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从揍哭刘彻开始 > 第139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从揍哭刘彻开始 第139章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作者:鲸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车之内,刘荣和窦婴相对而坐。

窦婴率先发言:“不知殿下有何赐教?”

显然,对于刘荣强行把他留下的行为,窦婴很是不满。

面对窦婴不是很礼貌的语气,刘荣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他知道,这段时间的灾情着实折磨的窦婴够呛。

“窦内史,最近辛苦啦。”

刘荣首先揶揄了一句,随即说道:

“今日我亲自视察了章台街上的粥场,办的很好,让许多嗷嗷待哺的灾民吃上了一顿饱饭,这是好事啊。”

“但我不知,按照这样的供应方式,粥场还能维持几日?”

“据我所知,太仓能够拨付的存量可并不多啊,一旦粮食耗尽,内史又该如何?”

窦婴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也是他目前最担心的事情。

太仓的粮食虽然多,但也不够全长安城的人吃的。

皇帝目前拨付的粮食,仅仅只够五日之用,五日之后,众多的粥场就要断粮了。

更何况,灾民还在不断的用来,如果灾民的数量继续增加的话,连五日都维持不了。

之后,再向汉景帝要粮食,那可就难了。

能够再要到二三天的粮食就是万幸了,毕竟总不能因为救济灾民,让文武百官饿肚子啊。

郅都虽然已经开始向大户们借粮食了,但是进度很慢。

如果不是被逼的没有办法,谁也不愿意借给朝廷粮食——大家都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的买卖。

郅都无奈,只能寻他们的过错,以这种方式来逼迫他们。

牢房里的犯人与日俱增,但是粮食并没有搞到多少,“借粮行动”的效果很不好。

窦婴估计着,郅都就是把全长安的权贵们都得罪了,能够筹集十五日的粮食,就已经是极限了。

但是,十五日后又该如何呢?

“粥场的存粮,不过能够维持五日而已。”

听到刘荣问起了粮食问题,窦婴据实而答。

对此他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这又不是什么秘密。

他也想知道,刘荣特意叫住自己,到底有什么目的,总不能就是闲聊吧。

“那内史可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刘荣追问道。

窦婴摇了摇头,这可太难了,他又没有什么神通,可以凭空变出粮食来。

刘荣见状,一笑,道:“我但是有办法。”

窦婴闻言,眼睛一亮,果然。

他屈身一拜,诚恳的说道,“请殿下教我!”

刘荣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

“朝廷的府库虽然充盈,但是想要妄图凭借长安一地的官方存粮渡过灾荒,无异于痴人说梦。”

“实话告诉你吧,太仓的粮食储量已经告急了,之前拨付给你们的那些粮食,已经是极限了,不会再有新的粮食给你们了,否则,宫里的粮食就不够吃的了。”

“朝廷想的是从外地掉粮食。虽然关东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但是远水难解近渴,等粮食到了,灾民们估计早就饿死了。”

窦婴点了点头,这些他都清楚,所以他才如此的为难。

只听刘荣继续说道:

“其实,长安本地的粮食还是不少的,如果能够全都集中起来,度过这次灾荒完全不成问题。”

“朝廷的太仓里粮食虽然不够,但是其他地方还有不少的粮食,比如城外那些军营附近都有大型的粮仓、比如各个王府、侯府、高官乃是富商家中,都有数量不少的存粮。”

“问题是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来。”

“郅都的办法肯定行不通,让他们自愿捐献粮食,无异于用刀子再割他们的肉,他们就是把粮食烧了,也不愿意白白送给朝廷。”

“求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如果让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相信他们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得想办法把救灾变成生意,让大家全都能从救灾中得到好处,他们才能愿意帮忙。要想救民,这是唯一的办法。”

“比如说,入粟拜爵,就能够让他们得到好处。如今,大汉继承秦制,实行爵本位,将全体臣民按照爵位分成二十等,都享有一定的特权。大家都想要更高的爵位,却苦于没有门路。”

“如果按照百姓捐赠的粮食数量,以此赐给他们相应的爵位,捐赠的越多,爵位就越高,相信他们一定会积极踊跃的捐赠粮食的。”

“不花费朝廷什么资源,只通过一些虚名,就募集了粮食,岂不美哉!”

窦婴闻言,一喜,这确实是个办法。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会造成爵位的泛滥。

爵位是区分贵贱高下的重要标志,一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爵位,恐怕原有的爵位制度会发生崩溃。

原有的高爵者也必然心生不满。

不过,为了救灾,或可一试。

“殿下既然有此计谋,何不献给陛下,反而来找我呢?”窦婴疑惑的问道。

刘荣意味深长的看了窦婴一眼,“难道内史还不明白吗?”

言下之意,刘荣就是想将窦婴纳入自己的阵营,这才不遗余力的帮助他。

窦婴沉默良久,没有回应。

他现在不想介入立储之争,不想站队任何一位皇子。

奈何从那晚他把梁王的储君之位给搅黄之后,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是局内之人了。

加上刘荣频繁的光顾窦婴的府邸,和窦婴的女儿窦婉关系密切,大家已经默认窦婴是刘荣的人了。

只有两个人才清楚,他们之间并未建立那种关系。

不是刘荣不想,而是窦婴不愿。

“多谢殿下,我这就进宫,去向陛下请旨。一切,等灾情结束再说吧。”

听到窦婴如此说,刘荣很是满意。

在他看来,窦婴已经算是半个他的人了。

到时候把窦婉一娶,还怕窦婴不尽心竭力的帮助自己吗。

不急。

他一把拉住了窦婴,继续说道:

“别急,仅仅这样还是不够。”

“粮食虽然有了,但是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法,用精米熬制粥饭赈灾,肯定还是不够用的。”

“粮食到位之后,找商人们换些次等米和麸糠,发霉了也没有关系,然后掺杂在一起,这样能够救活更多的人口。”

“另外,可以在粥饭中加些泥土石块,让粥饭难以下咽,这样没有受灾的人,就不会来抢饭吃了,可以精准的把粮食送到灾民嘴里。”

这些小技巧,有的还是刘荣从电视剧里学到的。

就像经济适用房不给建厕所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掉那些想占便宜的人。

“我的叔叔梁王一心谋夺储君之位,可以派人去找他,晓之以利害,相信他一定会为了获取民心,不遗余力的赈灾的。他是个有钱人。”

“如果还是不能渡过灾情,就去军营中高价借粮,他们的粮食很多,而且**黑幕最多,绝对可以搞到不少粮食,就是之后偿还是个问题。”

刘荣又给窦婴出了两个主意。

就这样,两个人在马车上谈了许久。

刘荣把上下五千年的救灾技巧给都窦婴说了一遍。

从政治学说到营养学,从人心说到社稷,给窦婴听得一脸懵。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刘荣,后者小小的身躯里,居然蕴藏着如此多的智慧。

直到两个人说的差不多了,窦婴这才下车。

他向着刘荣深施一礼,然后急匆匆的去了。

看着窦婴远去的身影,刘荣满意的点了点头。

扛过这一关,窦婴的地位必将更加巩固。

他不同于曹寿这种富贵侯爷,是真正掌权的人,而且还是太后本家外戚,能够争取到他,对于夺嫡十分有利。

他是刘荣努力拉拢的第一人。

见过窦婴之后,刘荣又去见了新垣姬。

自从郭解离开长安之后,她开始独来独往,为刘荣办理着一些暗中的事情,十分得力。

之前刘荣让她王娡前夫的消息,已经有些眉目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刘荣想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

相信,一定可以重创王娡。

如今,长安城鱼龙混杂,正是发展势力的大好机会。

刘荣希望新垣姬尽快接收郭解的人脉,招揽一批忠心可用之徒。

虽然大汉许多高官家中都养着门客,但是刘荣的身份特殊,不太方便自己出面招揽,以免惹来汉景帝的猜忌。

但他偏偏有着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些事情让曹寿、卫青等人去办不合适,只能找道上的人。

他们用起来很方便,丢弃也很方便,不用担心惹麻烦,牵连刘荣。

随着夺储进度的发展,刘荣需要办的隐秘之事也会越来越多,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排上用场。

毕竟政治,不光有正大光明的阳谋,还有许多卑鄙龌龊的诡计。

这一次,两个人又秘谈了许久。

刘荣要离开的时候,新垣姬有些恋恋不舍。

毕竟,她不像卫子夫一样,能够长久的陪伴在刘荣身边。

她向刘荣禀告了一件事情,她最近私自收留了两个十几岁的女孩,询问刘荣该如何处置。

原来,她们两个都被父母卖到了妓馆之中,自己偷偷跑出来的。

闻言,刘荣大怒,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的父母,简直禽兽不如。

这个年代,买卖人口是合法的,花个几万钱就能买个壮劳力或者美貌的少女。

如今,长安受灾,百姓们为了活命,卖儿鬻女的事情自然是数不胜数了。

但是卖给富人家做奴仆还说得过去,为了多卖几个钱,将女儿买去妓馆,真的有点过分了。

好在两个女孩聪明,见识不好,偷偷从妓馆中逃了出来,这才没有遭遇悲惨的经历。

她们出来之后,意外撞见了新垣姬,新垣好心收留了她们。

这次,刘荣到来,她自然要禀告一下这个事情。

刘荣听了新垣的话,去见了一下那两个少女。

她们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是一对双胞胎,长得一般无二,十分青涩。

她们见到刘荣还十分害羞,将头垂得很低。

刘荣点了点头,他看人很准,这两个少女不错,是可造之才。

另外,新垣姬一个人确实很孤单,给她找两个帮手也挺好的。

于是他答应了新垣姬收留两个人的请求,并且给了她们新的名字:双儿,寓意双胞胎。

一个叫大双儿,一个叫小双儿。

至于他们本来的姓氏和名字,全都忘掉就好了。

那么卑鄙的父亲和母亲,不值得留恋。

此间事了,李荣就准备回宫了。

这次在外面奔波了一天,他也有些累了。

车马路过了卓氏铁肆,刘荣向往望了一眼。

只见店铺门口摆着一个桌案,上面放了许多食物,卓文君正将他们分给众人。

这是卓文君拿自己的钱买来的,为的就是救济穷人。

看着卓文君忙碌的身影,刘荣暗自点了点头,人美心善还有才华,这个卓文君简直绝了。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卓文君在忙碌之中,一抬头,刚好看到了刘荣。

二人相互对视,目光仿佛被捆绑在了一起一样,久久不曾分开。

卓文君害羞的低下了头,将手上的工作交给身边之人,跑回店铺中去了。

刘荣回味着刚才的那种感觉,发自内心的笑了。

不多时,卓文君又跑了出来。

他走到刘荣的马车前,小脸通红,问道:“公子,你上次说要见丁大师,我已经帮你约好了,明日你方便吗?”

刘荣点了点头,“方便,多谢你啦。”

“公子客气啦,那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说完,卓文君将一个锦帕丢在了马车之内,转身逃回了房间。

刘荣打开一开,只见上面写着一首小事,其中两句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居然跟自己表白了。

不愧是文化人,表个白都要写首诗。

都说卓文君是大胆追求爱情的典范,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哪怕是有了婚约在身,见到真爱,也会勇敢的追求。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受到理学的荼毒,女性还是十分开放的,但是像卓文君这样主动的还是不多见的。

刘荣用手理了理头发,臭不要脸的说道,“我这该死的魅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