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迎战鞑虏

天策大明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迎战鞑虏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时,大明面临的局势越发严峻,景泰帝下旨,任命兵部尚书于谦全权负责守战之事,将京城周边二十万大军的军权交与于谦,顿时让满朝文官震惊不已。

但是面对瓦剌的步步紧逼,这些文官却没有胆子出言反对,毕竟众人心中都明白,就算是争到了二十万大军的军权,自己一方也没有能力打赢这一仗。

刘君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振奋不已,大明终于要开始反击了。

而且,二十万大军全部接受于谦的调遣,这也让刘君韬心中踏实了不少。

仅仅过了一天,于谦便开始对京城内外的将领频频调换:

先是任命石亨为右都督,掌管五军大营;紧接着,于谦推荐东莞河伯所闸官罗通为兵部员外郎,率三万援军攻打居庸关,任命韩青攻打紫荆关,出任大同副总兵;任命郭登为总兵,守大同。

一番人员调配之后,各路大军便开始频频调动。

兵部员外郎罗通率军三万杀向居庸关,大同副总兵韩青率军三万准备夺回紫荆关,二人几乎同时率军出击,六万大军士气不错,气势汹汹的向西开去。

同时,大同总兵郭登也是急匆匆的赶往了大同,准备在大同整顿兵马,威胁瓦剌大军的后路。

刘君韬看着三路人马开拔,心中却是忧心忡忡。

此时瓦剌太师也先已经和大汗脱脱不花成功会师,三十万瓦剌铁骑盘踞在居庸关、紫荆关一带,区区六万大军能夺回两座关城吗?

按照刘君韬的设想,此时明军应集中兵力,集结二十万大军在京城周边层层布防,依托北京城庞大而又坚固的城防,和瓦剌大军拼消耗!

大明毕竟国力强盛,再加上各地援兵依旧源源不断的赶来,明军只会越打越多、越大越强,而瓦剌大军则是死一个少一个,坚持不了多久,只要双方在北京城和瓦剌大军相持下来,也先绝对会死得很难看!

其实刘君韬明白于谦的想法:如果夺回了居庸关和紫荆关,明军便可以重新建立京城外围防线,据瓦剌大军于国门之外。

可是在刘君韬看来,现在居庸关和紫荆关已经不可能夺回来了,至少在击败瓦剌主力大军之前,明军已经没有机会夺回关城了。

“于大人虽然刚正不阿、临危不乱,可是在指挥作战方面,还是有些不足啊!”

刘君韬心中暗暗想着,不过转瞬间便释然了。

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

像汉唐那样可以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毕竟是世所罕见的,刘君韬也没有资格要求于谦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无比正确的。

而且,刘君韬心中也是暗暗后怕,幸好于谦没有派玉山镇各营兵马出击夺回居庸关、紫荆关,否则就算是玉山镇各营将士战力出众,也是敌众我寡,此战也会元气大伤,甚至一个不好便会全军覆没!

此时,北京城周边剩下的十四万大军已经开始纷纷拔营,按照兵部尚书于谦的后续安排,各营兵马开始开进北京城,全面接管北京城的防务。

至于北京城周边的各处城池、乡镇,则是一同放弃了。

此时在于谦心中,保卫北京城才是最为重要的。

刘君韬也是调集兵马整顿拔营,两万八千大军从东直门进入了北京城,沿着前三门大街一直朝着演武场开去。

沿途大军经过街道两侧,不时能够看到有许多百姓爬着窗户观望着,不时对着大军将士指指点点。

刘君韬不知道那些百姓在说着什么,不过从众人的脸色来看,应该是在夸赞麾下将士的。

没过多久,刘君韬便率军抵达了城南的演武场,两万八千大军被兵部临时安排在这里驻扎。

此番,于谦将十四万大军全部拉进城内,除了登城守备的八万大军以外,还有包括刘君韬所部在内的六万大军待命,显然这些兵马是作为反击的生力军来使用的。

对此刘君韬心中也是颇为赞同,毕竟守军只有保持出城野战的反击能力,才能长久的坚守城池,否则一旦进入敌方直接攻击城墙的阶段,十有八九守城一方会因为士气低落而渐渐崩溃。

所以守城之要在于野战,这也是兵书上的金科玉律!

刘君韬安顿好各营将士之后,便准备前往兵部听调,同时也报了向兵部尚书于谦进言的想法。

毕竟刘君韬知道整个北京保卫战的经过,虽然不能详细的说给于谦听,但是择其要点劝谏一下于谦还是可以的。

没过多久,刘君韬便带了一队护卫策马来到了兵部,此时兵部衙门之外已经聚集了许多人马。

这些人马都是各路驰援大军将领的护卫,此时都在兵部衙门门外等候待命。

刘君韬也让随行的十名护卫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是走进了兵部衙门。

进入正堂之中,刘君韬便看见满屋子都是顶盔掼甲的将领,这些将领最低的都是千总、游击,像自己这样的参将都有好几个,甚至副将、总兵都有三五个之多,可见此番兵部也是下了血本了!

此时,于谦正在大堂里面和两名总兵官讨论着什么,不经意间看到了正在大堂里四处张望的刘君韬,便挥了挥手,大声说道:“可是兖州府参将刘君韬到了?”

话音未落,满堂将佐便齐刷刷的看向了刘君韬,弄得刘君韬还有些不好意思。

只见刘君韬抱拳行礼,说道:“末将刘君韬,见过兵宪!”

周围众将佐纷纷小声议论着,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参将会让兵部尚书这般看待。

于谦笑着招了招手,说道:“来!我正与两位总镇商议京城防御之策,你也过来听听!”

这下,周围的众将佐可是不淡定了,看向刘君韬的眼神之中,除了震惊之外,还多了一丝嫉妒。

能得到兵部尚书的赏识,这就说明这个刘君韬要飞黄腾达了!

但刘君韬熟知历史,知道接下来朝中将会无比的动荡,在这个时候被某一个上官重用可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自己已经“被迫站队”了!

不过,刘君韬还是快步走到了于谦身边,和于谦以及另外两名总兵官一一行礼之后,便听着于谦介绍了起来。

“我已经将驰援大军部署完毕,并且留足了预备兵马,刘参将麾下兵马亦在其中。”

这时,于谦还不失时宜的赞叹了一下刘君韬麾下的两万八千将士,称其为“刘家军”!

周围将佐又是一阵轰动。

不过,其中有不少将佐在这些时日也见到过刘君韬麾下兵马,知道于谦所说虽然有些过了,但也确实是事实,这样的兵马在二十万大军之中,的确是顶尖的存在!

接着,于谦将此时北京城的整体防务情况简单说了一下,而后便看向刘君韬,询问道:“刘参将,你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刘君韬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北京保卫战的大致经过,知道于谦的整体安排还是相当恰当的,所以也不准备做出什么改变历史的事情,自己只要率军顺其自然痛击鞑虏便好。

于是,刘君韬便准备说些不疼不痒的建议,而后便向于谦表一下决心。

突然,门外一名兵部侍郎惊慌失措的冲进了大堂,甚至没顾上向于谦行礼,便大声说道;“兵宪!员外郎罗通所部在居庸关前遭到十万瓦剌铁骑围攻,兵败身死!大同副总兵韩青率军三万与也先主力激战于紫荆关前,同样兵败身死!大同总兵郭登在半路上遭遇瓦剌兵马,被敌军截杀!”

紧接着,又是一名兵部侍郎冲了进来,大声叫道;“兵宪!瓦剌大军攻陷了白羊口关,瓦剌大汗脱脱不花所部和也先所部在白羊口关会师!现在,三十万瓦剌大军正向京师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