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倾巢而出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七十八章 倾巢而出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之后,正统帝为了争取时间,为自己调集大军御驾亲征做好准备,便下旨以驸马都尉井源为主将,率领四员副将统兵五万先行出击,迟滞瓦剌大军的进攻速度。

驸马都尉井源不敢怠慢,当即率领五万大军向西出发,从居庸关出关西进。

同时,正统帝便开始着手布置自己离京之后的安排。

正统帝最为在意的便是朝局的稳固,于是便下旨任命其弟郕王朱祁钰据守北京,负责监国。

而后便下令秉笔太监王振催促兵部,在十日之后做好大军出征的准备。

至于出征大军的数量,正统帝为了稳妥起见,直接定下了五十万的兵力,命令兵部必须在规定期限之内集结完毕。

这可是苦了兵部众官吏,要知道此时京畿各地的驻军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就算是加上京城三大营的兵马,也只有二十多万而已,兵力上还差了一半多!

为此,兵部尚书邝野无奈之下只能临时征募兵员,以优厚的待遇募集到了京城各地大量的游手、地痞,以及卫所屯堡之中的闲汉。

就这样,兵部在短短十天的时间内,终于是凑齐了五十万“大军”。

只不过,这样的大军到底有多少战力,都是个未知数。

虽然出征大军战力堪忧,但毕竟有五十万之巨,正统帝也顾不上许多了,在寝宫内兴奋的试穿新打造的御用重甲。

旁边王振不断指挥几个小太监为正统帝穿戴整齐,看着镜子里威武不凡的自己,正统帝十分满意,心中的底气更是不断上涨。

“陛下,这身鎏金龙头甲如何?”

“嗯!”

正统帝十分满意的说道:“工部的手艺很不错!对了,这面琉璃镜是什么地方进贡的?竟然能将朕照得如此清晰!”

“呵呵。”

秉笔太监王振说道:“启禀陛下,这面琉璃镜是山东兖州府进贡的,听说是什么玉山镇工坊出产的。”

“玉山镇?”

正统帝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之前兵部不是上报了一批剿贼平乱功臣的名单吗?朕记得上面有个晋升参将的武将,好像就是兖州府玉山镇人吧?”

“陛下,正是!”

王振说道:“陛下,此人名叫刘君韬,据说原本只是一个豪强而已,后来逐渐势大,再加上安靖地方有功,便被任城卫指挥使招募为民团练总;之后,那刘君韬又因剿贼有功被兵部擢升为游击将军。此番福建贼寇暴乱,刘君韬率军两万出征,立下战功不少,这才因功晋升为兖州府参将。”

“原来是这样!”

正统帝又说道:“听说这个刘君韬还善用火器?”

“陛下英明,正是!”

“只是可惜了!”

正统帝叹了一口气,说道:“鞑虏畏惧我华夏火器,只是山东距离京师太远,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了,否则将刘君韬所部调入京城随军出征,正好痛击鞑虏气焰!”

“陛下所言正是!”

当天,正统帝便下旨从朝中调集了文武官吏一百多人随行出征,其中大部分都是武将、勋贵和兵部官吏,真正的文官少之又少!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人全都护驾从征。

消息传出,被正统帝勒令在家反省的于谦不禁仰天长叹、泪流不止。

虽然于谦中正廉明、一身正气,但并不代表于谦是一个书呆子,对于朝中的政治~斗争,以及朝臣之间的尔虞我诈,于谦全都看在眼里,根本瞒不过去。

此时,于谦心中十分明白,明面上怂恿正统帝御驾亲征的人的秉笔太监王振,但那不过只是表象而已,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朝中的文官集团!

这一点,从正统帝批准的随军官吏名单中就可见一斑!

一百多名官吏,只有三、五个文官而已,剩下的全都是与文官集团为敌的武将、勋贵、兵部官吏,这可是明目张胆的借刀杀人啊!

而且,出征的五十万大军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于谦可谓是心知肚明,在兵部任职多年,于谦也是深谙用兵之道,明白这样一支大军面对骁勇彪悍的瓦剌铁骑,只有死路一条,绝无胜算。

“这些祸国之臣,竟然为了争权夺利而枉顾国家安危!”

于谦不敢想象,正统帝带着一百多名大员、五十万大军一战而败之后,大明将会面临怎样的危局。

一想到这里,铁骨铮铮的于谦便有一种想要痛哭一场的冲动。

四天之后,刘君韬也得知正统帝将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并且通过探查部拿到了正统帝御驾亲征随行的官吏名单。

看过这份名单之后,刘君韬不禁长叹一声:“看来以我一己之力,还是影响不到历史的走向啊!”

刘君韬心中清楚,土木堡之战过后,大明朝堂之上的武勋接管将会遭到灭顶之灾,文官将会左右政局的走向,这将会彻底改写华夏崇文尚武的精神底蕴!

“文贵武贱,将会让泱泱华夏彻底沦为羔羊,我宁远华夏变成三国那样可以压制诸胡的割据,也不愿华夏成为五胡乱华那样的夷狄猎场!”

刘君韬心中暗暗想着,当天便带着一队护卫离开了玉山镇,开始南下玉山兵仗局、安山镇等地,对玉山镇军部各处兵仗局、各营驻地进行检阅、视察,为大军北上京师勤王做最后的准备。

此时,土木堡之战的乌云已经开始聚集了,刘君韬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不可能率军一共西进土木堡,而且时间上也是来不及了。

所以,刘君韬只能将集中精力做好参与北京保卫战的准备了!

一路上,玉山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徐州兵仗局都还好说,一杆杆乌黑的精良鸟铳、三眼铳正在装箱起运,一箱箱纸壳定装弹也正在囤积之中。

看着已经堆积起来的兵备,刘君韬很是满意,不过遗憾的是,现在虽然玉山镇已经培养了两百多名炮手,而且还在不断操练之中,不过却一直没有抽出人力、物力开始大规模铸造火炮。

“现在临时铸造的话,时间上肯定是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到此番战事结束之后再说了。”

刘君韬不无遗憾的暗道,便开始带队朝着安山镇赶去,准备开始检阅各营将士。

这一路下来,张骁军、严虎、陈子平、高冉、周宗胜、孙绪几人都是缠着刘君韬请战,毕竟此战不同于以往剿灭贼寇之战,这可是与瓦剌铁骑对战啊,是真正的硬仗,众人都想率军上阵杀敌。

对此,刘君韬很是高兴,毕竟众将战意盎然,这就说明大军各营的士气高涨,这是好事。

可是玉山镇各处肯定还要留下兵马驻守的,各营兵马不可能一同北上。

所以,刘君韬对众人都是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安心整军备战,等候军部的征调命令。

京城。

正统帝眼见各方准备已经差不多了,特别是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待命,在京城周边扎下了无边无尽的大营,心中可谓是豪情万丈、战意盎然。

可就在此时,一个惊天噩耗传来:驸马都尉井源所部遭遇到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的瓦剌主力大军,一战尽没!

此时,也先正率领十二万铁骑大军围攻大同府城,大同镇告急!

惊怒之下,正统帝当即下令五十万大军次日出征,随行的一百多名大员次日凌晨在宫门外迎候圣驾。

圣旨一出,满朝皆惊!

于谦听闻消息之后,更是急匆匆的赶往紫禁城,准备再次劝谏正统帝,但却连宫门都没进去,就被守卫宫门的大汉将军拦了下来。

“苍天无眼啊!”

眼看进宫无望,于谦不禁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呆呆的在宫门之外站了许久,才落寞的返回了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