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票号

天策大明 第一百九十四章 票号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统十三年十月。

山东各地的豪强、士绅、大户人家,甚至是与玉山镇关系不错的官吏都先后接到了一份请帖,兖州府民团练总刘君韬邀请众人前往玉山镇做客,说是有一件用银子生银子的大生意,想要与众人一起来做。

至于刘君韬对众人所说的是什么生意,此时唐宇已经十分清楚了,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票号!

票号的前身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具体票号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一书中称:“据说开始是山西的康(亢)氏。当年李自成败走时所有的金子携带不便,便把军中所有的金银财宝放在康氏的院子里而去,康(亢)氏忽拾得八百万两,因此之后将从来谋一般人便利的山西汇兑副业改为本业,特创票号,至是该地的巨商都是康姓。“近人徐珂《清裨类钞》称:“相传明季李自成携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票号。“

也有人认为:“山西票号在满清康熙年间产生,但在当时票号寥若晨星,可以肯定不会太多。“ 《何义门先生集》中所载,康熙末年何焯在家时,因生活窘迫,曾将“一应冬衣,俱当在对门当内,因皮钱尤重“,赎不回来,其家人就由原籍苏州向北京天会号汇银九十两,使其“先赎皮袄“。又据康熙40年《康熙南巡秘记》载:“时济南票号适以银款纠葛事,须时敏亲自料理。“

而民国十二年出版的《晋商盛衰记》称:票商经营,为山西极有名之商业,“创始放前清中叶,当乾隆、嘉庆间“。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称:“溯我票商一业,创始放前清康熙、乾隆时代“。范椿年《山西票号之组织及沿革》称:“雷履泰、李正华于嘉庆二年创立日升昌票号“。

这些情况刘君韬都是知道的,但是刘君韬确实认为,会票(汇票)在明末清初已经出现。

当年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称:“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此法,唐宪宗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

所谓“飞钱“,乃是异地取银钱的一种汇兑方式,起源时间约在唐宪宗时。当时商业发达,钱币携带不便,加之钱币缺乏,各地方又禁钱出境,各地在京师的商人,便将售货所得之钱,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机关,或交各地设有联号的富商,由机关、商号发给半联票券,另半联寄往在各道有关机关、商号。商人回到本道后,合对票券取钱,此种票券即称“飞钱“。

如今,刘君韬设定的票号营业内容和范围,主要是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

关于汇兑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迟票。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所占之期,按月估算递加。二、兑条。手续于定汇之后,立一对条,齐中剪为二纸,汇款者持上半页,承汇者将下半页寄往所汇之地验兑,交条付银,即不找保立收据也可。三、信汇。各凭各信,字号对字号,下付人堂名,须得保付给,汇水随行市。四、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五、电汇。如用明电,见电后讨殷实承保用款,错则退款,如系各家之密电,用款手续亦与明电同,电费皆由汇款者出。

而关于存款,又分往来存款及定期存款二种,前者系商家浮存,随市面之疲快,临时定日利,但存款利率较市面利率略小;后者则有定期一年者,亦有定期一、二、三、四、五、六月者,存户如在存款未到期提取利息,须立一借据。

关于放款,又分信用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种。前者放放款时须立一字据,也有随市面习惯办理者。其日利随市面而定,活期者较小;后者抵押货物,须订立合同,执其凭单,押品如系不动产,则须执其红契,并立字据,由承保者垫还。

按照刘君韬的设想,先用存银支付利息的优惠和玉山镇良好的信誉作为引子,将山东各地豪强、士绅、官吏的银子汇集起来,之后便开始以商部散步在各地的铺面为支撑,在整个山东大建票号,至少每个县都要有一家票号,尽快建立票号网络。

如此一来,各地商贾、豪强、士绅便可以凭借汇票通行各地,只要众人尝到了汇票的便利,刘君韬便可以保证,各方的银子会源源不断的汇集起来,到时候挡都挡不住!

后世银行为什么会成为最挣钱的行业?还不是因为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吗?

到时候,只要票号的存银够多,刘君韬便可以利用散布在各地的票号发放贷款,不管是商贾、豪强、士绅,还是平头百姓,谁都会有一时手紧、缺少银钱的时候,刘君韬肯定不愁贷款发放不出去!

对于刘君韬建立票号的设想,唐宇听完之后可谓是惊为天人!

虽然此时的大明已经有了钱庄的村子,但也只是进行一些银钱兑换、保管财物的业务,甚至有人想要在钱庄保管财物的话,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向钱庄缴纳一笔费用!

刘君韬却是在钱庄的基础上,想出了一套票号的生意来,在唐宇看来可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唐宇不知道的是,刘君韬这也是借鉴了后世的成果罢了。

没过多久,各地豪强、士绅、商贾、官吏家人便纷纷聚集到了玉山镇,就连曲阜县孔府和任城卫都派人前来,分别是单先生和李千户。

刘君韬在玉山镇衙署摆下酒宴,一连摆下了七十多桌,和前来的数百人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之后,刘君韬便让唐宇当众宣布玉山镇准备筹建票号的事情,并且将票号所涉及的业务、汇票的便利、众人能够从中得到的好处一一说明。

随后,刘君韬还特意说道:“只要诸位在我玉山票号中存下银子,即便什么生意都不做,每月也可以坐收利息,存银越多,收获的利息便越多,这可是用银子生银子的大好事啊!”

席间,一名登州府的豪商笑着问道:“敢问刘练总,要是我们存银的人太多,存下的银子也非常多,那玉山镇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将会是海量,玉山镇能支撑得下去吗?”

“哈哈!赵老爷问得好!”

刘君韬笑着说道:“我玉山票号的业务之中不是还有发放贷款、异地汇兑的业务吗?这两项都可以为票号带来巨额的利润,诸位存银的利息绝不会亏少的,大可放心!”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对刘君韬的票号生意十分感兴趣,当即纷纷表示愿意出银子存在玉山票号。

当晚,刘君韬凭借这一顿饭就吸纳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唐宇也是当场给众人开具了银票。

是夜,众人一直相聚到后半夜才逐渐散去,在刘君韬为众人安排好的房间内休息。

刘君韬与唐宇可是没有丝毫的睡意,二人连夜商议、细化票号的具体事务,准备立即着手筹建事宜。

同时,刘君韬还找来了胡德兴,连夜将其从睡梦之中揪了起来,对其说道:“胡大哥,从明日起,你便率领手下人马待命,随时准备协助各方运送银子过来,咱们玉山票号的总库就设在玉山镇!”

胡德兴此时已经听唐宇说了成立玉山票号的事情心中也是欣喜非常,当即领命下来。

次日一早,前来玉山镇做客的各方宾客陆续散去,胡德兴也开始安排人手在通往玉山镇的各条官道上等候,准备协助各方运送银子。

而唐宇则是回家稍稍休息了一下之后,再次找到了刘君韬,说道:“练总,有件事我觉得十分不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