凡是和太上皇正统帝有所关联的朝臣,都是或多或少的被斥责、降职,景泰帝的心腹大多得到了升迁!

在于谦看来,只要是假以时日,景泰帝一定会对太子下手,继而彻底解决太上皇正统帝这个皇权隐患,这是于谦不愿看到的。

可是,于谦对此又是无能为力,此时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稳定朝局而已!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于谦不禁悲呼一声,接着便给刘君韬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只有四个字:“国事为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