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倚山堡垒

天策大明 第三百六十六章 倚山堡垒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先率领二十一万大军南下的时候,刘君韬便接到了消息,而后便召集众将,下令大军立即前方大同镇城西北方向的雷公山驻守。

对此,张骁军等将领都是十分赞同,这个方案也是张玉清提出的诸多方略之一,刘君韬也是加以改进了一些。

虽然大军驻守雷公山的同时将通往大同镇城的道路让了出来,但是大军也可以依托山势防守,算是占据地利了。

而且也先也是不敢冒着巨大的风险,再次将刘君韬所部数万精锐大军放在背后,自顾自的再去攻打大同镇城,否则此前失败的事情将会再次上演。

刘君韬正是料到这一点,才放心大胆的准备将正面道路让出来,而后率领大军前往了雷公山一带。

景泰二年五月底,后世己是六月,此时雷公山一带烈日炎炎,山上的树木都是纹丝不动,天上的烈日似乎要将万物暴晒成干才算罢休。

这日,兖州镇总兵官刘君韬领着各官各将等人,冒着烈日酷暑,率领一队亲卫铁骑巡哨了雷公山一带。

众人一番巡视下来,都是认为雷公山东面的阳和坡极为重要,因此该山岭之地,便是各人重点巡视的地方。

阳和坡在雷公山的东南面,距离南面的大同镇城约十五里,西面过去,就是绵绵群山,巍巍群山完全可以将瓦剌铁骑阻挡下来,遮护住明军的后方。

阳和坡山势不高,坡道平缓,不过山下就是平川,有一条上下贯通的大道。

山上树木也不多,多是荒草泥土,顶上还有一个废弃的火路墩,原是墩军的了望之地,一条小道从山下大道直通墩台。

众人登上了阳和坡,都是出一身大汗,刘君韬看了看远处的火路墩,叹道:“此地确是要紧,若扎一军,便可南北呼应,防止虏贼包抄,环壕绝我。”

张玉清也是点头,说道:“总镇说得极是,此处位置确实紧要,我军若是在此地建立一寨,必务坚固,必可与防线相呼应,甚至可以将我军中军大帐设立在此处。”

这时,张玉清望向山的东北脚下,一条河流正从群山中流出,眼睛一亮:“此地有河,驻军的饮水也解决了,我军可结坚城硬寨。

刘君韬闻言也是颇为赞同。

在刘君韬的设想中,阳和坡从东北到东南约有四里长,从山腰到顶上,至少要有多道矮墙拦截鞑虏的进攻。

这些矮墙不需要多高,只要到将士们的胸口处便可,鸟铳手便可以瞄准敌人射击,当然,矮墙可以修得厚实一些,至少可挡大炮轰击。

刘君韬也是担心瓦剌大军在大同镇城周边劫掠了许久,难保不会缴获到各处堡垒中的火炮,所以提前做好防备总是好的。

此外,防线的各道壕沟却可以挖得深一些,至少深一丈、宽一丈,这样的矮墙实事上达到四米,比得过一般的城堡城墙高低了。

而每道矮墙相距不远,而且沿着山势,后一道矮墙,事实上都比前一道矮墙高得多。

借着山势的走向,每道矮墙后面的鸟铳手都可以轻松瞄到鞑虏大军,又不至于射到己方前排将士的头上。

如此,整道防线便可以上下呼应,形成立体的火力轰击之网。

众人听了刘君韬的设想,此时都是连连点头,对于即将展开的大战都是摩拳擦掌,恨不得尽快开战,也好痛杀鞑虏,以解心头只恨!

当然,刘君韬所设想的完善防线还不止这些,在刘君韬的具体设想中,矮墙壕沟足有九道之多,分为三个波次。

每波之间的三道矮墙壕沟,每墙相距只有数步,或十数步,上下射界明显。

瓦剌大军每攻一道矮墙,都要面对上下三道火力点的猛烈打击,还要不时得面对三道矮墙后面投出的万人敌,灰瓶弹等武器。

众人听着无不振奋,高冉更是笑着说道:“如此一来,到时候鞑虏定然是顾得下面,顾不得上面,顾得上面,顾不得下面,狼狈不己!”

众人闻言都是哄笑了起来。

刘君韬也是笑了笑,继续说着自己的设想。

这三个波次,每波之间相距约五十步,一百步,之间的空地,可立一些帐篷竹篷,作为伤亡大军将士的救护之处将士们的歇息之处,以及长刀手、投雷手的屯兵出击之处。

每道矮墙之间,都会留出许多空位,可供墙内战士视情况出击。

“我兖州镇的将士岂是豆腐渣兵,只会死待着硬守?咱们自是有守有攻,守中不时出击,便是辎重营将士也不例外!”

刘君韬此话更是鼓舞着众人的士气,纷纷附和着,甚至周宗胜还建议自己率领本部兵马在山下策应主力大军,以便不时袭扰瓦剌大举难道侧翼。

当然,这些矮墙空位是不规则的,比如第一道矮墙空位进去,面对的却是厚实的墙壁,需往左或往右几步,十几步,才能继续摸到空位道路。

而且,每波前方的矮墙空位,还可放置火炮,一炮打出去,定让攻墙的瓦剌鞑子兵鬼哭狼嚎,苦不堪言、伤亡惨重。

这还没完,护卫这些矮墙的,还有众多的凸出之处,便如城墙的马面敌台一样。

各部将士们可从侧面,对攻击矮墙壕沟的敌人进行射击。

以兖州镇鸟铳手的火铳威力,大至每隔一百五十步,可有一个凸墙。为防死角,凸墙前端,需建成锐角形。

比如第一波第一道矮墙的道路空位处,左右就有两道凸墙拱卫,使得这开口处,有若凹陷进去一样。敌人攻击通道,便陷入左右两端的火力打击之下。

在阳和坡的东北处靠河边,离河不远。也修数道矮墙,一直修到山的西北处,一护水源,二防止敌人顺河水而上攻击。毕竟河水不深,只到膝盖处。

此外,阳和坡的西北处虽然陡峭,又沟壑纵横,不过慎重起见,也需设数道防线,以便防止瓦剌的精锐兵马冒死进攻。

最后,刘君韬还准备在山顶处架立火炮,建立一处火炮阵地,完全可以将整个战场纳入火炮阵地的轰击范围内。

并且以火路墩为眺望点,到时候四周态势,便可一览无余。

听着刘君韬一一道来,兖州镇各营各将都在心中快速盘算相关的部署。

同时,张玉清率领的众赞画更在心中想象,若阳和坡防线置于沙盘上,该是一副什么样子。

此时,经过刘君韬的锤炼,虽然各将的文化程度并不算很高,但也算是识文断字的。

而赞画部的众赞画更是颇有学识,专业程度强,很快的,众人便在心中构勒出一副立体的阳和坡防护图,众人都觉得阳和坡防线肯定非常厉害,也先要是有胆子率军来攻,定然会伤亡惨重。

刘君韬一一说完自己设想之后,便冷笑道:“如此部署之后,也先要想攻占我阳和坡防线?不死个三、五万人,那就是妄想!”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按刘君韬的布置,鞑虏攻占阳和坡防线,竟要死个三、五万人?

不过望着冷笑的刘君韬,众人只觉一股寒意直冒心头,都不由自主相信。皆尽为鞑虏悲哀,若强攻该地,定然流尽鲜血。

一番布置之后,刘君韬便让张玉清回营之后立即完善沙盘和舆图,同时命令各营的辎重兵立即上山修筑防线,并且各营兵马做好上山的准备。

此时,刘君韬带着众人登山远望,望着东面依稀可见的白登山,不禁感慨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人围在白登山,可谓是我汉家的奇耻大辱!今日我等再次保卫大同城,就要在这雷公山血战瓦剌大军,在此扬名立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