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增强实力

天策大明 第一百五十二章 增强实力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朝廷赈济钱粮陆续运抵兖州府、青州府各地,玉山镇的压力瞬间就减轻了不少,各州县开始全力赈济灾民,搭建在城外的粥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吸引几十万灾民分向了各处城池。

同时,江南各州府县的官吏也在英宗的严令下,带着各地豪强大户筹集到了大批的钱粮,并且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就将筹集到的钱粮运到了灾区,各地灾民的衣食逐渐有了着落,便不再逃往外地,甚至一些刚刚背井离乡的灾民开始陆续返回家乡就食。

如此一来,涌向兖州府、玉山镇的灾民开始陆续减少。到了正统十一年十月,滞留在兖州府各地的灾民开始被各州府县遣散回原籍安置,原本让各方胆战心惊的灾民大潮逐渐散去,一场大危机也消散于无形之中。

此时,初冬的寒风已经开始呼啸,兖州府各地都是万物凋零,眼看着就要进入寒冬了,而玉山镇却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收拢了十一万灾民!

一时间,玉山镇、滑口镇、张秋镇、安山镇全部都是人满为患,背井离乡、衣不遮体的灾民嗷嗷待哺,让玉山镇上下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因为玉山镇的财力毕竟有限,商部和民部赚取的钱粮看似破天一般,可谓是日进斗金,但是面对十一万一无所有的灾民,这些钱粮根本就入不敷出!

寒冬将至,可是此时玉山镇各处还有相当部分的灾民没有房子居住,只能在各处乡镇周边搭建地窝子,暂时躲避风寒,就连口粮和棉服都是短缺不少!

面对此情此景,刘君韬此时也是心急如焚,虽然现在已经没有新的灾民再涌向玉山镇了,但是刘君韬所面临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

此时,面对日益变冷的天气,刘君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十一万灾民筹集到足够过冬的粮食和棉衣,并且尽快在玉山镇、滑口镇、张秋镇、安山镇以及各处农庄搭建房屋,供灾民居住安家!

这可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不但需要海量的钱粮来支撑,而且还需要巨大的人力来实施。可是,现在的玉山镇,既没有取之不竭的钱粮,也没有足够使用的人力!

为了安置这十一万灾民,民部和商部的人手都已经用上了,就连军部也调集了所有能够调动的人手,分散到了各处,现在已然是没有多余的人手了。

刘君韬思来想去之后,忽然想起了后世赈灾的一些手段,最后决定化被动为主动,将十一万灾民变成玉山镇增强实力的动力!

于是,刘君韬和郭永忠商议了一下,对十一万灾民进行清查,所有人全部登记造册,将众人的籍贯、年纪、所做营生和特长全部标明。

而且,为了解决灾民棉衣不足的问题,刘君韬也不能光靠购买这一个办法,不但筹集的棉衣数量有限,而且还颇费银子。

于是,刘君韬便找到郭沐英,让被服厂立即从灾民之中招募壮妇、老人,大举扩充产量,全力缝制棉衣。

郭沐英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立即带着被服厂的伙计四处招募人手,一连一个多月都吃住在被服厂,整个人都累瘦了两圈。

要不是刘君韬听到消息,亲自赶到被服厂将郭沐英拽回了家,命令其休息三天,估计郭沐英就要累倒了。

之后,刘君韬便下令告知各处:

其一,所有灾民的口粮和御寒衣物实行配给制,优先发放给老弱妇孺。青壮男子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口粮供给,棉衣是没有的,想吃饱更是不可能!

其二,将灾民中的所有青壮男子整编为伍,分配到商部、民部各处做工,这些灾民青壮不发工钱,按照干活的多少计算工分;

同时,灾民青壮也可以申请到玉山镇各处兴建的农庄、居所做劳力,同样按照干活的多寡计算工分;

以上两条出路,壮妇也可以参与进来,不过所计工分按照青壮的八成计算。

每十日为一周期,灾民青壮、壮妇可以凭借积累下的工分换取粮食、棉衣,以及生活用具!

其三,军部立刻从灾民之中选拔青壮,以五千人为数,送进护卫队营地进行操练,准备练成之后编入玉山镇护卫队!

其四,商部和民部立即开始扩张,商铺、商队、屯田面积都要大力增加,以此来消耗灾民的人力。

当刘君韬的这四条命令发到各处之后,整个玉山镇再度急速运转了起来,那十一万灾民如同湍急的水流一般,被商部、民部和军部分流、引导,快速安置到了各处。

十一万灾民的巨大人力,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转化成了巨大的动力,让玉山镇化身为一头烈马,开始疯狂的奔跑起来。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玉山镇各处的新建农庄、新建商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玉山镇的势力开始极速扩张,从兖州府北部、中部直接扩张到了整个兖州府,并且开始快速向青州府、济南府、东昌府,以及登州府一部扩张。

这一下,整个山东的豪强、士绅都为之震惊了,万万没想到十几万的灾民竟然没有将玉山镇拖垮,反而让玉山镇飞速发展了起来。

原先正准备看刘君韬笑话的人,现在都已经笑不出来了,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刘君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办法办到这一点的!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底,玉山镇。

刘君韬看着民部和商部报上来的数据,心中也是欣喜异常,看来这几个月自己的计划是完全正确的,终于带着玉山镇渡过了难关。

可是,还没等刘君韬高兴太久,唐宇便一脸愁容的找了过来,说道:“练总,咱们玉山镇的的库存见底了,下个月就没有钱粮了!”

刘君韬闻言也是吓了一跳,急忙问道:“那商部每月不是都有进项吗?更何况现在商部各处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咱们玉山镇的进项应该更多才对啊!”

唐宇苦笑着说道:“练总,现在咱们玉山镇的摊子铺得太大了,到处都在用钱,到处都是无底洞啊!商部每月的进项足足有三十几万,但是分摊到各处去,根本就是入不敷出!还有,商部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是没错,但是做生意是需要时间回本的,不可能立刻就能日进斗金啊!”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有些慌了神,皱着眉头想了起来。

唐宇虽然很是着急,但还是安静的等在一边,并没有急着催促刘君韬拿主意。

过了好一会儿,刘君韬沉声问道:“现在商部新铺开的摊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盈利?”

“至少三到四个月!”

“现在咱们玉山镇每月的亏空有多少银子?”

唐宇显然已经算过这个数字了,想都没想便直接说道:“扣去商部每月的进项之后,咱们玉山镇每月还有八到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八到十万两啊?”

刘君韬重复着唐宇的话,在屋子里来回踱步,皱着眉头思考着到哪里去弄这么多的银子。

“八到十万两!”

忽然,刘君韬像是想到了什么,有些激动的对唐宇说道:“现在曲阜孔府在商部占有多少份额?”

唐宇瞬间就明白了刘君韬的意思,说道:“孔府投下的五十万两银子只是投在了玉山工坊而已,和各地的铺子、商队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孔府在玉山工坊也只占三成的份额!”

刘君韬听到这里便大笑了起来,说道:“好!这下,咱们有地方挖银子了!”

“练总,我担心孔府那边会不会出这个钱啊?”

“放心!”

刘君韬自信满满的说道:“我料定衍圣公一定会同意出银子的!”

第二天,刘子安便带着刘君韬的亲笔信赶往了曲阜县。

仅仅过了八天时间,刘子安便风尘仆仆的带着曲阜县孔府的回信赶了回来。

刘君韬接过衍圣公的亲笔回信看了起来,没过一会儿便大笑了起来,对刘子安和唐宇说道:“衍圣公已经答应了,商部下辖的所有铺子、商队,衍圣公占两成份额,再出五十万两银子!”

唐宇闻言激动不已,说道;“如此一来,咱们玉山镇无忧了!有了这五十万两银子,咱们玉山镇完全可以支撑到明年开春之后,到时候商部的新摊子也将开始盈利了!”

刘君韬也是冲出了一口气,心中暗道:“终于!玉山镇终于跨过鬼门关,真正的强大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