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忠烈祠(二)

天策大明 第三百二十二章 忠烈祠(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之后,刘君韬率领郭永忠、唐宇、刘子安、蓝思齐四名部长,以及胡德兴、张白圭、张玉清等各部十四名司丞;张骁军、严虎、高冉、陈子平、周宗胜、孙绪等各营指挥,以及常宏道、刘有福、白玉兴等十几名千总一起,来到了忠烈祠的大门之外。

同时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山东都指挥使向群、衍圣公孔彦缙和兖州府指挥使雷柏等山东各地官吏派来的下属、心腹也在李千户和单先生的率领下,在两侧列队等候着。

周围玉山镇以及周边各处城池闻讯赶来的百姓已经聚集了数万人,在寒风之中纷纷看着忠烈祠,百姓的眼神之中满是崇拜和悲伤。

此时,刘君韬特意调集的兖州府奇兵营一部一千名鸟铳手已经在忠烈祠周围列队完毕,只听执事高唱一声,一千名鸟铳手便整齐划一的将手中的鸟铳斜指天际,而后便是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刘君韬用这种杀伐之声,送六千多名阵亡将士的英魂魂归故里!

而后,所有前来祭拜的玉山镇文武官吏、山东各地官吏的下属、心腹,以及不顾风寒赶来的各地百姓,纷纷在刘君韬的率领下,满脸肃穆的走进了忠烈祠。

玉山镇忠烈祠在之前关公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占地颇广,整体由祠宇和墓葬区两大部分组成。

忠烈祠的祠宇为宫殿式建筑,共五进。整座祠宇座北朝南,南北纵深将近一里,东西宽约半里左右。在中轴线上,按前低后高地形布局分为五进。

忠烈祠的第一进为牌坊,一列拱门三孔,上有琉璃盖顶,花岗岩方整石墙体,中拱上方,嵌汉白玉竖额,镌“玉山镇忠烈祠“六个字,是刘君韬亲自书写的。

众人走进牌坊之内,但见广场开阔,绿草翠柏,互为对称。

第二进为广场正中稍后“勤王大战”纪念碑,碑座正前方和东西侧分别用汉白玉嵌有“捍卫华夏“四字,寓全民奋起,勿忘国耻,“武力御侮“之意。

同时,在广场上还有一座纪念塔,在塔背面刻着刘君韬亲自题写的《伐虏纪念碑文》:寇犯京师,大波轩起,捐躯为国,忠勇将士,正气浩然,彪炳青史,炎汉奋勇,永湔国耻。

第三进为纪念堂,三开间,明间正中竖巨碑,上刻《玉山镇忠烈祠纪念堂碑记》,碑记介绍了建祠的历史背景、经过,讴歌了对英烈们捐躯卫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东西次间为《北京保卫战》陈列展,刘君韬将参战阵亡将士的一些遗物全部搜集起来,放在这里供天下人参观。

众人过了纪念堂,为两道平行纵列石级,分段递上,两道平行的石级共有台阶六百三十,中间草坪用大理石片镶嵌“华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

第四进为广场中彰义门大战纪念亭,其中的一块石碑详细描写了大战的经过。

第五进为亭上方享堂,居于祠宇最高处,为整座祠宇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活动场所。

享堂呈“十“字型,正中堂额“忠烈祠“系衍圣公亲书。堂内靠后突出部分为讲坛,坛后巨碑如屏,居中竖刻“捍卫华夏阵亡将士总神位“,两边刻有此番北上数次战役阵亡将士的神位。

享堂是忠烈祠最大的建筑物,可以容纳五百人,双面浮雕三拱的汉白玉石门。正面上部,六根花岗岩石柱稳托着朱红色歇山式双檐,中间两条柱上悬挂着金色的长方形横匾,其上题字:“忠烈祠“。

在享堂大厅后墙壁上,嵌着三十六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诗词。堂内东西两侧用汉白玉碑座形式展出了刘有财等三十七位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阵亡将士遗物及各方官吏、大佬要员的题词。

并且在大堂门外还建有一块巨大的无字碑,意思是忠烈们的英勇事迹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要所有人用心去缅怀!在它的左边有一块双面刻着“万民到此,皆应致敬“的致敬碑。在碑的两旁是青松翠柏,意为烈士名垂青史,安息名山。

祠宇周围为公墓区,分布着六千多名将士的墓葬。

当众人在刘君韬的引领下来到此处的时候,民部部长郭永忠早已派人在此处准备好祭坛,刘君韬便率领众人依次祭拜。

先是刘君韬和玉山镇的文武官吏上前祭拜,众人都是神情悲壮,刘有福更是失声痛哭起来。

接着是李千户、单先生等各地官吏的下属、心腹,众人也都是大礼叩拜、上前敬香。

而后是山东各地前来的士绅豪强,众人见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忠烈祠,早已经是激动不已,此时为阵亡将士行大礼,也是满心的崇敬。

最后便是各地赶来的百姓,只见众百姓纷纷跪地叩拜、上香,不少人都是口中念念有词,在祭拜的时候竟然在请神求事,显然已经将忠烈祠内的六千多名将士当成了神仙!

刘君韬等玉山镇将士见状无不感动,身为大明武人,在死后能化作百姓心中的神仙,也算是无上的荣耀了!

接着,刘君韬便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到了祭坛上,当众宣读祭文。

“正统十五年,瓦剌凶寇荼毒华夏,北边各地烽烟四起,值此国难之时,我国朝上下举国奋袂,人人效死。我玉山镇、兖州府各地将士,莫不忠义奋发,亿万一心,以与强寇相周旋。数月以还,五洲瞠视,北边震骇。而我成仁将士,以悍勇精神,保卫国土,以七尺之躯,换取光荣。开创亘古未有之伟绩,尤为万代所崇敬。余忝总戎重,转战战场,目睹成仁将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之忠勇,未尝不肃然动容。而一念及浴血縻骨之壮烈,则又未尝不怆然出涕,不洧纪念,曷展素诚。乃就此处,开地建墓,以安忠骸。而祠堂先后落成,永档大节,醵也!乃齐鲁名山片石,作万丈之光芒。浩气雄风,立千秋而不朽。精灵所积,蔚为国魂。仰止之余,当超顽懦。斯又岂止崇德报功已哉,是为记!”

刘君韬抑扬顿挫的高声诵读完毕,便在祭坛上的火炉之中将祭文焚化,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泪流不止,不少参战将士都是失声大恸。

而后,单先生更是代表孔府上坛,宣读了衍圣公的亲笔祭文。

“盖闻尸裹马革,铜柱铭勋,死重豹皮,铁枪著节,此乃大丈夫之节烈,炎汉子孙之壮举!丁国家多难之日,乃豪杰效命之秋。努力同心负兴亡,本匹夫有责;成仁取义死沙场,是男儿善终。宜乎!桓桓多士狂澜,捍八百里洞庭;耿耿孤忠捐命,救五千年华夏。作上游之保障,壮三楚之声威。忠魂毅魄,万古云霄,鬼雄国殇,千秋俎豆矣!兹者专祠建立,映山水而发幽光;绰楔标题,闻鼓鼙而思猛士。灵自冯而永式,云台图列宿之容;勋以懋而弥旌,麟阁绘精忠之象。从此丰碑宛在,群钦华夏英烈;碧血长存,气壮山河颜色。铭曰:巍巍岘首,堕泪刊碑,旗常象魏,万事宏观!”

待到单先生将祭文焚化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振奋不已,刘君韬也是暗暗点头。

“虽然明末时候的衍圣公行径为人所耻,但此代衍圣公还是心中有家国的!”

这一天,玉山镇忠烈祠人山人海;这一天,六千余名华夏英雄魂归故里;这一天,刘君韬心中荡气回肠,即将再出发!

次日,随着参加祭奠仪式的各方人等纷纷返回,在忠烈祠的这场祭奠仪式也随之传遍了整个山东,并且向周边各省传播开来。

没过多久,兵部尚书于谦便听闻此事,不禁大为感动,立即写了一篇祭文派人送到了忠烈祠,并且责令兵部按月发给忠烈祠钱粮,用以维护忠烈陵墓。

就连右都督石亨闻讯,也是派人前去祭奠了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