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全面改革(三)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全面改革(三)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后,刘君韬决定将医护堂划归到民部辖下,成立医护司,司丞为岑熵。

医护司负责发展医学、培养医护人才,研发各种药品、医疗手段。

刘君韬将会在玉山镇成立医护学堂,由岑熵指派专门的医师进行教学,培养医护人才。

同时,刘君韬还决定在山东各县设立医护所,在各州城设立医护堂,全面开放向各地军民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并且收取少量的钱财。

当山东镇大军出征的时候,医护司也将调集人手,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到大军之中。

虽然经过改革之后,各营之中都已经配备了常备的医师,但是毕竟人手有限,还是需要医护司提供协助的。

民部的改革事务全部确定下来之后,部长郭永忠便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郭永忠此时已经是头发花白,但是依旧是老当益壮,特别是看着玉山镇越发的兴旺,看着刘君韬锐意进取,心中便欣喜异常,感觉浑身上下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而刘君韬也是开始拼尽全力,在处理完民部的改革事宜后,便开始操刀对探查部进行改革。

刘君韬决定改探查部为情报部,部长依旧为刘子安。

同时,原先探查部下辖的坊间司、朝堂司、藩邦司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司丞依旧为刘尚、刘忠、刘夏三人。

不过,刘君韬决定增设内政司,司丞为刘子安举荐的郭翼,此人原是藩邦司的一名人员,为人十分干练,对稽查事宜非常在行。

内政司负责对山东镇和玉山镇的各方面进行监管,对贪墨、违规、擅权等进行稽查、上报,说白了内政司就是山东镇对内的探查部门。

之前商部出的几次贪墨案件已经给刘君韬敲响了警钟,所以便在情报部成立了内政司,专门对内部各方进行监管,防止日后再发生类似的案件。

此外,刘君韬还准备在此基础上完善对内部权力的全面监管,但是前提是在不影响办事效率的基础上,决不能将监察机构发展成御史十三台那样的“嘴炮”机构!

刘子安接到整合命令之后,便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了,并且按照刘君韬的命令开始调配人手。

几乎在同一时间,刘君韬也将赞画部部长蓝思齐找了过来,开始对赞画部进行改革。

此番改革,刘君韬对战略司和参谋司并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是招募了不少的人才充盈进两司之中,充实了战略司和参谋司的实力。

同时,刘君韬下令在赞画部增设档案司,司丞为蓝思齐举荐的同乡人才,名叫曹继旺,是个落魄的秀才,不过却对案牍之术非常在行。

档案司负责收集各种战略、历史、情报资料,以及大明周边各方胡族的资料,并且将所有的资料存档备查,在总兵府内设立案牍库房,为战略司和参谋司做出决断提供资料支持。

这也是刘君韬为了实现山东镇的信息化做出的一大举措,这也只是第一步而已,将来还会在各部逐渐进行深化的改革。

赞画部的改革其实是各部中相对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在人手上进行调整,增设一个档案司便可,不需要像其余部门那样几个机构都需要调整。

不过赞画部部长蓝思齐则是接到了刘君韬的命令,准备卸任赞画部部长一职,赞画部部长由原参谋司司丞张玉清继任,参谋司司丞一职由张玉清副手赵炳义继任。

当蓝思齐接到命令开始忙着改革赞画部的时候,刘君韬依旧没有停下来,还在调集人手。

此番改革,刘君韬准备增设中枢部,以后各部的上传下达、各部之间的相互配合,都要经过中枢部向自己禀报,自己的各项命令也会由中枢部下达。

而中枢部部长一职则是由原赞画部部长蓝思齐就任。

中枢部下设文案司、政令司、发展司三个部门。

其中,文案司司丞为杨启凡,此人是玉山镇的老人,之前一直在赞画部任职,是一个行文高手,并且对大明律十分在行,此番成立文案司,刘君韬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杨启凡。

文案司负责山东镇上下所有文书、案牍的起草、上传下达、存档备查等事宜,作为刘君韬的“秘书处”来使用,是刘君韬对各部下达命令的执行部门。

政令司司丞为贺之命,此人是张骁军举荐的人才,原本是张秋镇上的一名闲散通判,本来已经准备赋闲在家了,机缘巧合之下被张骁军认识,举荐给了刘君韬。

贺之命此人熟读大明律,对各衙门的上传下达的运转规则十分在行,出任政令司司丞一职很是适合。

政令司负责山东镇所有政令的制定和完善,刘君韬首肯签字之后,政令司会将制定好的政令移交文案司进行传达。

最后便是发展司,司丞为陈瑞,此人也是出自赞画部,原本是一名参谋,为人头脑十分灵活,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发展司负责对山东镇、玉山镇的各项事宜进行规划、完善,并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五年发展计划,对各部上报的发展计划进行审核,并且监督发展计划的实行情况。

一番制定之后,各部之中最为辛苦、忙碌的人便是蓝思齐了,不但要交接好赞画部的各项事务,还要着手组建中枢部,几天之内已经是忙得昏天黑地了。

景泰二年,十月初。

山东镇各部的改革事宜已经接近尾声,各项事务都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了,人员、资料、钱粮等已经全面开始调集、分配。

一时间,不但整个山东的官场和各地驻军都是议论纷纷,都在讨论山东总兵官刘君韬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幕府是想干什么,有什么样的大抱负。

同时,各地民间的商贾、驻军、百姓也是议论纷纷,除了各地驻军有些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遣散之外,剩下的商贾和百姓全都是保持观望的状态,刘君韬此番的大改革也只是为众百姓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并未在民间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此时,山东各地已经是初冬时节,大风料峭、寒气逼人。

刘君韬出任山东镇总兵官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济南府那边的山东镇总兵府已经准备妥当,就连总兵府幕府各部的办公衙署也都是准备妥当,全都在山东镇总兵府周边,距离都不太远。

所以,刘君韬也是觉得是时候前往济南府上任了。

于是,刘君韬便下令,总兵府幕府各部开始向济南府迁移,同时郭沐英母子三人也是在一队一百名重甲铁骑的护送下,先一步前往了济南府。

而刘君韬则是依旧留在兖州府城,准备等到各部的迁移工作都进行得差不多了,自己再前往济南府城。

景泰二年,十月底。

总兵府幕府各部已经基本上迁移完毕,刘君韬便率领龙骧军一万数千名将士从兖州府城出发,浩浩荡荡的朝着济南府城开去。

临行之际,兖州府知府顾全和任城卫指挥使宋尔都是前来送行,陷阵军参将张骁军也是带着手下将领前来送行。

而衍圣公并没有派人前来送行,估计是担心人多嘴杂生出事端。

不过单先生却是托人送来了衍圣公的书信,心中也是恭贺刘君韬走马上任,希望将来继续和刘君韬一同发展。

十天之后,刘君韬率部赶到济南府城,率部进驻城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