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揍哭刘彻开始 > 第85章 代国往事

从揍哭刘彻开始 第85章 代国往事

作者:鲸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刘荣已经猜到了这个吕叔的真实身份,所以赶紧装头疼,想要离开。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窦太后和吕叔两人要说的,可能就是那件事。

汉文帝一生最大的污点。

知道这件事的人,少之又少。

以至于千百年后,人们只能从历史的蛛丝马迹当中,窥见这件悬案的一鳞半爪。

刘荣自从穿越以来,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可见其隐秘。

如今,这件事终于被人提起了。

他作为后辈,对于祖辈汉文帝不光彩的过去,似乎还是回避为好。

窦太后听了刘荣的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对于刘荣的做法,她甚感欣慰:这个大孙子,当真是乖巧可爱惹人疼。

于是,刘荣就这样离开了内史狱,乘车返回长乐宫。

折腾了一天,刘荣确实有些劳累了。

他躺在车上,闭目养神。

马车一颤一颤的,关于汉文帝的故事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汉太祖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

老大刘肥,老二刘盈,老三刘如意,汉文帝刘恒是老四,老五刘恢,老六刘友,老七刘长,老八刘建。

本来,汉文帝是没有任何机会成为汉文帝的。

但是,他的命数真的太好了。

老大刘肥和老二刘盈死的早,老三刘如意、老六刘友、老八刘建算是直接被吕后给搞死的,老五刘恢算是间接被吕后给搞死的。

这样,在平定诸吕之后,刘邦的儿子只剩下了两个:老四刘恒和老七刘长。

而刘长又是吕后带大的,功臣集团不可能立他,于是选项只剩了一个刘恒。

纯纯的保送啊。

但刘恒的即位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障碍。

那就是他的王后是吕氏族人,并且这个吕王后还给她生下了四个儿子,其中最大的一个更是被立为了代国太子。

他们身上有着吕氏的血脉。

其实,这也是吕后的算计。

她为了将刘氏和吕氏紧密联系在一起,采取了堪称疯狂的配对战略。

她给很多诸侯王都配了一个吕氏的王后,也给许多吕氏子弟迎娶了刘氏女。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永远巩固吕氏的富贵。

过去,刘恒的吕氏王后及其四个儿子,就是他的保命符,让他得以在吕后疯狂的屠杀中幸存下来。

如今,这些人成为了他晋级皇帝的障碍。

功臣们起事成功之后,肯定不能继续让刘盈的儿子刘弘做皇帝。

原因无他,这个人身上有着吕氏的血脉。

于是,他们就污蔑刘盈的儿子们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是的,功臣们说刘盈的六个儿子全是野孩子。

无中生有的绿帽被死死的按在了刘盈的头上。

哈哈,反正也挺逗的。

这些所谓的野儿子们,迟早是要被功臣集团杀掉的。

刘盈的儿子们不能当皇帝,那么该迎立谁当皇帝呢?

这是摆在功臣集团面前的难题。

尽管他们当中未必没有人想要自己当皇帝,但是天下人心在汉,四方刘氏诸侯虎视眈眈,他们也只能偷偷的想想罢了。

难度太大,几乎没可能。

这时候,最热门的选手就是刘肥的儿子——齐王刘襄。

他算是长子长孙,名正言顺。

同时他们哥儿几个在灭吕之役中出力不少,早就将皇位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功臣们不想立齐王刘襄为皇帝,因为他的母族势力很强,舅舅们十分彪悍。

刚刚经历了外戚擅权的功臣们,显然不愿意再次看到一个吕后。

代王刘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的名分够:刘邦在世的最大的儿子。

同时,他的母亲薄太后比较柔软,不会成为下一个吕后。

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唯一的障碍,就是他的吕氏王后及其儿子们了。

要是这些人以后为吕氏平反,清算功臣集团那可如何是好?

这是功臣集团最担心的事情。

毕竟他们干的事,太过于疯狂了。

几乎和造反没有什么差别。

所谓吕氏作乱,不过是骗骗小孩子罢了。

事实上是一场政变。

吕后死后,吕氏仍然大权在握,皇帝是吕后的孙子、惠帝刘盈的儿子,和他们是一拨的。

他们这时候为什么要作乱?他们脑子有坑吗,自己造自己的反?

摆明了是功臣和刘氏诸侯们不满吕氏专权,欲除之而后快罢了。

吕氏的势力太弱,吕后死后,后人们全都不成器,才落了个族灭的下场。

功臣集团的所做作为,十分僭越,绝非臣子行径。

有人就曾对汉文帝说,他们是功臣,绝非社稷臣。

功臣集团是十分畏惧自己以后被清算的。

当他们把自己的顾虑和代王刘恒说了之后,刘恒居然毅然决然的大义灭亲。

代王承诺,只要功臣集团愿意立他为皇帝,他将下令杀死了自己的吕氏王后及带有吕氏血脉的四个儿子。

这样,功臣集团再无顾虑,选择了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关于这件事,历史上讳莫如深。

以至于后世连刘恒当代王时期的王后姓什么都不知道。

关于几个儿子的惨死,也只有极其含糊的两句记载: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翻译一下,刘恒将要当皇帝的时候,王后死了;当了皇帝之后,王后生的四个儿子死了。

“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

翻译一下,就是窦太后帮助汉文帝下了最后的决心,下令处死了吕王后所生的儿子们。

当时为王后和王子们陪葬的人必不会少,他们身边的那些吕氏族人自然也难逃一死。

不过唯有一个人,因为曾经对窦漪房有大恩,得以保全了性命。

这个人就是吕叔。

这个吕叔是一个忠心之人。

他死里逃生之后,这些年一直怀恨在心,秘密潜伏,等着为吕氏报仇。

他选择的方式,居然是火烧汉文帝的陵寝。

古人讲究事死如生。

按照这种逻辑,烧死人似乎和杀活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感觉怪怪的,但也勉强能算是报仇了。

刘荣的思绪翻飞,心中不禁有些害怕。

政治斗争真的太险恶了。

历史上最为贤明的汉文帝,居然是一个杀妻灭子的冷血之人。

事实上,他所杀的又何止妻子。

他的舅舅薄昭,在他上位的过程中也是立下了大功的,后来不也被他逼死了吗?

还有他唯一在世的弟弟刘长,这个人是唯一能够威胁他皇帝之位的人了。

他自然不能留着。

可笑的是,这位淮南王居然还傻乎乎的把汉文帝当成好哥哥。

最后落得个在囚车中被饿死的下场。

若非汉文帝默许,谁敢活活饿死一位诸侯王?

当时有一首童谣讥讽汉文帝杀弟之事: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可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按:汉文帝杀舅杀弟之事确凿,杀妻灭子纯属后人根据史料记载的猜想,连野史都不算,不过用来写小说挺合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